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情

作者: 钱理群2022年12月12日心情随笔

做学生做了这么多年,你是否想过一个有趣的问题:从小学到大学,你有没有上过让你终生难忘的一堂课?如果没有那么一堂课让你动心的话,你这么多年的学生生涯算是白过了。在中国教育史上,有三堂"绝"课,或许我们能从中体味到大学课堂的乐趣和人生应有的目标。

第一堂课是西南联大的刘文典教授开设的《文选》课。刘老先生讲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有一天,他讲了半小时课,就突然宣布要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七点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农历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你想想,草地上,学生们围成一圈,他老人家端坐其间,当头一轮皓月,大讲《月赋》,俨如《世说新语》里的魏晋人物,这有多美妙!这是一绝!

第二堂绝妙的课是四川大学教授蒙文通的考试课。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学生出题问先生,你提个问题,他就能知道你的学识程度怎么样,当场断定你本学期的成绩是多少分。更有趣的是,这个蒙先生是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考试。你问得好,他猛吸一口叶子烟,请你坐下陪他喝茶,然后对你提的问题详加评论;问得不好,当场请你走人。学生是又紧张又感兴趣,思忖着自己能不能留下陪蒙先生喝茶。

这两堂课,绝就绝在它的不拘一格、随心所欲,表现的是大学教师的真性情,是一种自由不羁的做学问的方式,蕴含着一种自由不拘的生命存在形态。因此,它给予学生的就不只是知识,更是生命的浸染、熏陶。这种生命化教育的背后,是一种生命承担意识,教会他们享受上课、享受学习、享受考试。

把这样的意识提升到理论高度的,是我亲自聆听的林庚先生的最后一课。当时我刚留校当助教,系里要我请那些退休的老教授给中文系上一堂课,其中就有林庚先生。那天上课,他缓缓地朗声说道:"什么是诗?诗的本质就是发现。诗人要永远像婴儿一样,睁大好奇的眼睛,去看周围的世界,去发现世界的新的美。"先生旁征博引,足足讲了两个小时还意犹未尽,学生们也听得如痴如醉,全然忘记了时间。但刚走下讲台,先生就站不住了,回到家就病倒了。他是拼着生命的全力上完这最后一课的。

上个世纪初,费孝通先生这样评价他的老师潘光旦:"我们这一代很看重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潘先生比我们深一层,就是把心思用在自己怎么看待自己上。"这话颇值得琢磨,"看重别人怎么看自己",在意的是身外的评价、地位,那其实都是虚名;"心思用在自己怎么看待自己",在意的是自己对不对得住自己,是自我生命能不能不断创造与更新,从而获得真价值、真意义。

当代很多大学生的问题,也恰恰在这里:许多人好像很看重自己,其实看重的都是一时之名利,对自己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反而是不关心、不负责任的,因而也就无法享受到"那一代"人所特有的生命的真正欢乐。"自己对不起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