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随想

作者: 宋语嫣2021年05月22日心情日志

这里,屋檐的脊兽眺望了五百年,古柏承载着二十四代帝王的悲欢,红墙将这里与世隔绝,一幢幢外形相似又精美的宫殿无声地述说着自己的骄傲。人山人海中,我踏进朱红的门槛,心中不可名状地涌上一种莫名的情感,也许是敬畏,也许是震撼。此时,我并不想谈历史,也不愿去谈建筑艺术,我无视嘈杂的人群,第一次用十七岁的目光去审视这紫禁城——故宫。

我走向这庞大的建筑群,云卷云舒的天空好像把历史也变得模糊不清,太和殿屋脊上走兽的目光跨越时间望向今天的人流,却早已无人知晓五百年间完整的秘密。望着高大沉重的围墙我忽然想起《围城》里有句话:“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紫禁城,它是荣耀也是禁锢,也许“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也许“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踏入紫禁城,仿佛陷入一场神秘莫测的轮回,这里有过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故事,历史书中的桩桩件件,好似在一幕幕上演。曾经不懂,以为龙椅高高在上,有“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气魄,也有“高处不胜寒”的寂寥,以为那把华美的椅子,是天下唯一一个自由的名额,付出一切、谋划一生也值得。今天真实看到了那把椅子,又觉得那把椅子真是冷啊,一个王朝始于杀戮,毁于杀戮,帝王君临天下之时所制造的一切苦难,都留给人民和这片土地去承受。那是森森白骨的堆积,这殿中朱红的柱子又有谁知晓浸染了多少鲜血!

或是殿中的昏暗牵引了情绪,于是开始放下笑容,觉得这里该是肃穆的,嘈杂不应属于这里。也许它是建筑史上的奇葩,是中国不朽的瑰宝,令世界为之震撼,但如今十七岁的我看到的是被封建君主压迫的人民,是为一己之私建造起庞大的宫殿,以致置国家民族于岌岌可危。同时又庆幸百年后的我们,都是新中国的孩子,自由的孩子,没有杀戮,没有白骨鲜血。我们明媚地生活在阳光下,男儿不需戎马一生,战死沙场;女子不需忍受苛刻不公的封建礼教,深闺终老,我们能够大踏步地走向似锦前程。即使到了这里,我们也无须低眉垂首唯唯诺诺,所有人平等地享受来自紫禁的巍峨震撼。

我们,何其幸运!

面对生活、学习,我们习惯了所拥有的,我们没见过百年前清廷的腐朽,更没有经历几十年前豁出性命打江山的革命前辈的艰辛,我们自以为是心安理得,甚至常常抱怨。哪里来的理由呢?去真心体会百年前的压迫不公,也应懂得珍惜如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附记:紫禁城属于内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先后有2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其名得于紫微星垣。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为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中央,因此是代表天帝的星座。天帝至高无上,而人间的皇帝也是至尊的,所谓“太平天子当中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辛亥革命以前,故宫戒备森严,绝不允许庶民进入,名为紫禁城就有这个原因。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