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蕻

作者: 顾正龙2020年03月21日生活随笔

雪里蕻别名雪菜、春不老、霜不老。老家人亲切地称之为“辣菜”。

深秋季节,初霜未降。母亲去地里铲了雪里蕻,削去根,在清水里反复淘洗,一棵一棵地去除杂叶,摘掉枯茎,抖落泥土——择好的雪里蕻,青翠碧绿。有经验的母亲并不把根部都修下去,而是让雪里蕻尽量保持原态;全部在水里反复浸洗上几遍后,整齐地摆在能晒到太阳的木板上,这样“控水”一周,雪里蕻的颜色还是那么鲜绿。

腌菜的大缸清洗干净,就将雪里蕻放进去。放的时候,层层撒上细盐,十斤雪里蕻大约要准备一斤半的盐,要给菜刹水,待把水攥干,再将雪里蕻根压着叶子排列,但这时就不需要再撒盐了。这时最有技巧了,母亲往往会往里面再加点甘草,据说它们能起到调和口感和防腐的作用。那块封缸的大石头平时是用来坐的,光滑圆润,这时就派上用场了,压在雪里蕻的最上面,阵阵清气就从缸底泛起……从腌制雪里蕻的那一天开始,母亲会隔上两三天抽空儿把它们翻动一次,把上面的菜倒到下面去,使雪里蕻透气、散热、盐分均匀。

雪里蕻烧菜可以说是百搭。雪里蕻烧豆腐,深绿配乳白,色彩明丽,咸淡中和;雪里蕻炒豆粒,配上几片红辣椒,清爽干脆;雪里蕻配上肉丝来炒,既下饭又解馋——雪里蕻虽不登大雅之堂,但它曾陪伴多少人度过那艰苦而难忘的岁月。当年读高中,学校伙食没什么油水,每周返校时母亲都会为我炒上一满罐子的雪里蕻,配上些五花肉,吃时就在米饭中加热,香气四溢,惹得室友们一哄而上,品尝那简单的美味。

常常在吃晚饭时,母亲把腌好的雪里蕻取出几片,用极细巧的刀功切成颗粒状,浇上香油,晚饭时便有一盘绿意盎然的菜摆上桌面。干农活刚回来的父亲常常在盘子的一边拌上些鲜红的辣椒,红绿搭配下特别能勾起人的食欲。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