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记

作者: 王太生2020年05月04日生活随笔

我是一个生活在小城市里的人,和许多小地方的人一样,总想与大城有某种瓜葛。小城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就喜欢到大城走走,这样的人,骨子里有一种流浪的情怀。

生活在小城市的人,他的生活半径中,多么希望有两座大城,作两个移动的点,画一个饱满的圆。从我居住的、有着农作物清香的小城出发,一路往南,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一条江在这里流淌变得开阔多了,水流加速,它要流入大海。另一座大城,过了江,就看到隐隐的江南青山,古城门、大桥和码头。我喜欢这两座大城,每次见到它们,有一种亲人间久别相逢的感觉。

两座大城,是我与外面繁华世界保持的一种关系。我这几十年,到底去过多少次这两座大城?从18岁开始,已经记不清了。

我曾经幻想在大城里有我的亲戚,可在我的亲戚中,至今没有一个人居住在这两座大城里。

我有多失望,这让我失去了去这两座大城串门的机会。

在那个海纳百川的大城里,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挤在一辆公交车上,像这座城市的居民一样,赶往某一个地点。

在这个大城里,到底要找谁,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我喜欢站在某个酒店窗口,看这个城市渐渐亮起的早晨,景物变得清晰。或者,在一座过街天桥上,看公交车一辆接一辆,鱼贯而行。我固执地认为,公交车是城市里的鱼,鱼游得有多凶猛,城市就有多凶猛,公交车掀起的浪,弄得城市哗哗作响。当然,现在有地铁,它们是一些游在水底的鱼。

那时,我还愿意挤在车厢里,一边乘车,一边听车载广播,一个浑厚的男中音,播报关于这个城市的新闻。虽然它们跟我没有一丁点关系,我却推崇这种边走边听新闻的感觉。

一个朴素的小人物,往往就这样默默地打量这个平凡的世界,在大城穷游。

某个清晨,坐上从小城出发的班车,平均两小时左右,即可抵达两座大城中的其中一座。我甚至觉得,在出行半径中,如果没有这两座城,我的生活是多么贫血,要感谢它们。

两座大城,让我开阔了视野。我特别欣赏其中一座大城的入城方式,每次在城市的东部进入时,从地下隧道穿越一个湖,想象着头顶上有荷花摇曳,鱼在游。在湖的下面穿行,从一个出口上来,就像扎了一个猛子,从水里一抬头,就到了城市中心了。

在另一座大城里,我还经常站在江边看“万国建筑”。一个蒙蒙细雨的夜晚,以我身后朦胧建筑轮廓为背景,站在一张照片里傻傻地笑。那一年,我已经38岁。

一个38岁的人,还像小孩子似的,在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寻找从前吃过的一种食物。在那个最出名的食品商店里,我意外地发现了赤豆年糕,这座城市最本质的平民食品。

一个人,身边不远的地方有两座大城,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有时我从两座大城的机场坐飞机去远方,虽然小城也有机场,但我喜欢从大城起飞的感觉。

我平常虽然在小城里安静地生活,但每隔一段时间,内心就变得躁动不安,想到大城里溜达。

总有那么多人爱流浪。在大城里,我可以与这些陌生面孔,迎面相遇,又擦肩而过。看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方向的水土,孕育出有区别的长相。

南来北往的人,从我身边经过,消失在一条长长的大街上。他们曾经来过,又匆匆走了,留下一地的空瓶子。他们会从大城不同角落搬走好多东西,塞进旅行包,将“大城制造”带到不同的地方。

在大城里没有我的亲戚,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两座大城就是我挨得最近的朋友,我随时随地去拜访它们。

每次去两座大城,都有不同的感觉。我会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喝水、吃饭,住不同的旅馆,走在不同的街道上,站在不同的公交或地铁站台……正如小时候看一部电影,看罢了一两场,还要看三四场,只是坐在不同的座位上。

我喜欢两座大城,两座大城应该也记得我,就像喜欢两本大书,反正离得近,走过去随手翻翻。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