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的散文

2022年12月23日经典文章

一辈子的散文(精选17篇)

习惯

文/萧尊凡

“吃饭了,吃饭了!”老伴习惯性地呼唤。“还要五分钟看(写)完这一点就来。”这习惯式的回答总会招来老伴习惯性的不满和埋怨:“老习惯,吃饭也要一催再催!”

拿起筷子,端起碗,我就检讨:“对不起,成了习惯就难改了。让你久等了——不过,我笑着说,我的习惯,跟你总是“依了我”很有关系。”举个例子,教书时我利用暑假给数学成绩差的四个学生补代数课,你不但不反对,还主动请缨负责招待中餐,以便下午继续补。我边复习,边教,后来补出了成效,家长送来谢礼,我不在家,你谢绝礼品,处理得很恰当呀!退了休,我按老习惯给村里的孩子补语文或作文,我没要过一分钱。在村民老年学校讲课几年了,也没要过钱。村领导不理解,我老老实实地说,我读书时,从初中到中师,享受党和人民的助学金,现在为村里的父老乡亲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这是应该的。每次说及此事,你老人家总是满意地笑成了一朵大菊花。

我们家有个堂老弟,烟瘾重,半夜也要起来吸烟,不小心烟蒂引发了火灾,一座好屋就毁在他的一只烟蒂中……

所以,我常说:好习惯受益一辈子,坏习惯受害一辈子,有些人的坏习惯,害了他一辈子还没觉察到了呢!这就太可怜了!

粗心往往失败,细心事事成功。这都是个习惯问题。

书缘是一辈子的事

文/野渡无痕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爱好,有的喜欢听音乐。有的喜欢看足球。有的则喜欢运动,有的也许爱好广泛,对于我来我看书是最爱,因为我觉得书缘是一辈子的事。

当我们品读经典时,犹如和一位大师对话,你会被他的博学多才所震撼,更会为他的气魄而臣服,为什么会这样?那毫无疑问是因为你道行不足,无法与之交谈只能学会聆听。

那么对于你来说,只有从这一小步做起才能不断的进步,甚至于超越,这就需要我们付出百倍的努力和苦读。从而不断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成为一个博学的人。

读书是一种积累。想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通过不断的汲取先贤的精髓,再通过自己的创新而进步的。一个学富五车的人也是从一本书读起的,还有那些在文坛取得成就的人都是通过夏练五伏,冬练三九出来的。

同时,在积累的时候更是一种沉淀。自古博学大儒者,皆是精通琴棋书画诗酒茶。这些都需要耐得住寂寞方能成仙成佛。漂浮永远不是主旋律,只要沉淀下来了才能涤荡心灵,平静的坐下来看一看这美丽的人世间。在你无助的时候不至于迷了路,到处都是一片云雾缭绕。好似雾里看花水中捞月。让你找不到光明,静一静则一切柳暗花明。

无论你走多远来时的路,去时的路还是一如既往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更替,沧桑事事谁主沉浮?俯瞰人间烟火,万物皆循其理。

那么还是沉淀下来吧!转身即是天涯,即逝的是匆匆的浮云,留下的是真善美的年华。往往能真正触动心灵的震撼,来自于平凡之中的宁静,自然和谐之旅的博大。

作为一个人来说需要一颗平常心面对一切,也就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的一切,始志不渝以不以物喜不已物喜为大道之行。人世的沧桑人生的起浮、世界的繁饶,自然的和谐、以及天地万物的运行皆有其道。

那么对于自然而言要心存敬畏之心遵循规律顺天应时方得其道、也就是道家的无为,佛曰的因果关系报应不爽、而儒家学说认为是天地万物不语而四时自然更替有序焉。如此而已, 对于人们自己而言未尝不是通向彼岸的云帆。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海纳百川的气魄是你博大的基石,一个人之所以让人觉得伟大,必定有其独特之处,往往魄力十足,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走别人不能坚持之路,锲而不舍的在自己渴望的土地上默默地开发着,哪怕最终只是一些唏嘘,也将无怨无悔,那句诗说的好为什么我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真诚的热爱生活吧!相信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这一切的一切,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走的路,或许一路要历经坎坷才能取得胜利也或永无止境,对于自己而言路时刻不是在脚下,也未尝不是斗罢艰险又出发!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呐喊无声胜有声,觉醒的力量,自我的觉醒是必须的,灵魂觉醒是最伟大的,在未来的路上多问一下自己喜欢做什么想做什么而非应该做什么,做自己喜欢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直到到人生最后一刻时回忆起来很充实就好,也不往来这世上走一遭,更多的是自我的感觉和思考,如果想觉得自己要对社会有贡献的话最好是让听到你声音的人安静下来。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担当就是最好的诠释。苍茫大地无语凝噎,道法自然,一点灵犀,上善若水任其取之。希望在最美的路上看见最美的你。

因此少年是否应该读书毫无疑问答案是。面对这纷扰的世界我们有时很累,很想驻足停留一会,可能你一不小心去到另一个世界里,在哪里实现了在现实生活中你没有着落的事情,不过这在另一个方面来说未尝不是一件美妙的事。这一刻你疲惫的心得到了慰藉,时刻不能排解的心情找到了释放,漂泊许久的帆船终于找到了期盼已久的灯塔。

每当这个时候你何不尝试一下,泡一杯清茶,手执一卷书,静静的品读一下书籍,体验一下在精神世界里的充实,让你充足电再出发,则动力十足,相必也会拥有一个不错的心情踏上这脚下这一片多情的土地,满怀深情起帆。劈波斩浪高歌向前。

多对书,读好书,尽情的畅游在书的海洋里,与大师对话,更有益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身心的健康,读鲁讯的文章,才知道其伟大之处,做为中国近代最伟大的天才之一,以浩大的气势猛烈的威力、锐利的笔锋、深湛的思想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文化领域,锋芒所向无不让人们仰视着这位文化巨人的巍峨之姿,不断的发出啧啧惊叹之声。他有着特殊的风格,不是为了描揣生活,也不是为了自抒胸臆,更不是为了写出华章美文以留才名,而是为了改变中国人的精神,所以无愧于精神界的战士。

路遥的《人生》给予我掩藏的震撼,书中的主人公又何尝不是生活中作者的现行,其深刻之处令人惊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也会在一页一页纸上写下曾经,不管是辉煌的还是暗淡或者是非凡也许又是平凡,直至最后那一页,生命的最后。要知道人生的每一时段都非一帆风顺,有阴有晴,有阳春白雪也有小花小草,正如此一颗平常心是至关重要的,对待人生这本书的每一篇章,都要仔细品味,那么对于你而言这些素材都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哪怕是你最不看好的东西、也不要轻易放弃,因为这些正是你内心深处最寓意的东西,可能是短板也可能是另外一个邪恶的自己!风清云淡,用一颗晶莹剔透的菩提之心,笑对一切风起云涌,潮起潮落吧!

百家争鸣写春秋,千古风情扶明月。大风起兮云飞扬,归去来兮乐逍遥。登高远眺兮苍茫,独念天地兮悠悠。既心以形兮福之所倚,亦胜之福兮不可追。梦回大唐兮似锦,忆乾清盛兮大美。去之夜来兮熠熠,秋心如海兮如潮。君子之交兮若水,道法自然兮上善。云水禅心兮止水,鸟语花香兮舞雩。上邪兮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欲绝。青梅煮酒兮英雄,天子呼来兮不上船。春华秋实兮四季青乡,笑看风云兮天地会,然兮却付笑谈中。

对于这些无愧于时代历史的好书我们一定要在闲暇之时,认真拜读,从中不断汲取书的博大和精神,从而让自己得益提升,开阔自己的胸怀,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虽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读书之习惯一定要有的。用俞敏洪的一句话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拥有热情,人生才有无限可能!梦在青春在,写给路上追梦的你。

电话:18760828590

邮箱:1019499760@qq.com

地址:楚雄师范学院

邮编:67500

携手一辈子

文/思念天地

夫妻怎么样相处才能够和睦呢?在夫妻相处之间有一句箴言,只要守住这一条箴言,就一定可以白头偕老。这句箴言就是“只看对方的优点,不看对方的缺点”。

夫妻之间相处有一句箴言,那就是“只看对方的优点,不看对方的缺点”。有一位女士非常踊跃地说:“我的丈夫没有优点。”“这位女士,我真的很佩服你,因为你这样的有勇气,这么勇敢。你的丈夫,他一个优点都没有,你居然还敢嫁给他。”

很多人都非常健忘,结婚之前,没到下班的时候,会不停在看表,觉得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慢,然后想对方喜欢吃什么样的菜,今天带他(她)到哪一个菜馆,他(她)才更欢喜?不知道他(她)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我应该带他(她)到哪一个电影院,才更能够投其所好?甚至还在想不知道他(她)喜欢喝哪一种咖啡,到哪一个咖啡馆才更浪漫?彼此可能处处都在想对方的需要。

“爱”这个字是感受的“受”,中间有一个“心”字。所以当人能够用心感受对方的需要的时候,就会感觉爱意浓浓,觉得非常的美好。

可是当结婚证一领,章一盖下去,彼此心态可能就完全变了,从“我能为对方做些什么”,变成了“对方能够为我做些什么”。因为心态的改变,就处处去要求对方,去苛求对方。所以幸福其实就在人的一念之间,这一念就是你是看对方的缺点,还是看对方的优点。

在生活中有四种不同的家庭:

一种叫天堂家庭,另一种离天堂家庭还差一点,叫和乐家庭,第三种就是苦恼家庭,第四种叫地狱家庭。

每一个人生活在地狱家庭里都是战战兢兢,不知道什么时候又突然吵起架来,让家人都不得安生。天堂和地狱实际上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是想住在天堂,还是想住在地狱,也是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态度。

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生活在地狱家庭,但是他可能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那应该怎么去做呢?我们讲一个天堂和地狱的故事,大家就知道怎么去做了。

天使跟人说:“我可以带你去看天堂和地狱,你想先去看什么呀?”这个人说:“那我就先去看看地狱吧。”于是他就跟着天使来到了地狱。结果来到地狱一看,只见里面摆着两排长长的桌子,桌子上摆了很多的菜和一些筷子,筷子都很长,有两尺左右,人坐在两边。

当有人说:“开始!”这些人都拿起筷子夹菜,迫不及待地往自己的嘴里放。因为筷子很长,所以在夹菜的时候大家就打起架来,把菜碰得遍地都是,结果谁也吃不好,谁也没有吃到美味佳肴。

这个人看了之后,觉得地狱的景象实在是不怎么好,他说:“算了算了,我还是去天堂看一看吧。”于是他又跟着天使来到了天堂。结果来到天堂一看,还是那样两排桌子,桌子上放的也是同样的美味佳肴,筷子还是两尺长。当有人说“开始”的时候,这些人都夹起菜往对方的嘴里去放。其中有一个人,他的人缘特别好,有几个朋友同时把菜夹到他的嘴里,他都吃不了了。

所以天堂和地狱,确实就在人的一念之间,这一念,就是你是处处想到自己的利益,还是处处想到对方。这个念头的改变就能使我们从苦恼家庭和地狱家庭转为和乐家庭和天堂家庭。

如果能够经常看到对方的优点,对对方的优点加以肯定,并做到《弟子规》上的“恩欲报,怨欲忘”,那这个家庭关系一定会变得非常地和睦。

完美邂逅

文/山间芳杜

2014年,我与她偶遇。自相识之日起,就注定这是一次生命中最完美的邂逅。

初见她时,是被一种美征服的。她那双无比清澈透明的眸子,我在第一时间,就悟出了她美的本真。

她美得很真实。她的美,没有修饰。看到她第一眼,我就瞬间把她与记忆中老家的那方干净的院落、石板铺成的小路,还有那些叫不出名的山花与青草联系起来。她的这种美,可以一辈子,静静地开在我生命旅程中所有的沟壑、阡陌亦或是幸福之路的两旁。我用心去品读,永远都是这种感觉:那么地素雅,让我温情迷恋。尤其是她浑身上下充溢着的独特的韵味,带着淡淡的泥土的芬芳。有时,她的脸上会瞬间掠过一分羞涩,那是她愿意、也是根值于内心而无法抑制的一种生态美。就像田野里的花,宛若写在大地上的一首诗,让我沉迷其中,一生珍享。

她美得很深邃。和她交谈,是一种美。她的思维与语言,独到、凝练,有意境。与其畅谈,如写诗,似品酒。心很自由,放飞着无数的梦想。有时甚至会觉得,那些号称诗人的人写了一辈子的诗,都比不过她偶尔迸发于心坎的几句最朴素的语言。尽管她不懂得诗歌语言的运用和构造,但她对属于她自己的语言把握得非常有想象力,而且很有分寸。她好像特别擅长将词语与泥土结合,优雅、真实、很接地气。她文竹般的内心,让我感觉到永远在发光,照亮了我的梦想和征程。

她美得像爱情。和所有农村姑娘一样,她是最善良的。当她那颗青春的心因为爱情而觉醒,她的美就愈发细腻动人。让人畅想的眼神,还有脸庞时时而生的两抹霞红,就像一朵开得鲜艳的花。我能感受到她的芳心在热烈的跳动。当她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睁到最大的时候,她一定是在认真倾听自己欢乐的心跳。

如今,尽管她早已成了城里的姑娘,但她身上却透着一股泥土味儿。她似乎永远没有忘记乡村那些曾经生她养她的土地,还有养育她的父母。我很喜欢她,喜欢她的朴实无华,现在是,以后也是,一辈子都是。这朵开在城里的来自乡村的花朵,我不知道别人能不能读懂她与生俱来的芬芳。我愿意将我心存之爱的图腾,像素描一样,镌刻于她的小心脏,无比地美,又很简单和真实……

洗脚

文/张亚梅

奶奶的脚是三寸金莲,行动一摇一摆像个学走路的婴儿,在我五岁的时候可以偷穿她的花布鞋。

我仍然记得那些年春节,在包饺子之前,奶奶会烧一锅开水,准备洗脚,我总爱蹲在旁边观看,看那一双特别的小脚,脚趾头七扭八歪,有两个陷在脚掌。旁边放了把旧式剪刀,并不锋利,泡一会儿脚她会拿起剪刀刮死皮。

几年之后,她病情加重,咳了一辈子,努力呼吸了一辈子,小脚挪了一辈子,终于累倒了。她扁塌的鼻梁骨是为了保护怀里的我被砸的,在那之后一直胸闷气短,晚上睡觉总有浓浓的鼻音响彻半夜。在她重病卧床之时,那天我们父女三个,为她泡脚剪脚指甲,那次,我认认真真地把那双脚握在手里,掰开坏死的脚趾,那是一双干净的脚,很小很轻,没有力度,弱不经风,指甲却硬,需要用剪刀修理。

就是那么一双脚,因为生在地主家庭,受到顽固不化的迫害,没能潇洒地带她走完一生,她的小脚却走得仔细,做饭织衣打扫样样干净利索。她不曾痛恨自己的母亲,只说大脚不漂亮没人娶,所以缠了,谁知道后来不兴了。

像奶奶一样,很多庄稼人也很少洗脚,包括我爷爷。有次,我问他一年洗几次脚,他说下雨就洗,后来才体会到他的幽默。

洗脚尚是这样,更不用说洗澡,当年奶奶的洗澡流程基本是:弄湿,抹香皂,冲干净。这些都在盆里进行。不管你信不信,农村里有一辈子没洗过澡的人,但他们不黑不脏只有淡淡的泥土的味道——大概是污垢长在肉里了。

电影《花腰新娘》讲的是云南花腰彝族的爱情故事,活泼任性的凤美打破传统婚恋观与阿龙相恋成婚,其中有个习俗,就是落户的新娘要给公公婆婆烧洗脚水,烧得好温度舒适就会得到公婆的肯定和喜爱,而调皮的凤美准备了煮沸的洗脚水,面对面坐下洗脚的公婆被狠狠地烫了一下,四只脚齐刷刷地从水里猛提起来,这一情节很滑稽,却展现了少数民族的洗脚文化。如今足浴极其普遍,只要肯花钱,你可以去享受洗剪按摩服务。

上回我应父亲的请求帮他洗了一次脚,在他醉酒的状态下。那双脚很白很有力度,长年包在皮鞋下,有股怪怪的味道。脚脖有一道伤痕,据说是当年走路摔的。

我并没有从洗脚中得出什么人生道理,只是单纯地想记录一下使我印象深刻的关于脚的记忆,那将是我一生都不能忘怀的。

小幸福 一辈子

文/沈萍

公公在自家院子里建了七八间平房,统统租给了外地打工的人。看着他们拖儿带女挤在低矮狭窄的房子里,我心里就有些难过,他们的日子太苦了。

我坚定地以为,当他们仰视的目光瞅往空中袅袅升起的炊烟时,背井离乡的心一定会有寂寞升腾;当一辆辆漂亮炫耀的车子从身边疾驰而过时,男人的心会遭遇沉重的撞击;当本地女人衣着光鲜地飘来荡去时,那些女人的眼里会有浓浓的醋意与艳羡翻来滚去。

可是在某一个傍晚,我心里却改变了想法。我从阳台望下去:一个新媳妇模样的出来了。她从一大盆衣服里抽出内衣,在水里浸一下,抹上点肥皂,轻轻地揉搓。这时,丈夫也出来了,胳肢窝里夹着一根粗粗的棒槌。他扯过厚重的衣服,用棒槌不停地捶击,汗水与泥水慢悠悠地淌了出来,他还嫌不够彻底,把棒槌撇在一边,两只手运了运劲,直接在衣服上使劲地按压。

接着,又出现了另一对夫妻,妻子拿个篮子细细地摘下略有点黄的菜叶子,洗干净搁砧板上,丈夫系上围脖子,极利落地切好菜,然后热好油锅,“哗啦”一声把菜倒了进去,香气立即扑鼻而来。炒好的菜依旧绿,令人馋涎欲滴。大厨在民间,这是千真万确的。

这两家边干活,边絮絮叨叨起来。他们说着模糊的方言,我听不懂,却听得挺带劲。说着说着,两个女人“咯咯咯”地笑了起来,那种笑,肆无忌惮,一浪一浪地往空中扬,然后像条抛物线,碎碎地砸在地上。

两个孩子嚷嚷着跑了进来,嘴里欢快地吹着小气球。烧菜的男人刚巧又炒好一盘菜,赶紧招呼孩子过去,一人嘴里塞了一筷子菜。孩子鼓着腮邦子,含含糊糊地向他道了声谢,快快乐乐地蹦着跳着离开了。

晚餐时间,几户人家纷纷把小桌椅搬了出来,院子里一下子摆了七八小圆桌。大家边吃饭,边聊些家长里短,煞是热闹。男人们还拿出酒瓶,小小地啜上一口,解解馋。要养家糊口的男人会克制,怕酒后误事,大碗喝酒那事儿抛于脑后。

我顿有所悟。他们显然是幸福的,这样的幸福看起来小小的,那么的平淡简朴,可是那种平实里,却暗涌着深深的感动。反而是我们,高高地缩在高楼里,每日里陷于琐琐屑屑的烦恼中,忧心着自己的工作,忧心着自己的身体,还忧心着自己的前途,幸福被击打得七零八落。

如他们这般的小幸福,这样的一辈子,才是最真实的。

爱情的火山

文/苏顿

一位邻居的女儿,在她最青涩单纯的十八岁开始了她的初恋。

那个他是她的同班同学,两个人在含苞欲放的时节彼此萌生了爱意,用最疯狂的姿势恋爱着。他送给她的那些廉价的化妆品和礼物,她都珍宝一样美滋滋的收藏着。不久,家长们都知道了他们的关系。身边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成了父母请来的说客,他们百般劝阻,理由一个又一个,但她和他不为所动。

她相信他会爱她一辈子,他相信她会爱他一辈子。

那年的高考,他和她因为爱情而变得一塌糊涂。那时的青春,他和她因为爱情而变得沸沸扬扬。

她的父母把她锁在家里软禁了,她选择了绝食抗议。他的父母封锁了他的生活费用,他选择了离家出走。

似乎谁也不能抹杀他们的爱,谁也不能阻止他们的情。

正当双方父母开始有些动摇的时候,正当大家为他们的坚持迎来希望而高兴的时候,在家的她收到他在外地寄来的一封情书。其实,也算不上情书,因为那是一封分手的信。他在外面已经与另外一个女孩相恋,他向她道歉……几经父母百般阻挠都不曾放弃的初恋,曾轰轰烈烈传遍大街小巷沸沸扬扬的初恋,就这样戛然而止。

转眼经年,她和他都拥有了各自的幸福家庭,两人也早已形同陌路。“不要轻易说一辈子,也不要轻易信一辈子。因为一辈子太长,长得足够改变一个人,忘掉一个人,甚至,再爱上另一个人。”有人曾如是说。

其实,爱情并没有对与错之分。青葱岁月里,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只是,那个往我们青春后花园里掷石子的人,并不一定是我们以后牵手走向婚姻殿堂的那个人。在追寻爱情的路上,有的人仅仅谈了一次恋爱就幸福地牵手走向婚姻的殿堂,有的人却在爱情的海洋里几经沉浮,最后才遇到那个对的人,有的人穷尽一生去追寻爱情,却被爱情刺的遍体鳞伤。

其实,不少人心中的爱情都像一座火山,专门为一个人的到来而喷发。虽然有的时候,那个人并不是那个对的人。我忽然想起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卓文君心中爱情的火山就是被司马相如激发的,毅然夜奔当垆卖酒也甘心情愿。我也似乎明白了万科创始人王石为什么已经年逾六旬仍然选择了离婚……迈出这一步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他们却做到了。

原来,这个世界上还真有这么一种东西,叫做爱情。

可悲的是,有的人心中的爱情的火山是一座活火山,“喷发”的次数太多,今天爱这个,明天爱那个,有花心之嫌。

可惜的是,有的人心中的爱情的火山是一座死火山,一辈子根本没有去真正爱过。

如果,一生之中能够为了心爱的人让爱情的火山喷发一次,抑或两次,为了爱情疯狂一把,亦是人生幸事。

因为,这个世界上还真有这么一种东西,叫做爱情。

活过,爱过,人生才会少些遗憾。

一辈子的等候 一种担当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在看电影之前就从各种宣传材料上知道这句话了,只是没想到自己看到它真的在电影中出现时内心会如此的震撼。近些年商业片充斥着各大影院,大明星的参演,高新技术的运用成了最大卖点,人们蜂拥的去影院观看,现在想想大多都是在当下感叹色调如何鲜明,场面如何宏大,明星如何漂亮或帅气等等,实在觉得情绪被感染到不行,大家会不约而同的高呼或惊叹,除此以外,在开灯的瞬间,或者说的再含蓄仁慈点在走出电影院时早以没有了感觉,这时反而会有种失落感,因为它只是单纯存在了两个小时,分量轻到导演用两个小时苦苦营造的整个故事的情结氛围在很短暂的时间就会离开我们。所以现在很多人选择不去电影院看电影,这时候山楂树之恋出来了,在那么多的商业片中出来的文艺片,我又一次忍不住赞叹张艺谋,在中国毫无疑问的排名第一的导演。影视作品也是文学的范畴,只是把文字换作图像的方式呈现,文学始终应该是,尤其是在当今社会,起到一个担当和传承的作用,而中国现在缺少的就是有这种担当精神的艺术家和作品出现,他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社会的问题并且更重要的是启发引导人们看到真善美的东西,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张艺谋做到了这一点,尤其是在他导演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后。开幕式的场面我想不光是中国人,整个世界都会永久记忆,那是怎样一种气势,需要怎样大的视野和胸怀才可以办到,然而过后他还可以拍出如此干净清纯的电影,在现在几乎已经绝迹的电影,所以张艺谋是大家,是真正有社会担当的艺术家。

可能真是现在的社会太多的物质化了,无形中我们的心早已改变,这部电影太纯了,纯到让我看完后竟会觉得什么都没有一样,可见我的心思已变得多么复杂,那些现实生活中的爱情,电视上电影中的爱情,无疑早在我心里画出各种的条框,老三和静秋的爱情和这些原有的已经定型的爱情相比,似乎轻到没有分量,但在我心中却是留下重重一笔。就是因为形式太简单了,才会觉得心太痛了。

看看现在的年轻人,看看那收视率高居不下的相亲节目,似乎觉的真爱慢慢离我们远去,还会有谁用一根小树杈拉着爱的人过河,还会有谁满眼泪水隔岸相抱,还会有谁等谁一辈子,就算有人说了,但是真是假又有谁知呢,想起了老三说的一句话,也许你还没有爱过,等你真正爱了,你会知道有个人宁愿死也不会对你出尔反尔。不知道别人怎样,反正我一听到这句话就已经彻彻底底被他感动,这是怎样一种承诺,又偏偏是用一种再平常不过的口吻说出,真爱永恒。

我想大多数人会感动到落泪,是因为现在的我们在这个变幻莫测恶世界里,早已不知道该如何承诺,该真的相信什么,不是不会,而是不敢那样单纯,是因为这种真挚纯净的感情在我们心中被埋藏了太久,似乎都要遗忘,但我们最终哭了,泪水证明这份爱永不消逝。

噙了一辈子的泪

文/许泽夫

鞭子抽得再狠,轭勒得再深,我也没见过你流泪;太阳再歹毒,土地再板结,我也没见过你流泪。

即使是刚生下幼犊,饱满的乳头生生地从嘴里拽出,脐带还拖在身后便下了地,将亲生骨肉分离在身后,也没见过你流泪。

很多时候,你的头并不像诗人歌颂的那样深深埋下,而是昂着,高高地向着太阳和白云昂着。

我从未见过你流泪。

从未见你流泪,我便认为你没有泪腺,没有泪腺也就没有眼泪。

在你生命走到尽头时,我看见你流泪了。

四肢被几根粗绳捆绑,其实用不着捆,用不着绑,你的气力已在无垠的大地上耗尽。

犁田人的那双粗手,此时不扶犁也不执鞭,握着一柄屠刀步步逼近。

一颗巨大的泪珠从眼眶滚出,陨石般砸向地面。牧童的心被砸出了一个天坑,毕生的怀念也填不平。

原来这颗泪一直噙在眼里。

你的头总是高昂,原来并不是高傲与蛮横,而是你害怕一低头,那颗泪就会落下来……

转身——一辈子的距离

文/宁晓

时间过的飞快,呵呵!不知觉间又是一个春季的临来!听着那首熟悉的相思的债,鬼使神差的点开你的空间,一种熟悉的气息在电脑上蔓延开来;曾经是那么一种温馨的气息,而今触摸起来分外的伤感,听着那些悲戚的歌,我呆呆的坐了良久良久。

记不得,从何时开始,如醉如痴的迷恋上了深夜的寂寥。总是喜欢那时斜倚在窗前,看着不远处的街灯,或明或灭;婆娑着酒杯,一瓶酒精在星光下,微微泛起闪闪的涟漪;痴痴的凝望,只因冰冰的涟漪中泛起的是有些发灰的温馨;重重的喝醉,只因贪恋那片刻的空白和宁静。

是谁扣起了谁的指尖,说携手等待你我岁月的荒老?那一阵迷茫的时候,你我热烈的相逢在我们的人生的路口,相遇的激情仿佛照亮了你我的人生,那时以为这就是我们的最后一个路口。可是人生总是充满着昙花一现,最终我们很快迎来了下一个十字路口,向左向右,我们都没有直行。缘何?我想你也和我一样的迷茫!

是谁和着春风,绽放了我那花般的青春?那一季花开的时候,你用你的激情点燃了我沉默许久的爱情。总是以为自己会和爱情无缘,遇到你,仿佛除了你一切都不再重要,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这样坚持了自己的观点。可是又是什么将那阳阳光下七彩的泡泡无情的戳破,噗的一声轻响,四溅的粉末竟然连一点痕迹都未留下!

是谁迎着夕阳,演绎了你那水般的柔情?曾经,幻想在梨花深处轻啜你的温柔;曾经,梦见在断桥边上相拥你的激情;随着落日缓缓沉没,你那绝然的而又陌生的背影散落成今日我无边的悲苦离愁。离开你的我,心似被尖刀扎破,疼痛随着血液流遍了全身各处。我知道自己原来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无所谓!

你就这样轻易的一个转身,把我们分在了地球的两极。北半球的孤单,心从繁华到落魄或许只要一秒,可是那段沧桑记忆的湮没,又需要多长时间尘土的堆积?冻结的心又需要几多温情的抚弄,才能再度融化?

依稀亮起的寒星,是否是我久违的启明?难以触摸的微风,是否会吹来我久盼的邂逅?咀嚼着酒精的糜烂,我缓缓吞下黑夜的寂寥。

“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古训在那一刻化作了串串的冰凉。哽咽的声音是那句断断续续的问候:你还好吗?

母亲的花园

文/郭成良

母亲住到城里已有两年多了。

两年前,母亲一直生活在老家,父亲离世十多年了,母亲守着大院,经营着几亩旱地。有母亲的老家像一块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环绕在她的周围。我们兄妹四人都已迈过不惑之年,散落在离母亲不远不近的地方上班。年头节暇,我们都会带着妻子儿女向老家奔去,围拢在母亲身边,叙叙家常,给母亲增加一些天伦之乐。

母亲在老家院子里经营着一个花坛,那也是父亲在世时倾注了心血的,每年端午节,花坛里的芍药、月季、金丝莲、芫荽梅相继开放,蜂飞蝶舞,花香袭人,曾在缺衣少食的年代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情趣。

几年前,我在城市边缘的城南买了房子,算是半个城里人,母亲心里乐开了花,在乡亲们前面说话有了底气,这是她和父亲大半辈子隐藏在心底的秘密。农闲时我们接母亲来住几天,让她享享福。母亲每次来只住几天就急着要回去,说老家事太多,放不下。其实我也清楚,忙碌了一辈子的母亲一下子无事可做,看着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流车流,心里空落落的。就在家里一遍遍的打扫卫生,家具擦拭了一遍又一遍,暗红色的地板檫得一尘不染,都能照见人的影子。

这年夏天,当老师的哥哥在我旁边的一个小区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房子。装潢收拾一新后就要搬家,原因是侄女大学毕业,在省城一家医院上班,一个人住在外边,哥哥不放心,动员母亲进城作伴。这样,母亲也成了半个城里人。

母亲对新环境的适应还是挺快的。每天早晨侄女上班后,她收拾完房子,做一阵针线活,再花十几分钟时间到我家,收拾一下,就回了那边。手头的针线活儿越来越多,针线盒里塞满了各种布料和丝线,还有从夜市上买来的各种十字绣鞋垫图案。

每当看到母亲戴着老花镜,坐在地毯上做针线活的身影,我的心里一阵酸楚。我知道,早过了花甲之年的母亲用这些针线活儿来驱赶心头的落寞。我就劝她每天出去走走,到小广场,听听曲艺,跳跳老年秧歌舞啥的。

母亲听从了我的建议,说下午出去转转。

几天后的一天,住在楼上的一个同事问我,你母亲在小广场的花圃里干活吗?我不免一惊,我说不知道。这段时间,家里好像没有母亲来过的痕迹,打电话,母亲遮遮掩掩的,我想母亲每天去小广场,跟着老太太们伸伸腿,弯弯腰,自己还有些难为情呢!就说,没事,广场人多,热闹,活动活动,转悠转悠,一天也就过去了。

母亲清楚,儿女们对她的安排,照顾孙女只是一个借口,更重要的原因是想让她纯粹休息下来,劳累了一辈子,该歇歇身子,享享清福了。母亲要走的那阵子,村里老人们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母亲,感叹着:“郭家阿奶到城里享福去了!”

知道母亲这几天的行踪了。

那天晚上,我和儿子带着疑惑到那边看母亲。母亲一脸的精神,前段时间的萎靡样子不见了。我们问及母亲这段时间的生活情况,母亲眉毛一挑,欲言又止,嘴里嘀咕了半天,才说出了实情。原来,有一天去小广场,看到有些人在平整花圃,侍弄花草,就忍不住上前询问,知道正好有个浇水的民工请假回家,就顶替干了几天,由于干得不错,老板留母亲继续在那干活了。

我听了不知说什么好,一阵沉默。母亲看着我们,说,干了一辈子,闲下来,心里急得得慌,找个活儿干,也可挣几块钱。

我知道无事可做的寥落对一个忙碌一辈子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就开玩笑的说:“你到城里享福来了,要让乡亲们看到,就要说郭家奶奶到城里打工去了,做儿女的脸上挂不住啊。”

母亲揶揄着说:“在花圃里干活的大多是我这样岁数的人,还有比我大的人。我虽六十多岁,但腿脚灵便,干点栽花种草浇水的活儿,累不着,多多少少能挣一点钱。再说,周围都变成花园了,大家出家门,看到花儿朵儿花花绿绿,心情也舒畅不是?”

我无言以对,我知道干活对母亲不是难事,都干了一辈子活了。生产队时,母亲年轻,饭量好,有力气,干活没人挑剔过。土地承包了,父亲却生病了,有几年不能干重活儿,十几亩地的农活主要落在她身上,尽管人手不够,她也没有舍得让子女中的任何一个人辍学做帮手。孩子们一个比一个用功,学习成绩一个比一个好,学习不用操心。再苦再累,收获的粮食会收进自家的粮仓,累也是甜的。后来,我们兄妹几个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家里种得地也少了许多。但母亲坚持种一点,一来补贴家用,二来还可以每年喂一头大肥猪,几只鸡,冬天到了,给大家分一点肉,自己家喂养的猪肉好吃,放心。如果把庄稼丢了,一头小猪也喂不起来,炕里没煨的,灶里没烧的……

在母亲的要求下,我从老家捎回了一把铁锹。

这一天,我们单位搞完活动,回家早一点,我把车停在小广场对面的马路边,那里是一个正在绿化的“河湟公园”,亭台楼阁、假山池沼已经修建完成,被分割成不同图案的区域里散落着百十号干活的人。摇下玻璃,一声声高亢的“花儿”传过来,我的目光搜寻着声音的来源,只见两三人一组,五人一帮,栽花种草的,浇水的,耙草的……我的目光搜寻着母亲的身影,那个脸颊消瘦,微微驼背的人,那个难得清闲,一闲下来却无比难受的人,在哪里呢?在一处假山旁边,我终于寻见了拿着铁锹弯腰忙碌的母亲。

我眼前一阵模糊。眼前浮现出一幅图画:一条条青砖小路弯弯曲曲地通向远处的绿荫中。小路两旁,偌大的草坪中不同颜色的花草勾勒出一幅幅富有诗情画意的图画,一块块奇石间或就躺在那儿,营造着一种城市的天然。远处一排青杨树,树树临风;近处数珠紫丁香,蜂蝶旋绕。三三两两的各族群众,扶老携幼,在河湟公园里徜徉……

我合上玻璃,长舒了一口气,驾车轻轻离去。

人,这一辈子

人生短似起朝阳至日暮,又好像春花、夏夜、秋日、冬雪,一年四季般短暂。

人之生来好像就背负了一个负重的行囊,行囊里负载了很多沉重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有生以来就安排好的,不管你是否愿意,学习,工作,孩子,爱人,父母,朋友,社会等等的一切……我们在不同的阶段必须背负不同的辎重,尽管有压力,我们仍要负重前行,这就是生活。

在负重行进中有的人不堪负重,所以,抱怨;有的总嫌获得太少,而不停地加载,最后也因负重过大,而中途想放弃。

人生中该背负的必须背负,不该背负的要放下。有人说:人的一生好比是叠一张纸,如果无计划,很难叠的很高,有计划的可以够得到天,哇,要那么高干嘛呢?人之存焉,生命最为可贵。正所谓: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一个人也就这么一辈子,一个不容我们从头再活一次,哪怕回过一天、一分、一秒都不可以。活出个现在,活出个自我,活出个色彩。

面对短暂的人生,我知道不得不努力抓住眼前的每一刻、每一瞬,坦诚而认真的生活,以渺小的生命、有限的时间,多看看这美好的世界,把生命的足迹留在每一天自己的生活里。

人人都会去争取自己觉得最好的东西,都不甘心任凭今天从指间流走,不希望自己两手空空,都不自觉的计算着自己这一天获得了多少,失去了什么?其实,日子一天天过去,直到有一个“明天”,方知道得与失的真正道理。

许多时候,我们都愿意不辞辛劳地耕耘,甚至于流血、流汗,也在所不惜。然而,人,这一辈子,期望与现实常常会发生冲突:我们所期望的,未必能够实现;我们能获得的,却未必是所望的。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生活本身不可能事事遂人所愿,人生也终究不是理想的化身。虽然,我们也曾辛勤耕耘,但总有一些东西我们一生都不可能得到。我们与其一厢情愿地追逐那海市蜃楼般的梦幻,倒不如踏踏实实地收获身边的每一份真实。要记住的是:人,这一辈子,能做的事情不多,无论做什么,只要做了,都是值得满意的。

人都要懂得顺势而为,趋腿自如。武侠小说里的一流高手,没有谁是刻意追求“武功天下第一”的,天分、机缘、悟性、加上一些苦练,然后说一句“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把酒言欢”就飘然远去过自己的日子,何其洒脱美妙;而那些使出吃奶的劲儿,便寻武功秘笈宝典要做“天下第一”的,本来还能做个二流,结果是多半把自己弄废了,二流都坐不稳。

人生,是一个过程。生命的意义在于耕耘,也在于收获;耕耘的过程,也是收获的过程。人,也就这么一辈子,浪费太多的时间去埋怨生活,不如现实地面对生活,努力的做事,花一定得时间填充自己的信仰,挤出更多的时间爱该爱的人,并充分缔造我的最爱的16小时(人一生的高峰期时间)。就是不给理想流出空挡。

真心真意地生活的态度,珍惜生活的每一次馈赠,不管能否达到理想的境地,面对人生,都会深深感到生活的充盈。

人,就这么一辈子!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文/高艳飞

“读书可以说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兴趣爱好。”聊起读书的事,胡滋夏的嘴角不自觉地轻扬起来,脸上的皱纹也随之一条条舒展,这些沟沟壑壑,就像一张张书签,标记着他几十年的人生轨迹。

胡滋夏已有70岁高龄,是一名退休职工。他告诉记者,在退休的10多年时间里,书本成为了他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胡滋夏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耳濡目染,有记忆起就喜欢看书了。“家里有很多知识分子,我从小受他们的影响,养成了喜欢看书的习惯,这习惯直到现在也依然保持着。”

退休以后,胡滋夏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可以遨游书海,逛书店也就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每天中午吃完饭,他就会到书店挑选自己喜欢的书来看,一看就是一下午,“我每个月能在书店看完20多本书。”

胡滋夏不仅仅喜欢看书,还喜欢收藏书本。每次逛书店只要遇到自己喜欢的书籍,他都会带回去收藏。胡滋夏说,收藏书本的习惯从年轻时就开始养成了,到目前为止,他的书房里已经收藏了500多本各类书籍。

“我比较偏爱文学类的书籍,特别喜欢曹雪芹的《红楼梦》和莫言的《生死疲劳》。”胡滋夏津津有味地向记者介绍他喜欢的书籍。

对于胡滋夏这样的老一辈来说,因为不习惯用电脑、手机,所以偏向于从书本获取知识。“我觉得手捧书本看书才是一种精神享受,现在的年轻人丢弃书本,沉迷于手机、电脑,是一种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况且对眼睛有很大的伤害。”胡滋夏说,“我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多一些时间,放下手中的手机或电脑,静静地读一本好书。”

我想我会一辈子孤单

夜又深了,总是在这个时候安静下来去想我现在的状态,我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做这些的意义在哪里?

大多时候,我即使想破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可仍然陷入左右为难的情绪,无法进退。譬如,我的周围,有些人为她们飘渺的爱情烦恼,而有些人在为他们还未来到的感情郁闷,然而,也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没有追求安稳地过着,今天有一位女生对我说,她决定毕业后直接结婚…我想,每个人的生活态度真的差好多,追求也截然不同,但每种生活方式都应获得我们的尊重,就如每一个存在的个体一样,无法忽视和抹杀。

虽然我依然经常倾颓,在深夜,在街角,在某刻听音乐的时候…,但已经可以基本控制,繁多的作业有时候让我没时间理会这些小情绪。

现在我单身,过着一个人的生活,有的只是周围同样聒噪的女同学,经常为赶作业忙的焦头烂额,偶尔逛逛街,聊聊八卦,就是我生活的全部。可我内心充实而丰盈,虽然算不上内心强大的姑娘,但总有一份独立自主的心态,有失落也有开心,真实地存在…

刘若英曾经唱着《我想我会一辈子孤单》告诉世人,她不会在爱了,可现在,照片上是她穿着婚纱幸福的摸样,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相信,不管现在的我们有多么的糟糕,这一切都会过去的!会有一个明媚的你在未来等着你走过去!

倔了一辈子的父亲

文/马泽友

今年春节过后,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去看望初中时的班主任老师。

一阵寒暄之后,老师的目光落到我身上,他忽然很感慨地说:“你父亲还好吧?也许你不知道,我和你父亲是老同学。”

“哦,老师,我父亲他很好,真没想到,你们还是老同学!”听老师提起往事,我又惊奇又高兴。

老师接下来讲的一件事,却让我如坠云雾。他说:“当年你父亲在供销社工作,掌管着很多紧俏物品。那年冬天特别寒冷,我想找你父亲去买些砟块儿,回家生火取暖。”有个同学插话:“走后门啊?”“是的,那时候是计划经济,买东西都要凭证凭票。我好话说了一大筐,你父亲硬是没给我开这个‘后门’……”

看得出,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师对这件事还那么耿耿于怀,还在“怪罪”我父亲。本来,我以为老师旧事重提,会讲述他们老同学之间一段难忘的情谊,没想到,我尊敬的老师会说起令我非常难堪的往事,而且是当着我几个同学的面儿,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无独有偶,我的一位长辈亲戚因为案子,到检察院找我说情,见我推脱,竟然冲我发起脾气:“你和你爸一样,都是倔种,一样的死心眼!”“我爸他怎么您了?”“我让你爸跟我一块儿来找你,说破大天,他也不来!”

临走他还愤愤地“开导”我:“别学你爸,小子,心眼儿活泛点,别把道儿走绝了!”

知父莫若子,父亲在企业上做了一辈子主管会计,直到现在,在街上遇到熟人,还都称呼父亲“马会计”。父亲的耿直倔强在我们县里都有名,在有些人的眼里,父亲当时的岗位是个“肥缺”,只要他稍微“活动”点,升官发财,有的是机会。但父亲不仅过着清贫的日子,还“得罪”了不少人。据说有一次准备提拔父亲做副主任,条件是做假账,父亲拒绝了。副主任没当上,还被调离了会计岗位。直到那伙人犯了事儿,父亲才重新回到会计岗位。父亲这辈子唯一自豪的,就是工作上没出过半点儿差错。

回到家,我把代父受“过”的事跟父亲说了,父亲言语不多,却句句让我铭记在心:“我问心无愧,这辈子我只认一个理儿,做事要对得起天地良心!”

代父受“过”,父亲在我心中的形象却更加高大,我为我的父亲骄傲。

走失的铁鸳鸯

文/张虹

从大姐家出来,下决心要坚强一些,要从姐夫去世的悲伤里走出来。一回头,却看见院中那口井——那深深的、供应着一家人日常用水的井,从此,就要大姐自己用长长的井绳从井里打水了。六十五岁的大姐,能否提得起一桶水?这么想着,眼眶又一次湿润。生活,充满缺憾又充满无奈的生活啊!

生活最大的悲哀,是无论多么相爱的人,都无法做到同年同月同日生,更无法做到同年同月同日死。姐姐和姐夫曾经多么相爱。母亲常常赞叹他们苦难里相濡以沫,赞叹他们一辈子没红过脸。常常引导我们回忆:你姐姐刚结婚分家时只分得一间半草房,下雨天外面大下屋里小下,做饭时浓烟出不去,呛得人鼻一把泪一把的,他们却把日子过得甜甜蜜蜜的。而我的记忆里,最难忘的却是他们年轻的风光。他们在1968年由人介绍相识,却是一见钟情。姐姐第一次到姐夫家,就住着不肯回来了。姐夫身材高大,面庞清俊,双眼皮大眼睛,一身簇新的军装更增添几分威武。在那困难的年代,由新疆回来的他,带着很多甜美的葡萄干和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章。那让我们多么风光啊。很长时间,我们都是村里娃娃们艳羡的对象。他们结婚时的场面就更不用提了。姐夫家和我们隔着两个村庄,一个学校。那年头时兴革命婚礼,强调简单。新郎官带着一帮人挑着两床新被子到我们家娶亲,他在前边走,姐姐和娘家送亲的人在后边跟着,走得很慢很慢。现在想来,兴许是为了尽量将那人生最美好的时刻拉长吧。全村的人都拥在村口看热闹。我们的姐姐是村里的赤脚医生,又是她那一代人里唯一读到小学毕业的女子,更何况,她还在革命样板戏里演过李铁梅。郎才女貌的一对,是多么惹眼啊。小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全都拥出来了。其中最骄傲的音乐老师李丽,挤在最前面。她因为骄傲三十岁了还没寻下婆家。我猜想,她是艳羡我们的大姐哩。

我们是多子女家庭,又因父亲是外省人,在村里很孤单。姐夫的出现就像太阳照亮了我们阴霾的生活。那时候,每当姐姐姐夫回来,父亲脸上的皱纹就会展开,母亲几乎是狂喜的,满村里奔走着去借鸡蛋和挂面,搜腾着所有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招待他们。而且,不允许我们有一丝怨气。

姐夫后来安排在供销社工作。他是勤谨敬业的,很快提拔做了公社一级的供销社主任。那时化肥农药、白糖布匹都是限量供应,姐夫也就自然而然成了我们那一带人们心中的权势人物。姐夫生性温和谨慎,待乡人非常和气,乡人相求,总是想方设法满足其要求,因而在乡邻中很有威望,也给我们的家带来不少荣耀。

姐夫的苦难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按说那时节,他们儿大女也大,该是最幸福的时候,却因商业系统改革,他拿不出第一桶金承包商店而生出种种烦恼。再就是儿女婚姻,也让他颇费心事,紧接着又是盖房子的烦恼。一辈子谨言慎行,且优雅自尊的他,为修房造屋四处举债,受尽煎熬。盖房时,长达三个月睡帐篷,看守建材,用得上风餐露宿这个词。好容易建好楼房,他却病了。而且一病不起。

姐夫一辈子是勤谨的。许多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都会茫然失措,他却在庄稼地里从容地找到了新的生活;姐夫一辈子极其节俭。因为手头不宽裕,他没有大方地花过一分钱;他一辈子又是谨小慎微的,从不错说一句话,从不错走一步路;他一直举止文雅,即使在住院的最后时刻,也保持着干净整洁、文质彬彬的模样;他是年轻的,腰板挺直,步履矫捷,乌黑的头发里不见一根白发。这样一个健康的生命,却突然地走了,使所有熟悉他的人简直没法将死神和他联系在一起。

好在大姐大心大性,把生生死死看得很开。我曾经最为担心她想不开。多么相爱的铁鸳鸯啊,在几十年的岁月里,去地里割把韭菜都要相跟着,一辈子基本上形影不离,如今阴阳两隔,她竟如此泰然,倒也叫人生出几分佩服。是的,逝者长已矣,活着的人还将活下去。随所爱的人化蝶而去毕竟只是传说或者神话。

安息吧,姐夫。在亲人中间,你不是永逝,而只是暂时缺席。如你地下有知,我应当告诉你,我几次想在手机的名单里删除你都没有做到。你还在我们中间,在我们的心里。

他—人民的榜样

文/张敏

最近,一个响亮的名字再次响彻大江南北。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他廉洁,两袖清风,表里如一;他固执,面对家人的劝说,有如秋风过耳,依然执着造林;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他就是被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的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

他是一个贫寒农民的儿子。挨过饿,受过冻,所以深知群众的疾苦。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负责是他一生的理想。跟党走,听指挥成为他人生的永恒信念。他视百姓为亲人,从不摆架子。为了让人民富足,他忘我工作,无私地奉献。走下工作岗位后,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他改变了主意,扎根大亮山林场,一干就是22年。在这22年里,他起早贪黑,辛勤劳动,终于汗水让山石裸露的荒山变成了苍翠的绿洲,让不毛之地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他深感欣慰,因为他无怨无悔的付出已经得到了最无价的回报。

我深深地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当年,杨善洲刚承包荒山时,林场缺少树苗,而他又拿不出多余的资金来购买树苗,就拿着一个麻袋在大街上拾果核,自己去育苗。为此他的二女儿还跟他闹过别扭,他生气地说:“如果你觉得丢脸,就不要说你父亲是杨善洲!”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杨善洲当年在街上拾果核的狼狈形象,哪会有今天这林茂草丰的乐园呢?

杨善洲说过的一句话,我至今仍记忆犹新。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就不停止。”这是他坚守一辈子的理由,也是他奋斗一辈子的写照。坚守一辈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前半辈子,杨善洲热心助人,后半辈子,他仍然如此。

虽然杨善洲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我们无法忘记他头戴草帽,脚穿草鞋的形象,无法忘记他在云岭大地上书写的精彩。我们虽然做不到像杨善洲那样的无私奉献一辈子,但我们也可以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说做事有责任心,把握每一个可以为班级争光的机会……

“善洲虽逝,精神永恒。”让我们行动起来,传播他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吧!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