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难忘的乡愁

作者: 李龙2022年08月18日美文推荐

粮站,一个渐趋陌生的字眼儿。

这个汉语大词典里的普通语汇在我们农家子弟眼里却蕴藏着巨大的信息量。粮站是乡村里高、大、上的光鲜所在,是粮食流通的重要机构,存储着关乎国计民生的收储粮、返销粮、“救命粮”。那时,几乎每个乡镇都有粮站,它往往位于中心行政村的边缘,交通便利,融贯商农。一个粮站占地十七八亩,水泥砌地面,整洁平整,不染纤尘,四面红砖围墙,坚固而庄严。

在大竹园镇的粮茶村,每每路过老粮站,都会看见公路边一幢幢与众不同的房子,它曾经是大竹园镇粮管所的仓库,那个特殊年代,为响应中央备战备荒为人民和全民支持“三线”建设的伟大任务,为“三线”建设中的铁道兵部队和民兵连、学兵连等三万余人服务,有过辉煌而热闹的曾经。

时间倒带,回到当年,五月麦熟和八月秋收之后,成千上万朴实的农民,驾着牛车、驴车或人力车以至后来的拖拉机,满载着丰收的喜悦,在粮站外排起长龙般的队伍,争相把自己亲手种植的最好的粮食送到这里,而往往把质量差些的留做口粮。粮站内工作人员一边和四里八乡的乡亲打着招呼,一边验粮、称重、开票、交粮,忙得不亦乐乎!场面何其壮观,这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成就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粮站最为热闹的50-70年代,正是计划经济如火如荼的时候。由于物资匮乏管控严格。在漫长的“票证经济”时代,人们日常生活的吃穿用度全部用票划分,就算是一点白糖、几两茶叶,也得一手交钱,一手交票。对于经历过的人来说,那个时代依然远去。对于不曾经历过的年轻人而言,只是历史的一个片段、一个节点。从祖辈们顽固的记忆中闪过一些画面,尽管有些时空是错乱的。总是愿意通过一些场景拼凑当时的生活。

那时的人们,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虽然没有物质条件却努力地活着。在明媚的早晨,或是蓄势待发的雨天,粮食一到,人们争先恐后从四面八方汇聚粮站,排起长长的队伍。打一点儿油、买几斤面或是一些荞面和豆类。拎着买到的食材,街坊邻里热情地打招呼,聊着当餐吃面条还是蒸馒头之类,细细碎碎间都是令人感动的烟火人气。

储粮千日,用粮一时。用这句话来形容储备粮最合适不过,这座粮站便是一个时代的见证。由于襄渝铁路的贯通,粮站于1974年又迁建于大竹园铁路旁,完成了它应有的历史使命。由于当时交通条件落后,随着后来的联产到户,粮站便被人们淡忘在历史的长河中。

大竹园镇党委政府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运用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文化等“六化”改造理念,在支持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充分组织发动周边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清理残墙断壁、建筑垃圾、土堆石堆等障碍物和面源污染,并通过砌石护岸、疏通水渠、配置护栏、增设篱笆、建设公厕、改造旧房、花果点缀和栽花种草等措施,进行园区、河岸、路边美化,保留自然村原始风情面貌。让老粮站,换发新活力。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的住乡愁。大竹园政府着力打造铁匠铺、粮仓、幸福亭、小型活动广场、农耕文化墙、生态菜园等富有老粮站传统特色的地理标志,以此弘扬农耕文化,挖掘乡愁记忆,如今的老粮站生态文明,已成为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永恒的回忆。

面对失去,不愿回看,是人们习惯性的做法。在看到它的瞬间,记起某年某月的一段往事。实际上,这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是在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不自觉想起了木心的那首《从前慢》,粮站似乎凝聚了从前车马、邮件都慢的旧岁月。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