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借”事

作者: 张新文2022年01月27日生活随笔

记得有一本书叫《万事不求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求人的时候还是会有的。遇到难事,办不到的事,总得要求助于别人的帮助才行。

过去农村,你家有的,他家不一定有;他家有的,你家可能会没有。比如东家突然来了亲戚,面缸里只有粗粮面粉,要么是玉米面,或是红薯面,家里来了亲戚,即便再贫穷,你也总得小麦面锅贴饼吧,于是,东家就会拿着面瓢去西家借面。西家只要有,都会慷慨地借给东家一瓢白面,顺便从鸡窝里拿两个还有余温的鸡蛋给东家,并乐呵呵地说:“鸡蛋炒韭菜,九(韭)加蛋这不是十碗菜吗?”说得东家噗呲一笑,接过面和鸡蛋,哼着小曲回家做饭去了。就这样,有了一瓢面,东家的面子有了,难处也解决了,当自家开始用石磨磨麦面的时候,东家都会捡头筛子筛下的好面粉还给西家,而且还用那个面瓢,洗干净的双手使劲地压,瓢里的面粉压实堆成小山似的,所还的白面,一定会比借的时候多……

那时候借钱,最多也就五元、十元的事。我们兄妹多,文盲的父亲吃尽了没文化的苦。于是,他把我们都送进了学堂,其后果就是家里越来越穷,穷得不知大米和白面是啥样子。记得有年春天,青黄不接,没有办法的父母,只好去母亲娘家的河里掏一种水草的根,磨成面粉做饼给我们吃。其根块状,拇指盖大小,黑皮,洗净晒干就可以磨面粉,淀粉含量高,甜而黏,现在想来都觉得挺好吃的。

哥哥那时在县城中学复读,家里吃饭都成了问题,哪里还有钱供哥哥吃食堂。于是,父亲一到礼拜六的下午就犯愁,因为哥哥要去学校了,他需要买菜票的五元钱。父亲是个要面子的人,一向板着面孔的父亲,变得随和爱笑了,遇到谁都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有时,他会卷几支烟给队长、会计送去,因为烟叶自家地里长的,不用花钱买,回来的时候,会把借来的一角、两角的人民币交到哥哥手里,反正,他得凑齐五元钱给哥哥。父亲还总是叮嘱说了无数遍的那句老话:“好好读书,可别辜负了借钱给你的老少爷们!”

那些年,父亲每次借钱都让哥哥在小本本上记下来,直到哥哥上了大学,小本本上的帐都没还清,村民也都知根知底,从没有上门讨债的。哥哥毕业分配工作了,用了几个月的工资,终于还清了我们家因为读书而欠的债务。后来,土地包产到户,我们兄妹都在外地有了工作,家里日子越来越好。

日子好了的父母,总是离不开土地,他们说,我们去了城里,跟你们过时光,怎么对得起帮助过我们的这些老老少少。我们知道,父母在家总是闲不住,尽自己所能帮助着别人,这是乡村最朴素的知恩图报。

在乡下,有些“借”是不能“还”的,比如井水。有时自家没有来得及去挑井水,就去邻居家借水,无论借几瓢水,那是不用还的,因为井水是靠力气担回来的,你借水就是借的力气,哪有还力气的道理嘛!

借的,是本分,可以借,也可以不借,但是,憨厚善良的村民,只要有,没有不借的主;还的,是诚信,是邻里间的情分。乡村那种互帮互助的纯朴之风,一直烙印在我的心里,至今想来,融融暖意如昨。乡村“借”事,传递着纯朴和互助,善良和真情……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