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

作者: 张仙权2022年03月08日现代散文

我从云龙县白石完小毕业快30年了。我进白石完小时读四年级,此前在离家不远的一师一校点读了1—3年级。完小离我家有近5公里的山路。学校在白石上、下村之间,背后是大集市。集市一侧连着上村,连着下村的一侧其实还在山梁上。山梁外是大片大片的庄稼,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山坡。

校园是一个很大的四合院,四周是4座2层土木结构的瓦房。在完小两年,印象最深的不是学习,而是生活的艰辛。当时,我们这些从各个自然村来的学生,因离家较远,就在学校寄宿。年纪小,外加寄宿,就碰上很多困难。首先,要自己做饭。柴米油盐菜,样样要从家里背来。炊具也要自备。当时,村里还没通电,做饭就要烧柴。柴要从家里背来,或放学后自己上山捡拾。白石上、下村大,人口多,村子附近的树早被砍光了,捡柴就要走得很远,有时几个小时都回不来。记得有几次,捡柴的路程,比回家都还要远。

不仅柴远,要命的是缺水。平时还好,集市上有个水池,多数时候是有水的。有时还白花花地漫出来,让人觉得怪可惜的。可是一到旱季,尤其是栽秧时节,水源成了村民争夺的焦点。饮用水经常断流,一次断流十天半月都很正常。有时我们自发组织起来去找水,顺着水管一路走,走到很远很深的山里,找到水源,把水一路拢回来。可惜,往往水才找回来就断了。因为那也是农民的生产用水、插秧用水啊!没办法,只得提着小桶到处找水,村子里,田野外,山坡上,反正可能有水的地方都去找。有时要走出好几公里。找到水还要会提,否则东漫一瓢,西散一碗,回来就只有半桶水,又不够用了!

柴、水俱备,做饭还挺麻烦的。当时家里大多用铁三角,但学生很少用,要在集体伙房自己搭灶。一般用三块石头来搭。虽然只有三块石头,但其距离、角度等都有讲究,不仅角度要好,还要有稳定性;既要能透气、散烟,还要能积聚热量。稳定性不好,炊具容易倾倒,食物容易倾倒出来。透气性不好,火生不大,火烟也散不出去。不能聚热,火力就不足,别人都吃饭了,你就只有干着急的份了。我在家做饭少,到学校就经常煮出生饭。特别是煮包谷粑粑,表皮熟了,心还是生的、吃不了,真着急。

解决了吃的问题,还得对付住的问题。学校是四合院,大楼间有高大的围墙。住学校自然安全,但生活困难,条件有限,受尽很多苦。被子薄,衣服少,冬天冷,可以忍受。最难过的是夏天。夏天热,蚊子多,没有蚊帐,夜夜都要被蚊子攻击。没办法,折来杨草果树(即桉树,又叫尤加利树)叶,放在靠头的草席底下(没有枕头),用以驱蚊。蚊子是来得少了,可是奇臭无比,难以入睡。还有臭虫。白天看不见,晚上一睡下,墙壁里臭虫源源不断地爬出来。爬的爬,咬的咬,满身都是臭虫,浑身痒,满身疼。还有虱子、跳蚤咬。咬不住、受不了了,有同学提议睡到院子里,可是臭虫还是跟着来。有时上课了,猛然发现同学衣服或帽子上还爬着大大的臭虫呢!

生活是苦,但学习抓得紧。要看书,没电,没灯,就找个墨水瓶,自制小油灯照明。有时点了松明子看书,落得满脸、满身都是烟灰。

岁月飘零。大部分老师和同学失去了联系,但当时的生活情景还清晰地印在我脑海里。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