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印记

作者: 吴彦卿2020年12月18日手机美文

我待在这个小县城有20多年了,33岁进县机关,一晃之间,混到62岁,退休都两年出头了。

我是从一个矿区调到小县城来的。小县城的变迁折射出不同人的生存状态和样式,从低矮的小土房渐渐改造成水泥的森林,人群都归拢进蜂巢式的楼阁里,脚不沾泥,远离了地气,身影不再投给土地,赖在沙发里或床上看窗外风吹雨打,霜冷冰冻,居所的抬高给看外面的世界伸长了远眺的镜头,有时鸟像箭打的一样,一条黑线从窗前一晃滑过去,消失在窗框的另一边了,没看清是什么鸟。麻雀很少见,麻雀从不飞这么高,因为是家鸟,只在低矮房屋上筑巢,没有高飞的必要和远眺的志向,麻雀是知足的鸟,从不好高骛远。

小城四圈都是山。两条河交汇冲积成平坦的地,县城就密密麻麻地建起来,一栋挨一栋的楼房,朝向不都是坐北朝南,参差不一。原来这地儿是粮田和菜地,数十年间,看不着菜地了,全是高低不规整的楼房。小城其实就是由一个大村子一点点、一步步扩张到现在的样子。

人多了就闹腾、喧嚣,都在求生的渴望中忙碌着,看不出有什么追求,在四季里反复地重复着为生活所操心的那几件事。我在这小县城里一走就是30年,从住处奔单位,再从单位奔住处,往返再往返,重复再重复,路边没有风景,只有几年一栽的不同种类的树。我的脚印摞起来在这条不宽的路上,可以高过树了,重叠过上千次上万次。我认识我的脚印,落地有声的脚印,可我却怎么也找不到了。我的脚印就在不到半里的路上辉煌过,闪着自信的光环,给渐行渐远的、略微发福的躯体以支撑和满足。栉风沐雨,迎秋来冬,我有数着步履前行的习惯,半里路曾数过无数次,淡忘过无数次。我常常自问,在小县城里走来走去,走丢了年华、走丢了春夏秋冬、走丢了各种心思和别样的激情。

岁月都从指间滑落了,叹息过往,陈迹斑斑,到哪儿去拾遗呢?生活究竟是为了什么?在满足基本欲望中,还执着着什么?我曾为此困顿过、迷茫过。人有时一生都没弄明白,伤感如丝雨袭来,随着年龄渐长,体味得愈加深透了。

我珍惜双脚走过的印迹,尽管平庸,但那也是落地有声的……

庆幸生活还能让我在绵长的深夜里想起什么,忆起什么,哪怕是些微的伤感,也是一种偏得和安慰,不是吗?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