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茶话

作者: 星期天[文集]2021年08月27日原创散文

现在喜欢诗词的人没有过去多。

改革开放之初,在媒体上征婚,对传统守旧的国人来说,还是一件新鲜事。当时的征婚广告,短短数语,除介绍自己的体貌特特征、工作单位外,为自夸自己的内在气质,往往要加一句“爱好文学”。现在的征婚广告已经没有这句话了,一般都换成“有车有房”、“有一定存款”等财产性的特征。

诗词作为文学的一种,是一种语言表达形式。

诗词是如何产生的?通说认为,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其雏形是劳动号子。后来,劳动号子这种形式由于受到人们的喜爱,形式不断被丰富,内容也不断被扩展,成为社会民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尤其是内容已不限于喊劳动号子,可表现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诗和词其实是既关联又相别的两种文体,但广义的诗包括词在内,而狭义的诗不包括词。

最早有文字记载的诗是《诗经》,其次还有《楚辞》、《离骚》。《诗经》对北方古人影响很大,后来他们读了南方的《楚辞》、《离骚》后才发现,原来诗可以有另外的写作样式。

起于南朝盛于晚唐的律诗,在中华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人们在写诗、读诗、赏诗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类诗特别优美,读起来抑扬顿挫,听起来铿锵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唐初的文人细琢磨,发现这一类诗的字词音韵有一定规律,凡是按这一规律排列的字词句,读起来听起来都很美,于是,人们把这种规律叫格律,按照这一规律写作的诗叫律诗。律诗的基本格律其实就只有四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这四种句型又可以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列组合,产生多种演变。这种基本句型每句按一定规律加两个字就成了七律。

明白了律诗产生的历史,其实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格律是后人对前人某一类诗的总结,所以不是写诗的天条。符合格律的诗,叫律诗。律诗只是浩瀚诗海中的一颗明珠,不符合格律的诗,依然是诗,只是不是律诗而已。随着社会对诗学的认识发展,有很多诗,虽然没有严格按格律要求写作,但依然被社会承认为律诗。毕竟格律的目的为了让作品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没有严格按格律要求写作的诗未必就不上口不悦耳,这是社会发展应当具有的宽容。如果过分严苛,把握不当,就可能出现为守律而产生的病态。

按格律作诗,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对创作思维的限制。这种限制,其实是不利于文学的发展与普及的。不能为民众接受的高大尚艺术,最终会走向消亡。律诗的这种字数不变、平仄严守的规则,其实早在唐末宋初就受到了挑战,于是出现了词。词是对律诗每句固定字数规则的突破。突破的结果是,将四种律诗形式,演变成一千多种词牌,极大地丰富了诗学的内涵。词也有平仄格律,但每一句的字数可长可短,因此,词又得了一个另外的名字叫长短句。词最早出现在歌台舞榭,产生于社会的最低层,后为社会精英所接受并风行朝野。词在律诗每句字数不能变的规则上虽然有了突破,但每一句的平仄格律仍然有严格要求,有的甚至还要求定声定字。到了元朝,人们把流行、优美的曲调保存下来,并按长短句的形式,不断变换新的歌词内容,于是,中国文学史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元曲。据无法完全的统计,曲牌达数千种之多。

到了近现代,有学者更是批评格律是戴着镣铐跳舞,也有学者倡导诗体大解放,不拘平仄格律。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新诗或叫自由诗从海外传入,并在中华大地流行。这一类诗,其海量之巨,已经无法再仿词牌、曲牌进行分类了。

诗是言“志”的文字载体,它是作者思想观念的艺术反映。格律只是思想观念的一种外在艺术形式,思想观念本身才是作者需要展示的内容,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当然,恰当的形式更能充分说明内容,但不能本末倒置,为形式而牺牲内容。格律当守,这是前人的宝贵文化财富,后人有传承之责。现在有学者强调,要严格按格律要求作律诗。但格律之守,不能僵化固守,如一成不变,必然消亡。后人应当做的是:知律不拘律。发展、创新才是最好的传承。

作者星期天的文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