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杂谈

作者: 牛雨昊2020年03月25日生活随笔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中,想必大家经历了许多带着浓浓年味的场面:挂灯笼,贴春联,美满的年夜饭,喜庆的庙会……凡此种种,都是我们的传统习俗,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然而,这些传统习俗中的一个,却在如今受到了质疑,今年更是被政府明令禁止,那就是燃放烟花爆竹。爆竹缘何而生,又因何被禁止,且看下文细说。

所谓爆竹,顾名思义,即是“竹爆”,因其声似竹子受火烤后爆裂之声而得名。关于爆竹的传说更是众说纷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莫过于“年兽说”:传说有一唤作年的怪兽,一到除夕就爬出来吃家禽家畜和熊孩子,人们不堪其扰,直到有一年有个乞丐用烧竹子的声音吓跑了年兽,人们才明白,年兽最害怕红色、火光和爆裂声,也因此一年到头被称为过年。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爆竹并非为驱逐年兽所创,而是为了驱逐化身为疫鬼的颛顼的儿子们。这种说法有《搜神记》作为支撑,但《搜神记》成书太晚,且死后化鬼的说法明显与马哲相悖,不宜采信。成书稍早的《神异经》则认为,爆竹是旅人用以驱逐一种不怕火的名为山臊的野兽使用的工具,此种解释倒尚可接受。只是成书于隋的《荆楚岁时记》,又对之有所谬传,在“避山臊”后加了“恶鬼”两字,反而加深了爆竹传说的迷信色彩。

但填充火药的真正的爆竹的出现,比起单纯的“爆竹”,又晚了很多,其时间至少不早于火药开始大规模应用的唐代。相传唐人李畋发明了火药填充的花炮,但他发明炮仗是为了生烟驱散瘴气,和节庆并无太大关系,直至宋代烟花爆竹产业才得以发展。也有传说,魏征曾经梦中斩龙王,龙王怀恨,不断骚扰唐太宗。李畋为了保护唐太宗不受侵扰,发明花炮。这个传说,但听无妨,不必相信。

元稹“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来鹄“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等诗句,恰为爆竹在唐代成型提供了佐证。而《东京梦华录》中,有“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的描写,足以显现北宋烟火行业的繁荣。范成大写过《爆竹行》,直接提及爆竹。宋代诗人刘敞,更进一步,直接以《爆竹》为题,现将全诗摘录如下:

节物随时俗,端忧见旅情。

土风犹记楚,辞赋谩讥伦。

烈火琅玕碎,深堂霹雳鸣。

但令休鬼瞰,非敢愿高明。

诗中的“楚”,与前文提及的《荆楚岁时记》和“瘴气”等,似乎暗示了爆竹是起源于南方的,也无怪四大花炮主产区,浏阳、醴陵、上栗、万载,皆位于神州大地的南方!

王安石的《元日》中开篇即写“爆竹声中一岁除”,俨然是对爆竹地位的肯定,但如今日渐严重的环境污染,已让会产生大量烟尘和“砒癌墓”的烟花爆竹显得不合时宜。于是电子烟花电子鞭炮等应运而生,但它们能否真正取代烟花爆竹的观赏效果和情感寄托,还不得而知,网上的一些视频中,观赏效果还不错。

今年的春节不仅天空少了星星点点的光华,耳畔也没有了爆竹声,多少让人觉得年味儿有些不够。传统烟花爆竹的困境,也似乎正是当前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缩影。解决这种矛盾,政策的引导固然重要,但环保的理念和科技的支持更加不可或缺。爆竹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认同,理应获得新生,而不是因为我们的过错,而被迫抱憾消逝。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