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秋思

作者: 田燕2020年03月13日随笔美文

初秋的雨不再温润如玉,没有春雨“贵如油”般的期待;更没有“立竿见影”消退酷热的夏雨般及时;然而它们还是迈着匆忙的脚步纷沓而至。伴着秋凉,缱绻着落叶,在肆虐的秋风里密密麻麻地编织着惆怅、忧伤,不禁让人们有些许恐慌、烦躁、伤感……昭示着冬天的脚步近了。

四季更替,万物轮回,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上天拟订好的规则,任何力量都无法破坏它运转的轨道,只能千回百转,顺其自然。

如果人生是一个大转盘,那么,当它旋转起来就代表生命的起始,它满载着一个个鲜活跳跃的生命经历生机勃发的春;炽热撩人的夏;硕果累累的秋;雪虐风饕的冬。直至转盘在某一天某一刻戛然而止,在人世间陨落。

或许是因为今生经历了太多苦痛折磨,多舛命运的洗礼,就像郭沫若先生笔下的“凤凰涅槃”在焚化成灰烬后,又在欲火中重生,不敢说早已看破红尘,看透人世间分分合合,更不是羽化成仙子不食了人间烟火,而是在纷繁复杂的处世为人中多了一分豁达和理智。就像把灵魂放在人间的一个制高点,俯瞰人间,那些尔虞我诈;那些你争我夺;那些纸醉金迷;那些荒淫无道;看起来是多么无聊,只不过是互相残杀,作茧自缚,最终是给自己的人生挖了一座坟墓而已。

我虽然不信教,但也偶尔读过“圣经”,我个人认为,“圣经”中的一部分内容有益于规范人类行为,它和古代的“三字经”有契合之处,圣经在“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方面都是有益的。教育人心向善,引导人们遵守道德法则。记得其中一句经典语录: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试想如果人人都能这样隐忍,宽容,那么这个世界怎么还会有“黑暗和不公”?

小的时候因为家境较好,父母对我更是百般娇宠,不论是繁琐的家事还是与亲戚交往中的礼尚往来父母从来不让我参与,就连当年上师范的时候我都没有亲自去教务处交过学费,甚至坐车买火车票都是母亲代劳。我真的就像人们所说的“温室里的花草”,从来没有经历过风吹雨淋的困扰,所以导致毕业后突然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才会措手不及,无所适从,许多年来着实吃了不少苦头。

天有不测风云,母亲在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得了重病永远地离开了我,当时那种悲痛欲绝和面对现实的恐惧和无助让我不寒而栗,甚至于到了绝望的边沿。苦痛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走出那些阴雨连绵没有艳阳的日子。在收拾母亲遗物时候我被“怔住”了,红色带花的奖状和烫金的宋体字的荣誉证足足有一麻袋那么多,而衣物也不过就是刚装满一个不大的木箱子,没有存款,最大的财富就是满满一书柜的书,书的种类虽然五花八门,很显然母亲在世时把它们仔细地分了类,码放的整整齐齐,只是母亲生病后许久没人打理它们落了不少灰尘。

母亲是当年某校教育学院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教过多年的高中语文课,记得小时候刚呀呀学语时第一次接触的诗歌就是毛泽东诗词,至今还清晰地背诵那首《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虽然那时并不懂什么是诗歌,更不知道它的含义,但可以肯定的是母亲那时候也是煞费苦心地教给我知识,培养我的语文素养。除此诗以外还有文天祥的那首《过零丁洋》也是三岁时候刚学会说话不久,母亲让我背诵过的。

从小母亲对我有许多期许,盼望我也能像她一样优秀杰出,或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告诉我一句激励我成长的话:“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那时我的名字“燕子”里包含着母亲对我的殷切期望。但是遗憾的是,如今我已四十不惑还是碌碌无为,我知道这其中有好多因素,虽然我从来没有放弃努力,但是事实毕竟是事实。尤其是母亲去世后,每一年清明节跪倒坟前,我都惭愧不已……

我是想做一个杰出的人的,并不甘于平庸,可能是因为我天生IQ和EQ不足吧!记得上师范那会儿第一次脚踏琴的琴法考试我得了倒数第二,我特别不甘心,每天都趁着课余别人玩的时候去琴房练琴,尤其是快考试的时候一练就是一个通宵,半夜三更觉得害怕的时候就搬几个琴把门顶住。这样下来期末琴法考试居然得了正数第二名。终于尝到了“勤奋的甜头”。“勤能补拙”的确如此。

后来,参加了工作,也曾通过勤奋努力无论从学生成绩还是教研方面均得到了领导和家长认可,但距离母亲的优秀还相差甚远。每每想到母亲临终时也不曾为我感到骄傲过,我就不甘心,觉得对不起母亲的呵护和养育。于是暗暗给自己定下目标……

望着窗外绵绵秋雨和苍茫的天空,我在想着一句励志的名言: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通过不懈努力再努力,是不是越过了秋天和冬天,待到明年山花烂漫时,在梦里能看到母亲为我骄傲和自豪的笑脸……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