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年味

作者: 邹冰2021年07月04日生活随笔

有时候对岁月的眷恋会表现为对一道菜的坚守,对一种味道的温暖记忆。那种味道应该是家常的,看似寻常最奇崛。

武宁县地处赣北山区,这里至今未通火车,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相对缓慢的工业化进程,保护了武宁原生态的山水。在四处雾霾围城的今天,武宁的青山绿水和甜美的空气便弥足珍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原生态的山水造就了武宁朴拙的美食,比如今天我要说的什锦汤,就是一道在武宁广为流传,只要稍懂烹饪的人便可轻松做出来的菜品。

什锦汤是武宁县城乡居民过年时家家户户必吃的一道菜,不经意间,一道菜成为一个地方的年俗。什锦汤有色有味,荤素搭配,营养全面,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健康生活理念。

“什锦”指多种原料制成或多种花样拼成的食品,什锦汤,顾名思义,是由多种原料制成的汤羹类菜肴。武宁什锦汤的主要原料有:鸡蛋、胡萝卜、虾皮、香菇、木耳、黄花菜、瘦肉、绿豆、扁豆、淀粉、芝麻、葱花、高汤等。先把胡萝卜、香菇、木耳、黄花菜、瘦肉等食材切碎,绿豆、扁豆等事先用高压锅煮烂。油锅烧热后下胡萝卜、虾皮、香菇、木耳、黄花菜、瘦肉等煸炒出香味,加入高汤,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改小火慢炖半个小时,慢炖的时候,各种食材便进入了奇妙的转化之旅,它们释放出各自的鲜味,在高汤的作用下互相融合,成就一道菜的品味。起锅之前加入蛋花,用水淀粉勾芡,再撒上葱花和炒熟的芝麻点缀。成品的什锦汤雍容华丽,喜庆吉祥。

什锦汤是武宁县城乡娶亲嫁女、节日庆典、亲人团聚等重要场合必上的头菜。然而相比于之后通过煎炸蒸熘等手法烹制的菜肴,什锦汤实在太普通了,好比茅台与二锅头、松茸与平菇、大蟹与毛虾。那么,武宁人为什么固执地把什锦汤作为头菜呢?有人认为,什锦汤色彩艳丽,成菜雍容大气,菜名吉祥喜庆,所以,把它当做头菜。这种说法当然无可厚非,但我不敢苟同。一种风俗的形成必有它的历史渊源。

如果把加入海参干贝的什锦汤当做精致的旗袍,那么物质贫乏年代的什锦汤只能算蓝布卦。记得小时候吃的什锦汤,除了胡萝卜,还会加入面条屑、粉皮渣、油渣、豆腐等食材,没有高汤熬制,提鲜的是莲花牌味精。妻子第一次到我家,我做什锦汤用的就是上面提到的食材,她尝了一口,便眉头紧锁:“这是要犯多大的错才给吃这个啊!”妻子来自一个富庶的地区,是那种从小没吃过苦的人。

什锦汤属于农耕文明时的山野,就像村庄升起的袅袅炊烟甜蜜又酸涩。

相传九宫山下有对老年夫妇养了四个儿子,一家人辛勤劳作却不能填饱肚子,父亲叫四个儿子外出打工。眼看又是一年的年关,出门在外的四个儿子杳无音信。两位老人把仅剩的几个胡萝卜切碎煮了一锅汤,汤太稀了,母亲加了少量的淀粉使汤黏稠。羹饭烧好了,儿子们还没回来。两位老人正准备享用他们的年夜饭时,门开了,四个儿子带着他们的媳妇笑盈盈地来了。他们的手上提着鸡鸭鱼肉,还有萝卜青菜等。父亲怕四个儿子互相攀比,便说,不要另外炒菜了,大家把带来的鸡鸭鱼肉,还有青菜萝卜切碎后,一起倒进锅里煮。

这就是什锦汤的来历,聪明的父亲不经意间创造出一道浸染了人间烟火味的名菜。

山里人淳朴,客人来了,当然要好酒好菜招待,鸡要全鸡,鱼要全鱼,腊肉切得有蓝边碗口大。然而,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巧妇也会捉襟见肘。于是什锦汤就派上了用场。胡萝卜、大白菜、粉皮、绿豆、油渣等食材都是自家产的,煮上一大锅,用脸盆盛着,热腾腾地端上来。客人吃上两三碗,肚子差不多垫饱了,后面的菜就好说了。所以,尽管人们赋予什锦汤许多美好的寓意,但是让客人填饱肚子才是它成为武宁人宴席头道大菜的真正原因。

时光流转,年华似水。

生活在变,人情在变,不变的是人们对什锦汤的情怀。什锦汤里可以加入干贝、海参、蟹肉等高档食材,但它的身份依然,武宁人还是固执地把它作为大宴的头道菜。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