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的文章

2022年12月14日经典文章

顾客的文章(精选23篇)

一张鸡蛋饼

文/夏艳玲

上班路上,我看到路边一对卖鸡蛋饼的中年夫妻,他们的摊前总是围着很多买饼的人。

一个旧三轮车上摆放着制作鸡蛋饼的各种东西,煎锅里冒着烟儿,长案板上几个不锈钢盆里分别装有豆酱、辣椒、咸菜、葱花、生菜,一个塑料小篮放煎好的饼,两个小白瓷碗一个盛鸡蛋液一个盛油。只见丈夫熟练地从揉好的大面堆里揪下一疙瘩面,手指点油、揉卷,然后用小擀面杖旋转着擀成圆形,铺在煎锅里。妻子就接着翻饼、淋油,鸡蛋液倒入,半分钟时间又翻到另一面,一分钟时间,一张看着金黄、闻着飘香的鸡蛋饼就新鲜出炉了。

妻子笑容满面,不停询问着顾客:“辣椒、葱花要不?咸菜、生菜来点儿?豆浆要一杯吗?”顾客一一说出自己的需求,她便根据需求,用刷子上酱、辣椒,用筷子夹葱花、咸菜、生菜。大家都自觉排队等待、接饼、交钱,转身而去,妻子又说上一声:“慢走啊!”看似简单的工作重复一遍遍,夫妻俩忙碌的样子,就像是在工作车间流水线作业一般。正值上班高峰期,夫妻俩一直没有停歇。阳光穿过他们头顶一颗高大的梧桐树,洒满全身,汗珠儿在他们黝黑的脸上密集,荡漾在他们脸上的笑容却一直灿烂如初。

我忍不住趁他们空闲的时间问:“你们这么忙碌每天能卖多少张鸡蛋饼啊,你们家的鸡蛋饼为啥比别家始终便宜5毛钱?”“每天能卖100多张吧,都是老顾客,便宜5毛钱应该的!”丈夫对我憨厚地笑了笑回答,“我们在这儿摆摊13年了,很多人都认识我们。”妻子一脸知足地接茬儿道:“每天凌晨3点多起床,做做准备工作,忙到11点多就结束啦,差不多8个小时吧,呵呵。”

卖鸡蛋饼13年,4000多个日子啊!鸡蛋饼的制作方法和用料都差不多,勤劳的夫妻俩用热情的笑容,温暖的话语,便宜的价格,还有知足的心态,赢得了顾客的一致认可,我忽然间明白,这也许就是他们一直生意好的秘诀吧!

早市情结

文/曹凤礼

晨曦微露,我就早早起床,沿着宽阔的大街,从早市北头走到南头。足足有一公里长的早市,成为我每天的必经之地。即使什么东西都不买,我也要到早市转转,因为我对早市有着深深的情结。

记得15年前,孩子在高中读书,为了陪读,我搬到了榆树市城里。稍做安顿,妻子就买来一辆旧的三轮车,为的是在早市上做点小买卖,好挣钱供两个孩子读书。

买来三轮车的第二天,天还没亮,妻子就早早起来,推着三轮车来到中心街农贸市场,批发了一些蔬菜,推到早市上,找了一块空地,成堆成捆地把蔬菜摆放好……妻子的小菜贩生意就从早市开始了。

由于初到城里,妻子做买卖格外小心,遇到顾客过来,就热情地迎上去,耐心地介绍蔬菜的品种和价格,满脸堆笑,真是应了那句话,“顾客就是上帝”。

刚开始的时候,妻子都要比别人早一点来到早市,但是初来乍到,摊位都是被人占好的,她左瞅右看,直到找到没人占用的摊位,才开始摆放蔬菜。妻子卖菜的价格比别人略低一些,倒也不时有顾客过来,满意地拎着称好的蔬菜离开。等到人们开始上班了,早市也陆续散去,妻子便回到家里,数数兜里的钞票,脸上露出了微笑。我看得出,妻子在早市上有了收获。

早市,之所以能称为早市,全在于一个“早”字。天刚蒙蒙亮,就有摩托车、三轮车陆陆续续往早市聚拢,各种蔬菜水果、服装鞋帽、家用产品、小吃食品、土特产品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尤其是农户家的应季蔬菜,更受青睐。摊位摆放在人行道两侧,琳琅满目,叫人目不暇接。没等天亮,就陆续有顾客前来。等到太阳露出了地平线,早市立刻就热闹起来,熙熙攘攘的人流在早市涌动,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这处风景中,妻子虽然并不耀眼,却也有着自己的悦目之处。到了八九点钟,早市的人逐渐稀疏起来,就像清晨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一段时间后,便化为水蒸气消失了,只留下一条空旷的马路。

在早市上,能买到青玉米棒子、刚摘的毛豆、新下来的杏子和甜桃;土豆、茄子、豆角都是新摘下来的;肉类、鱼类也使人垂涎欲滴……至于各种小吃摊,也是人满为患。总之,来到早市,所有的时令食品都能吃到,家用的东西都能买到,更能满足吃货们的口腹之欲……在早市,你会觉得这里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演绎着生活故事,见证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早市究竟起于何时,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自从搬到城里,妻子就对早市有了一种眷恋之情。一年四季,风霜雪雨,妻子仿佛成为早市里带有生命的雕像,守候着菜摊,或许这种守候,成为一种希望和追求。

早市,带给我们不菲的收入。记得有一个星期天,我做好早饭等待妻子回来,按平时的时间估算,妻子这个时辰该回来了,可是时间已经超过预期一个小时左右,还没看见妻子的身影,我不免有些着急,就朝门口张望。这时,妻子汗涔涔地推着车回来了。我接过三轮车,推进院里,妻子顾不得擦去汗水,便数起了皱巴巴的钞票,脸上充满了喜悦。

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早市成为我们家的重要收入来源。妻子时常乐滋滋地数着用汗水换回来的钞票,一边嘴里念叨:“孩子下月的伙食费没问题了!”“学费够了!”听着妻子的喃喃自语,我心里充满了感激,不光对妻子,还有——早市。

妻子赶早市的日子久了,我也想去转转。有一天,我随妻子来到早市,不谙买卖的我只能站在一旁看着。早市人来人往,妻子不慌不忙地称菜、收钱,空闲时间就与顾客拉家常,不管买与不买,都笑脸相迎。我知道,妻子这是拉近与顾客之间的距离,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买卖不成仁义在”。日子久了,妻子与顾客逐渐熟识起来,早市上的生意越做越好,还和大叔大妈、兄弟姐妹建立了感情,真是一举两得。

人生如白驹过隙,然而掠过的风景记忆却是永恒的。此刻漫步于早市,那些再熟悉不过的风景像是一幅画,早已定格在脑海里。时至今日,早市已经成为我心中的一种眷恋、一种情结。

日子一天天过去,五年前,两个孩子终于大学毕业,有了稳定的工作。拗不过孩子,妻子赶早市做生意的日子结束了。每每闲暇之时,妻子还要念叨一句“早市多好”,她还想去做点小生意。可见,早市在妻子心里也有着褪不去的情结。所以,尽管妻子的早市生意已经不做了,但我还是每天都要去转转,似乎是想寻找那往日的风景……

卖布郎,渐行遥远的风景

文/夏建国

我的父亲从小就在鄂城乡间卖布。解放前是驮着布料,沿街叫卖。解放后不久进入农村供销社,坐店销售。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加上信息时代来临,曾经无比兴旺的零售卖布业,竟突然远离老百姓视线。与此同时,新的商业物流业态不断兴起。这也是新中国成立70年,城乡商业巨变的一个缩影。

沿街叫卖练就的绝技

解放初期,农村老百姓没有买成衣一说。需要添置衣物,都是先扯回布料,再请裁缝到家里缝制。这就为卖布业在建国头二三十年的兴旺,提供了条件。

那时,农村基本没有店铺,商品销售还是主要靠游商走贩上门服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虽然农村有了供销社,但还是经常能在家门口看到游商走贩。有摇货郎鼓的,有敲小铁板的,有直接吆喝的。有的商人用板车拖货,有的用手推车推货,有的挑着货郎担,有的肩扛着货,有的后背背货篓,有的将带子放在脖子上,托拉着胸前的小货箱。

父亲是在十岁左右为谋口饭吃,跟人学卖布的,从小就摸爬滚打在这一行,练就了一套精湛的卖布业务能力。其中一个绝技,就是能一面跟顾客交流选布料,一面为顾客扯布料。扯完布,不论顾客买多少布料,他不动算盘,就能一口说清总共多少钱。因为卖布商人挑着布或驮着布,再带算盘就成了累赘,心算就是最佳选择。

顾客盈门的布匹售货员

建国后,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步改善。一个标志是,无论是城里百货商店,还是农村供销社,都设有专门的布匹零售门市部,往往这里是购物者云集的地方。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我们老家结婚、生孩子,都时兴送布料。女儿出嫁要“盘嫁妆”,主要是看有多少床被子,有多少布料压箱子底。足见买布置衣在城乡老百姓生活中的分量。

当时,农民平常基本没有多少现钱。除有人在外面工作拿工资的家庭外,要现钱,一靠养鸡养猪卖钱,或用农副土特产换点钱;二靠每年夏季端午节前后、秋季中秋节前后的预分红和年终分红。农村普通人家手头积攒了点钱,才到供销社去扯布料。去了就想用手里有限的钱,能为家里每个人都解决点穿戴方面的问题。而去扯布的往往是婆婆、媳妇,她们大多没有读多少书,对布料怎样选,钱又怎么安排都不太会。这为父亲卖布时大展身手,提供了舞台。

父亲从小就在家乡卖布,善于跟顾客打交道,加上他服务态度好,顾客都愿意跟他沟通。他在顾客选布、扯布时,一会儿就基本上能把购买人手里有多少钱,家里人有怎样的需求,弄得一清二楚。然后,挨船下篙,帮助这些顾客拿主意、作安排。不管顾客钱多钱少,总是尽量帮着满足其家人需要。久而久之,顾客十分信任父亲。所以,父亲到布匹门市部一站,经常被围得水泄不通。

从行商、坐商到电商

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几乎“一夜春风百花开”,人们几乎都买成衣。渐渐地,零售布匹柜台了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父亲所从事的零售布匹售货员这一行业,基本上消失了。

城乡商贸事业的大力发展,逐步实现商品交易由游商走贩的“行商”阶段,向或综合、或专业的市场、商店、商场、超市等交易方式转变,标志着商品交易进入“坐商”阶段。父亲一生卖布,刚好经历了商品交易从“行商”到“坐商”这两个阶段的变化。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兴起,送上门的商品服务,又以一种升级换代后的方式回归中国大地了。人们从本世纪初开始,包括买衣服在内的购物行为,都开始了上网下单,中国“电商”异军突起。

从人类商品交易方式变迁的角度看,“电商”的网店,具有“坐商”货物汇聚、分流的特征。网上下单和物流快递,又具有“行商”送货上门、购物不用出门的特征。因此,个人认为“电商”实际上是“行商”跟“坐商”两种业态的融合升级。

这样看,我们这代人在新中国成立的这70年时间里,就非常有幸地经历了人类商品交易方式从“行商”到“坐商”,再到“电商”的巨大历史飞跃。

每一块肉都是好肉

文/晓慧

盘水禅师有一天路过市场,偶然听到顾客与屠夫的对话,顾客对屠夫说:“给我割一斤好肉。”

屠夫听了,放下屠刀反问:“哪一块不是好肉呢?”

顾客当场怔住,一边的盘水禅师却开悟了。

在人生里,我们往往用自己的主观见解来判定事物的价值,但事物哪有绝对的价值呢?

我们都觉得只有两米高的人才会去打篮球,但一米六的人又怎么不能打呢?

在巨人林立的NBA中,夏洛特黄蜂队1号博格斯可谓是一个异类,他身高只有160厘米,是NBA有史以来创记录的矮子,但这个矮子不容易,他是NBA表现最杰出、失误最少的后卫之一,不仅控球一流,远投精确,甚至在长人阵中带球上篮也毫无所惧。

博格斯从小就特别矮小,但却非常热爱篮球,梦想有一天可以去打NBA,可当他告诉同伴他的这一志愿时,同伴都哈哈大笑,甚至有人笑倒在地上,一个160厘米的矮子竟然想打NBA,这可真是痴人说梦啊。

他们的嘲笑没有阻断博格斯的志向。他用比一般人多几倍的时间练球,终于成为全能的篮球运动员,他充分利用自己矮小的“优势”,行动灵活迅速,像一颗子弹一样,运球重心很低,不会失误;个子小不引人注意,捣球常常得手。

而从前那些听说他要进NBA而笑倒在地上的同伴,现在常炫耀地对人说:“我小时候是和黄蜂队的博格斯一起打球的。”

诚信

文/萧氏一狼

"人无信不立".这是当今社会都知道的一句话。而真正做到这句话的人又有几多,难道他们只是当这句话是挂在嘴边的说说而已,难道他们只是用这句话来哄骗他的顾客或者员工的,难道他们不知道违背了这个做人宗旨的后果。不,他们知道,他们理解,但他们做不到。金钱主导一切的今天,诚信似乎在某些人的眼里越发变的一文不值。"小成在智,大成在德".而这里的"德"就包含有诚信的意思。

立世一诚,待人一诚,做事以诚。诚信是生命的动力,是生命的源泉,是人在危急时刻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商鞅变法以诚信为根本使原本汲汲可危的秦国变成了第一个历史上统一中国的诸侯国,季布以诚信立人即使在汉高祖通缉他的时刻他的朋友也愿冒死相救。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账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 "于是商人淹死了。

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一个顾客走进了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对店主说"在我的账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 "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 "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地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不争是福

文/刘庆明

我亲眼目睹两个事例,让人感悟到,人不争是福,越争越招惹祸端。

有一次,我去菜市场买菜,我前面一位女顾客在菜摊子上称了3斤大蒜,那顾客拿在手上掂量了一下,对小贩说,有3斤么?那小贩说,有,没有我赔钱你。那女顾客离开了,我买了菜准备离开,刚才那个买大蒜的顾客又折回这摊子对小贩说,我刚称的3斤大蒜,少2两,不信你称称看。那小贩一称,果然少2两,小贩精,就说那顾客,我刚才明明秤两足,你一转身就少了,你不在我摊子上复称,离开了,我不能给,结果两人就这样你一句他一句吵起来,吵得小贩生意也做不了。我对小贩说,算了,你就给她几根大蒜不就得了。小贩说,不是这回事,我是秤两足给她的,硬是她故意找我茬,两人不相上下,居然动起了手,那女顾客自然打不过小贩,小贩毕竟男人,那女的就打电话家人,结果家里她儿子带一帮人过来,把小贩打得脸肿鼻青,后来不知谁报了警,110赶来,打人的人受到处罚。这本是件小事,若让一让,什么事也没有,小贩不与那顾客争,给她几根大蒜,事情就过去了,这就是争带来祸。

那次我骑电动车在路上,见前面一辆摩托车碰着一位买菜的老太,幸好只擦破了脚上一点皮,正好她儿子走来,碰上了,要求骑摩托车司机把他母亲送到医院检查,还要负担医药费,老太说,算了,只擦破点皮,人家也有事,然后对那摩托车司机说,往后注意点,安全要紧啊。那摩托车司机非常感激地离开了。事后老太的儿子对母亲很是埋怨,母亲对他说,让一让,别去争。我们后来才知道那摩托车司机,也是当地有名的混混,若老太的儿子和他惹急了,两人会干起仗来,说不定老太的儿子会吃亏,混混通过老太的宽让,后来还学好了。

争,只有越争越利害,事情越争越得不到解决,最后动起武来,很多小矛盾,让一让,大度点,让过去了,人家回头想想,也会对让者心存感激。

让,化干戈为玉帛,争,成仇,成敌;让则安宁,和气,友好,是福;争则吵闹,斗气,斗殴,是祸。

生活中学学那老太,自己受点皮肉伤,还宽让对方,使儿子没卷入与对方动武斗殴里。

让,对对方有益,也对自己有益;让,不是怕对方,不是软弱行为,是大度的表现,是智者;让,吃得小亏,不会吃大亏;争,表面上是赢了,招来横祸,实际上吃了大亏;算算两笔账,让是赢,争是输,让是福,争是祸。

生活中有的人就是忍不住这口气,非要争得你死我活,两败俱伤,这对谁都没好处。争,往往年青者多,血气方刚,争强好胜,让,往往老者多,生活经验丰富,看透世情,年青人学学老者,对别人对自己益处多多,学会让,别学争吧。

七日记

文/崔瑾瑾_撒那特斯

车开在路上,有阳光。照的人有些昏昏欲睡,心里有淡淡的期待。不知道自己实习会遇到什么,会学到什么。

第一天是下午到的。跟着负责人参观了一些地方。看了他们的办公区、食堂、宿舍。一路走过来,有很多的标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么一句:要么解决问题,要么问题解决你。里面有规划明显的斑马线,食堂里的规划也是井然有序,宿舍也是出乎意料的干净整洁。走在这里,会让人打心眼里看到一个企业勃勃生机与内在文化——认真踏实、截然有序、直面困难、绝不言败。

办公区开会很简洁,却也明确传达出他们这个双十一期望值。他们的目标、他们的准备、他们的付出,让我打心眼里对这一次的双十一多了更多期待。

10号当天我就试着做了售前客服。上午的时候有些害怕,不敢随意回答顾客的问题,加上网络的不稳定,我一直不敢尝试接入很多顾客。我认真地按照客服主管给我的话术语自己设置了快捷短语,果然,下午的时候就派上了用处。下午一个多小时中,我陆续接入了很多询单的客户,他们的问题涉及包邮、发货、优惠、快递、免单等各种问题。一开始我心里还有些发怵,可是当自己投入其中,一一为他们解答问题,心中多了许多成就感和快乐感。

直面你的问题,去解决它,慢慢会发现很多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同样,每一件简单的事也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那么简单,不需要做任何准备。摆正自己的心态,认真对待眼前的事,才是我们应该保持的姿态。

双十一当天我是支援售前客服的,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除去吃饭时间,一直处理几百个顾客的问题。旺旺一个接一个的进来新的顾客,我看着自己的顾客等待时间从等待一个小时到等待两个小时,甚至到三个小时,觉得自己再多长几双手估计也不够用,遇到等待时间很长的顾客,他们也会发脾气。我很能理解他们,心里面倒觉得他们挺可爱。当售前客服的一天,我健指如飞、心怀敬畏,在他们身上我学会宽容,也学会处理各种问题。这一天觉得很有成就感。

12号那天我就转入售中客服的工作,售中客服没有双十一那天售前客服一下接待几百个人那么忙。我们主要负责查件,也会处理一些顾客退款协商问题。

第一天会有些担心,因为没有接受售中客服的培训,有不懂的问题需要去问老客服,可是他们也很忙,有时候也没有太多时间来手把手教我们。这样就需要我们自己摸索,不懂得也要找好时机去询问。

在做售中客服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网店通ERP,能够使用软件为顾客查询订单的最新动态,当收到他们的感谢时,我会觉得非常开心。

13号那天是从早上8点一直到晚上8点才回到宿舍,因为我们15号就要回去,周黑鸭公司这边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完,于是我们需要加班。

作为售中客服,我们今天的工作除了继续为顾客查件同时处理一些简单售后,有时候也会接入一些售前问题。

碰到很多的是顾客因为担心自己没有抢到双十一免单名额而要求我们退款。他们会拒收快递,会旺旺要求退款,那一天会碰见各种各样的奇葩客户。大概我运气比较好,碰到的客户虽然有强烈要求退款的,但在我与他们沟通协商后有些会同意收货。

也有旺旺联系,很久都没有回应的,这些都需要我用电话联系顾客。一开始,我心里很害怕跟拒收包裹的客户打电话,觉得他们也许会很凶。不过当自己跟他们打电话以后会发现他们大多是很好说话的,即便有人真的不想要,也会很客气的说明理由。和他们打电话以后,会发现电话沟通比旺旺留言更有效率。而自己在电话沟通上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个售中客服,不仅要回查件,处理一些基本的售中问题,同时也要即使与快递员和顾客中做好联系,以便让顾客顺利接收货物。

14号这天售中工作处理得已经比较得心应手,今天吸取之前的教训,主要处理宅急送快件中拒收包裹的顾客,迅速记录下他们的信息,用旺旺留言,未及时回复的则立刻电话联系,尽快跟宅急送的快递员核实信息,因为宅急送那边的快件如果没有快速解决时会返件回来的,这样又会带来一系列的售后问题。

整个工作到此已经基本就快结束,我们也很快就要返校了。在处理售中问题的过程中,做在老客服傍边的我有时会思考一下问题。例如,我有时候会听见他们抱怨一些客户的难处理,有时候会吐槽售前客服不应该随口承诺为顾客修改地址,导致他们在快件发出去后多了很多难处理的问题。因为修改地址后可能会造成送货时间过长导致食品过期,或者无法修改,顾客要求退款等一系列问题。

也许他们在处理双十一活动期间的方案还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加强售前、售中、售后的交流,开始就规定好的处理这类问题的话术,而不是在出现分歧后,双方都难以迅速应对,以至给用户不好的体验。

同时我听到他们讨论微博发出针对双十一周黑鸭免单活动的不好引导评论,这些如果不及时应对,会给他们的企业带来一系列不好的影响。他们的公关处理应对此类微博等公众平台应该有及时地反映,而不是任其发展或错过处理这些言论的最佳时机。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新兴的企业,他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习机会,让我们看到一个电商企业运营策划一个活动的全过程。让我们对双十一的电商行业有了一个窥视的窗口,也让我们思考他们活动策划中的不足与未来发展改善的地方。

最后一天,上午我认真做完了收尾工作,看着主管得我写的评语,拿到最后的工资,觉得这是一次很圆满的实习。

坐着来时的车,大家都累了。车子有些颠簸,大家似乎都睡得很沉。我也有些累了,迷迷糊糊睡了一个多小时。醒来时,车外下雨了,有些冷。学校也快到了,下车,拉行李,走回寝室,拿快递,开心的拆包裹。双十一做了这么久的客服,遇上这么多有着奇葩要求的顾客,我也想当一回顾客,换换心情。

网上确认收货,和对方用旺旺聊天,把我遇到的奇葩问题也去问问别人,看别人无奈却又得把我当上帝供着的感觉,真爽。一次就足够,最后还是告知别人真相,逗她一笑,送给她真诚的谢意。我知道,他们需要的一句谢谢就已足以。

每个人都会工作,什么样的人都会遇到。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什么样的困难都不可怕。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明天是什么,什么样的故事都存在。

生活也许就是这样,我不知道未来是什么,甚至还不能确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可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我们对未来有更多期待。

远近都是爱

暑假,我乘车从张家港回到了家乡徐州。

几经转车,我来到了市区建国路上妻子工作的花店。还未进门,远远就透过花店的玻璃门看到花店里有几个人在挑选鲜花,妻子和店员小倩正忙活着招揽顾客。一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我心里一阵慌张与激动。

当我提着大包小袋拉开花店的玻璃门时,店里的人都看着我,妻子习惯性地抬起头,以为又有新顾客,当她看到是我时,惊喜地说:“你什么时候到的?怎么也不提前告诉我一声,我好去接你。”我笑着说:“知道你会很忙,我就自己从南站坐车来了。”妻子看了我一会儿,又说:“你帮我开收据。”店里的顾客看出了我俩的关系,说:“你看人家刚下车,你也不让休息一下。”“他不累。”妻子说。我放下包笑着接过收据,按照顾客的要求开好了收据,顾客付完钱走了。

送走顾客,妻子问我有没有吃午饭了,因为她知道我有坐车不吃饭的习惯。我说我不饿。小倩说:“大哥坐了一路车,怎么不饿?”妻子让我去隔壁的米线店先垫一下肚子,我说还是晚饭一起吃吧,妻子见我这样说也不再坚持。妻子按刚才顾客定制的要求去购进鲜花了,我和小倩则按照她的吩咐把店里的红玫瑰修整起来。

等妻子回来时,我和小倩已把玫瑰花修整好了,小倩也泡好了花泥,我正在裁剪包花的玻璃纸。妻子和小倩把鲜花抱进店里开始分类整理起来。小倩拎起水桶要去水房接水,妻子说:“让你大哥去接吧,我们修花。”小倩说:“让大哥歇息一会吧,我去。”我起身从小倩手里抢过水桶在她的笑声中向水房走去。

妻子和小倩开始插花了,我在一旁帮着递花,不一会,妻子就包好了一束。小倩收拾一下准备去送花,我主动要求去送,因为我可以趁着送花的时候欣赏市区的新变化,我拿着刚才开的收据存根,按照客户留下的地址,直奔煤建路而去。

一路的风景让我目不暇接,半年不见,徐州城区内又有了很多新变化,感觉越来越有南方城市的味道。

下午又接了两单生意,当妻子和小倩插完花,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小倩去送花了,我也坐下来休息一会。忙了大半天,现在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我从店门口的冰柜里拿出一根棒冰慢慢吃起来,妻子咬了一口就开始整理各种花草。

小倩送花回店的时候,我正吃着老陈的油炸臭豆腐干,这是我的最爱,每次回徐州都要吃上几回的。整块的臭豆腐块放在油锅里炸至金黄,捞出来撒上孜然粉,抹层辣椒酱,用筷子夹着金黄色的豆腐块就着大蒜瓣,那味道不是徐州人是吃不出来的。

小倩下班回家了,直到晚上8点多我和妻子才关门回家,要是平时,不到9点妻子是不会关门的。因为晚上也有很多年轻人买花,生意也不错。一晚上也能卖个七八百块钱。今天,因我从远方归来,所以才照顾我一下。

妻子骑着电动车带着我穿行在车流中,我真担心她那娇小的身躯能否驾稳电动车,我几次要求骑车,她总说:“你不熟悉这里的路况,晚上车子多,我带你吧。”我紧紧地抱着妻子的腰,她嗔怪道:“坐好了,别捣乱。”

此时,我就是个回家的游子,满满的都是幸福。

做一个温和的人

文/周小北

理发师细心地打量我这一头枯萎的稻草,极其温柔地一根根理顺那些打了结的发团。每次来这里,都让他为我做头发,因为他足够安静,可以让我舒服地在那里待一会儿。他从不劝人办卡消费,工作时不多言语。你若与他交流,他会认真地听你的意见。关于造型,他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遇到顾客不理解的地方,就细心地解释整个工艺流程。

有一次,我修理头发的程序复杂些,需要来回地涂发剂和洗吹。他忙不过来,就叫了一个同事来帮忙。同事一上手就“啪”地把我的上层头发狠狠地扭起来,用夹子夹住,发尾直接甩过来拍在我的脸上。整个涂抹发剂的过程充满了激情饱满、猝不及防的啪啪声……中途不定弄断多少根发丝,我不满地想。

同事把我的头发吹干后,就火急火燎地跑去干别的活儿了。终于,世界清静了,他又走过来慢悠悠地开始修剪我的头发。

以前,他帮我理发的时候,我不会留心他的动作,今天我意识到,他在夹每一绺头发的时候都是轻轻的,完全不拉扯发根,头发夹起之后,把发尾再轻轻地拿起来放到另一侧,绝对不会直接拍在顾客的脸上。

我习惯了戴眼镜,他很少要求我摘眼镜,但是这样的话,在处理我耳侧的头发时,就需要他格外地用心和费时间。而那名同事刚才为我吹头发时,我一早就麻溜儿地自己把眼镜摘了,我觉得以他的勇猛,镜腿被扯断是迟早的事。他俩年龄差不多,可是来店的顾客为什么都点名要他服务?如果他在忙,顾客就痴心不悔地守候一旁。再多的人排队等候,他也会把眼前的顾客服务好,就连剪个刘海这种小活儿,都要精雕细琢半天,直到顾客满意。

虽然店里经常忙得跟火锅店似的,但他挑起一缕发丝、挽起一个发髻的动作丝毫不会凌乱,我甚至能感受到他的呼吸始终平稳,不被外物所扰,亦不起波澜,那么温和。

暖心汤粉

文/吴楚田

素丽收好几个顾客吃空的碗筷,正要往回走,发现店里设的爱心专座上悄无声息地坐上一位女顾客:“您好,大姐,一份够吗?”

她的声音很低,低到其他人没法听清。来这个座位上的,都是暂时遇到了困难的打工者,既然心甘情愿要为这个群体做些什么,就没有必要高声大气,免得人家难堪和不好意思来享受这种服务。

“够了,谢谢。”现在在爱心专座的这位女顾客绝对属于“大块头”。素丽担心她吃不饱,才特地多问一句话。她笑了笑,转身进后厨。

不一会,一碗热气腾腾的暖心汤粉端了出来。爱心专座上的那个“大块头”女人也不客气,开心地吃了起来。也是不一会,专座的女顾客吃完走人。话也没留一句,悄悄离开。

素丽一点也不责怪人家。如果不是眼下遇到困难,谁愿意来吃这碗粉?自己的爱心汤粉声明里已经言明:吃完走人,不必言谢。她,要收回这位“大块头”女人吃空的碗筷。碗一端,意外出现了:碗底压着二百元钱。她又笑了,人世间,总有那么多雨天,也总会有那么多暖晴。

她悄悄揣起,回到后厨,打开一个笔记本,掏出笔,恭恭敬敬地写下:收捐款200元。她认真看了看,这笔捐款,刚好是第一百笔。

外卖

文/魏文杰

走出大学校门,突然意识到自己已是半个社会人了,而寒假打工的经历,让我体悟最深。

寒假从外地归来,一下火车就倍感亲切,熟悉的道路,熟悉的店铺,车来车往,行色匆匆,一切还是老样子。唯一不同的是,路上多了一辆辆飞奔的外卖电动车,在车水马龙中来回穿梭,如同与时间赛跑,为的是给顾客送上热乎乎的饭菜。

那一天,我也加入到送餐大军之中,工作地点在城区最为繁华的一条街道上。早上9点上班,厨师开始准备饭菜,而我则需要清洗桌椅地板,每个角落都要清洗干净。10点一过,便开始一天的工作,先把饭菜装备到电动车上,“飞奔”就此启动了。

外卖多以餐馆为中心分成四个方向,一般一个人负责一个方向,如果人手不够会负责两个,而送餐半径为三个路口。我们要做的是将饭菜快速送到顾客手中。远在两年前,外卖这个词对我来说还是陌生的。那时我在读大一,勤工俭学找到了一家专门从事外卖的餐厅,那个时候最直观的感受便是新奇,顾客对我新奇,我对这份工作也新奇,每个人接到饭菜后都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不住地道谢。曾经看到美剧日剧中集团化专业化的外卖产业,今天来到了我们的家门口。我享受着这种感觉,大概每一个配送员都是这样的心态吧,能够看到顾客的笑容的确是一种满满的幸福。

对我而言,做一名送餐工也是我接触社会的一个窗口。能在一天之中接触到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更是一种生活磨炼。在送餐过程中,我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有刚出校园的打工族,有大老板,有普通的中产家庭,也有卑微的低收入人群。当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顾客手中时,有的连说“谢谢”,有的爱搭不理。有时还会遭遇鄙夷的眼神。这时我的内心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也许他们不知道我还是个学生,还以为我就是以此谋生的外卖工呢。体悟社会百味,感受酸甜苦辣,这就是人生的历练吧!

飞奔、快跑、精准,对外卖者来说,还是一个体力加智力的活儿。一次,电梯坏了,我气喘吁吁地爬到十六层,敲了半天门无人应答。再打电话联系顾客,一问原来我记错楼座了。吸取了这次教训,我在飞奔的同时,还要精准送达,优质又高效。每天晚上8点,一回到家便瘫倒在床上,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假期与我一起送餐的几位同学,因承受不住高速运转,都先后辞职离去,我也曾多次萌生去意,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而且适应了外卖节奏。一段外卖打工,一生真实体验,从最基层做起,才能理解生活的真谛。

留住顾客“认真吃饭”

文/刘超

美国旧金山飞侬商业街的餐饮业竞争很激烈,一年前,“柏兰朵”餐厅开张,可不到半年的时间,老板威斯汀就支撑不住了,每天来的都是生面孔,根本没有几个熟客和回头客。

威斯汀觉得自己肯定有哪里做得不到位,留不住客。

周边餐厅的遭遇也和“柏兰朵”一样。

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威斯汀发现:出现“问题”的是顾客!

这些“低头族”,从地铁、公交车到餐厅,处处都是“低头看屏幕”状。他们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零碎时间都被屏幕填满。他们到餐厅就餐时习惯低头把玩手机,根本不知碗里的饭菜是何味道。他们在哪吃饭都一样,只要能饱就行,不挑剔就是他们的共同点。可对餐厅来说,顾客不挑食也留不住回头客。

该怎么让这些“问题顾客”食而有味,而且再来“回味”呢?威斯汀想了一个办法,餐厅规定:客人只要在用餐前主动将手机交给餐厅保管,专心吃饭,餐厅将给予九五折的优惠。店里还设了一个格子保险柜,将顾客的手机锁在里面,让顾客们放心、专心地吃饭。

规定推出没多久,就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很多顾客开始留恋“柏兰朵”,频频光顾。有些新客刚进店不太愿意交出手机,不过看到周边的人都在专注吃饭,也会自动“弃”机,“柏兰朵”的客流量大增。

让威斯汀没想到的是,自己推出的就餐规定改变了整条商业街,其他餐厅也纷纷效仿“柏兰朵”,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认真吃饭”的行列。有不少人开玩笑说,这里的菜品是全世界最香的。

很多时候,食客吃的不仅仅是食物,而是一种心境。威斯汀的一个规定,让顾客做到了专注吃飯,所以他们推出的菜肴才会成为顾客眼中的“最好”。

妻的安居梦

文/蒹葭

前年秋,我和妻子总算熬到了头,结束了长达十多年的租房史,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且是电梯房。妻如释重负地说:我做梦都想住进自己的房子,只不过这个梦做得有点长。我有些心疼地望着妻,忽而觉得又何尝不是呢?

我和妻都是来自农村,我在市事业单位上班。虽是事业单位,除去工资外,没有别的福利。妻最先是在一家私企打工,没干两三年那家企业就倒闭了。妻无奈地说,自己也没有啥本事,不如学点技术,自己干。我很赞同她的想法。

那时,裁缝是不错的行业,妻一是想学,二是特别能吃苦且勤奋,几个月过去,她便独立开店了。店不大,紧邻莲池农贸市场,许是技术和服务好吧,从最初的几个顾客,到后来顾客逐渐多了起来。妻一个人起早贪黑,进料、裁剪、缝制、熨烫,累并快乐着、难却坚持着。我不懂行,一点也插不上手。

长时间劳作,让妻两年后患了腰椎间盘突出,腰疼得直不起来。就招了两个学徒,可是却没有省心、省力。学徒经常犯错,裁错的要赔偿顾客。楼上也有一家裁缝店,也许是因为嫉妒吧,经常报复性地往楼下倒水、扔垃圾。后来,裁缝行业在市场冲击下每况愈下。面对如此境况,加上腰疼难忍,妻难过地放弃了这个工作。但缝纫机、锁边机、熨烫机至今保留着。从此,我们自己穿的衣服,棉袄、裤子、西装、大衣基本上都是妻做的。

后来,妻去商贸公司当业务员,终于可以不常年久坐了。但妻风里来、雨里去,往返于市内商超、便利店。为了代理商品不断货、多拿一些提成,她每天早出晚归。我感觉她就像现在的外卖员一样辛苦。又两三年,她突然感觉自己左腿时不时针刺般疼痛,原来妻患了骨膜损伤。医生警告她:吃药只能缓解疼痛,年纪轻轻不适合做换骨膜手术,应减少运动、不能爬山上楼梯、不能坐矮板凳、不能负重。病痛再次困扰了她,她一时惘然,不知所措。妻半开玩笑地对我说,我挣钱少,又有病痛,连累了你。

而此时,我俩都工作多年了,房子还没有着落,来回搬家几次了。记得在二里井租房,是顶层,有一天睡到半夜,迷迷糊糊中感觉上面石膏吊顶咯吱咯吱响动,忽然一大块石膏板从上面掉了下来,砸在妻头部位置,好在妻眼疾手快,瞬间用被子蒙住了头,才免遭伤害。事后才知,是邻居家的猫从阁楼穿进去踩踏造成的。妻感叹地说:我们何时能有自己的新房啊。我觉得我亏欠了妻。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短暂治疗休息后,妻说,我还没有老,不能多走路,就找个站着工作的活吧。于是,她去了超市,做了一名收银员。

现在我的生活两点一线,活动范围小了,不那么累,妻总是这样对我说。我也知道,妻一直为能有一个遮风避雨、栖身之处努力奋斗着。而让她宽慰的是,靠我俩的力量,在没有亲戚朋友接济下,实现了她的安居梦。

烧饼店

文/吴建

不知何时,我上班必经的小桥边,多了一家烧饼店。店铺不大,屋外放了一个大烤炉,屋里西墙边置了一块长方形的案板,上面放着揉好的一小块一小块面团。东边是一张小方桌和两条矮凳。

卖烧饼的是一位中年男子,整天埋头做烧饼,只有在顾客来买饼时才抬起头来打招呼。也难怪,他不是本地人,没什么熟人。

我们这个小镇人口不多,小吃摊也不多,只有两三家卖馄饨、肉包的小吃铺,而卖烧饼的就他一家。烧饼店很快红火起来,尤其是上午,前来买烧饼的人络绎不绝。周师傅既要做烧饼,又要卖烧饼,忙得不亦乐乎。

他做的烧饼口感好,三块钱一个,童叟无欺。这烧饼有盘子那么大,面色金黄,外酥里嫩,饼皮上是密密麻麻的黑芝麻,被烘烤得饱满喷香。张口一咬,可见内里裹着香葱,鲜嫩的口味与香脆的饼皮相得益彰。我曾见过两个孩子来买烧饼,只带了三块钱,哥哥说他不吃,是买给弟弟吃的,因为弟弟非常想吃烧饼。周师傅当即给了他们两个烧饼,大点的孩子很懂事,还不好意思拿那个送的烧饼。周师傅笑呵呵地说:“买一赠一,既然你们爱吃我的烧饼,以后多来就是了。”“谢谢叔叔!”两个孩子拿着烧饼乘兴而去。

一天中午,我去买烧饼时,在店内小坐了一会儿。闲谈中周师傅告诉我,他每天3点起床,生火,擀面,迎接顾客,一直到10点半左右,忙碌个不停。从擀面到烤饼,十几个步骤,一气呵成,再循环往复,半天下来累得筋疲力尽,下午还要打扫、进货,晚上躺在床上浑身像散了架似的。

“你可以在顾客少的时候多做一些呀。”

“烧饼要趁热吃,刚出炉的饼又香,又酥,又脆。不现做现吃,就吃不出原汁原味了。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砸自己招牌的事不能做。”

“你这么辛苦,怎么不找个人做帮手呢?”

“再过几天,老家农田里的庄稼收割完了,我老婆就会来帮我的。”说到这儿,周师傅的脸上漾起了欣慰的笑容。

过了一段时间,店里果然多了一个帮手,周师傅看起来轻松了许多。两口子整天忙碌着,日子充实而温馨。

女大学生买裤子砍价

顾客:老板,请问这条裤子多少钱?

老板:180元,广州正宗货,要不要?

顾客:我先看看……

老板:别看了,东西是好东西,给你优惠点170元。

顾客:这也叫优惠啊?

老板:呵呵,好吧就140元,这回可以了吧。

顾客:哈哈哈哈,我笑!

老板:你笑什么,难道嫌贵?

顾客:不,何止是贵,简直就是用水泵抽我的血!

老板:哪里有那么夸张,看你是本地人就120元吧。

顾客:……

老板:你不会还嫌贵吧,我最多只挣你几块钱。

顾客:不,我没有说贵,这条裤子值这个价钱。

老板:你真有阳光,快买吧。

顾客:裤子是好裤子,只是我口袋里的票子有限啊。

老板:那你口袋里有多少钱啊?

顾客:90元。

老板:天啊,你开玩笑,赔死我了,再添10元。

顾客:没的添,我很想给你120元,可无能为力。

老板:好吧,交个朋友,你给90元拉倒。

顾客:我不会给你90元的,我还要留10元的车费。

老板:车费?这和你买裤子有什么关系?

顾客:当然,我来自很远很远的地方,我必须坐长途汽车回去,车费10元。

老板:你骗人!

顾客,我从十八岁以后再也没有骗过人,相信我。你看我的脸,多么的真诚啊。

老板:虽然我看不出来你的真诚,但我认赔了,算你80元好了。

顾客:等等,我还要补充一点,我还没有吃早饭,我很饿。

老板:你!!天啊,你太过分了,你在耍花招。

顾客:相信我,我很真诚。如果再不吃饭的话,我会昏倒在你面前。

老板:我真是倒霉,遇到你这样的滑头。可你的确过分,一会要坐车,一会又要吃早饭。是不是你一会还要说你口渴,想喝饮料呢?

顾客:你太小瞧我了。相信我,我没有要求了。

老板:相信你?最后一次?

顾客:是的,相信我。

老板:好吧,痛快些,70元。

顾客:我这就给你钱。

老板:快些。

顾客:等等,这里的颜色好象有点不对劲啊。

老板:不,不是,这是磨沙颜色,故意弄成这个样子的,这叫流行。

顾客:是吗,怎么看起来象旧裤子,怪怪的。

老板:什么?你侮辱我人没有关系,请你不要侮辱我的裤子。这是真东西。

顾客:……

老板:好吧,我给你看我的进货单……你瞧,进货日期是上个礼拜,进货单位是广州某某服装厂,这怎么能是旧裤子呢?

顾客:哦,对不起我误会了,不过……天啊,进货价:20元每件。

老板:哦,不对,不对。这是没有上税前的价钱,缴税后每条成本价是40元。

顾客:你在撒谎,你以为我是傻瓜吗,这是增值税**,是缴税后的价格。这条裤子只值20元,可你……

老板:嘿嘿……做生意吗,你要知道我每天的门面房租金上百呢,不赚钱我吃什么?

顾客: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心太黑!

老板:嘿嘿,30元行不!让我赚点。

顾客:钱是小意思。只是你的行为让我气愤。你深深伤害了一个消费者的心灵。

老板:有那么严重?

顾客:难道你认为欺骗行为不严重吗?再发展下去,可就是诈骗,就是犯罪!

老板:妈呀,好夸张啊。这样,你消消火,我25元卖给你,就赚五元。

顾客:什么?25就是二百五的意思,你瞧不起我?

老板:没有没有,就24吧。

顾客:有一个4,就是“死”的意思,不吉利,我很迷信的。

老板:天,23没有毛病吧?

顾客:好吧,成交!

刚才给你送外卖的是我爸爸

文/星尘

杭州一家外卖店主,最近在微博公开了一件小事。

下午5点多,顾客通过某平台点了外卖,派送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叔,由于地址没写清楚,送餐超时。事后,店主向顾客解释了情况,还给顾客退款,但顾客依然投诉,送餐大叔被罚了500元。

晚上8点多,忙完一天工作的大叔,不好意思地来到店里,问店主:能不能把那碗顾客退款的粉加热一下,他想带回去给女儿吃。从5点到8点,三个小时过去了,那碗米粉早就没法吃了。店主听了很心酸,立马表示要给大叔重新做一碗。大叔连说不用了不用了,然后走了。

自从外卖行业兴起,关于外卖送餐员的新闻层出不穷:《外卖小哥用生命送餐,高温暴雨单子最多》,《车祸不断,是谁让外卖小哥一路狂奔》…… 最热的天气,我们都不愿意出门的时候,他们在路上;最冷的天气,我们都缩在暖和屋里的时候,他们在路上。刮大风的时候,他们推着电瓶车;下大雨的时候,他们蹚着过膝的积水。顾客催促的时候,他们加速飞奔;顾客气恼的时候,他们赔着笑脸。

点了外卖就是顾客,而顾客就是上帝。当有人花着十几元钱当上帝的时候,他们却不知道,那个被训斥被投诉的外卖员,可能是个连一碗米粉都舍不得吃的大叔。如果他知道,是否也会有一丝愧疚?

我的一个同事很有意思,每次点了外卖,眼看快到时间,就要跑到楼下去等。我们都打趣叫她“吃货”,说她一会儿都等不及。 后来才知道,她等的不是饭,而是人。原来,某天她点了外卖午餐,忽然有事要出门,走到楼下,送外卖的小哥正好到了,跟她打了声招呼,帮她把饭送上楼。小哥的送餐车旁边,还站着一个小孩。 她停下脚步,问小孩:“你怎么在这里站着呀?”小孩说:“刚才给你送外卖的,是我爸爸。” 又说:“爸爸让我在这里帮他看着,他箱子里还有饭,怕丢。” 原来,外卖小哥每次过来要送两栋楼,送餐车停在楼下,总怕车子和饭有什么意外,就带了孩子来看着。

我同事联系到外卖员,跟他说,这样带着孩子到处跑太危险了,以后到送餐时间,她会提前下来帮他看会儿车子,不要带着孩子出来了。

从那之后,她每天都会早早下去,帮外卖小哥看着电动餐车;她做事也比以前沉稳宽厚,不再那么浮躁易怒。而相互体谅,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好多人说,送外卖不过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做或者不做。还有人说,现在送外卖收入很高:“人家月入上万,需要你来同情?”好像只要月入上万,被风吹、被雨淋、被刁难都是应该的了。于是,有的人点外卖,晚几分钟就给差评,绝对不留情面。有的人点完就把手机丢一边,多少电话打进来也不理。还有人一听说外卖员找不到路,也不问什么情况,直接就吼:“找不到就别送了,退单!”

总之,黑夜给了他们黑色的眼睛,他们却用来翻白眼。

从前的我也是个戾气很重的人,讨厌被打扰,不喜欢吃亏,总希望事情按照预想的样子来,稍有不如意就要大发雷霆。经历越多我越发觉,我的脾气差,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生活不如意。现在每次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我会变换一下对方的身份来考虑问题。比如外卖小哥送餐迟到,我想:我会不会因为自己迟到而对自己大发雷霆?当然不会。比如快递员有事耽搁一天,我想:我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兄弟耽搁一天而不依不饶?当然不会。以此类推,我很容易就原谅了他们。

既然我们能原谅自己,为什么就不能原谅他人呢?那并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事情啊!

请不要再用老土的销售对白了

文/佚名

很多导购,顾客进门第一句话他就说错了!
一般的导购看到顾客第一句话就是:“你好,欢饮光临!”,其实这句话说错了!第二句话说错的人更多了!“您想要点什么?” 错
“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 错
“先生,请随便看看!” 错
“你想看个什么价位的?” 错
“能耽误您几分钟时间吗?” 错
“我能帮您做些什么?” 错
“喜欢的话,可以看一看!” 错
这是几种常见的说法,但都是错误的说法,开始你就错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错误的失败也是失败的一半。
我们可以想一下,顾客听到这些话,会怎么回答你呢?基本上一句话都可以把你搞定,那就是:“好的,我随便看看!”怎么样?听着熟悉吧!
你怎么接话呢?很多导购说:“好的,您先看,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叫我。”然后顾客看了一圈出去了!再想见他不知道何年何月再相逢了,一件衣服可能一两年,一台电视可能八年,一台冰箱可能十年,如果你卖的是骨灰盒的话,这辈子估计都见不到了!
如果这笔销售不在你那里产生,就在别人家产生,那么你就失去了一次挣钱的机会,可能你的小孩的衣服就成了别人小孩的衣服,你小孩的书包就成了别人小孩的书包。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所以一个好的开场白是把顾客留下的首要条件!
选择你的开场白,让你的顾客停留
一般第一句话这么说:“你好,欢迎光临XXX专柜!”把你的品牌说出来,因为顾客可能是在商场瞎逛,可能路边的店有很多,他只是进来看看,可能并不知道你家的品牌,这时你要告诉顾客,你家的品牌!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你要当着顾客的面,在他耳边做一边广告,这种广告效果比电视上,平面上的效果要强很多倍,因为是你真切的告诉他的!他可能今天不会买,但当他想买的时候,他的耳边会隐隐约约有个声音在耳边响起“XXX专柜!”就会想到你。
第二句话,要把顾客吸引住,让他停留下来!
怎么才能把他吸引住呢?
那就是给他一个留下来的理由!
女孩子嫁给男孩子,也要有个理由的,哪怕这个理由很牵强!
“嫁给我吧!我给你两千万!”这就是一个理由!
第二句话一般这么说:1、“这是我们的新款!”人对新的东西都喜欢看看,比如新媳妇!这是人的本性,只是这个新没有突出出来,那么我们用形象的方式把新款突出出来,因为现在说新款的专柜太多了!
怎么把新款突出出来呢,这个以后说到构图的时候再详细说!
第二种说法:“我们这里正在搞XXX的活动!”用活动来吸引顾客,但千万别这么说:“我们这里正在搞活动!”因为现在每家都在搞活动,搞活动的太多了!顾客已经麻木了!这就需要我们把活动内容说出来:“我们正在搞买够三千去马尔代夫的活动!”这样顾客就感兴趣了!会注意的听你话的!
第三种说法:唯一性,第四种说法:制造热销气氛,第五种说话:时限性等!在此不一一的说了,朋友可以自己组织语言!
切记:把一种说法练习熟,脱口而出
其实顾客的心理经过我的分析也就那么七个阶段,只要我们把每个阶段给解决了,就没问题了,不管卖什么东西都一样,我想再说一下:卖电脑跟卖冰棍没什么区别!
第三句话怎么说?
很多导购,包括以前的我的也是这样说的:“你好,欢迎光临XX专柜!我们这里正在搞满三千去马尔代夫的活动。”马上第三句又变成了:“您愿意了解一下吗?”“我能帮您介绍一下吗?”这种错误的语言!
你这样问顾客,客户的回答又回到了原点,“我先看看吧!”“不愿意!不能!”统统被顾客拒绝掉!我通常把这种导购称为多余的礼貌!本来人家已经被吸引了,你有让顾客多新的选择!给了顾客拒绝的机会!
一个男的在公交车上被一个女孩子打了两巴掌,别人问他为什么会被打,他说:“我看她背后的拉链没拉,我帮她拉上了,她转身给了我一巴掌,她打我我,我还以为她喜欢不拉拉链,然后我又把她背后的拉链拉下来了!谁知她有给了我一巴掌!”
这个男的犯得错误就是多余的礼貌!
所以第三句话直接拉过来介绍商品!
这么说:“我来帮您介绍!”
直接拉过来,别问顾客愿意不愿意!
别问顾客能不能介绍!
他既然已经被你吸引过来了,就是想了解,你一问,他又清醒就麻烦了!

“顾客说太贵了!我们怎么回答化解!”
顾客进门一看东西往往说一句话:“这个多少钱?”我们说:“888.”“太贵了!”
很多营业员会这么说:“这是老板定的价格,我也没办法!”顾客:“给你们老板申请一下!”出卖老板!你敢打吗?即使敢打,老板怎么看你!
“这是已经是我们打过折的价格了!”意思是打过折你还嫌贵啊!其实你这么说死定了,因为你打过折他还觉得贵!
“先生,我给您便宜点吧!”这种导购我也常见,便宜货谁都会卖,即使你打过折,顾客还会要求你再打折的!
当顾客说太贵了的时候,上面的话统统不能说,尤其是“先生,我给您便宜点吧!”
因为顾客没说让你便宜,你自己就主动便宜了!
顾客说的是太贵了!没说你能便宜点吗?
所以你不能主动便宜!
所以当顾客说太贵了的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顾客为什么这么贵?
而不是给顾客便宜!
怎么告诉呢?那就是讲商品。
但是很多人不会讲商品,很多人会说:“我们物超所值!一分价钱一分货!”说的很笼统,要么就是讲质量如何如何!
其实讲商品要讲的全面,一个商品有很多东西构成:质量,价格,材料,服务,促销,功能,款式,导购,甚至还有店的位置(离得近有问题可以直接来店里解决),我们讲商品的时候,就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讲解!不可单一讲商品质量!
传统的F什么A,也可以用,特性,特点,优势,利益等等,这个我不太懂,请大家见谅!
讲完以后,顾客马上会说一句话:“你能便宜点吗?”

“你能便宜点吗?”
首先我们不能说:“不能!”强烈的拒绝会让顾客对你有强烈的反感!
男孩子追女孩子:“晚上一起吃饭吧?”“不行!”“一起看电影吧?”“不行!”“一起散步吧?”“不行!”只要女孩子这样拒绝男孩子,总有一天女孩子会得到一句话的“你以为天底下就你一个女人啊?”
所以当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把顾客的问题绕开,不要直接回答,因为只要一进入价格谈判我们都会比较被动,因为钱在顾客手里!而我们的优势是产品,我们比顾客了解产品!
任何顾客来买东西都会讲价的,这个你要有心理准备,不用怕!
你平时买东西还不还价?肯定还,哪怕随口说一句,因为感觉不还价的话,自己像个冤大头!肯定被宰了!
但你也有自己还价还不下来的时候,有时候看还不下来,就打算不买了,但走到半路又后悔了,于是又折回去,结果东西已经卖完了!心里一个劲的懊悔!
所以顾客还价正常,我们先绕开价格,让商品吸引住他,而不要过多的在价格上纠缠!只要东西物有所值,不怕他不买!当然你也别在顾客面前太骄傲!
那么怎么回答顾客呢?这么说,
“你能便宜点吗?”如果你是卖苹果的,你不要直接回答他,你问他:“你要多少啊?”
这时他就会有一种想法:我要得多,他就便宜的多!
如果你不是卖苹果的,你是买苹果的,你怎么回答:“你要多少啊?”
你也不要直接回答要多少,你要反问他:“你能便宜多少啊?”
这时候卖苹果的就该想了:我要便宜的多,他就要的多了。你又抓住了主动权!
那如果是卖衣服的呢?“能便宜点吗?”
你这么回答:“你先穿上看合不合身,如果不合身,再便宜您也不会要的。”让他试穿!
“您先看质量,如果质量不行,您肯定不会买的。”
“你先看看喜欢不喜欢,如果不喜欢你肯定不会要。”
把价格绕过去,然后讲商品。
一般顾客都是进门就问:“这个多少?”“1888.”“便宜点吧!”很多顾客连商品都没看完,只是看了个大概。顾客没喜欢上之前,你谈价格肯定要吃亏!介绍商品,让顾客心动!
如果看完商品了,也喜欢了,怎么谈价格呢
第一个技巧就是常用的周期分解法!
“小姐,一件衣服卖720元,可以穿两年,一天才划两元钱,很实惠了!”
“小姐,一个这么漂亮的包包卖380元,可以用一、两年,一天才划几毛钱,物有所值啊!”
这是最常用的。下面说一招不常用的!
用“多”取代“少”!
什么意思呢?
我们经常听见这么一句话:“你少买件衣服就过来了。”“少抽两包烟就过来了!”“少去打麻将放两个炮就过来了。”“少化两次妆就过来了。”
这是我们常听的,或者常说的,但却是非常错误的!
因为让他想到痛苦了!
烟民少抽一根烟他都难受,更别说两包了!打麻将最恨的就是放炮,更别说多放两炮,女孩子少化两次妆更不可行,她宁可呆在家里不出去,也不要不化妆出去!这些统统让他们觉得很痛苦。
那么我们把这些痛苦变成快乐!
这么说:“就当您多抽了两包烟。”“就当你打麻将多赢了两次。”“就当您多去了两次美容院。”等等。让他想到快乐。烟民多抽烟快乐吧,美女多去美容院快乐吧。麻友多赢钱更快乐!
这样我们避免了痛苦,向往了快乐。
你说的时候他想到的是快乐!心情当让开心,那么就没那么难销售了

“我认识你们老板,便宜点吧!”
但顾客这么说的时候你怎么回答?
很多导购说:“你认识我们老板,那你给我们老板打个电话,我们老板白送给你都行。”
你们老板被你无情的出卖了!
有的导购说:“那你我们老板跟我说一声吧。”
顾客说我出去给你们老板打个电话,然后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因为他根本不认识你们老板!
你也不能说:“你根本不认识我们老板,净忽悠我!”
他肯定不买!
其实顾客说认识你们老板,他就真的认识吗?
百分之99的人不认识,最多跟你们老板一面之缘,泛泛之交,他连你们老板的电话都没有,你让他怎么打电话!
有人说,他要真认识怎么办?
那么我们找认识的人买东西会怎么做呢?
直接打电话过去:“老张,我去你店里拿件衣服,你给优惠点。”提前就打好了招呼。
所以对待不认识说认识你们老板的人,不要当面揭穿。
我们做的是把面子给他,但绝不降价!
这么说:“能接待我们老板的朋友,我很荣幸,”承认他是老板的朋友,并且感到荣幸,下面就开始转折了:“只是,目前生意状况一般,你来我们店里买东西这件事,我一定告诉我们老板,让我们老板对你表示感谢!”就可以了。
这里注意一点,转折词不能用但是,因为但是已经让人们反感透了,换成:只是、同时、还有一个词是而且,这个词不常用,但效果很好,大家可以试试!

“老顾客也没有优惠吗?”
顾客是老顾客要求优惠怎么办?
“您是老顾客,更应该知道我们一直不打折的!” 错
“知道您是老顾客,给您报的价格就是底价!” 错
“你是老顾客,都没给您多报价!” 错
“老顾客也没有优惠吗?”很多老顾客这样问到。
其实各位想一下,老顾客来你这里买东西绝不是因为你这里比别的地方便宜!
现在的社会是供过于求的时代,任何商品都可以找到很多个贩卖的商店。
一只诺基亚手机,在国美和在苏宁没有什么变化,都是诺基亚手机。
不同的是你这个人!
因为他喜欢你,所以才成为你的老顾客,如果讨厌你,第一次就不会在你这里买,更不会成为老顾客。
一句话:他觉得你们不仅是买卖关系,更多的是朋友关系!
顾客那你当朋友了,他觉得这是我朋友的店!
他甚至可能对他的朋友这样说:“你要买诺基亚手机,就去XXX店里找那个小张,我跟他是朋友,你提我的名字,他一定对你很照顾的!”
所以,当老顾客提出优惠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接拒绝:“您是老顾客更应该知道这里不能优惠!”你这样说,就把老顾客给打击了,老顾客就会想:“我来这么多次了,难道我不知道不能优惠吗?我也就是这么问问,你就直接把驳斥了,你的意思,我更应该知道不打折,不应该问这么白痴的问题?”
那么怎么回答呢?
首先要把面子给老顾客,让老顾客感觉到你的诚意!
这么说:“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这么照顾,能结实您这样的朋友我感到很高兴,只是我确实没这么大的权利,要不您下次来有赠品的话,我申请一下,给您多留一个。”就可以了!
老顾客本身是因为和你有感情才来的,而不是为了你比别的地方便宜才来的!
只要你不比别的地方高就可以了!就能留住老顾客!
20%的老顾客创造80%效益。千万别宰熟!

“你们家的品牌几年了?我怎么没听过啊?”
“您可能很少来这条街逛。” 错
“我们这么大的牌子,你都没听过?”错
“可能您逛街的时候没看到。” 错
“你没听说的牌子多了。” 错
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直接回答他,但第二个问题我们怎么回答都不对!
只要你回答了第二个,顾客会一直问下去,问到他满意为止!
所以遇到这个问题我们要引导他。
怎么引导?
问!
“我怎么都没听说过?”
“您什么时候注意到我们品牌的?”“今天刚注意到。”“那太好了,正好了解一下。”
直接带过去,不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

“款式过时了!”
我们怎么回答?
这样的问题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真的过时了!另一种是新款,但顾客看错了,看成过时的了。
我们先说第一种情况--真的过时了!
东西确实过时了,顾客说的对,很多导购会说:“这是经典款,好东西永远流行!”或者:“是的,好东西才会卖这么久!”
这些说法都不能算错!因为没有否定顾客,而且把东西说出好了。
但我不是这么说的!
顾客说:“过时了!”我的说法是:“所以现在买最实惠!”
对于第二种顾客看错了,把新品看成过时了!
我们一是不能否定顾客“这是新品,您看错了!”
二是不能承认这是老款,因为它确实是新款!
那么我们怎么说呢?
我们这么说:“是的,这一款确实和以前的那一款有些类似,只是(不要用但是)我们在这里做了一些创新……,在这里也做了一些创新……在这里还做了一些创新……”最后让顾客自己得出结论:这是新款!
不要否定你的顾客,即使他是错的,也要先认同,再引导!

“老板,我不需要这么好的东西!”
当我们给顾客推荐一款我们自认为不错的商品,顾客也觉得不错,但就是太贵了,有很多功能用不上,或者没打算买这么好的东西,顾客常常会说:“我不需要这么好的东西!”
很多营业员会说:“其实这也没那么好!”一句话把之前说的全部否定了!
好东西,谁都喜欢,他只是觉得价格高,或者是超出自己预算了而已。
如果喜欢,就是感觉价格高,
我的答案是这样的:“这样的价格,买这样的东西,已经是最划算的了!”
超出我预算了!”“我钱没带够!”
当你给顾客介绍完以后,顾客说:“超出我预算了。”这时候很多导购会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转介绍商品,而且有的导购还说一句话:“我们这边有便宜的,您这边看一下!”
顾客会随便看两眼,然后离开,因为你让他感到了一点侮辱的感觉,好像他只能买便宜货。
所以,记住,转介绍商品,是最后一招!
实在不行了再转介绍!
顾客说:“超出我预算了!”我们怎么办呢?
他只是说,超出预算了!
如果你是老导购,那么从他的穿着打扮,从他的言谈举止,能够感觉出,他能不能买得起。
如果你是新营业员,那么怎么办呢?
问!
直接问!
“先生,您的预算是多少?”这样顾客会报一个数字,看他报的数字是多少!
如果你的东西是1000,他说我的预算是800,那你就知道了,不是超出预算了,而是他想便宜200块钱。
这是我们要做的是继续介绍商品,不要在价格上纠缠,通过构图、触摸等方式让他爱不释手,就可以了。
如果你的东西是1000,他说我的预算是200,那么就是真的超出预算了,那么这时候,我们再转商品。
但转商品的时候不要说:“这边便宜,你可以到这边看看。”一定要顾及顾客的尊严。
我们这么说:“先生,我们这边也上了一些新款,我来帮您介绍。”
顾客过去一看是便宜的,他就会明白了,这样你给了顾客面子,也赚了商品。

顾客问:“你们公司倒闭怎么办?”于此类似的:“你们品牌撤柜怎么办?”“美女,晚上一起吃饭吧!”
很多导购听到这样的话第一反应就是证明公司不会倒闭!
“我们公司是世界大公司,资金雄厚,品牌卓越,服务客户多年……”等等,全是证明公司实力的话。
“我们公司撤柜,还有商场呢,现在商场都对商品负责!”
“我们全国连锁,这边撤柜还有其它地方。”
这次回答不能说不对,但是不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大家考虑一下:顾客在什么地方会说这句话!
对,在最后的时候才会说出,顾客绝对不会一进门就说:“你们公司倒闭怎么办?”
换句话说:顾客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一定会买的!
你准备好收钱就行了,不要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
那么怎么说呢?
首先,不能说我们公司不会倒闭!更不要证明公司不会倒闭!
因为你说不会倒闭的时候,顾客听到的是倒闭两个字,因为不这个字,在人的脑海里不会出现印象!而倒闭这两个字,顾客却能听的最清楚!
我举个例子:你的绝不会买一头粉红色的小象!
你脑海里出现的一定是粉红色的小象的图像,而没有不这个字。
一次不要强调不会倒闭,因为顾客听到的都是倒闭。
媒婆介绍对象的时候,常说:这个人长的不是很帅,其实就是难看,但如果换成这个人长的难看,那给人的感觉完全是两回事!
那么怎么回答呢?
一句话带过去!
“先生,您开玩笑了!”就可以了,然后说:“您看您是刷卡还是现金!”不管刷卡还是现金,都买了!
“美女,晚上一起吃饭吧!”千万不能说:“滚,你个流氓!”生意一下就完了!
而要说:“先生,您开玩笑了,您看你是刷卡还是现金?”
就可以了,不要在这个问题过多的纠缠!这才是主要的!

“我在前面那家店也看到你们这个一样的款式,而且价格卖的比你们便宜” 请问怎么回答?
首先,当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先分清是真的还是假的,很多顾客利用这种方式实现打折的目的,当然对顾客来说,无可厚非。
其次,我们想一下,她为什么不在那个商店买?如果她看中的话,或者非常喜欢的话,在那个商店买应该顺理成章的,当然我们不排除货比三家的可能。
再次,不要诋毁那个商店,毕竟是同行。
那么怎么回答呢?
我一般这样回答:
“小姐,您说的那个店也不错,里面的东西也不错,只是你先试试这件衣服合适不,即使同样款式的衣服,因为质感的不同,穿在身上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先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你肯定不会要的!”
在此提醒一点:不要说那个店的名字!
因为每说一次,就会加深那个店在她脑海里的印象,我们用“那个”来代替,从而淡化处理。

“我再看看吧!”
很多导购员听到这句话,头就开始疼了。
因为顾客要离开,因为顾客到其它门店被拦截下来的可能性太大了,因为顾客回来的可能性太小了,但导购还不能说不让顾客去货比三家!
所以很多导购员很违心的、假装很为顾客考虑的说:“先生/小姐,货比三家也是对了,你可以去比比,如果不行,到时候再回来找我。”
要知道顾客回来的可能性太小了,除非你的商品确实比别人的好很多,否则为了面子,为了价格他也很少回来,因为他知道,再回来,你肯定不会给他便宜,很多顾客说再看看,很多时候是在:去零头、要赠品、要降价的原因上,说出再看看的,想通过离开这种方式,给你压力,让你再叫住他,给他便宜。
甚至有的导购员还这么说:“早就跟你说过,我们是最好的,最实惠的吧。”  那意思是:我没骗你吧,我是对的吧!
问题是:你越证明自己对,顾客越觉得没有面子。因为你在证明他错了!
就像老总批评你批评错了的时候,结果你拿出证据证明你做的对,他批评错了,他马上会转移问题批评你批评的更狠:“上次你做的那个事情就错的一塌糊涂……”因为你在证明他错了,所以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顺便说一下:遇到老总批评错了你了,你怎么办呢?
一、预防,只要违反常规的事情,你都要在老板看到前跟老板提前说。比如:你布置会展,老板去看看布置的如何,这时你要陪同老板,在老板看到违反常规的事情之前提前告诉老板:“老总,这个展台这样杂乱的摆放是因为我们的客户有什么什么样的要求,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老板听完会说:“满足客户是我们的宗旨,做的不错。”如果你没有提前跟老板说,老板跟你说:“你怎么把展台摆放的这么杂乱啊?”如果你说:“老板,这是客户的要求,不是杂乱。”老板马上说:“怎么不杂乱啊,客户的要求合理的我们满足,不合理的我们就不能满足啊,做事要动动脑子啊。”如果你再强调自己正确,那么老板只好说:“上次有件事情你好像也是为了满足客户,结果搞的我们很被动啊,上次……”你死定了!因为你让老板很没面子,他的权威受到了打击。
二、老板批评错了,你按照老板的要求做就是了,然后等没人了,再去老板办公室,“老板刚才接到客户电话,客户提出了个要求,要求展台摆放另类点,不要居于常规,我想根据客户要求改动一下,老总,您给个指示吧。”老总会说“按你的意思摆放吧,让客户满意。”
接着说“我再看看!”
遇到这类问题怎么回答呢?
两种方式:一、问出顾客真实原因把顾客拉回来,再努一把力。
二、设定标准,让客户按照你设定的标准去衡量别的产品,从而比较后再回来。
“我再看看吧。”
我们用沉默的压力,逼他说出真实原因。
我们的回答是:“先生/小姐,我相信这是你慎重的选择,只是,我想知道您想再看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我怕我有解释不到的地方,是价格、还是质量、还是(不说话了,等着他往下接话)”用眼睛看着他的眼睛,等着他往下接话。
在这种沉默对视的压力下,有部分顾客就会说出真实原因:“哦,小伙子,其实我就是觉得价格有点高。”
这时你要接上说:“哦,原来是价格问题,刚才可能我没说清楚,我们现在正在搞什么什么活动,来,我再跟您详细说一下。”再把顾客拉回去。
有时顾客不说出真实原因,怎么办?
那就是在顾客出了店面以后,再追上去问。
因为顾客出了门,心理放松了,觉得自己不用掏钱了,警惕性也就降低了,这时我们追出去,对顾客说:“先生/小姐,我是个刚做销售的新人,希望您能帮我一下,您能告诉我您不购买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吗?是价格,是质量还是?”等着顾客往下接话。
这是顾客因为放松心理,加上助人为乐的精神,会很大度的告诉你:“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觉得价格有点贵。”这时候我们再把顾客拉回去,“原来是价格问题啊,刚才可能没跟您说清楚,我们这里还有一个活动,来来来,我再跟你介绍一下。”再把顾客从外边拉回到店里。
坚持才能让顾客感动,很多顾客再回到店里不买东西,他有时候都觉得不好意思。
这个拉回来的顾客能够占“我再看看”顾客里的30%。
也就是说,10个离开的顾客,能拉回来3个购买的。成交量相当于正常销售的比例。
有些店里就在店门口专门设定一个人,拉顾客回来,这个人我们叫“捕手”,工资相当高。
如何设定标准,让客户按照你设定的标准去衡量别的产品,从而比较后再回来。
按照四个方面找出我们的优势就可以了。
这四个方面是:
1、我们有,别人没有的东西
2、我们能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
3、我们做的比别人更好的东西/事情
4、我们的附加值
基本上从这四个方面去找就可以了。
那么怎么说呢?我们以买空调为例,这么说:“先生/小姐,其实您也知道(让他知道他不知道的)不管买什么样的空调,只要看三个方面就能买到好的空调,第一,就是品牌一定是知名品牌,大品牌才有信誉,第二,就是一定要有好的售后服务,好的售后服务才能让您用着放心,这第三嘛,也是最重要的,(此时停顿一下很重要,顾客一般回问,第三是什么,此时确认顾客是在认真听你说的话。)那就是,空调厂家一定要在科技上领先,这样的空调才能保证质量过关,您说是吗?我们格力空调在这方面做的都很到位,您可以跟任何一家比较。”
预先设定好比较的标杆,在客户心目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只要去比较都会想到这些标准,从而用我们的优势去打击别人的劣势。
用这个销售技巧的时候,一定要找出你们比别的品牌强的地方,也就是你们的优势,特点,给顾客带来的特殊价值方面,只要找三个就行了,不用多。

“你们质量会不会有问题?”
这个问题很多导购觉得很好回答:“我们质量不会有问题的,我们是大品牌,全国有很多专卖店……”
但是顾客问出第二句话的时候:“万一有问题怎么办?”很多导购就回答的不好了:“万一有问题,我们三包,我们六年包换,十年保修。”大部分导购都会这么说,也挺好的,至少公司的售后服务还是做的不错的。
我说的有些不同。
我是这么说的,问顾客:“先生/小姐,你是不是以前有买过质量不是很好的产品啊?”
顾客一般会说:“有。”
我们问一句:“是什么产品啊?”顾客就会跟你诉苦了:“我以前买过一台空调,三个月就坏了,滴滴答答的漏水,晚上睡觉都睡不好,老是被吵醒,搞的我白天上班都没有精神,气死我了。”
如果我们问顾客:“先生/小姐,你是不是以前有买过质量不是很好的产品啊?”
顾客一般会说:“没有。”那我们怎么办呢?
我们夸他一句,然后说自己的事情:“先生/小姐,您真是太幸运了,你没有,我有啊。我以前买过一台空调,三个月就坏了,滴滴答答的漏水,晚上睡觉都睡不好,老是被吵醒,搞的我白天上班都没有精神,气死我了。”
说的时候一定要带上感情,这样才会感染到顾客。
然后说:“所以我现在很注重产品质量问题,因为我不卖东西的时候也是消费者,所以我对产品质量要求也很好,我才会在这个厂家做销售,不到其它厂家做销售,就是因为这里的质量好。”
至少吓得他不敢去其它厂家买。

与朋友讨论“你觉得如何?”
顾客跟朋友一起来买东西,顾客看完东西感觉不错,于是转头问他的朋友:“你觉得如何?”
这时候,如果朋友说可以,顾客二话不说,立即买下;如果朋友说不好,顾客肯定不会买,掉头就走。
遇到这种问题,一般的导购员会说:“我直接向顾客的朋友推销商品,把注意力放在顾客朋友身上。”
有的导购会说:“我夸顾客的朋友漂亮,有气质,把她夸的心花怒放,她就认同商品了。”
这样做也可以,只是我有更好的说法。一句话搞定他朋友。
怎么办呢?夸她,但不夸美貌与气质。
怎么说呢?
这么说:“小姐,您有眼光,您看一下。”
就可以了。
朋友为了证明自己有眼光,也会点头的,虽然可能不说话,但很少说出坏话来,因为这样就说明她没眼光了。
有时候顾客的朋友会说:“我没眼光。”也有这样的人。
那么我们顺水推舟:“您没眼光怎么会找到这么好的朋友呢。”
接下来她的回答更多的是开玩笑的口气了。
一般说完:“您有眼光,你看一下。”就可以做好开票的准备了。

“这两个都不错,你看我买哪一个?”
这是一个结束信号,很多导购员听到顾客这么说,马上一指其中一个:“这个好,你买这个吧!”随即打算开票。
结果顾客买回去回来挑换、退货的风险就很大了,因为是你给顾客选的,顾客说,当时我就犹豫不定,你帮我选得,不是我喜欢的,所以你要帮我换或者退。
所以遇到这种问题,知道顾客要掏钱了,但我们不能急着让顾客掏钱,为了避免后顾之忧,我们一般不帮他下结论。
可能朋友们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老婆早上起来,问你:“今天我穿白色的好呢还是穿黑色的好呢?”你敢 帮老婆选吗?
“老婆,你穿什么都好看!”一般都是这么回答。
“老婆,你穿黑的吧,今天适合穿黑的。”如果穿出去不好看,回家你就倒霉了,“都是吧,让人家穿黑的,结果大家认为不好看,就知道你没眼光。”男的想争辩都争辩不了,再争辩估计就要吵架了。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这么说:“老婆,你穿黑的显得成熟稳重,你穿白的的显得靓丽活泼,您觉得呢?”让她拿注意。“人家就是拿不定注意才问你的啊?”男的顺水推舟,“老婆我们真是天生一对,我也很难选择,你穿黑的显得成熟稳重,你穿白的的显得靓丽活泼,您觉得呢?”想叫我掉坑里门都没有。
遇到客户让我们帮着选,怎么回答呢?
这么说:“这件的特点是……,那件的特点是……,您觉得呢?”
如果顾客非要你决定,那么我们就帮他决定:“我个人觉得这个比较好,您觉得呢?”最后一定要问顾客,让顾客点头确认。
我一般最后都是推荐顾客选贵的那一个。
“我建议您要这个,虽然贵了一点,但确实上了一个档次,而且比较适合您。”

“我不要你们的赠品了,你把赠品折算成钱,给我便宜点吧!”
“真的很抱歉,我没有这个权利。”
“公司规定不能这么做。”切记,公司规定,这四个字一定不要说,因为给顾客的拒绝感觉太直接了。
那么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
我的方法是:把赠品,变成正品,让顾客喜欢上赠品。
这么说:“姐,这些赠品是我们公司在商品价格之上,额外回馈给顾客的,也是对您支持我们公司的感谢,只是我要说的是:……(介绍赠品的优点、好处)。从而让客户认识到赠品的价值,感觉赠品物超所值。

“把零头抹了吧,也就20块钱。”
这个问题比较麻烦,因为很多顾客都是在这个地方与导购争执不下,最后离开的。
顾客真的就缺少这20块钱吗?
不是。
那为什么非要便宜这么点钱呢?
我的看法是:顾客可能是觉得这么点都不便宜,自己一点面子都没有。
也可能是顾客本来不想买,结果你推销的挺热情的,顾客觉得直接拒绝你不太好意思,于是在价格方面纠缠,最后他得以离开。
我目前没有直接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的方式是:转移。转移到其它方面,换个跑道,重新杀出一条血路。
那么怎么转移呢?还是一个字,问。问什么问题呢?问只能让顾客回答是的问题。
换句话说:这几个问话是万金油,当你无法回答顾客提出的问题的时候,就说其中一句就可以了,这是导购员随身携带的几把砍刀,遇到无法回答的问题懒腰砍一刀就行了,每砍一刀,就把问题转移到另一个方向,重新杀出一条血路。
再重复一下:问只能让顾客回答是的问题。
这么说:“姐,您看这质量,如果质量不好,再便宜您也不会要的,您说是吗?”
“先生,您也知道售后服务很重要,如果售后不好,再便宜您也不会要的,您说是吗?”
“王姐,如果这件衣服穿出去不好看,再便宜您也不会要的,您说是吗?”
类似这样的问题,让顾客只能回答是。
举例:
顾客:“这件衣服,你再给我便宜20块钱,把零头抹掉,我现在就要了。”
导购员的回答应该是:“王姐,如果这件衣服穿出去不好看,再便宜您也不会要的,您说是吗?”
顾客只能回答:“是。”但顾客马上会跟上说一句:“你一点都不便宜,我心理感觉很难受啊,一点面子都没有。”
这时我们就发现了,问题变了,转移了,从开始顾客一定要让你抹零头、要赠品,变成了:感觉很难受,面子问题了。那么我们接下来解决心理和面子问题。
就不是在价格问题纠缠了。
我们成功将问题转移到非价格方面,处理起来就容易多了,一般转移不超过三个,就可以开单了。

结束时机的把握。
主动不代表冒险,被动不代表安全。高点不结束,就会夜场梦多。
现在很多导购员不是自己结束销售,都是被顾客结束销售。
那么怎么结束销售呢?
一句话:“请问一下,待会您是刷卡方便一点还是付现金方便一点?”
有人说:我提出结束销售,顾客不一定买单啊?
是不一定买单,但你提出结束,可以增加一个机会再问他:“请问一下,你现在还在考虑的是?”他如果又把问题提出来,你就可以又回到了处理反对问题的方面,然后再结束销售。
不要害怕问题,问题如果在顾客的心里面反而更销售更困难,只有把他心中的问题解开,他才可以放心成交。
成交的心理障碍:
一、害怕被人家拒绝!
怕被人家说不,其实没有什么害怕,如果她今天说不,你就要问她为什么不?什么原因你要说不?要走没关系,讲清楚,说明白,给个不的理由。她说:“我觉得不好看!”又回到好不好看的问题了,我们解决就是了,所以不要怕,只要有相对应的话术模板在,我们就可以很勇敢的解决顾客的反对问题。
二、害怕给顾客产生误会!
这是一个很多导购都会产生的错误思想。
我问一个导购:“你为什么不结束?”导购说:“我担心她觉得我要卖她东西!”
你不卖东西干嘛?有哪个顾客觉得你不想卖东西?但很多导购心里有结,很多导购就希望:我讲的很好,你自愿买。其实这是导购对自我不自信的表现。
三、害怕给顾客压力!
四、自己觉得还不到火候!
“我觉得还不到时候。”“那你觉得什么时候到时候?”“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时候。”很多人就在等,过了高点以后,趁热不打铁以后,这时候问题就更多,结束就更难。
五、大家都这么干!
这个是最麻烦的。很多销售人员为什么不结束小搜?因为店长也这么做,店助也这么做,老板娘也这么做,大家都这么做,所以我也这么做。
结果就变成了传承,在不好的结构里面变成了复制。

把握成交的时机!
有几个行为看到,就可以提出结束!
头一个,顾客提出价格的问题!
价格问题是出现频率最多的成交的机会点,成交的时机最经常出现的就是价格问题。
送赠品、打折、抹零头,只要顾客有这种问题出来,各位记得:“……您说是吗?”讲完要接一句话:“请问一下,您待会儿是刷卡方便还是付现金方便一点?”要尝试进去做结束销售。
很导购会说:那顾客会不会觉得我们很急!
所以各位有没有发现,我在设计的时候加上三个字:待会儿。我没说现在。能理解吗?我不是说现在,是待会儿。
顾客说:“待会儿刷卡方便一点吧。”接下来你就不要待会儿了,直接说:“那行,这边刷卡,请。”
其实“待会儿”这三个字是在语言上的潜意识暗示。
有人说我这个比较狠,就是给顾客挖了个坑,让顾客不小心跳进来,等顾客跳进来,赶紧埋土。就是这个道理。
价格信号是最经常出现的成交信号,但是导购员的把握时机的能力却是最低的!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导购都是这样处理的:
导购:“……您说呢?”顾客:“你说的也对,不过……”然后导购跟顾客围绕那七八个问题一直在兜圈。
为什么一直兜圈,因为导购不结束销售。如果我们提出了销售的信息,可能早就进入到了买单了
第二个:询问送货(退换货)或保养相关细节。
顾客问到这个问题,导购员就可以结束销售了。
导购:“我们三包,一个月包退,三个月包换,保留小票就可以了……”“这个产品保养的时候要注意:……”讲完以后,最后给顾客一句:“请问一下,您待会儿是刷卡方便一点还是付现金方便一点?”
第三个:顾客计算数字。
顾客:“那你总共加起来多少钱啊?折扣打下来多少钱啊?”
导购:“折扣打下来是1980.”报完价以后就要加一句:“请问一下,您待会儿是刷卡方便一点还是付现金方便一点?”
很多导购员最傻的做法就是:“1980。”然后就带着微笑站在那里也不说话,就等着顾客说:“啊!这么贵啊!”然后导购:“啊,怎么还有问题啊!”
你不去结束,你要等顾客说:“买单吧!”这种几率很低啊。
每一个自动买单的顾客背后,都代表一大堆你被动过程中损失的业绩。
第四个:散播烟雾式异议讯号。
有时候顾客会跟你胡扯,或者开玩笑,比如:“公司撤柜了怎么办?”“美女晚上一起吃饭吧?”类似的。
导购一句话带过去:“大哥您真会开玩笑,这一点您放心,请问一下,待会儿你是刷卡方便一点还是付现金方便一点?”
第五个:顾客屡次问到同一个问题。
这个在卖衣服、卖饰品、卖家电等经常遇到的。
顾客:“你觉得我戴这个真的好看吗?”导购在旁边:“真的好看,……”
顾客:“可是我觉得好像太柔了。”导购:“不会的……”顾客:“可是万一不好看怎么办?”导购:“您放心……”顾客:“我还是很担心嘞!”导购急的都想杀了她。心里面在想:妈的,你到底要问多久啊!
什么原因造成的?因为不知道屡次问同一个问题是结束的信号!
我都是在第二个问题重复问的时候给予她正确的信念:“这一点您可以放心,您戴起来肯定好看!”紧跟一句:“请问一下,您待会儿是刷卡方便一点还是付现金方便一点?”
屡次在同一个地方挣扎的,就是要结束。
为什么顾客一直问?因为你不结束,所以她一直问,你直接把她结束掉就没事了!你一直不结束,每讲完一个导购就这样含情脉脉看着顾客,那意思就是:来吧,再问啊。顾客又很难下决心买单,所以就继续问,一问你心里想:怎么还有啊!
第六个:双手抱胸陷入沉思。!
就要准备做结束销售了!
表示他在做最后最重要的思考。
只要顾客一抬头,买还是不买都已经决定了。
这里用接触法刺激一下顾客,也叫顺水推舟法,就是在顾客的肘部,轻轻带一下,嘴里说:“您看没问题吧!”顾客接受了外界接触的带动,思想会不由自主的跟肢体走的,所以顾客会顺势点头。
第七个:询问同伴的看法!
有时候顾客就问旁边同伴:“你觉得怎么样?”这是到最后的环节:我觉得的还不错,再经过同伴的确认。
这时候要做结束的销售,就代表顾客对这个产品基本上满意了。
第八个:表情改变,由思考到豁然开朗!
本来比较严肃到露出笑容,顾客为什么会露出笑容,因为他决定买了,如果不买,他还在关注商品,只有决定买了,才会跟你开开玩笑,才会放松。
第九个:转而赞美销售人员!
顾客:“小姑娘哪里人啊?说话不错哦!长得真漂亮啊!”
这时候导购千万要记住:不要被赞美之后迷失了自己的理智!
有人被赞美了之后,你会发现销售人员头顶上会出现光环,准备上天当耶稣!开始忘了自己是谁。
顾客转而赞美销售人员,这是销售人员应该这么说:“X总,跟您聊天真开心,被您这么一夸,我整个人的自信心都上来啦!请问一下,您待会儿是刷卡方便一点,还是付现金方便一点?”
在两件产品当中比较选择!
顾客:“哎呀,这两件都差不多,这件不错,这件也不错啊,都不知道怎么挑了。”
以前说过,在此不重复。
所以成交的时机进来之后,就要迅速抓住,不要等,所以我们普遍在终端销售的时候销售的时间过长,所以非常考验顾客的耐心!
至于结束销售的技巧,因为我们是终端销售,所以最常用的、最实战的、最靠谱的、最直接拿下的就是二选一结束法!
“请问一下,您待会儿是刷卡方便一点,还是付现金方便一点?”
“这一套还是那一套?”
“我帮您送到车上还是您自己带走?”
它没有那么多:法兰克结束法,小狗结束法,等等。二选一就够了,不需要太复杂!
二选一要注意的是:自然肯定的语调!坚定无疑的眼神!理所当然的态度!
怎么赞美顾客又让顾客觉得没那么刻意呢?等你背好了,你会很容易发现别人的优点
道理不讲那么多了。
一个字:背。
背我下面写的赞美句子,背熟!
模板:
您气质真好!您刚刚一走进来我就注意到您了!
你形象真好!搭配的真是时尚!
你长得真漂亮!我的眼睛一下子就被您吸引住了!
您打扮真时尚!我们同事刚刚都在看您呢!
您发型真好看,真特别!跟您的气质特别搭配!
您的眼镜(配饰)真特别!跟您的衣服搭配起来特别出色!
看您的穿着搭配,就知道您一定是个很讲究品位的人!
您身材真好!同样是女人我都忍不住多看两眼呢!
您直发留的真漂亮,又黑又亮!真让人羡慕!
这条裤子(裙子、丝巾、包、衬衫)真特别!非常与众不同。
把这十句话背熟,脱口而出。

懂得吃亏 才是人生赢家

文/王世虎

单位楼下新开了两家卖“煎饼卷菜”的早餐摊,早餐的主要顾客是附近写字楼的上班族。虽然卖着同样的早点,味道相差无几,价格也一样,而且每天早上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顾客,但月末一核算,东边胖大姐的利润却足足是西边瘦大姐的两倍多。

仔细观察一番,才发现,原来差别竟出在经营策略上——瘦大姐坚持传统的经营方式,每收一个顾客的钱,就卷一个煎饼,然后收下一个顾客的钱,再卷一个煎饼;而胖大姐则截然不同,她事先把摊好的煎饼叠摆整齐,自己只管收钱和找零,摊位上并排放着五双筷子,让交完钱的顾客自己动手卷菜。

瘦大姐听闻后,惊讶道:“让顾客自己卷菜?那岂不亏死了!我以前也尝试过几天,你们是不知道,有些人一点都不自觉,一个煎饼里卷的菜量足足是我卷的近两倍,煎饼皮都撑破了。现在物价这么贵,菜难道不要钱吗?成本超支这么严重,还怎么赚钱?”

话传到了胖大姐耳朵里,她说:“表面上看,我的确是吃亏了,因为顾客卷的菜量肯定比我多,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卖早点的黄金时间只有短短一个小时,如果只靠我一个人忙碌,效率太低了,我多放几双筷子让顾客动手,成本虽然增加了,可销量也翻了几倍,正所谓‘薄利多销’嘛!其次,我把选择权交给顾客,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口感和喜好来选择、搭配菜品,这种自助的模式不仅让顾客的体验更加愉悦,回头率也大大增加了!最后,我只管收钱找零,不仅减轻了体力负担,而且也有利于我更直观地观察顾客的口味和偏好,以便及时对菜品做出调整,从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黏合度,用口碑带动效益!”

末了,胖大姐睿智地笑道:“所以,你看,我只是在成本上吃了点小亏,却能一举三得,既做了甩手掌柜,又多赚了钱,而且让顾客更加满意,回头率更高,何乐而不为呢?”

啧啧,一个卖早点的中年大姐,都能从小事中悟出“吃小亏赚大钱”的道理,不禁让人钦佩!胖大姐的话,让我想起了曾经读到的一则小故事。

说是东汉时期,有一个官吏名叫甄宇,为人忠厚,遇事谦让。有一年除夕,光武皇帝照例下诏赏赐给群臣们每人一只活羊。可羊有大有小、有肥有瘦,分配时负责人犯了愁,给谁大的,给谁小的呢?群臣们也争论不休,有人主张抓阄碰运气,有人建议把羊杀掉按肉均分……这时,甄宇说道:“不就分只羊吗?为何这么费劲?随便牵一只不就行了!”说完,他把最瘦小的一只羊牵走了。接着群臣们纷纷效仿,羊很快就分发完了。后来,光武帝听说了这件事,觉得此人“思想觉悟高”,不由对甄宇刮目相看,并委以重任。

看来这吃亏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甄宇率先“吃亏”牵走了最瘦小的羊,不仅让自己的仕途平步青云,更留下了“甄宇瘦羊”的佳话,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赢”呢!

其实,吃亏不是坏事,古往今来,很多名人雅士都是在不断吃亏中变得更加成熟和睿智。老子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郑板桥写道:“吃亏是福”。正是凭着这种豁达的心态,两人不仅长寿,还留下了万世美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人生大赢家。相反,现实生活中,那些越是不肯吃亏的人,往往会多吃亏、吃大亏。有的人见好就捞,遇便宜就占,即使短时间内获得了利益,却永远地失去了尊严和品行。

在学习上吃点小亏,不走捷径,笨鸟先飞,才能厚积薄发;在生活中吃点小亏,与人和善,待人宽容,才能收获真情;在工作上吃点小亏,吃一堑长一智,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懂得吃亏,才是人生赢家!向我们传达的,不仅是阳光乐观的做人心态和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更是人生的大智慧和大境界!

蔬菜西施

文/胡跃东

妻不爱去菜市场,嫌吵,厌烦花钱买菜还要和摊主搞价钱,老是惹得不愉快,回家生气。于是,去菜市场买菜的任务,就被我接手了。

我心想,理工女就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不晓得菜市场有那么多有趣的人,比如蔬菜西施。

蔬菜西施是我家附近农贸市场的一个美女摊主,容貌、身材皆佳。我估摸她也就二十来岁,乌黑的头发扎了一个马尾辫。她的摊位不大,蔬菜品种与其他摊位也没啥两样,生意却出奇地好。

有一天,我心生好奇,想探究蔬菜西施生意火的缘故。

我把整个农贸市场走了一圈,答案出来了:一是市场里卖菜的多数是大妈大爷,蔬菜西施鹤立鸡群,吸引眼球。至少像我这样的男人,一定会去她的摊位买菜,养眼嘛。二是蔬菜西施摊上的蔬菜特别精致,韭菜一根根择得干干净净,一小把一小把的小巧玲珑,带回家,水洗后即可切碎拌饺子馅。

不仅如此,蔬菜西施的微笑也拉近了顾客与她的距离,她就像个邻家小妹。于是,顾客付钱的时候就省掉了斤斤计较的过程。她还把不同品种的蔬菜,用一个个小袋子装好,随后统一归纳到一个大袋子里,双手恭恭敬敬地送到顾客手中。

我家附近的另一个菜市场,有一个卖猪肉的摊位也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摊主是个爷们,我感觉他的年龄跟我差不多,四十出头的样子。我去买肉,通常都在十块钱以内。他一见我站到摊位前,先招呼“哥你来啦”,然后手起刀落,一块肉甩到电子秤上,从不超出我的预算。趁他媳妇收钱的当口儿,他又接待另一位顾客,绝不让顾客多等一会儿。我走的时候,他还从不疏忽一个细节:哥你慢走啊。

当然,他不只是喊我哥,还喊别人阿姨、老叔、兄弟、姐姐、妹子之类的。我想,被他这么喊的人,心里一定热乎乎的。

有一天,我买了肉正准备走,见人行道上过来一个年近七旬的老太太。她推着一辆破旧的手推车,车里坐着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女孩歪着头,目光呆滞,胸前挂了一个纸牌:请好心人关爱脑瘫女孩。

在老太太手推车的下方,有一个音箱,正放着《好人一生平安》的乐曲,老太太手拿话筒,一边唱一边推车,感动了路人和商贩们。大家纷纷把纸币投进手推车上的小铁桶里。

我忽然心生感动,洛阳城里如蔬菜西施、猪肉哥以及许许多多的平凡百姓,是那么可爱可敬!

幸福就是一盏灯

文/白俊华

一个安静的午后,阳光穿过一排杨树上面稀松的叶子,从外面斜射进房间,给人一种温暖和惬意的感觉。此时,我坐在家里的电脑前,幸福地敲打着久违的文字。正渐入佳境的当口,忽然听到楼下传来一阵浑厚的歌声。

打开阳台的窗户,向外望去,发现住在一个小区内的那个中年盲人,一边推着卖菜的小车往小区外面走,一边旁若无人地唱着一曲经久的老歌——《幸福在哪里》。

他的同是盲人的妻子跟在身后,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偶尔,她会轻声轻语地提醒一下男人:“哎呀,你看你,一首好歌到你嘴里,还没有出声,调就跑到北京去了!”

“哈哈!那好呀,让全中国的人都听听,咱这是纯粹的歌声!”男人大声说。

这对盲人夫妇没有正式工作,每天都推着一辆小车,在菜市场的摊位前,卖着保鲜的时令蔬菜。一天辛辛苦苦下来,虽然有一些收入,但并不是很多。而且他们家里还有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女儿,开销很大。可凡是认识他们的人,从来没有见到他们犯过愁,每天都能看到他们轻松和幸福的样子。

有时星期天休息的时候,他们的女儿也会到菜市场里去,帮助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一家人有说有笑,常常引来众人羡慕的目光。

也许是因为受到感染的缘故,到他们的摊位前买菜的人很多。顾客们一边挑选着满意的蔬菜,一边与他们唠着家常。而他们脸上总是挂着笑,真诚地对待着每一个顾客。即使遇到挑剔的顾客,他们也不计较,任凭顾客把蔬菜翻来覆去地折腾。待顾客满意地离去后,他们又一声不响地把弄乱的蔬菜重新整理好,继续欢声笑语。

观察他们时间久了,我的心中总有一个疑问,他们的生活并不富有,而且每天都在劳苦中度过,在这样的境况下,为什么会如此快乐和幸福呢?

有一次,我到菜市场买菜,不由自主与这对盲人夫妇聊了起来。

“看你们一天辛辛苦苦的,既要卖菜,又要照顾女儿,身心一定很累,可我们怎么都看不出来呢?”我直截了当地问道。

“累吗?没感觉累呀!我们生活得很好呀,虽然我们有残疾,但完全可以自食其力呀。”男人脸上露出不解的表情。

女人接过话茬儿:“我们的想法可能与你们正常人不一样!你们的追求太多了,一个愿望接着一个愿望,哪个实现不了心里都会难过,所以活得累。我们没有过多的奢望,只求衣食无忧,女儿乖巧,家庭温暖,邻里和睦,有了这些就足够了。”

“是呀,你们感觉累,其实是心累。我们感觉轻松,其实是心里没有太多的欲望。”男人大声地说,“心里有盏灯,幸福自然红。”

听了这对盲人夫妇的话,我半天没有缓过神来。是呀,幸福是什么?到底在哪里?很多人苦苦追求一生,也没有找到理想和满意的答案。而这对盲目夫妇却找到了,并且在迎接和享受幸福的过程中,给时常变幻的天空,涂上了绚丽而丰富的色彩。

其实,幸福就是一盏灯,它装在每个人的心里。很多时候,我们对内心缺乏必要的抚慰和掌控,总是让暗淡的阴影左右前行的脚步,使原本阳光灿烂的行程,被自己无穷的欲望堵住了那扇晴朗的窗口。以这样的心境去体味生活,还如何去享受幸福?

点亮幸福的灯,生活永远火红!

最简单也最智慧的处世法则

文/桃小妖

1

老公不善言谈,却执意要开一家摄影店。我原以为他做不长久,没想到几年下来,生意却越来越好。

前段时间我去店里,正巧有顾客在选照片,老公时不时提醒他们“不用选太多”“只选最喜欢的就好”,在他的建议下,顾客很快选完离开。我忍不住抱怨他太笨,他却说:“好的孬的都让顾客选进相册,那不是忽悠人嘛。再说了,每多加一张底片都要多花一份钱,以后谁还敢来找我拍照。”

老公是出了名的实在人,我一直觉得他不善言辞,不是做生意的料。没想到他也有自己的生意经,那就是凭良心做买卖、用口碑留顾客。

说到底,做生意就是在做人,对方首先感受到的是你的诚意。如果嘴上说得好听,行动上不讲良心,顾客自然会心知肚明。不得不承认,实在,真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处世技巧。

2

记得几年前,我们家门口开了个小超市,婆婆经常去那里买米买菜。但隔了一段时间,她就不再去了,宁愿绕远路去另外一家。我问婆婆为什么舍近求远,她说那家小超市总是多收钱。

有次她去买米,价签上写的是3块多一斤,结账时按5块多算的。而且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发生,小区里很多老人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婆婆年纪大了,但并不糊涂。她说,如果一次两次这样,算是误收,经常这样,就是在把顾客当傻子了。

还有个细节更有意思,婆婆每次因为价格问题去找老板算账,老板从不解释,只对前台说一句“给她退钱吧!”如果真是误收,肯定要问问买的哪一种商品,再去核实价格,才能把多收的钱退回去。婆婆说:“别看这样来钱快,赚的都是黑心钱,他们家干不长。”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这家超市就贴上了“店面转租”的告示。

我们做任何事,想要有大成就,一定离不开好的人品。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的。以诚待人,他人以善报之;以心机待人,他人以冷漠报之。以损人利己的方式来盈利,赚的是眼下的钱,断的是未来的路。

3

有时会遇到这样的人:工作中偷个懒,便觉得是一种本事;生活中占个便宜,便觉得是一种能力;做生意能忽悠顾客,便觉得是一种才华……

但其实,谁都不傻。那些守规则、讲诚信的人,能耍小聪明而不耍,是他们的选择。工作中“不懂”偷懒,是因为他们有责任感,对自己的工作有敬畏心;生活中“不会”占别人便宜,是因为他们足够真诚,懂得尊重和保护朋友;做生意“不愿”花言巧语,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底线,不该赚的钱坚决不赚。

那些把偷懒、占便宜当成本事的人,恰恰是“机关算尽”的聪明,这样的聪明越多,隐患也越多,前路越难走。相反,那些真诚实在、愿意吃亏的人,每一步都走得光明磊落,也更容易获得别人的信赖和支持。

请相信,做实在人、行磊落事,是最简单也是最智慧的处世法则。

理解

文/冯玲东

网络的发展,让外卖这一行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以便利、快捷赢得了人们的喜爱。然而,社会上对外卖员的非议也屡见不鲜,外卖行业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

前不久回奶奶家,看到门口一辆摩托外卖车和一辆三轮车相撞。外卖车侧翻在地,后车轱辘还在极速打转,保温箱也被摔开,里面的饭菜撒落了一地,外卖员重重倒地,两腿还卡在座位上。他缓了一会儿,艰难地将腿从座位上抽出,晃晃悠悠地站起来。

“不好意思,都怪我,我带你去医院吧?”蓬头垢面的三轮车主显得十分狼狈。外卖员看了看车主,无可奈何地说:“你比我还急,你急啥嘛?”然后,扶起摩托车,拍了拍座位上的土,用手捂着肩来回活动了几下,又看着窘迫的三轮车主说:“以后注意点,你走吧。”三轮车主站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眼睁睁地看着外卖员重新戴好头盔,骑车远走后,才叹了一口气:“外卖员也不容易啊!”我看着外卖员渐渐远去的背影,突然感到这些快递小哥的不易。

想起寒假时独自在家,一天气温骤降、大雪纷飞,小区地面已经积起厚雪,午饭就点了外卖。一小时后,订单平台上的预计送达时间已经到了,可外卖员还没有给我打电话。因为饥饿,便有点不耐烦,抱怨外卖怎么还没到。突然电话响了:“顾客您好,我是给您送餐的。实在抱歉,因为跑了一早上,电动车没电了,只能靠骑,您再等会儿,我马上到。”半小时后,外卖员到了。打开家门,外卖员确认无误后,便摘下手套,卸下头盔,把外卖双手递上。此时,我看到外卖小哥头上的热气和脸上挂着的汗珠,也看到了他裸露在外红彤彤的脸。我能想象出他在风雪中着急的样子,也能想象出他害怕客人给差评的忧虑。外卖员带着歉意将食物递给我:“不好意思,这单您申请退款吧,我一会儿把钱送给店家,这单就当我赔给您的。”他搓着双手,已经打弯的膝盖因为长时间骑车已经有些外翻。看见他的为难和一丝难以掩饰的尴尬,我执意不要这份补偿。他推辞不下,便也作罢,一直对我说抱歉和感谢。临走之前,他好像放下了心中的大石头,冲我一笑,安全帽在脸上勒出深深的印子,极力露出洁白的牙齿,随后便消失在电梯间。我站在家门口,被那一笑,深深地触动了。

我不由得想起一次在街上行走,一辆黄色摩托从我身边飞驰而过,等我回神,才发现是外卖员。从那以后,我对外卖员就产生了一些偏见,觉得他们素质低、修养差,没有一点交通意识,可今天我却感到了他们的不易。

也许,外卖员的每一次逆行、每一次闯红灯,都有订餐者的一份催促、平台的一些苛刻、自身的一点着急。我们无法改变仍需完善的制度,但作为一名消费者,享受这份便利的同时,应该对他们再多一分理解。前段时间,成都一名外卖员接到了一个奇怪的订单,顾客需要买些退烧药。接单后,外卖员骑了十多公里,在四五个药店都关门的情况下,直接将下单的顾客送到医院治疗,随后又送顾客回家。下班时已经凌晨三点。这件事情被发到网上后,许多网友纷纷感慨点赞,原来“急人之所急”也是可贵的外卖精神。

面对不熟知的人与物,我们应多一分宽容与理解。有人说,人世冷暖,如同盲人摸象,永远无法得知全貌,只能用所有的善良和勇气来探究虚实。我想,理解是一种心态,宽广的心会带来更多的释然,而这份释然也终将赠予你阳光。

我的农民父亲

文/董国宾

父亲在土里刨食,春播秋收,锄草施肥,一辈子与庄稼打交道,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记忆中的农民父亲,只出过两次家门。第一次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那时我学习很用功,不知不觉中,发现视力在下降,于是就给家里去了一封信,说汇点钱过来,买一副眼镜。

一个晴朗的天气,瓦蓝的天空浮着几朵卷云。天空纯净的蓝,卷云白得透洁。同学们在上课,老师认真地讲,同学们认真地听。谁也没想到,一位老汉竟推门进来,愣愣地站在门口,目光不停地在教室里扫来扫去。他衣角卷曲着,手里拎着一个鱼鳞袋,刀刻的皱纹爬满了粗糙的脸,浑身上下散发着乡土的气息,骨子里却透着硬朗和康健。他不是别人,正是我的农民父亲。

宿舍里,父亲一把把我揽过来,急切地说,孩子,快让父亲看看,眼睛到底咋啦。我先是一惊,接着“扑哧”笑出声来,一字一句地说,就是近视眼。你没看见,好多同学都戴着眼镜呢。父亲得知我眼无大碍,才长舒了一口气,微笑着拿出一些枣子和柿子给我。我很后悔没有在信里把话说清楚。这事听起来虽有趣,却让我感到了温暖,也更让我记念和怜惜。

还有一次,父亲离开家乡,是去年春播的时候。

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开了一家羊汤馆。刚开业那会儿,生意还说得过去,后来一天不如一天。父亲听说羊汤馆生意不好,忙完农活,就急急赶到城里来。父亲来的第三天,我就去外地出差了。临走时对父亲说,要半个月我才能回来,羊汤馆的事你先照应着。

父亲没文化,更不懂经营和管理,可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濒临停业的羊汤馆,硬是让父亲给盘活了,纯收入一天比一天增多。

出差回来后,我惊奇地请教父亲。父亲手一摆,淡淡地说,小本生意,不要指望一口吃个大胖子。羊肉汤按成本卖给顾客,一分钱不多收,搭些功夫不算啥,我们只赚酒钱和菜钱。咱对得起顾客,顾客才乐意到咱这里来。别说,父亲的办法还真灵,现在羊汤馆的生意好起来,四面八方的顾客都喜欢来光顾。这不,我正盘算着扩大规模呢。

其实,我的父亲是农民,没文化,只懂得锄草和种地,哪懂什么经营之道。只是,无论对家人还是对别人,父亲心里装的总是慈爱和宽厚!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