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幸福的坦途

作者: 徐国富2021年08月18日情感日志

我是70后,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我的家,在皖西南的一个偏僻村庄。

小时,我家是四间灰头灰脸的土坯房,后面围着一个墙头长满狗尾草的小院子。房子虽然很“土”,但凝聚着父母的心血和汗水。砌墙脚的石头,是从附近的河里和山上,一担一担挑回来的;搭建房屋主体部分所用的“土基”,是把田里的黄土和稻草搅拌和泥,再用长方形模子固定成型,一块一块晒干后制成的;所需木料,是上山买树砍伐后一棵一棵扛回来的。奋起时的家,肩挑背扛,披荆斩棘,一路风雨。

不久,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分田到户的政策惠及亿万农民。只上到小学三年级的父亲,对时政大事特别关注,对国家的农村政策耳熟能详。他开荒种地、挖塘养鱼,干得热火朝天。每年的“双抢”,是农村最忙的时候,要在最热的天气、最短的时间内,连续完成早稻收割和晚稻种植任务。具体包括:割稻、打稻、铡草、匀草、犁田、平田、拔秧、插秧等诸多环节,每天要经受上晒下蒸、蚊虫叮咬、蚂蟥吸吮、水蛇惊吓等种种折磨。父母都是干农活的好手,仿佛有使不完的劲,总是没日没夜地干,抢收抢种一直走在全村的前面,经常是忙完自家的,又去帮别人家的。我们家全面开启了发展“加速度”,很快,房子从土坯房翻建成砖瓦房,再到两层小楼,家也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温馨。奋进中的家,时来运转,一路阳光。

父母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对我和弟弟的教育,却高度重视、不遗余力,家庭“思想品德教育”,更是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他们的脑海里,“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观念根深蒂固,“砸锅卖铁也要读书”的意念特别强烈。我上高中后,为了保证学费、生活费和家里的日常开销,父母没有为自己添过一件新衣裳,也没有为家里置办一样新家具。在他们的鼓励督促下,我如愿考上了大学,顺利完成了学业;弟弟也走进了军营,早早就入了党。不知不觉中,我们家也有了文化气息,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重大飞跃。奋斗中的家,省吃俭用,爬坡过坎,一路攀登。

大学毕业后,我到省城上班;弟弟退伍转业,也来到省城工作。几年后,我俩都买了新房,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由于长期在农村生活,父母早已习惯了那里的一草一木,很难融入城市的喧嚣生活,老家和父母,成了我们难以割舍的牵挂。每年春节等假期,我和弟弟两家六口回老家小聚,是父母最开心的日子,也是全家最幸福的时候。我们从坐汽车回家,到自驾车回去;家乡的路,也从乡村泥泞小路变成“村村通”水泥大道,回家的路越走越宽阔,回家的脚步也越来越匆忙。团聚时,父母总是感叹“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好了”,总是感谢感恩“国家的好政策”,总是嘱咐我们“要好好工作”……奋飞中的家,不忘初心,勇于担当,一路守望。

有国才有家,民富国始强。我的家,同千千万万个普通的家庭一样,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努力奋斗,终于走上幸福的坦途。我们的家,就是我们的中国梦开始的地方!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