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苗寨小阿哥

作者: 许鑫2021年12月21日生活随笔

七彩贵州令人向往。西江千户苗寨,这座神秘而又美丽的天然博物馆,淳朴自然的民风民俗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们到达千户苗寨第二天,导游带领大家来到一处僻静背街小巷,指着一条盘山而上的石梯路说:“这条路一直延伸到苗寨最高处‘鼓藏堂’,里面供奉苗家圣物铜鼓。”山坡上吊脚楼依山而建,大家沿着狭窄的石板石阶拾级而上,穿行于村寨木居。沿途浓郁古朴的木质吊脚楼,大多分为三层,基层以青石垒砌,底层圈养牲畜,放置柴草,二层有长廊,围着木栏杆住人,三层是粮仓,每户吊脚楼上挂着灯笼,给夜行人光明,窗外挂着一串串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呈现出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丰收景象。在这里,我遇见了一位苗家小阿哥。

开始边爬山边欣赏沿途美景还不觉得累,可是这条盘山路又陡又长,到半山腰时,我已经累得不行,气喘吁吁地对队友们说:“你们先上去,别等我,让我慢慢地边走边看。”这时倚靠在吊脚楼二层栏杆内的一位苗家小阿哥听见,他招呼我到吊脚楼上歇一会儿。小阿哥看上去不到三十岁,同他闲聊中得知,这座吊脚楼建在半山腰中,他平时在这儿卖草药、药酒及土特产,农忙时下田干活。家住山顶上,由于从小就爬山,每天好几趟,背着东西上下山已习惯了。看见那扇木条门,我问他:“晚上这门你怎么锁啊?”他告诉我,不用锁门,这儿有一条看家护院狗,很安全。我又问他:“为什么不出去打工?”他反问我:“为什么要出去打工?”从闲聊中得知,他的家人都住在山上,有个小娃每天上学要接送。以前他们经常要砍柴,以保证生活燃料,有时走十几里山路才能砍到一担柴,现在不用砍柴了,家家都用上电磁灶。虽然住在山顶上,但是有水有电很方便。妻子在一家卖银饰品的商铺上班,他在这儿开个草药铺,随着这儿旅游经济发展,游客多,他们收入也多了。

他二十岁时曾外出打过几年工,因山区发展前景好,同他一样在外打工的壮劳力基本都回来就业创业了。因为在人生地不熟的外乡很不方便,家乡才是最好的归属。他从小在大山里长大,习惯了每天爬陡峭的山路,他习惯了这儿的生活。因为这里是他的家乡,有年迈的双亲,挚爱的妻子儿女,有他童年生长的快乐,有他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儿勤劳的苗民在大山深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地耕耘着,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和淳朴的原始风貌。是啊,他不需要外出打工了。经过近十年的旅游开发,旅游兴村,旅游致富已使苗寨人生活越来越幸福,越来越舍不得离开这块土地了。

夜幕降临,街上霓虹灯五光十色交相辉映,带有当地民族风情特色的店铺,音乐萦绕的酒吧,还有比较安静的清吧,古朴的民族风情与现代浪漫激情交融,给人一种时空穿越的回味。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