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的散文

2023年04月06日优秀文章

关于旅游的散文(必读6篇)

走进乌镇

文/谈笑在指尖

早就知道乌镇是江南一个守着历史和沧桑、枕水而眠的小镇,一个守着几百年历史的清淡、在岁月的年轮中荡涤的村庄。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有时是因为一个人,或是一个故事,而我对乌镇的倾爱是因为它的闲时、恬淡、幽静、水墨风情。走进乌镇,仿佛就像走入了几百年前,仿佛回到了世外桃源! 这里的天空、云朵、绿树、小桥、流水、白墙黛瓦以及晒着太阳的老人,构成了一幅幅鲜活灵动的图画,宛如有着人在画中游,画在人间走的意境。

乌镇非常的美,美在素朴、天然。放眼望去,黑白分明、错落有致,水榭长廊、临水的木楼、都在静静的诉说着几百年来的曾经和沧桑。走一个地方总要张望一下,生怕寻不着来时的路,出不了回去的通道。水墨的晕染、小桥流水的点缀、长长的青石小巷、还有偶尔走来的穿着蓝色印花旗袍的姑娘,会让你一眼就爱上她的那青花瓷般的忧伤,叫你想起丁香姑娘。

乌镇这个地方很小,在这个小小的地方,有错落有致的古老民宅,青砖屋檐下的枕水人家;曲曲折折的青石板路,由于年久的磨合显得非常平滑光亮;那些幽幽的水巷里摇曳着的乌篷小船在穿梭,坐在船头戴着毡帽的船老大,摇着撸叼着烟显得是这样的悠闲,让人从中感到了这里有着一种古韵的灵性在流淌;那斜风细雨中的一座座石拱桥立在弯弯曲曲的水面上,如一支支洞箫,吹奏着包孕吴越的江南悠扬曲调。在这些地方,亦真亦幻的恍若隔世,道尽了风雨缠绵的凄美,同时也给这个与世无争的小镇平添了几份宁静与祥和。细细品来,乌镇,恰如一个淡雅的女子,在静静守着岁月的流转,这淡淡的韵味,让人看了便会爱上那份淳朴和天然。

当我独自走在这小镇,悠闲在带鱼似的长街和那古老的石拱桥上;穿梭在斑驳的木结构的民房间;坐船流淌在那弯弯曲曲的小河上时,我的心感到非常的安静,非常的悠然。街面很窄,几户人家门口摆放着几盆季节里开放的小红花,刚刚下过雨,湿露露的巷子里,我轻轻抚摸着窄巷两旁墙壁上的那些苔藓,还有那斑驳,斑驳的痕迹里昭示出时光散发的魅力,这印满岁月的道道足迹里,续写着诗意文化的故乡,我也像是一步步行走在遥远的古老路上。走在桥上,我从这边走过,又从那边折回,眺眼望去,那些幽幽的水巷,摇曳着的乌篷小船,斜风细雨中的一座座石拱桥,三百酒家,蓝印花布坊,读书馆,当铺、岸边唱戏的舞台、酱油作坊,以及老土老土的纺机织布的咔咔声,和那晾在蓝天高架上,长长垂挂着的,依着风徐徐婆娑飘摇的蓝印花布,重重印染着岁月的红尘烟土,让你像沉浸在古老的岁月中。更有那从鼻尖上阵阵飘过的 "三白酒"的醇香,好像足足要将让你醉倒。隔着镂刻的木窗凝望,有隔山隔世般远离,却又有咫尺天涯间距的感觉,它仿佛穿透着岁月,随着这些痕迹走去,让你走进历史,走进电视剧里。

古镇像一颗安然珍珠,除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景观之外,更多的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现代文学巨匠茅盾就出生在乌镇。童年时代,茅盾接受母亲所教的文学、地理和历史知识,成年之后,茅盾考上北大预科班,又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潜心从事文学创作,他的很多文学作品,如《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和《子夜》中的某些素材就来自他的故乡乌镇。茅盾的成长与乌镇是分不开的,他晚年在《我的故乡》中写道:"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镇上古迹之一有唐代银杏,至今尚存。我为故乡写的一首《西江月》中有两句: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可见乌镇从昭明书屋肇始的那股千年文脉,对茅盾的影响有多么深!其实,何止茅盾。据镇志记载,自宋至清900多年间,乌镇一直求学之士不绝于路,读书之声不绝于耳,先后出了64名进士,167名举人,至于秀才、监生、贡生则难以全计。其中有作者378人,作品842部。由此可见乌镇文脉之悠长,文气之兴盛。

除了青石板的路、流水、小桥和民居,我觉得值得留恋的还有茶馆了。这里的茶馆不像北京老舍笔下的茶馆,这里的茶馆有着浓浓的江南风味。在这小茶馆里,你只要点上一杯杭白菊或碧螺春,就可以消磨掉一个午后的时光。你坐着慢慢地品着茶,听着船声从身边摇过,岁月就可以这样慢慢老去。这几百年,几千年的时间,也不过就是眨眼之间的事情吧,有雅兴的人可以来这里,吟着:"浦上花香追屐去,寺前塔影送船来。"在这风花雪月的午后,愉快地享受着生活。我想,如此地归隐,会让多少人感到生活的惬意,会让多少人明了,所有曾经的争名夺利,都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坐在这里慢慢的喝着茶,算是真正的安静人生。那么是什么东西会让人的情思悠然跳跃而乐不思归?是因为这里的杭白菊太舒畅?还是这里的小桥与流水更别致?我不知。但在浮华背后的乌镇,我静静地坐在这里,确确实实感到了心灵获得了一份满足与宁静。

乌镇像一本书,一本文化厚重、内涵丰富的史书,乌镇像一首诗,一首柔情似水、清新隽永的诗,乌镇又像一幅画,一幅浓淡相宜、意境深远的风景画。走进乌镇,它能让我勾起了太多的回忆,太多一个人走过的风景,太多一个人落寞的心情,太多一个人落魄的身影。如果能让我终日就在这乌顶白墙与雕花门扇间生活,每一天都能恬静、悠然地过着,将是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时间可以在这里停住,将那浮华的世事搁置,将那繁燥动荡的心放下,将清风揽于怀中,静静书写着一段俊逸华章。然,一切都是有始有终,因为我来后就将要离去,停留即是短暂的,转身即是永远。我带着清澈的梦行至乌镇,又带着未醒的梦离开。呵呵!乌镇,你实在太美了!美在天然,美有韵味,美在闲适,处处都是风情!

建水古城

文/曾龙

最好的旅行方式就是当你踏入一座新的城市时就开始像当地人一样去生活。

那么当你踏入建水古城的那一刻起,你应该像一个行走在建水的古人,这个最接近古风的地方,你要熟悉的是每条青石板的巷子里每天都带着雨的哀怨,或者时间的味道就会像一碗带着清脆的草芽米线,当然你也可以去勺粉老店坐坐,如果你还嫌这建水味不够浓烈的话。

翰林路有着最纯正的人文气息,最朴实的市井生活,就像它斑驳的墙面上是时代贴满的标语,又像是一条永远也走不完的临安路,交替着踏进建水的白昼与黑夜,而生活又会把一种错觉交换成魔力,那就是当你认为就这样可以和建水一起老去的时候,它却暗然散发着越发浓烈的生机。

所以成为孔庙吧,成为朱家花园,成为临安府,成为迎晖门,成为这一切不舍离去的理由,和这已经深深恋上的一切,那种不需要言语的热恋,是建水在街道上铺满的青石砖,你一定要走上去,才能踏出一种叫做岁月的节奏感,然后跟随着这种节奏走入它的每一条巷子,每一条街,你会听见慢慢的这节奏会成为一首漫长而寂寥的曲,回荡在雨中,在细碎的人语和车流,在遥远而咫尺的遐想,在一切进入的渐渐,渐渐……

时间晃眼被拉到了一百年前,站顶的广播用我最喜欢的《那些花儿》把年代感诠释透彻,这趟开往天堂的火车,在地面和云的一线中送出每一份年代感气息,这趟民国年间的小火车,我想是一趟值得让每一个人流着泪坐完的旅程。

个碧石铁路,米轨小火车,从云南省博物馆见到它的第一眼起,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便决定来到建水这座城市,只为体会这最浓郁的古风年代味,它有许多殊荣,如中国最早自己修建的铁路,历史上最小的铁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民营铁路,唯一发行货币的铁路等等,但是它最大的殊荣就是让时间倒退到一百年前,去给了每一个人将自己放进历史去朝圣的机会。

田野里火红的石榴像红色的星星点缀在绿色的天空,那绵延硕大的白云,是天空一口吞不下的白色棉花糖,所以让每一双仰望天空的眼睛捏造出无限可能的想象,像要把美独揽一身的十七孔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都应该承认它的自大,乡会桥车站应该留给每一个灵魂到站的人,而被时间遗忘的团山村,它里面应该住满了每一个把时间遗忘的人。

是的,最后你也会像一个把自己遗忘的人喃喃自语道:如果九十九道轮回是通往人世,那么米轨小火车就应该只是为了开往天堂。

海南散记

文/马建华

由于工作的原因,外出旅游竟成为我的一种奢望。还在去年秋天的时候,便和家人制定了去海南旅游的计划。父亲去世快要两年了,年过七旬的母亲还没有从痛失亲人的阴影中走出来,脾气古怪暴躁,总是为了鸡毛蒜皮的事情与儿女过不去,我们总以为她心理不健康;岳母去年才做了心脏换瓣膜手术,操劳了一辈子,连飞机也没有坐过;女儿不到一周岁,也想让她去海边吹吹海风,看看迷人的海岛风光,带着诸多的心愿,我们决计从大山之巅奔向浩瀚的大海。

海南,是中国的第二大岛。有着辽阔广袤的海疆,旖旎秀美的热带风光,独特的季风气候,清清的温泉,神奇浓郁的黎苗风情,种类繁多的热带动植物,在三亚,我们尽情领略那令人迷醉的椰风海韵。

2017年春节的脚步声日益临近,妹妹所在的学校刚刚放假,她便通过携程网定好了去三亚的机票。一家套房式的海景房公寓,每天住宿1450元,可供8个人住宿,人均不到200元,而且还可以自己买菜做饭。当一回地道的三亚人。

10年前,我与同事一道随旅行团去过海南。下车照相,上车睡觉的旅行,让人感到不是在旅游,而是在奔命。期间遇到的三次宰客欺客给我留下了糟糕的印象。在一开放式购物点,琳琅满目的海南旅游产品让人目不暇接,同事在选购一廉价手链时,她恰好拿到一条已经断线的手链,店主不容分说,要同事必须买下,同事和他理论,店主竟然拿出菜刀,在木板上砍得叮当作响,仿佛要索命一样,尽管我们人多,但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和慑于店主的淫威,同事被迫买了那条断线了的手链。在亚龙湾一烧烤店,同事们都想品尝海南的海鲜烧烤,一位精明的同事,将矿泉水放到老板的电子秤上,发现缺斤少两比较严重,品尝海南美食的想法只好作罢。在即将离开亚龙湾客栈时,客栈经理找了我的麻烦。说是枕头外套上有笔画的痕迹,要我全额赔偿。我大吃一惊,看了半天,一点几乎肉眼都看不见的蓝色小点。在我们义正辞严的交涉下,他们悻悻然,只好作罢。

1月16日,我和家人一行10人浩浩荡荡地坐上去海南的航班,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飞机降落在三亚凤凰机场。我们去的时节,康定早已是寒冬季节,但在三亚,温度仍达到30多度,我们只穿了短袖衬衣和短裤,尽情享受了夏日般的阳光、海水、椰林、槟榔树和白沙滩。

自主旅行,我们有的是大把的时间。海景房公寓老板热情地把我们带进房间,房间位于27楼,4个卧室外的阳台均能够看到大海,蓝天下,海天一色,碧波万顷的海面上,游船和渔船构成一幅动人的风景画。餐厅、厨房设施一应俱全,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安排好住宿,我们叫了一辆滴滴车去三亚市第一市场。司机是一名中年妇女,知道我们是外地人,她一心想把我们拉到她熟悉的商家那里,被我们拒绝后,她总是给我们介绍三亚的旅游环境如何差,欺客宰客现象突出。她不停地往车外吐口痰,让人感到非常不爽。所谓的第一市场条件十分简陋,和乡镇菜市场没有什么两样。各摊位的蔬菜海鲜价格虽然明码标价,但摊主看我们是外地人,几乎翻倍卖给我们,我们质疑卖价和挂牌价何以如此悬殊,摊主振振有词,挂牌价的商品已经卖完。海鲜价格竟然比成都市场还要贵。我们买了一部分比较喜欢的海鲜回家自己加工,我还特意从成都带了两包火锅底料,没有想到楼下超市也有重庆火锅底料卖,但一袋火锅底料不足成都市场上卖的一半,而价格却是一袋火锅底料的价格。

我们住的地方距离鹿回头山顶公园不到2公里,游览鹿回头山顶公园,倾听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从前,有个十分残暴的峒主强迫一个黎族青年上山打鹿,而获取贵重的鹿茸,有一次黎族青年打猎时,突然发现一只斑豹正在追赶一只花鹿,他迅速用箭射死了斑豹,为了免遭峒主的伤害,他紧追着花鹿不放,跑了九天九夜,翻过了九十九座山一直追到一个悬崖上,花鹿一看无路可走,为避免一死,突然回头含情凝望,变成一位美丽的少女向他走来,后来,黎族青年娶这个鹿姑娘为妻。鹿姑娘请来了一帮鹿兄弟,打败了峒主,便居住在石崖上,男耕女织,子孙繁衍,把这座山崖建成了美丽的庄园。"鹿回头"也因此名扬于世。现在,鹿回头山顶已建设成一座美丽的山顶公园,在山上雕塑了一座鹿姑娘的巨型雕像,游客站在雕像的前面争相留念,我和家人也乘兴留影。

在三亚期间,我们游览了佛教圣地——南山寺,领略了著名的南山文化,观赏了大东海,据说"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就是指的海南的南山和东海,以"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作比,给人们带来吉祥。我对母亲和岳母说,您们到了东海,游览了南山,您们一定会"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两位老人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三亚归来不看海,除却亚龙不是湾".这是游人对亚龙湾由衷的赞誉。亚龙湾的沙子是珊瑚和贝壳风化后形成的沙滩,平缓宽阔,洁白细软,有时微风吹过细沙也会飘起扑拂你的面颊,在洁净的沙子上用脚后跟蹭一下会听到"吱吱"的响声。亚龙湾的海水清澈、多姿,海水呈绿色、蓝色、黛青色相间,在阳光的照耀下柔情万千。亚龙湾中心广场是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标志性建筑,占地面积7.1万平方米。1996年以"中国度假休闲游"为主题的中国旅游年开幕式就在这里举行。屹立的图腾柱是广场的最高点,它高达26.8米,上面雕刻有龙、凤、太阳鸟、鱼以及风雨雷电四神的图案。围绕图腾柱的中心雕塑区,形成三圈石砗:第一圈有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季标识与日晷24节气雕塑;第二圈分别表现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弄天舞干戚、大禹治水、牛郎织女、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等八个远古神话;第三圈反映天文、人、动物、植物万物生灵及八位中国古代之神。图腾柱和雕塑群浑然一体,构成强烈的中国古天文意识和东方神秘色彩。广场上白色风帆式的尖顶帐篷则难具有古老文化意蕴的雕塑增添了现代气息。

大小洞天旅游区位于三亚市以西40公里,始创于南宋(公元1187年),是海南省历史最悠久的风景名胜,是我国最南端的道家文化旅游胜地,被誉为"琼崖八百年第一山水名胜".这里人文璀璨,辉映古今,名人胜迹,壮扬海山。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途中于南山大小洞天登岸,留下千古史话;宋代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曾在此修炼和传法布道。

漫步海南,海岛风光,美不胜收,游人如织,心境豁然开朗,宠辱不惊,静赏一场惊艳的视觉盛宴,我的心境如和煦的海风一样舒爽。

秋游世凹桃源

文/陈家邦

雾在山中绕,村在林中显,绿在草中生,人在景中行。多彩斑斓的深秋,当我们走进美丽乡村——世凹桃源时,不禁驻足,尽情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气韵深邃而幽雅的环境,让人大有"今夕何夕"的隔世之感。

漫步在干净整洁的乡道上,只见一排排景观树在风中扭着枝叶,一片片碧绿的草坪在山水衬托中格外秀美,一栋栋村民居住楼在竹林环绕中错落有致。赏心悦目的生态美景,形成了世凹桃源村一派田园风光的生活画面,使人仿佛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沿着步道拾阶而上登上闻名遐迩的佛教胜地弘觉寺塔赏景,极目眺望,远山近景,石泉相映,层林尽染,如诗如画,尽享满山松竹钟灵毓秀,饱览人杰地灵名胜古迹,山水丛林间,领略民间文化、乡土文化、佛教文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徜徉在世凹桃源村的各景点,我注意到,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街道以牛首山历史文化、名人文化、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为依托,按照生态立村、特色建村、优化美村、兴业富村的思路,围绕最美乡村"五美"要素,在发展之美上求突破,在环境之美上做文章,在田园之美上出成效,在生态之美上展风貌,在人文之美上显特色,充分利用世凹桃源林竹葱茏、地势起伏、水系贯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文脉底蕴,对该村民居、道路、景点作了全面整治改造提档,既保持了村落自然古朴的风貌,又彰显了现代休闲特色。

如今世凹桃源村房屋外观一致,白壁黛瓦马头墙,雕梁画栋木格窗,公共基础建设配套完善,柏油路如同蜿蜒的缎带深入其间。春的芬芳、夏的翠绿、秋的香醇、冬的宁静,一年四季皆有景的世凹桃源,田园美、生态美、村庄美、人文美,不同种类的美交织成一条多彩靓丽乡村风景线。以前村里有句顺口溜:"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苍蝇满灶爬,室外脏乱差。"现今有了新的顺口溜:"废水无害化,垃圾有人拉,公厕洁如家,塘里有鱼虾。"正是该村经历了一个由落后、污染、肮脏到繁荣、洁净、美丽的蜕变过程,置身其间,不仅给人以"水送山迎人、一望一灿然"的温馨,又给人以"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的愉悦。

晚秋的世凹桃源,让我们尝到了霜后的青菜,萝卜吃起来又甜又香,还有山芋、草鸡、土鸭、黑猪肉,那个美味,赛过山珍海味。一顿丰盛的农家乐土菜,是我们在回味无穷中领略田园风光时不容错过的完美佐餐。

离开世凹桃源村时,同行的有人问:你对该村最深的观感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说:山清水秀润眼眸,瓜果飘香入画来,生态绿浸田园梦,乡野美味怡人醉。

雨游三清山

文/谈笑在指尖

游三清山,有雨。

雨细细的,很温柔很超脱很抒情。

石径两旁是密密的灌类,蔓蔓藤萝,轻风过处,几星无名的白花在款款的摇曳,透出一股出于自然的神韵。

我们沿石径盘山而上,几株古柏颤巍巍地在半山上迎接着我们。树因为年岁已高,原本挺拔的身躯已成龟裂状伏趴在那里,岁月的脸谱深深地嵌陷在里面,而枯笔似的枝干又有些些滋润,是大山中雨水充分的缘故?抑或是任何生命都具有的欲望?

三清山位于江西东部玉山县境内,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最高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立在那高接天宇,一览众小山的境界里,不觉生发出一种融然漾然的灵异。峰峦峥嵘诡特,云绕雾萦,烟海缥缈,不禁叫人自问,或许这就是"仙"的感觉? "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果然名副其实。难怪葛洪等人借此山一脉灵气而得道,也难怪后人会蚁涌而来,怀着各自的心态 或虔诚礼拜,有求于山;或醉心其中,被其美所迷;或宏志在胸,有借于山。无论谁,他们的心里都怀着对大山的一种敬畏罢了。

风,鼓荡着衣襟,透来阵阵舒畅的凉意。人说三清山主要在于美和秀,可我总觉得它更刚、更雄。立于山顶身心总被大山的一股雄风所紧紧裹着,以致一时竟捉摸不透山和人的区别。是山,怎会有一股正气咄咄而来?非山,谁又能耐得住那恒久毒酷的刑苦?瞧,那苍黑而无言的巨石,在经历了千百万年的时光和风雨的销蚀鞭挞后,更承受着比任何苦刑更残酷万倍的无边无期的孤寂。它们曾是更陡峭,更高峻的山峰,不知何时也不知何故倒塌了,只剩下了这断肢遗爪,败鳞残甲,留下了一个失败者曾轰轰烈烈又陡然沉寂的全部遗憾。它们虽已粉身碎骨了,可每一块石头却依然保持着昂首向天的姿态,内心仍藏着一颗永不泯灭的雄心。

三清山道教历史悠久,已有1600年的历史,为江南道教圣地之一。自唐宋以来,修建的殿堂、道观、台塔、石桥、牌坊、山门不少,如今留存的建筑多为明代所建。

在海拔1600米的高山悬崖上建造的空中栈道是通往西海岸景区和三清山景区的通道,这也是国内最高最长的空中栈道。走过3公里的空中栈道,到了九天应元府古建筑遗迹,便进入了三清宫景区,这是位于山巅的宫殿景区。跨鹤桥、清睴池、净怡池、古丹井、演教殿、石香亭围绕着三清宫。

现存三清宫为明代重建,已有六百年的历史,殿内正中供奉的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神像生动逼真。后殿为观音堂,周围空旷清幽、苍松青翠、风景秀美。登高远眺,茫茫云海、巍巍峭壁,令人心旷神怡。宋代名臣名士王安石、苏东坡、朱熹等都曾到此神游。

雨还在下着,落在瓦檐上,敲打出几份凄清几份寂寞。宫殿旁有一扇小门,推门,"呀"!地一声,开了,并无拒人之势。堂院内众神像端坐在那儿,一个道士模样的老人迎了过来,见我们一行到来,便鼓励我们多烧点香,并操着很生硬的普通话介绍起端坐那里众神的来历职司,谈了一通当年葛洪修炼的故事。我们先是肃然,后是茫然。

一行中有人买了几柱香,虔诚地叩起头来,屁股翘的老高的。可以肯定这一揖的质量是很高的。老者还滔滔不绝嘀咕着什么,众神却端坐不语看着我们。到底是神呀,懂得什么叫高深莫测,这就是神与那老者的区别之所在。我们呢?红尘之人,那就更等而下之了。

走过顶峰就要往下走,往下走的另一条路形状依旧,一块石板一块石板平整地铺垫着。这路到底铺垫了多少石板,谁也数不清,为此而辛勤劳作的大山的儿女们更不会去数一数,计较自己到底付出了多少。他们就和这大山一样,身上只有那无私无畏的大丈夫气度。

从山顶下来往南山走去,下山的路比上山难多了。南山有南清园景区。这里自然景观奇绝:巨蟒出山、仙峰神韵、秀峰、企鹅峰、三清神光、司青女神、浏霞台、花岛等众多景点分布在一线天到玉皇顶一带。

三清山有三奇。奇松、奇峰怪石、云海。

奇松,是三清山景色中一大特色,松树的造型千姿百态,很有特色,而且成林成片,蔚为壮观,与三清山奇峰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为游客所称赞;

奇峰怪石三清山上非常众多,其中引人入胜的要数三清山十大绝景,最标志性的景观要数女神峰和巨蟒峰,惟妙惟肖。这些奇峰怪石的形成是由于花岗岩体经历了漫长岁月,日晒雨淋、风化剥蚀、流水冲刷等,使那些石头粗坯受到了无数次的精雕细刻而形成的;

三清山秀峰叠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会构成奇妙的云海。气流在山峦间穿行,上行下跃,环流活跃。漫天的云雾和层积云,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下坠,时而回旋,时而舒展,构成一幅奇特的千变万化的云海大观。

下山是路较滑,我们大家都不敢左顾右盼,只是仔细地挪动着脚步。有人调侃起乾隆帝游江南时的一个故事来。说乾隆帝上山时,有位大臣赞了声:后步比前步高。下山时,又奉上一句,后背比前背高(背谐音辈),听得乾隆龙颜大悦,心痒难搔,那位大臣因此而升了官。马屁拍的真够水平的,不佩服不行。听罢故事,我想那些众神可能不会那般俗,而身前这雄气十足的大山更不会那般媚骨吧。无论是风鞭雨笞,晴和温煦,大山赤身的刚正本质是不会丢的。

临别回眸,觉得三清山并不很高。山不在高,有雄则刚,有刚则正,有正则美。虽然有些山很高很大,可哪有三清群峰之雄、之刚、之正,之美呢?三清山已经历了无数年,还可趋于永恒,而世间有很多东西与之相比,就只能是茫茫时空的匆匆过客而已了。真渴望与这山融为一体,可我成不了山。

生命的旅行

文/雪萍

当提起旅行这个名词的时候,我们都非常熟悉,有的人为了工作去出差,算是一种短暂的旅行;而有的只是匆匆而过。可不管是为了某种目的还是单纯的想要出去散散心,旅旅游在我们看来都可以称之为旅行的一种。可旅行的意义在哪里呢?

当你背起行囊踏上征程的时候,那种遥望祈盼的心情会让我们的心脏不住地澎湃,那时你或许会明白这旅行对于你的意义,一段只为心灵的征程,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轻松愉悦的感受。它没有方向,没有目的,没有时间,甚至没有目的地,可是我们却一如既往的向前行,只是为了寻找那份空旷的自由与心灵的释放而存在的,是为了舒缓我们的疲惫。它,优美、自然、温馨;于是,我们满怀激情的踏上灵魂的征程。

旅行最大的乐趣在于舒缓身心,可当你旅途归来却满身疲惫时,那么,你此次的旅行是失败的,你已亵渎了旅行的真谛。你从未从这次旅行中获得什么,甚至还赔了个满身狼狈,你又有什么脸面炫耀你去过的地方?

我喜欢独自旅行,去一个我所不熟悉的城市、街道开始一段生命意义的征程。

一个人的生命从出生到结束若分毫不差的按100岁计算,一岁代表一个年头,而一个年头算365个日夜,一百个年头也就是36500个日夜,共876000个小时,除去睡觉的时间我们仅有584000个小时是醒着的,等这些时辰一过也就意味着你生命到了尽头。584000个小时看起来是个庞大的数字,可若我们拆开来计算,每天只有24小时,若睡眠按8小时计算,也就有16个小时,我们每天减去16个小时的生命,这样我们的生命数字还会庞大吗?当我们一天天减着生命剩余的时间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开始倒计时,那我们就早已不在年轻,当我们把剩余的生命写成死亡日记,我们还会有大把的时间吗?

一段生命意义的征程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它将记载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扮演着绚丽多彩的角色。一段征程、一份记录、一个过往。我想要寻找那份心灵的祈盼,那个将承载我以后生命的地方,它不需要奢华美丽,他不需要有商业的发达,不需要高楼大厦,甚至不需要人山人海、你来我往。它只要是心灵的栖息地,那它就将承载我剩余生命的所有价值。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