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人间万家灯火

作者: 孟鸿 2015年03月10日心情随笔

“相伴人间万家灯火”,这样的一句话,是电视剧《渴望》热播时候听到的。也还记得,那时候在县城教书,出差去广元市,大概是晚上聚会结束回宾馆时刻听到的。那时的聚会,就是吃吃饭,连喝喝闲茶也还没时兴起来,更别说唱唱歌、打打麻将了。这样的聚会,结束时间一定很早的。在宾馆的楼道里,听到了一句句深情的吟唱,“相伴人间万家灯火”这一句尤其触动我的情怀,感觉很美,美滋滋的,有一种温情和深情在我的心里流淌。进了房间,赶紧打开电视。为了完整听这首歌,竟然是看了一集又一集,直到当晚连续剧宣告结束。

于是,知道了这个剧名,《渴望》。于是,回家后,一集连着一集的守着电视看完。

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一个较为沉闷的时代,正也是我自己的青春处于迷茫和怅惘的时代。连续剧里的那些鸡零狗碎被铺衍的很有人情味和生活味,更为精彩的就是主题曲《渴望》和片尾的《好人一生平安》了。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这样执着究竟为什么?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问询南来北往的客。恩怨忘却,留下真情从头说,相伴人间万家灯火。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过去未来共斟酌。”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没有手机下载的时代,更还没有OK盛行的时代,也只能跟随了电视剧的唱词记录了下来,跟随了学唱,努力去品味蕴涵其中的深情。愈是品味,愈是感觉了情感流动在一种奔逸的状态,让心也变得柔润起来。也许是出于职业上的一种敏感,便让学生也一起来品味和涵蕴,还要求了学生随意取舍做文章。在我的感觉里,几乎每一句话都可在作文的角度立意,联系生活,联系自己的人生感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抒写自己的理解和感怀。

也正是青春年少时刻,和我的学生一样,也还做着人生的梦,青春的梦,未来的梦。但是,相比于学生,自己毕竟已经是社会人生的时段了,既为人夫,也为人父了,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庭了,“家”的概念和感觉也渐渐生根发芽了。所以,独独对于“相伴人间万家灯火”有了无比丰茂无比茂腾的感受,也因为这样的一句,而喜爱了整首歌的歌词。

单看《渴望》主题歌的每一句话,都感觉了一种独特的美味,但联系了整首歌词而进行整体性的读解,却也感觉了整体性上的粉饰和堆砌,这也是整体性读解上的一种当时感觉。现在呢,仍然还是这种感觉。

犹还记得,1992年全市开一个作文研讨会,很小范围的研讨活动,要求参会人员都要命拟五个作文题目,有命题作文,有材料作文,同时还有相关的审题立意上的以及写作上的相关阐释。其中,我就用了《渴望》主题歌词。会议期间,接触了一些朋友,都是一些年龄比我大一轮甚至两轮的语文同仁,一见如故而一往情深,成了忘年交。会议后,相关组织人员凭着自己的机会主义做派和为人上的一贯伎俩,把这次会议的研讨成果,穿插上他自己的一些穿针引线的连缀,解集为一本书,《高考作文纲鉴》,由陕西师大出版社出版。这是后来我的一位同事(他没有参加这次会议)要我帮他带人销售该书,我才知道的。

毕竟是一年多前的回忆,一切也记忆犹新。翻着《纲鉴》书目,浏览器中文字,率先是发现自己的心血凝聚也呈现于此,而且一字未改原文原样,所命制的尽数在其列。又稍稍细看,更多同仁的文字也呈现于此。

“文人无行。”我在这样的做派里,深刻的感觉到了。竟然还有《纲鉴》里的夫子自道“几十年教学和多年的教研的成果凝结”这样的一些表述。我不仅看清了一张脸,还看到了一颗心,脸一点也不红,心一点也不跳。这样的一个人,我从此以后,再无交往,因为我也感觉了“为老不尊”的令我侧目。

这些,都是尚还青春的人生纯洁的梦在做着的时刻的真实记忆。也还感谢这样的记忆,让我知道这世间是有着“耻辱”和“荣光”的,这都和做人的尊严有关。一如今早上对一些网友的回复,“人脸一张皮,皮面有光辉。任随怎样看,都是一张皮。”其实“人脸”这张“皮”,授之于父母,养之于自身,这皮面的“光辉”,更多自身生命的精气神的熔铸,之所以“都是一张皮”,是说“脸皮”看起来就是一张皮,而这张“皮”的内外还是有着差别的,是人性的,也是人心的,是生理的,更是精神的。人的“皮相”,正是人的“心相”。中国式的“相术”,只要不仅仅停留于江湖上的概率性猜测和推演,还是具有了纯正和纯粹的学术性深奥的。但看曾国藩《冰鉴》,“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此中深奥和奇趣,别有天机,别有深味。

扯远了的闲话,和“相伴人间万家灯火”有什么相干呢?!

其实,人世间的那份温馨、温煦、温和、温情,都是和人自身的修为相互关联着。

想曾经,温情款款于“相伴人家万家灯火”,正也是家的感觉和家的建设的深刻追求,总期望着人生的四季春常在,春长美,四季如春,春风和暖。而这,实在也是一种妄想了。在渐渐疏远了自我管束的年代,喝酒,唱歌,打麻将,很晚回家,虽遭怨言,甚被责骂,可是依然感觉了被关心被爱的真情依旧,回家的脚步虽然很晚了,但总也快了了双脚的蹦跶,疲倦的节奏里依旧有着快乐的元素。

然而,一度时间,空落落了形单只影,再怎么早回家,那双脚像是在走向了一种渐行渐远的迷茫,更像是深渊,看不见底的深渊。眼见了别家的灯火,羡慕的让人心酸,喜乐的让人心痛,更多的悔恨,竟然是曾经的晚归,曾经的颟顸,曾经的顽劣……

在家千日好,出门好作难。金窝银窝,远远不及自家的狗窝。这些乡间俗语,却也是人生智慧的朴素表达。深刻的道理,就是这样的简单。可是,我们这人世间的迷途者,却是要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才能觉醒的。更有甚者,至死也不曾悔悟的。

犹记不曾被关在门外,那是等待我的人在用她的心光照耀着我回家的路,第二天将依旧是如期同在的热腾腾的早餐让我消灭了饥饿,那也是心光的余热把我温暖。也因为这样的心光把我照耀,把我温暖,也才没有让我在一些偏斜的路上执迷了沉陷。

今天又有人与我分享在“相伴人间万家灯火”的温情里,相互把一种光明和温暖以及活着的力量传送。更令我感动的是,读着陈道明那简朴而又意味深涵的话语,“如果晚上每个家庭的灯光都亮了,也是一种时尚。”像是感觉了一道幸福的闪电,划破沉寂的夜空,碎裂了千年万年的寒冰,驱散了冻结人心的凝寒,盛开了灿烂的春花,弥散了馥郁的芳香……

回想20多年前的那份感动,关于温暖,关于家,关于生活的和谐和鸣,关于人与人的和睦共处,总感觉在后来的生命经行里,自己缺失了一些什么。然而,究竟缺失的是什么呢?思来想去,缺失的就是坚持,坚守,坚定,和光同尘了,反把自己的清净根性给予了一些漫灭,余留在生命里的惨痛,或者疼痛,便是一种后遗症吧。

灯光,照亮了黑暗;心光,照亮了迷途。

回家的路,是一条温暖而光明的路。

那一扇自家的窗,那一方自家的门,那一条通往自家的路,那一盏盏伴随夜晚来临而渐渐亮起来的灯,无时无刻不在呼唤你的归来,同时也不要只做被等待的人,也要学会早早回家去等待,等待就是创造,等待就是建设,等待就是修为。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