元宵节的文章

2023年03月26日优秀文章

元宵节的文章(必读6篇)

姥姥家的元宵节

文/晓理

儿时的小村偏僻而弱小,元宵节既没有花灯可赏也无元宵可尝,无非是中午吃顿有肉的菜,晚上望一眼清冷的月亮。此外,与素常的日子别无两样。

不过,若是在姥姥家过元宵节,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虽然五里地外的姥姥家也是个普普通通的小村,过得也是"极简"的生活,却因正月十五的庙会热闹了许多。小时候的元宵节,我是必定要去姥姥家的。

过了破五,年的味道便清冷下来,大人开始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小孩紧着赶过年落下的作业。从热热闹闹的年突然回归到简单寻常的生活,有些索然,我扳着手指计算着距离正月十五的日子,惦记着村里的那场庙会。

盼星星盼月亮,日子一天比一天近了。元宵节头一天,我就迫不及待地让娘把我送到姥姥家。元宵节当天,吃过早饭,姥姥把我脏兮兮的小脸洗干净,抹上香喷喷的雪花膏,还在额头点上个红艳艳的圆点,然后颠着她那双三寸金莲拉着我赶庙会去了。

姥姥家住在村南头,当我们走到十字街时,平时冷清的小街已是人山人海。距庙会不远处,搭起一处灰不溜秋的白围帐,帐口站着一个干瘦的中年男人,手拿铜锣边敲边喊:"看猴喽,看猴喽,两毛钱看个够。"听到干瘦男人的吆喝声,我哪里肯走,姥姥笑眯眯地摸出二毛钱递给我,说:进去看吧!将钱交到干瘦男人手上,我便钻进帐中。那小猴调皮又可爱,一会儿在铁链上打秋千,一会儿练倒立,一会儿又蹿到山羊背上耀武扬威。有人扔到地上一把瓜子,挤眉弄眼的小猴麻利地拣起爪子塞进嘴里,眨眼的功夫只剩下一地的瓜子皮了,笑得我直拍巴掌。

看完杂耍,我又拉着姥姥去看拉洋片。一个木头做的箱子,蒙着块布帘,绑着锣鼓家什。我对那箱子里的情景已记不太清了,似乎是西湖景色什么的,最爱听的是拉片人的唱腔:"来吧,您就来看呗,再往里头瞧,再往里边看呐,看完这片又是一片……"边唱边拉动戏箱的绳子,里面的画面脸谱般一张张地变化着。

姥姥给买的糖人是我千挑万选来的,牢牢地攥在手里,等到快要融化了才舍得吃。庙会糖摊上的桔子瓣糖、花生糖、糖瓜儿兜里总得装上几块,红樱枪和猴爬杆更是必不可少的。一块饺子皮大小、用红土做成的坯子,刻上花鸟鱼虫之类的图案,烧好的各种泥人,便是那个年代男孩们的最爱。唱大戏、耍杂技、买年货还有平时难得见到的小零食和稀奇古怪的小玩具,姥姥村里的庙会无疑是元宵节的主角,有着说不尽的快乐和吸引力。

如今,姥姥不在了,可村里的庙会还在。那儿时逛庙会过元宵节的情景,也淹没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远去……

乡村里的元宵节

文/翁俊安

中国的乡村,是最能体现传统习俗文化的地方。我童年时光就是在江南的一个乡村里度过的,几十个春秋过去了,乡村里青砖土坯小瓦屋,布满雀巢的大楝树,还有池塘里懒洋洋的大水牛,像一幅幅水墨,永远映画在记忆经络。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莫过于乡村里的年韵,尤其是元宵佳节。

在乡村人眼里,过年是生活中一出大戏,小年是年的序幕,元宵节,则是年的压台戏。十五那天一大早,乡镇文艺队和周边的民间艺术队,扛着彩旗,锣鼓喧天,浩浩荡荡一村一庄进行民俗文化演出。他们身着五颜六色彩服,脸上化着靓妆,一路吹打一路表演。舞狮子、耍龙灯、划旱船,是当时乡村最有人气的文化活动。规模阵容虽不庞大,但却别具一格,十分吸引人。划旱船最富情趣,老艄公舞动桨撬,围着花船前后跑个不停划桨,动作诙谐夸张、惟妙惟肖,漂亮的船姑娘"坐"在船舱,恰似一朵风中的迎春花左右飘摆不停。

舞狮子也有趣,狮子黄缎披身,头系红花,脖挂铜玲,威风凛凛,走路一蹦一跳,眼皮一睁一闭,非常逼真。逗狮姑娘把锈球向空中一抛,狮子立马腾空跃起,飞快地用嘴衔住锈球,然后摇头摆尾地向围观的人炫耀,阵阵喝彩声后,又把锈球抛向逗狮姑娘。

晚上的"灯笼"会,是小村里元宵节最白热化时刻,也是全村人最为开心的时候。那时,各家各户都自己亲手做灯笼。我和大姐在父亲的指点下,先用竹条铁丝扎成个圆柱体骨架,再用米糊糊上大红纸,将蜡烛插在底部小木板铁钉上,一个大红灯笼就搞定了。天一黑,我便迫不及待地点上灯笼里蜡烛,和小伙伴们在晒谷场上一起参加"灯笼"会。那"灯笼"会场面热闹非凡,各式各色灯笼琳琅满目,有大有小有方有圆;有红有黄有绿有紫,汇聚在一起,簇簇点点,绕村前村后转悠,疑是流星落人间。那欢乐即景,至今依然有着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之恋。

如今的乡村,随着时代发展也大尺度地变化着,青砖土坯小瓦屋变成三层公寓式洋楼,小村池塘已填平盖成小型超市,村前那棵大楝树也不见了踪迹,昔日元宵节舞狮子,划旱船,扎灯笼乃稀罕事了;乡村的古香古色,正悄然退去;唯乡村人用糯米粉做成的元宵,甜润润的馅儿,吃起来香口不粘牙,似乎黏合了点乡村以往的元宵节味道。

元宵节抒怀

文/王涛

新年浓郁的喜庆气氛撩人心弦,美味佳肴,美酒飘香,亲朋相聚,生活的温馨令人陶醉。美好的时光似乎总是匆匆,在新年的尾声中,传统的上元佳节——元宵节又展现出她曼妙的姿容。美丽的礼花升上天空,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狂欢的场面把新年掀向顶峰与高潮。华夏民族以她特有的文化气韵走向新的一年,迎接春天的回归。春的气息正在扑面而来……

正月十五到来了,新年的喜庆也即将结束,这是新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她再次把欢乐和喜悦送到人间。"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古诗词对元宵佳节的描绘,把节日的欢乐和吉庆展现无遗。这是人们对来年幸福的祝愿与企盼,是人们走向春天的崭新容颜。"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一年年的过去,人生的步履向前,几多变幻,几多变迁,但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追求,是人们对幸福生活永恒的向往。元宵佳节起始于汉代兴利除弊的事件,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成为中华民族年年追求美好,走向繁荣昌盛的起点。

元宵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狂欢节,她以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显示出与西方世界狂欢的不同。节日里那燃烧脆响的爆竹,那满街长长的高跷队伍精彩的表演,那活泼欢跳的舞狮,那飞舞的冲天巨龙,还有那夜晚五彩斑斓的礼花,显示了我们追求幸福的独到精神,显示了我们热情、含蓄、把决心藏在心中的无可比拟的气慨。有了这些民族的精华,我们前进的步伐会更有力量,我们迎来的春天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姿。

光阴荏苒,世事变迁。科学与和谐的光辉已在我们的头顶照耀,历史正在抛给我们一个巨大的机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愿我们每一个人珍惜这美好的光阴,尽情地挥洒我们的聪明与智慧,追求幸福,追逐春天。让我们借着这元宵佳节的气氛,迈开大步,走向明天,走向辉煌。

圆香精美的元宵,是我们对幸福的品尝;光照夜空的焰火,是我们美丽的理想;欢快行进的步伐,是我们对未来的向往;霹雳震天的锣鼓,是我们满腔的豪迈……让真善美浩瀚的光华,照出生命的经纬脉络;让宇宙间不灭的明星,照亮我们心中的赤诚,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灿烂辉煌的前程。

元宵节,忆花灯

文/雪晴漫舞

"正月十五闹花灯,火树银花不夜天。"春节的喜庆还未飘远,又迎来了火红的元宵节。红红的灯笼生出了翅膀,带我飞回到难忘的童年。

儿时的记忆里,每到元宵节这天的傍晚,村里的小孩子们便会陆续地从家里跑出来,每人手里提着一盏五颜六色的花灯笼走街串巷,奔跑着,欢呼着,嬉戏着,唤醒了沉睡的夜晚,装点了宁静的夜空。这些灯笼有圆形的,有六角形的,有纸糊的,有塑料的,有动物图形的……形式各异的花灯笼在小巷里晃来晃去,夹杂着小伙伴们欢快的歌谣声,让倚在门框边偷偷观望的我,又羡慕又失落。

小时候家里穷,不管我小嘴撅得多高,心里有多委屈,妈妈从不舍得在元宵节时给我买个花灯笼。

记得有年元宵节的下午,爸爸下班回家,看着坐在大门口石凳上撅嘴抗腮的我,笑着说"敏儿,看看爸爸给你带来了什么?"

我懒洋洋地抬起头,爸爸象变魔术似的从背后拿出几根干净直立的秸秆,几根细铁丝,几张彩纸,对我说要给我做个花灯笼。一听这话,高兴得我一蹦三尺高,一边拍手,一边喊着:我有花灯笼了,我有花灯笼了!

爸爸先把那几根秸秆仔细地劈成细条,把里面的瓤截成小段备用,一边比划着一边扎,一会儿,一个六角形灯笼的雏形就完成了,然后爸爸又弄来浆糊,把一张大红纸糊在灯笼上,再用其它颜色的彩纸剪成好看的图案糊在六个面上做点缀,最后还剪出一把红穗子糊在灯笼底部,一个漂亮的花灯笼就大功告成了!

傍晚来临,爸爸帮我在灯笼里插上蜡烛,拍拍我的肩说"出去玩吧。"

"娃娃哎,出来玩灯了。

不要你的红,不要你的绿,就要你一段小蜡烛。"

我一边唱着儿歌,一边提着灯笼,加入到小伙伴们的行列。那晚,我跟小伙伴们玩得很久很久,歌声飘出很远很远,灯笼把夜空映得很亮很亮!

"妈妈,看啥呢?"儿子的问话打断了我的思绪,原来我已在阳台边站了许久。元宵节快到了,道路两边悬挂的各式各样精美细致的花灯笼看得人眼花缭乱,可哪个都比不过我心中那个纸糊的灯笼,哪个都替代不了我心中那浓浓的亲情!

元宵节的"面灯"

文/雷晓婉

小时候,元宵节那天,奶奶吃过早饭,就开始着手准备捏面灯。那时候,麦子白面那是何等的珍贵稀有啊,于是,就用几瓢瓜干面、玉米面掺起来,和好面捏面灯。

面灯的捏法,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紧密相连的。奶奶一般先捏在她看来能预示年份天气的月灯。她先把面团成圆柱形,在圆柱的一端,用细擀面杖,轻轻按压出一个圆窝儿,一月灯的在窝沿上捏一个摺儿,二月份捏两个摺,往下依次类推。然后,再捏一些动物灯,奶奶的手艺很精湛,那些鸡鸭狗鹅造型夸张,狗伸颈狂吠,鸡仰天打鸣,猪卧地酣睡,鹅探嘴觅食,神似无比。

半天的功夫,捏好的面灯,就被放到锅里篦子上,开始上火蒸了。等掀开沉重的大锅盖,在氤氲的水蒸气中,奶奶就眯缝着眼睛,逐个查看月灯:哎呀,你看,六月灯里的水儿,很多啊,雨水一定多,好啊,六月连阴吃饱饭!哎呀,三月灯怎么没有水啊,可别干旱,三月雨水贵于油啊。实际上,这是奶奶在根据面灯盏蒸熟后盏中水的多少,来占卜推算来年十二个月份的雨水和旱涝情况,这在那个科学还不发达的年代,反映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好年成的美好期盼。

黄昏很快到来,夜色朦胧中,东家西邻的鞭炮声像炒豆般响起,奶奶开始点面灯了。她把豆油,小心地倒进这些出锅不久、晾晒干燥的面灯的凹槽里,用捻好的棉线放到里面当灯捻,一盏一盏点亮。最后,奶奶还会用勺子灯,在我面前晃几晃,照照我的眼睛,嘴里念叨着:"照照眼,不害眼。"我感到很神秘,很想问,但过年的禁忌早已被大人"耳提面授",我们不敢问也不能问。

放灯是有讲究的。鸡灯放到鸡窝上,狗灯放到狗窝前,勺子灯放到锅台上,预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龙灯放到粮囤上,暗示苍(仓)龙引进,粮食满屯,于是,整个院子就都被跳跃的明亮的面灯光笼罩了,像极了童话中的世界。

第二天,我们这些孩子起得很早,没等穿好衣,就急急奔向放面灯的地方,拿过经过一夜冻得硬邦邦的面灯,狂嚼,感觉香甜无比,那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再看,燃过灯芯的黑灰,已经给嘴上加上两撇黑胡子了,孩子们就嘻嘻哈哈地互相取笑起来。

奶奶看着我们,抹着眼泪说:你们这些孩子们,见过什么啊,去吃吧,是好的,能治尿床的,但可别撑坏了肚子啊!

难忘的元宵节

文/王红伟

小时候在老家,一到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各家各户都会在大门口点一堆篝火,这叫点旺火,谁家的火堆越大、火苗越高就意味着这一年的生活红红火火。

终于等到了天黑,人们不约而同地走出来把篝火点燃,随着噼里啪啦的响声,火苗一下子蹿老高,于是小孩子们都欢呼着,围着篝火吆喝着、跳着,仿佛自己就是最幸福的人,自己家是最红火的。

点完自己家的篝火,我们忍不住要跑到邻家去看别人家的篝火,指点着说人家的火苗没有自家的高,没有自家的旺。大家谁都不肯示弱,来来回回地忙着往自己家的火堆上添柴火,然后再比。

其实除了点篝火,那时候吃饭也很特别,中午要打茶吃饺子。美其名曰:"金丝缠元宝".这里的茶不是我们现在喝的茶,而是炒熟的面。炒面很讲究,就是火大一分就会炒煳,火小一分就不熟,所以掌握火候是最重要的。妈妈是做饭的高手,她炒出来的面总是色泽金黄,面香扑鼻。面炒好后再添上水,然后把包成元宝形状的饺子和面水一起煮。那么有茶有元宝了,金丝又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海带丝或者粉条。这样一锅饭做好,大家围坐着吃,尽管天气寒冷,但饭里有面糊着所以凉得就慢些。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甚至一碗都不够吃呢。

后来,点篝火、打茶吃饺子,这些习俗似乎都封存在了记忆里。

再后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大街上就有了另一种景象——灯展。记得那时候从东方红广场到百货大楼,各单位早早作好了准备,占得一席位置直等到夜晚把灯点亮,展示自己高超的技艺。于是宽阔的马路两旁张灯结彩,挂着一排排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花灯:有跑马灯、龙灯、米老鼠灯、孔雀开屏灯、八仙过海灯……我们看得眼花缭乱,也不知先看什么好了。各种花灯、动物形状的灯大放光彩,把焦作装扮得绚丽多彩。

人们看着灯,兴奋地议论着。认识的、不认识的,互相点评着。几个小时下来,都累得走不动了,可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乐呵呵的……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