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口天桥上看街景

作者: 贺清梅2022年10月10日手机美文

大街小巷、山路水路,这种脚踏着路面,头顶阳光的路,是我最常见,也是行走最多的路;地下通道,是我极其陌生而又从未走过的路。

在海南生长,见得最多的是天桥,海口的天桥是我最熟悉的一种路。一条宽阔的大马路上,车流人群熙熙攘攘,尤其到了下班和孩子放学的高峰期,车在桥下跑,人在桥上行。站在天桥往下看,桥下便有一道别样的风景。我喜欢车水马龙的风景,喜欢站在桥上出神入化地凝望着路面的汽车,默数着和时间赛跑的车流和过往的匆匆行人。因为城市建设,因为人口膨胀,城市因此多了一座座人行天桥。修建人行天桥是缓解交通拥堵的状况,不再像以前一样横穿马路。试想,如果没有这些人行天桥,一个城市的交通不知道要动用多少交警才能维持,车祸的频发率也会增加。

少不更事时,第一次坐火车回家,火车在隧道里穿行,这是我第一次认识除了天桥以外的另一种路。火车为何要钻隧道,对于年幼的我一直是个谜,长大才知道,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一种地下建筑物。隧道可分为山岭隧道、水底隧道和地下隧道等。火车跑的隧道就是山岭隧道。它之所以要钻隧道,是因为长长的火车不能爬陡坡,且节约成本,缩短路程。

金秋十月,我踏上了回乡之路,在繁华喧嚣的都市里,又见到了另一种路——地下通道。在湖南娄底,这样的地下通道有三条,每条至少有三千米的距离。地下通道把整个主城连贯一体。通道很宽敞,两侧壁为购物街,分南货、百货、小吃序列,各色品种应有尽有。有一次,父母在深长的通道里行走,如入谜宫,虽灯火通明,看着走着就迷了路,无奈咋也走不出来,令人啼笑皆非。

这些通道与海南的天桥正好相反。一在暗,一在明;一地下,一天上。天桥是建在露天地上,通道则是建在地底下,但它与天桥的作用殊途同归,地下通道往往是建在最繁华地段或是学校门口。可有效避免交通拥堵状况。

海南是个多山的省份,山高路陡崎岖难行。我所在的五指山更是群山环绕的小城。通往外界任何一处的路,都是七拐八弯,有“爬九十九道弯”一说。为此,许多人害怕到五指山来,好端端一个人,坐车经过九十九道弯的摇摆,宛如一根竹筷搅拌你的肠胃,不是头晕,就是呕吐,谁也受不了这种折腾。母亲就是最怕晕车的人,出门一趟害怕一辈子。

从五指山到三亚的海榆中线国道,因为道路的重新修建,沿途旅游景点的客流量也因此增多。呀偌达、槟榔谷等景点每年接待的游客不计其数,这便是路通财通的效益。

路有千条万条,虽都是供人行走,但不同的路有不同的文化,天桥有天桥的文化,地下通道有地下通道的文化,高速路亦有高速路的文化,羊肠小道同样有着它自己的文化。不同的文化昭示着不同的理念,我想不同的人一定有着不同理解。

娄底是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曾国藩的故乡,神童贺德英的故里。娄底人擅长精打细算,有一股向前冲的霸蛮劲,与露置外面的高架天桥相比,地下通道避免了钢铁被空气、水分锈蚀而蚕食的可能;可承载更大的重量;更是平战结合,可用于防空的范例。而南国都市的天桥,人流与车流,屹立于花木峥嵘处的景致,却让人流连遐想,海南人多了几分闲情逸致,没考虑铁制天桥的锈蚀与维护、高空抛物,利益最大化等问题,过着一种单纯优雅的慢生活。

也许,这便是不同文化理念形成的一种概念、一种观点。在地下通道与马路天桥的道路建设上呈现出南北地域特色。

站在海口天桥上看街景,已成为出差海口的一种习惯,每每此时,心情总是欢悦无比。

在家乡暖暖的地下通道里,听那土土的乡音;在海口天桥上感受人流的气息,通道与天桥,诠释两种不同的意境。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