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亲情故事

2023年03月12日优秀文章

我的亲情故事(必读14篇)

老家老屋老娘

文/张平

时针倒退到1980年,那年我们一家六口还是生活在两间小草房里,责任田刚承包到户,温饱有了起色;实行大包干,人人有干劲,我和父亲一起起的早早的,我满村遛着拾粪,那时没有化肥,庄稼一枝花全凭粪当家,粪成了抢手货。父亲管理田间,看着自家的庄稼喜在心间,还是狠不得‘拔苗助长’,盼望有个好收成,再盖一口房子;父亲也急啊,我和大哥已经在大队的看麦场屋子住了二三年。

那年春天,过了年,一卦小鞭炮在山边炸响,父亲找了几十人便开始起石头,都是找的人情活,一天三饭六茶管着,上下午我得给送茶水,母亲天天蒸馒头,炒几个普通菜,大家吃完了就干,一人一天也起不出几块石头,说说笑笑,我在那也听了不少本村过去的老故事。就这样,一两个月,也起了好大的一堆石头。

到了夏天,农闲之时,父亲找人找地排车朝家拉,在村西北的一片洼地;我们都不看好那地方,是涝荒禾蛙子窝。父亲说:"只要有人住,它们都自动上一边去啦。"到了秋天收完种上,又到了农民无所事事的季节,父亲才开始正式动工建房,整整一个头年, 5米宽,两米多高的三间瓦房终于落成啦;装上玻璃门窗,屋里用三合土轧平,真是漂亮,好多人都来看刚建好的新房。

我们一家很快住进了新房子,接着盖锅屋,猪圈、牲畜房、羊圈,鸡窝、鸭圈还有三间过道,我们家变化着,其实,全村都在变化着,不二年,几乎没有了土房,都比我们家更高更宽敞明亮,我们家的房子被挤到了村后边,新盖的房子在向前大路两边发展。

后来,父亲不在了。我们也长大啦,我们兄妹四人陆续成家立业,那个曾经给我们一家人欢乐的、辉煌一时的家,就剩下母亲一个人,再也没有一大家人的热闹;我们都想让母亲在自己身边,不想在让母亲守着老家老屋,我们的离去,母亲一定是孤独和寂寞的。由于年久失修,屋也开始漏啦,墙面也裂开了缝,院墙也坍塌啦;说什么,母亲也不愿意离去,母亲认为,老家随便,院子还大,把以前的锅屋、过道都扒啦,院子更大了,母亲开始利用院子,种上各种蔬菜,成了农家小院。母亲种的蔬菜,长势好又新鲜,也不施农药,是真正的无公害蔬菜。

看着满院郁郁葱葱的蔬菜,母亲总是自己不吃;我常劝母亲,蔬菜要趁新鲜吃好,别等老了,就没有营养啦。母亲说:"你哥、你弟、你妹都在城里,我等他们家来捎一些回去吃,城里菜太贵啦。"每次大哥来家,母亲一包一包把蔬菜包好,这个是你妹的,你弟喜欢吃土豆这袋子是他的,还有耐搁的大蒜,大哥咋呼说,车快盛不下了,母亲才停手。说,下次再捎吧。

去年大哥说:"娘,老屋要塌啦,我们再给你盖座新房,我想好啦,漂亮的。"母亲说什么也不同意;母亲说:"我都快80啦,还能活几天呀,老神费财的,娘老啦还能住几天,再说你们有那个心也没有那个时间。"大哥说:"要是把娘砸死啦,我们不就没有娘啦。"娘说:"怕什么?娘那么大的岁数,多活一天少活一天无所谓的。难得你们来到家,还能看到从小长大的,老家、老屋,给你们做吃做喝的老娘就行啦……"

藏在针脚里的母爱

文/肖春荣

记忆中,我是穿着母亲做的布鞋长大的,那时候的人们都穿这种自制的布鞋。

做布鞋的工序很复杂,首先找出不穿的旧衣服,挑能用的剪出来洗干净,用白面熬上半盆浆糊,一层一层地把布块贴到饭桌上,一般是五至六层,用来做鞋帮的部分在最上层糊一层新布即可,然后拿到外面阴凉的地方晾晒,这个过程俗称打袼褙。我曾问过母亲为什么不拿到阳光下去晒,母亲告诉我说那样的话容易让袼褙变形,以后就不好用了。

袼褙晾干得用大半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晾干后揭下来就可以开始了,头道工序叫开袼褙,对照着鞋样用剪子分别裁剪出鞋帮和鞋底儿的袼褙片,然后用白色的布条沿边,再把鞋底部分的袼褙粘在一起,用几块砖压在外面的窗台上,听母亲说再晾干后就可以纳鞋底了。

纳鞋底的线是用麻皮搓的麻绳,我见过母亲搓麻绳,把裤管挽起来,把麻皮在小腿处搓成麻绳,纳鞋底是细致活,得先用锥子在鞋底上扎眼,然后用针把麻绳引过去再用力拉,不但得排列整齐,还要用力均匀,这样鞋底才能平整美观,比起整个工艺来看,恐怕就数纳鞋底最费工费力了。

相比之下绱鞋就简单多了,但那也是个精细活儿,听母亲说是做鞋的关键,也马虎不得。首先,要把脚尖和脚跟部位的鞋帮和鞋底部分固定,然后再一针一线地缝合就可以了。全部工序完成后,再把一些旧报纸、破布等塞到鞋里为鞋子定型,一双鞋就算做好了。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开运动会让穿白鞋、白衣服和蓝裤子,母亲特意为此给我做了一双白布鞋。我一看不喜欢,无论母亲怎样劝我都坚决不穿,那一次母亲气哭了,狠狠地揍了我一顿,把那双鞋扔到炉子里烧了。后来听奶奶说,母亲为了做那双鞋,一整夜都没睡觉……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挑剔了,母亲做什么我穿什么,从无怨言,虽然越来越多的同学都不再穿家里做的鞋了。接到大学通知书以后,母亲给我准备上学的用品,问我还缺什么,我说想要一双她做的布鞋,母亲笑着说都大学生了哪能穿那个,嘴上虽这么说,可是一连几天都在忙着给我做鞋……

几年前,母亲患了子宫癌,做了两次大手术以后癌细胞转移,剩下的日子不多了,那段时间我几乎放下了一切应酬,每天陪母亲吃饭、聊天,陪着她在小区里转转,母亲最多的话题就是讲述我小时候的那些事儿,并因那双白鞋打我而懊悔不已……

一次,我推着轮椅陪母亲散步,母亲看到不少人都穿那种千层底布鞋,就指给我看,并说回家后也给我做。看到母亲兴奋的样子,我没忍心阻拦。

回到家里,母亲真的就忙碌了起来,打袼褙、搓麻绳、找鞋样儿,一针一线地纳鞋底。那双鞋只做完了一只,第二只还没有做完母亲就去世了,就在发病的前几个小时,母亲还带着老花镜纳鞋。

每当怀念母亲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母亲做的布鞋,鞋底上密密麻麻的针脚,是深深的母爱。

怀念我的父亲

文/@向往明天@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一直是个严厉的人。父爱像座山,俗话说,"养子才知父母恩",提笔至此,不禁潸然泪下:敬爱的父亲,一转眼你已经离开我们十年了!你在天国还好吗?你可知道,你的儿子无数次在梦里见到你?!

父亲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自16岁被抓去充军后,由于天资聪颖,在1948年22岁时,就已经官至蒋经国直系部队通讯部的中尉。可是,父亲生不逢时,48年共产党解放全中国,国民党军退守台湾,父亲被安排飞往台湾。当在徐州等候飞机时,父亲想到此去经年,未知何年何月再见父老弟兄,终因放不下亲情,将一身中尉军服脱送与部下穿去台湾,自己偷偷回来。自此亦改变了他的一生。

我不得不佩服父亲,从国民党回来后,一系列的运动从未影响到他,这当然与他的灵敏与机警有关,难怪他在后来的工作中,历经土改工作组长供销社经理等职,上级多次要求其入党提职,他总是以各种理由回绝,卓有远见的父亲深知:在那个看似和平的年代,如果因为入党清查到一点点政治上的"劣迹",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谈到父亲当然就不得不谈到母亲,在别人的撮合下,父亲娶了当时品德优良,貌美如花的母亲。这是一段让邻里乡亲羡慕和赞叹的郎才女貌的婚姻,母亲身出有知识有教养的富裕家庭,她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哪怕一棵好菜也必须等父亲一个星期回来才摘;也严厉管教着一大群孩子,乃至于直到现在,哥几个谈及母亲的厉害之处也都还"不寒而栗".

可惜好人命不长,母亲在我2岁时(时年母亲48岁),由于劳累过度染上重病,即便当时来说父亲已经给予了很好的治疗,由于各方面条件特别是医疗条件的落后,母亲还是丢下一群未成年的我兄弟姐妹6个,撒手去了!

遭此突然变故,和如此深爱的母亲的生死之别,让父亲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但父亲毕竟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的思维从来都是一如既往的清晰,父亲即刻办理了退休(虽然他还没有到年龄,虽然他的领导和部下是那么的热爱他),让一个稍大的孩子顶替去参加工作,自己在家管理起余下大部分未成年的兄妹几个,并且又当爹又当妈,开始学做农活。即便如此,父亲从不让一个孩子落下读书学习,他以自己的经历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也深知政治的残酷性,他总是对我们说:教书好,教师受人尊重,任何朝代都需要教师。而他总是以自己的权威,让人不想去反对,自觉地顺从。正因为如此,我们家五弟兄就有3个从事教育工作,这多半有父亲的影响。

同样的,在这里不得不提一点,母亲去世后,父亲当时的身份以及威望,给他提亲的不少,虽然家庭确实需要帮手,但是,深爱自己的孩子的父亲,同样深深眷念着母亲的父亲,既怕娶来苛对了我们,也怕没有逝去的母亲那么好而影响了家庭,所以最终总是一一拒绝,这一直是乡里的美谈。

我应该感谢父亲,他教给了我生活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使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谦虚谨慎,坦荡做人!

我的父亲

文/蔡雨人

自小至今,我与父母的交流甚少,与父亲促膝谈心这样的事,可以说几乎没有过。一提到父亲,我想到的便是他那瘦削的身影、布满沧桑的黧黑的脸庞、善良憨厚甚至有点懦弱的性格、不苟言笑的表情、捧着水烟筒坐在门槛上的悠闲和深沉、对左邻右舍热情有加对家人严厉有余的态度……

父亲,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未给我们四兄妹任何撒娇的机会,也不会像别人的父亲那样偶尔从城里给我们带回点稀罕的零食,甚至连零花钱也不曾给过。父亲,他一辈子忙忙碌碌,沉默地承担着沉重的生活压力,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他一路走来,练就了他的倔强,练就了他从不说出口的爱——对老伴,对孩子,对孙子,都是一样。

父亲,风里来雨里去, 夜以继日地奔波劳累,结果落下了严重的胃病。有一回,因为胃病的突然发作,他倒在田畦上痛苦呻吟;还有一回,因为胃疼得厉害,他忍痛躺在牛车中,听由家里那头颇具灵性的老黄牛送他回家;还有好几回,父亲揣着那可怜巴巴的一点钱徘徊在医院门口,最后却又扭头往回走,忍着那隐隐的闷痛。

父亲,他曾经是一名螺角手。年轻时的他吹起那螺角,荡起沉闷的螺声,催促着每一位生产队的社员加快了去耕作的步伐。但在我的记忆中,那深沉的螺声,更是辛酸、苦累、沧桑的啼鸣。父亲还是村中戏班子里的喇叭手,他鼓起腮帮子吹着喇叭,那萦绕在乡村幽静夜晚的喇叭声或喜、或悲、或激昂、或凄凉,听来让人荡气回肠。

父亲,他也是一名闻名乡里的泥水工,他乐于助人,对乡邻有求必应,村里那些七十年代建的泥墙房屋,八十年代建的砖瓦平房,乃至现在兴起的小洋楼,这其中很多房子都留有他的汗水和心血……

父亲,他也曾读过两年扫盲夜校,所以还不算是文盲。识字并不算太多的他,对小说《水浒传》的崇拜却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有空的时候总会翻出来看看,每次和我们讲起其中的故事,总是抑扬顿挫、有板有眼,甚至还能背出书中不少人物的原话和诗句……

我的父亲啊,你也是一本厚厚的书,一本沉默无言的书,可是字里行间,写满了你最深沉的爱。

母亲同我在康定生活的那几年

文/王朝书

康定,是一座爱城。在康定这座城市,我学会了爱并让我的母亲感受到了爱。我和我的母亲终于相爱了。

童年记忆中的母亲

母亲,既是母亲,又是"父亲".母亲是我的爱,也是我的抗争。

一出生,我就在"阶级斗争"的漩涡中。通常,媳妇与婆婆是天敌。更何况,母亲面对的是一位从民国走过来的婆婆。当母亲还是新媳妇时,她的婆婆即我的奶奶与母亲几次交锋后,交出了钱柜钥匙。从此,母亲在她的新家里站稳了脚跟,占据了上风。然而,随着我的出生,已经吃斋念佛不管家事的奶奶与母亲再起冲突。

对我,奶奶有着特殊的情感:我出生后,她摆下香案,向神请了我的名字。这是奶奶在她的孙子孙女中唯一做过的事。奶奶对我溺爱到不能听见我的哭声。但凡我哭了,母亲就会挨骂。她认为母亲没把我照顾好。奶奶倾其所能地爱着我。当年幼的我哭泣时,贫穷得只有一副干瘪奶子的奶奶将她早已断奶的奶子塞进我的嘴里,让我享一时的口感之福,丝毫不顾我已冒出的牙齿会咬破她的奶头;当年幼的我想到父母劳动的地边玩耍而不愿走路时,奶奶将我用背篼背了,从家里走几十米远的路把我送到父母身边,那是她最后一次背孩子。当奶奶听见我在背篼里喊将我放下时,她发现,年老的自己已糊涂到不知孩子头下脚上地倒栽在背篼里。从那后,奶奶再也没有背过她的任何一个孙子。我出生时,奶奶年事已高,带小孩已极为困难,她将她在尘世间剩下的能量都给了我。

不幸的是,奶奶对我的爱,却在有意、无意间挑战了母亲对孩子的权威。甚至,奶奶自己都不知道,潜意识里,她将对我的爱化成了折磨母亲的武器。时常为了我,奶奶将母亲骂哭。无辜的我,无意间站到了与母亲对立的行列。

在奶奶的庇护下,受趋利避害本能的驱使,我学会了与母亲周旋。但凡做错事,母亲要教训时,我会跑到奶奶身后,或者哭得很大声,这样奶奶就会训斥母亲,我就免去了皮肉之苦。当时,母亲的委屈,我并不知道。因为,我只是个孩子。我满心、满眼的世界仅是快乐。我不要挨打。因为不要承受挨打的疼痛,我开始与母亲对立。

母亲对我的情感日益复杂。我是母亲十月怀胎生下的女儿,然而,我却又是她委屈、痛苦的由头。每当因我而挨骂时,母亲对我就爱怨交织了。母亲不敢反抗奶奶,她只有将对奶奶的所有埋怨转移到我的身上。母亲不想委屈地活着。她认为只要我不听奶奶的话,转而乖乖听她的话,奶奶就找不到岔子了。母亲觉得必须驯服我。因为,我不像是她的女儿了,不仅给她招来痛苦,还不服从她的教训。

母亲开始行动,意图驯服我。

一个冬天,奶奶外出。家里只有母亲、父亲及我。一天,父亲也不在家。那天,我外出玩耍,回家却推不开门。门被紧紧锁住了。进不了屋,我爬上门前一棵已没有树叶的桃树,高喊着"阿妈、阿妈……".我知道,我的声音母亲一定听得见,她会很快回家开门。然而,将近半个小时,没有回音。我开始感到不安。但是,我知道,母亲一定就在附近哪一家的火塘边。又继续喊,"阿妈、阿妈……".如是,又过了将近半个小时,依然没有回音。对母亲的怒意渐渐从心底升起,我不再喊"阿妈".在桃树上,喊着母亲的名字,"李明英、李明英……".我想母亲这下一定听得很清楚了。可是,村庄依然寂静。寒风中,我挂在桃树上,荡来荡去,看着乌鸦"呱呱"叫着回巢,看着火烧云渐渐暗淡,看着一根根光秃秃的树枝,看着冬天原来是这个样子。寒风中,我紧一声慢一声地喊着,"阿妈、李明英、明英娃儿……".我把母亲的乳名一起捎上了。我已在造反了。叫大人的小名,在母亲的家教里意味着以下犯上。

天快黑时,母亲终于回家了。我问她,"嘿,你咋没听到我喊你呢".看着寒风中挨冻的我,母亲脸上带着胜利后狡黠的笑容,"听到啦,我故意的。今后,你听我话不哇".母亲的回答,让我沉默了。为了让我听话,母亲竟用了卑鄙的手段。我有点不喜欢母亲了。

母亲驯服我的计划没有成功。又用苦肉计逼我就范。她假装不再管我,丢下我一人在家,而她则回外婆家去。母亲想让我感到害怕,从而依赖她。然而,她没走出多远,我就在家里撒泼,大哭,并将母亲挂在晾衣绳上的衣服全扔在地上泄愤,以此表达对母亲一而再地逼迫我的不满。母亲听见我的哭声,以为我怕了。可当她回家看见一地的狼藉时,傻眼了。她意识到,我已经野了,想驯服,没那么容易。

母亲动用最后一招——黄荆条下出好人。当奶奶又一次不在家的时候,母亲将黄荆条招呼到了我身上。

荆条落下时,我的身上在疼,心里在失望——这个世界不美好。我心中的人间只有快乐,没有痛苦。那天,母亲将往日的积淀一起对我"招呼"了。

那一天,我爆发了一次大反抗。

当母亲的黄荆条停歇后,我哭泣着,模仿奶奶的动作,敲响了家里神龛上的铁磬,"当……当……"的声音传出很远很远。然后,我在神龛上插上香烛。之后,我跪在蒲团上,磕头后,边烧纸钱边向神仙请求,"神仙爷爷,你把我收回去嘛。我不想在这了。我妈对我不好。呜呜呜……".钟磬声早惊动了此时在地里劳动的母亲。敲钟打磬,这对母亲是一件天大的事。钟磬声响,意味着,神仙已被惊动,我在它们跟前许下的心愿会兑现。母亲吓住了,悄悄地、远远地看着我的举动。母亲只想我听她的话,不想我死。

看着我边磕头边向菩萨请求,母亲明白了,我是不会乖乖地听她话的了。母亲做出了决定:今后再也不教育我了,让我自己一个人去混。她赌气地想着:倒要看看,这辈子,我会把自己折腾成什么样。那时,我大概三岁左右。

和我在康定生活的那几年间,母亲讲出了这段往事,讲出了她当时的想法。我根据母亲的讲述,加上记忆的碎片,猜测她和奶奶的心理。

经母亲讲述,我明白了,我的命运在那一刻走向拐点:我用拼死挣得了自己的命。从那之后,我的人生由我负责。我没有了父母这座大山。我成了无法无天的美猴王,自由而无方向。

经母亲讲述,我也明白了,为什么记忆里母亲非常宠爱妹妹,对我则是淡淡的。

我的爷爷与我的奶奶

文/小粥大洲老舟

在我的记忆中,爸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了离我们家很遥远的地方工作,我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或许在世人的眼光里,跟着爷爷奶奶会不如和爸妈一起生活。但我不这样认为,我很庆幸小时候陪伴在爷爷奶奶的身边,因为那样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

爷爷奶奶一共有三个孩子,我的父亲是其中年龄最大的那个,而我就成了家中小辈里面最先出生的那个小孩。那个小孩就是家中的小公主,两个叔叔外出工作回来都会给她买好吃的;但凡是家中的好玩的,也都是最先给她。而这个家里面最疼她的还是她的爷爷。

我家离学校很远,那个年代的农村还没有校车,都是步行去学校。记得有一天早上,爷爷说昨儿晚上看了天气预报,让我记得带一把雨伞,而一向神经粗条的我却忘记了,然后就匆匆忙忙的赶去了学校。放学前的一节课窗外下起了大雨,心里有点后悔没听爷爷的话,骨子里却很任性,准备下课后顶着雨跑回家。就坐在那座位上往门外跑的一瞬间,看到了站在教室门口的爷爷,看到了他那不断寻觅我的眼神,看到了他额头上焦急的汗珠。回想起来,他该是用多么急切的脚步赶到我的学校,只为给我送来那一把暗黄色的油纸伞,怕他的孙女淋湿了。而那时候的我都没有立马大声的叫爷爷,只是慢慢的走过去拿着他有些僵硬的手中的伞。

南方的农村一般都种着水稻,小时候家里有一头牛。每当爷爷去放牛的时候,他都会背着我。我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我不知道爷爷背上的我那么沉重,不然也不会导致爷爷的背看上去那么佝偻。在我稍微懂事一些的时候,我想着自己一定要认真学习,以后有出息一些,让爷爷奶奶过更好一点的生活。可是,时光它不会等待你。你长大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爷爷奶奶变老的速度。在我上高中的那一年,爷爷生病了,那一年爷爷70多岁,他生病了。

生病之后爷爷会很依赖奶奶,我的奶奶喜欢和其他老奶奶一起聊家常。有时候奶奶告诉了爷爷去邻居家聊聊天,过一会后爷爷发现奶奶不在家中,都会变得非常着急,会大声的喊我跟他一起找奶奶,当时很固执的我并不懂得这种情感。那年的冬天,奶奶的亲妹妹从外地回家,她家离我们家有些远。奶奶跟我说,她当天晚上不会回家,要我照顾好爷爷。我做了晚饭给爷爷吃后,我们看了一会电视,爷爷忽然对我说,"周婷啊,要不我们还是去把你奶奶接回来吧!"那时候家中没有车,很晚了也不能打到车。我就劝他当天好好睡觉,第二天奶奶就会回来的。第二天我七点多起来,在家中没看到爷爷的身影。我突然想,坏了,万一爷爷不知道路走丢了可怎么办,我立马往外跑。就在那条有许多泥泞的路上,在那个能看清车开来的十字路口,我看到了我爷爷蜷缩的背影,像一个雕像一样伫立在那里。那是冬天,南方的冬天很湿冷有些冻,邻居告诉我,爷爷很早就站在那里了,都快两个小时了。我明白,那是他用他独特的方式爱着奶奶。

后来,爷爷的病更加严重了。他的脾气变得很暴躁,以前对奶奶说一不二的他,现在会朝着奶奶吼。不过吼完之后,他也会笑嘻嘻地对奶奶说,"你原谅我啊,都怪我得了这样的怪病,来,这是你喜欢吃的菜,你多吃点啊".

我也已经20多岁了,去过一些城市,见过阳光的少年,温暖的少年。可是我还是不懂得爱情,真正的爱又是什么呢?看看爷爷对待奶奶的那份关爱,我想说奶奶选择了爷爷应该是没有遗憾的。我呢,我也只想在漫漫人海中寻找一个能聊得过去的人,在漫长的岁月中有个人作伴就好。

那些片段,关于父亲

文/马振贵

父亲离开我们已近40年了。我8岁时,父亲因一次工厂事故去世。父亲是工伤,高空作业时被桥臂碰了一下,瞬间坠落,同时坠落的还有我们整个家庭,当时只有大姐一人刚刚技校毕业,其他姊妹五人都还在上学。

父亲突然离去,打击最大的是母亲。母亲含辛茹苦拉扯着我们长大,维系着这个家。对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对父亲的记忆不是很多,并不是我对父亲没有感情,而是父亲和我们一直都是两地分居。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复员后到省城太原的工厂工作。

我对父亲的印象更多的是一个个片段串起来的。每年父亲探亲时,总能给我带来许多期待。上世纪70年代,父亲都是骑着他那二八加重自行车丈量从太原到平遥这段距离的,还要负重两袋白面和一些吃食、物品以及省吃俭用下来的稀罕物。仅仅几块钱的火车票钱,父亲也要省下来家用。

父亲的身体非常强壮,早上早早从太原起身,傍晚时就回到了村里。因为提前有信回来,我早早就和哥哥等在村口,登高眺望。暮色沉沉时,看到父亲坚实的身影,我们疯跑过去,哥哥接过单车,我钻到父亲怀里,父亲总要俯身抱起我。父亲的胡须很硬,硬茬茬很扎人,他抱起我,亲吻我的脸颊。

父亲每次回来带给我们的东西很多,有一样东西是固定的,那就是父亲抽烟积攒下的一张张烟盒。每一张都压得平平整整,可以看出父亲小心的拆卸。因为烟盒背面是白的,可以写字。母亲拿针线仔细缝好,姐姐们教我在上面写字,写拼音。第一遍用铅笔写,第二遍再用圆珠笔或钢笔写。写满两遍之后,我就可以把烟盒拆开,叠成纸元宝和小朋友玩了。印象中很多是"战斗"烟,偶尔也有一些"大光"烟,"大前门"是很少见的,偶尔出现一张也是最整齐最鲜亮的。

有一年,父亲给我带回来一个滚铁环。铁环焊接得非常好,亮晶晶的没有一点锈渍,刚一拿到手,我的欣喜劲儿甭提了,急急忙忙拿出去玩。父亲骑着单车,铁环斜背在身上,两百余里路程一路骑行,至今想来,都有一种隐隐的痛。父亲一辈子辛劳,没有享受上一天好日子,父亲健在时,我们日子虽过得清苦,但很幸福。记忆中关于父亲的每一个片段,也成为我思念父亲的一串串珠子,虽然零落,但我知道,有一根父爱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五月,想你的季节

文/生命花999

在我的心中,我很爱我的妈妈。不仅是因为她生我养育了我,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完成的家。我非常爱我的家,爱家里的每一个人。他们是我在这个世上最爱的人,因为节日的到来更让我如此的想念。

我想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独一无二的记忆。幸福的时光,划过指尖。那些还温暖的记忆,留在心底,从未远去。滚烫的泪水,激动的言语,一切都逃不过母亲的眼睛。她是那么的伟大,又是那么的无私,一生的奉献,只为了让我们幸福。

悄悄的岁月,白发挂满,容颜变得憔悴。我知道,一辈子操碎了心,为了孩子。这份爱,感动天地,让我们握在手心里,享受一辈子的恩情,却从未让我们回报。

她,我的妈妈,就是那样的一个人。她的喜怒哀乐,都深深的影响着我。因为她幸福,我就会很快乐。就像小时候,我是她的宝一样如此。

不知不觉就这样走进了五月,第一天就告知有雨,让我出门前不得不备好雨伞。其实,我是不想出去的,被朋友说动了,那就出去散散心吧。

我最爱的裙子,看来今天是穿不成了。早晨五点多就起床了,六点多一点就出发了。我原本以为很顺利,却没有想到走到哪里都是拥挤。

地铁人山人海,公交拥挤的上不去,真是伤了我。好不容易到了朋友哪里,却没有想到依然还是那么不顺。赶了好久的车,终于到了朋友那里。我以为做了私家车之后,我就可以休息了。

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却没有想到停车难。哎,这一天过的真是,比平时遇到更多的麻烦,还耽误时间。无论怎么样,今天的露营跟朋友一起,还是蛮开心的。我们吃了很多烧烤,一起说说笑笑,就这样过了一天。

已经走进了五月,一个想你的季节。不是因为母亲节的到来,而是以为到来更加的想念。此刻,真有一种冲动,回家的期待,希望陪着母亲。

我好想陪着她,回家守着她,哪怕就一天,我也会很开心。可是,在我的印象中,我从来都没有守护在她的身边,虽然总是有礼物送给她,但心里还是有遗憾。

我相信有很多人会跟我一样,很多的身不由己。也只能在心里,或者是打个电话,又或者是买份礼物送回家。我希望以后的节假日,有一天也会有母亲节。

五月,想你的季节,我的妈妈。突然有一种冲动,可以休假,带着你去旅行,看不同的风景。我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陪着你,拍很多你的幸福照,留住你的笑脸。

以前,我总是看着你忙碌的背影。我总是在你的背后,远远的望着你。看着你的背影,总是会让我感动。那时的你,在烈日下,瘦小的身影,让我有一丝丝的心疼。

我知道你的不易,把我们三个含辛茹苦的养大成人。你承受了我们所不知道的,多少年来风吹雨打。你的眼泪,我看到的一切,都深深在脑海。你为我做的,我都知道。虽然这么多年来,我不说。

但我从心里感激你,也用我的行动来报答你。给你的疼爱,虽然有时候我也会很宠你,什么事都顺着你的意。有时候你会快乐的像个孩子,就像小时候我需要你如此。

虽然现在总会给你买很多的礼物,化妆品,衣服鞋子。但这些都远远不够,我知道,我还需要成长。对你更好,越来越好。把你放在心里,也许是我唯一的动力与勇气。

妈妈,不知不觉我已经有十个年头了。一个人在他乡,承受着压力。不开心的,愉快的,都好像是一幅画卷。喜怒哀乐,都相随了人生。

也许我的幸福,就是看着你的快乐。直到有一天,我真的觉得可以了,我才会放开我的手。因为对我而言,你是我生命中最爱的人。

妈妈,我会好好的,给与你幸福的权利。为你支撑一个幸福的世界,给你安乐的晚年生活。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你想要的生活,让你做想做的事。

直到有一天,我为你存一笔钱。虽然知道不多,但却是我这么多年来辛苦存的。为了你,给了你,只希望你可以幸福的生活下去。

很爱很爱你,我的妈妈。五月,不仅是你的节日,也是我想你的季节。我希望某一天我变得更加强大了,我会带着你环游世界。

妈妈,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只要你健康,只要你平安,只要你快乐,对我来说,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你是我所有的支撑与动力,我因为你才会高傲的活着。

虽然生活总会有许多的不如意,但我知道你一直都在。在我的心底,在我的脑海,那么深,却又那么暖。我因为你而如此的幸福,感激着,快乐着。所以我也要你好好的,尽我最大的努力。

妈妈,总是希望这样称呼你。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是我今生最爱的人。我会好好的,你也会幸福的,我们总会在一起。无论时间有多远,也无论距离千万里,但你依然在我的心底,从未抹去。

妈妈,还是那么深爱你。从我的过去,到现在我的唯一。你永远都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没有人能够超越你,在我心中的分量。

母亲节到来之际,我希望表达这份深深的想念,送给在远方的你。只希望你快快乐乐,平平安安,幸幸福福。

虽然无法在你的身边,但我的心依然深深的牵挂你,想念你。特别的爱,送给特别的你,我的妈妈,最爱的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这个世界永不改变,不变我对你的爱,永不改变我的心意。在此佳节,也祝福天下的妈妈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问安。

你是我的妈妈永远,我是你的女儿,就这样一辈子。不管来生怎么样,只要今生你好好的,幸福的过着,看着你笑,幸福的样子,也许对我来说,那就是最大的满足。

从今天开始,我来照顾你

文/倪小红

父亲出车祸了,如同晴天大霹雳砸到我头上,我和正在煤矿上班的哥哥连夜赶到他的身边,当我看到额头上裹着纱布,胳膊裹着石膏,看见我和哥哥还忍着疼痛强带微笑的父亲时,瞬时我潸然泪下。

我仔细端详父亲的面孔,原来在过去的几年里,只忙于工作的我们,却从来没有注意过父亲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苍老,苍老的如此之快,无论我们怎么努力,我们成长的速度却始终追不上父亲老去的速度。父亲老了,父亲的春天早已不在了。

父亲是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时候家里穷,父亲姊妹又多,他很小的时候就被过继到一辈子没有结婚的三爷爷家,他没有上过学,但骨子里透着一股灵气,看啥会啥,很小的时候就到生产队去挣工分,学手艺养家糊口,凡是农活没有他不会干的,他从来不去求人,事事亲自干,事事能干成,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有本事人。

从小,父亲就告诉我和哥哥,他自己没念几天书,一辈子吃亏在没文化上,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将来有一个好的着落,有一份像样的工作,不要一辈子老在土地上刨吃就行了。

1997年是我最难忘的那一年,我和哥哥同时上学,我上高中,哥哥上中专,我们俩的学费需要四千多,等到走的那天,我看着父亲跑遍每个房子,当给我俩钱时,我看见了父亲斑白的头发上渗出了汗水,黑里透红的脸上不知何时又爬上了皱纹,他左手捏了一把百元的、十元的、二元的和一元的钞票,右手攥满五分、二分和一分的分分钱,看着父亲满满的双手,我的眼睛潮湿了,父亲太不容易了,我知道这四千元全是父亲一分一分积累了十几年的血汗钱。

父亲的素颜快速衰老是从母亲得病去世后开始的。2000年母亲去世了,屋漏偏遇连阴雨,爷爷在同年又得了半身不遂,爷爷一躺就是8年,8年中父亲从未间断对爷爷精心的照料,为爷爷喂饭、洗澡、洗衣服、背着爷爷出出进进,那时爷爷脾气很不好,每天总会把衣服弄脏,把家里弄得一团糟,但父亲从未抱怨过,总是以最快的速度为爷爷换衣服,收拾家务。

作为家里唯一的顶梁柱,父亲承担家里的一切。生活中的压力和起早贪黑的辛勤劳作过早地夺走了父亲脸上的笑容,皱纹和白发也都慢慢爬上了父亲的脸颊,背部也慢慢地驼了起来,我那个时候很想为父亲做点什么,但是父亲却极力反对,要我用功读书,不用操心家庭的事情和钱的问题。最困难的时候,我和哥哥同时上学,爷爷患病在床,一年的花费需要父亲辛勤劳动四五年,父亲一人默默承担,他到处借债,维护生活的最基本开支。生活很艰难、苦涩,但父亲并没有叹气,没有失望,没有消沉,没有埋怨,他用自己瘦弱的身体支撑了整个家,直至我和哥哥成家立业,他承担了生活所给予的一切负重。

爷爷走后,父亲彻底变成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长大的我和哥哥都到了黄陵矿业公司,都有了属于自己的一边天地。

工作之余我们想将父亲接到黄陵店头来照顾,父亲却不愿离开那个与母亲、爷爷朝夕相伴的家。我和哥哥鼓励他再找个老伴,父亲担心为我们增加负担,一直拖着不找,直至我和哥哥把姑姑请出来做说客,父亲才同意。现在父亲和继母生活挺幸福,每次打电话回去询问他们的生活时,父亲特别开心,他都是说挺好的,不用操心。

如今,父亲老了,他的背微微驼了,腿也打弯了,皮肤松弛地快如坠地的枯叶。他也渐渐的也不像以前喜欢洗了,我知道他洗不动了,他所有的日子为了我和哥哥,为了这个家,已经被时光洗的发黄了,发灰了,再也浆不白了。他经常对我们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我多么惧怕这样的自然规律出现在我的身边!

父亲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不想成为我和哥哥的包袱,父亲真怕自己有一天像爷爷一样躺在病床上,而我告诉父亲:从今天开始,我来照顾你,如果真有那一天,我背你,就像当年你背爷爷那样,小时候你背我那样,天天背你,去看春天——五彩斑斓的春天。

父母的"土味情话"

文/刘希

父母在一起时,常为些小事争吵,我以往觉得,生活在这样一个原生家庭里,对我的爱情观与婚姻观会产生极大影响,于是经常抱怨他们的结合不是因为爱,彼此在这么些年也没有磨合好,不够深爱对方。"爱情能当饭吃吗?过日子,哪能不吵架?"父亲白我一眼,显然对我的评价不太满意。而母亲回我:"有啥爱不爱的,一辈子都这样过来了,我还能换个人不成?"

那天和丈夫一起回老家,父母又拌起了嘴。看他俩争吵,我起身走到院子里,丈夫跟着出来,我将一肚子苦水倾吐而出,并且说,这些年来,因父母频繁吵架,我过得极不开心,我甚至觉得,像他们那般没有爱情维系,过得实在是辛苦。没想到丈夫却笑着说:"恰恰相反,我觉得他俩挺好的,换个角度,你要试着去解读他们的‘土味情话’。"

还有这个说法?我可从没注意到,他们之间还有"土味情话",于是进了屋,让丈夫帮我细细解读。这一次,父母是因为抽烟问题而吵了起来。母亲说:"你抽抽抽,就只知道抽,不要命了?你没看到老李就是因为烟抽多了患的肺癌?"父亲回答:"我都抽了这么些年了,要能戒我早就戒了。若不是因为你,我估计抽得更多。"丈夫轻声对我说:"老妈的话可以解读为‘你看老李抽烟得了癌症,你就不能心疼下自己少抽点吗?’老爸的话可以解读为‘就是因为考虑到你的感受,我才减少了抽烟的量。’"听他这样说,我有些惊讶。

"你也不想想,等你老了,谁照顾你?到时候一身病,哪儿也不能去,好吃的都不能吃,我看你到时候咋整,我可不管你!"老妈不依不饶。"我身体好着呢,反倒是你小毛病不断,不是这疼就是那疼,到时候谁照顾谁还不一定呢。"父亲也不甘示弱,数落老妈。丈夫小声解读道:"妈的意思是,爸老了是要她照顾的,劝他要照顾好自己,老了能吃能走那才是福。爸的意思是,他身体比老妈要硬朗得多,到老了,说不定是他照顾老妈呢。"听了这番解读,我心中的不快顿时消失殆尽,原来老两口虽然时常争得面红耳赤,但从来没有离开对方的意思,都是"刀子嘴豆腐心",是想要一辈子相守在一起的人。

解读了父母的"土味情话",我才终于明白他们的相处之道。爱情到老,不过是有个人陪伴,有个人斗斗嘴,不嫌弃,不分离。我的父母做到了这样,我又有什么不幸福的呢。

奶奶的葱花饼

文/淑梅

初冬的夕阳,无力而疲惫的映照着。

下班的路上,忽然闻到一股熟悉的香味,走近一看,原来是临街一家卖葱花饼的小摊上发出的味道。这可是我的最爱。于是我上前买了一些。

回家吃着松软可口的葱花饼,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小时候的一幕情景……

大概是80年代初,同样是在冬日暖阳映照下的暖暖午后。读小学二年级的我,一放学就疯也似的蹦蹦跳跳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将马路两边排排行行的杨树和柳树一溜烟的甩在了身后。眼前却像过幻灯片似的闪现着红的花、绿的树、和被袅袅炊烟笼罩着的村庄,果园一片接一片,农舍一家连一家。这条连接家与学校的平坦马路从来是我在上、下学途中撒欢的舞台,因为每次渐渐地,就会从这条宽敞明亮的阳光大道通向那拘谨天性的崎岖小道。但在记忆中,生我养我的这个穷山僻壤的小村庄却青山环抱,绿树成荫,丛林掩蔽。早晨太阳一出来,背着书包,迎着朝阳,手里捧着婆亲自给煮的两个热乎乎的鸡蛋,一路小跑地哼着老师教的儿歌,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身影欢撒在阳光大道上。途径的地方,准会惹得家家户户的农舍小院鸡鸣狗吠。村庄的黎明就这样在雄鸡报晓中睁开了眼睛。每天沿着狭长的小路,踏着茂盛的草木去上学,清晨的露水,沿着蒲公英和草的梦境滚落,溅起一片片透明的阳光,在一种金黄般的喧哗中,孵化出一个崭新的黎明,呈现出一个光明世界里归园田居的诗意华章。柳树、杨树的绿茵笼罩于屋后,桃花、梨花惊艳于堂前,缕缕青烟沐浴出一片广阔的田园风光。

午后的阳光暖暖的洒在身上,很舒服。和往常一样,放学后一个人急切而欢快地回家,突然间肚子很疼,开始还能忍,到后来渐渐的越来越疼,几乎难以忍受。我强忍着剧痛跑到家门口,见婆蹲在那里择棉花,眼泪一下就流了出来:"婆,我肚子疼。"婆看到我痛苦的样子,就赶紧放下手里的活,把我搂在怀里急切地说:"你爸妈都去地里干活了,这可咋办呢?"一听这话感觉肚子更疼了。于是,我童言无忌的搂住婆的脖子哭得更伤心了。这时候,婆安慰我说:"我娃乖,不哭了,你来躺在我的炕上,我给你揉揉。"我顺从的躺到炕上,婆就半跪在我身旁,用手撩起我的衣服,用粗糙的双手在我的肚子疼痛处轻轻的左几下、右几下的揉着,一股暖流涌上单纯、幼稚的心田,婆边揉边说:"我娃把肚子鼓起来憋气,别说话,"我赶紧听话的闭上嘴巴,拼命地鼓起肚子坚持着。哇,真的太神奇了!肚子居然慢慢的不太疼了!这时候,终于感觉肚子饿了,对着婆撒娇的说:"婆,我肚子饿了,"说完,婆就起身出去了。半个时辰左右,婆颤颤巍巍的端着一个盘子进来了,接着拿出一块金黄金黄的葱花饼,我急不可耐的一把抢过来,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婆爱怜地摸着我的头说:"我娃不急,慢慢吃,别噎着,吃完了再好好睡一觉,"随即顺手将我按倒在被窝里给我掖好被子便步履蹒跚地出去了。我却边流泪边吃着婆亲手给我烙的葱花饼慢慢的睡着了……

一觉醒来,肚子居然一点也不疼了。

与其说是吃葱花饼治好了我的肚子痛,不如说是婆用她博大的亲情温暖了我幼小的心田。要知道,在那个物质和精神相对匮乏的年代,婆的葱花饼,就意味着一份幸福和甜蜜,映衬出一份贫穷年代婆孙之间的天伦之乐,映射着一个时代的印迹,那是属于那个年代的故事……

现在想来,不知是那个特殊年代里婆亲手给我烙的那块葱花饼特别特别的香,还是婆用她那温暖如春的爱感动了我孤独幼小的心灵,或者是至今还执着的回味和留恋那感人的一幕因时过境迁而不再浮现关于婆的一切,时空将婆所有的音讯都散落在天涯,遗失在另一个世界的风里。时光在渐渐的流逝,生活也渐渐的改变了模样,在不知不觉的渐变中,虽然淡忘了以前的许多事、许多人,但不用说,婆给我的心灵深处印留的震撼是无以伦比的。曾经令我心灵悸动的青春往事早已湮没在校园的白桦林里,悄然就没了声息。

一块葱花饼,现在在街边的每个角落都随处可见,随时都能吃到,但是留在童年记忆里的那块由我婆亲手制作的葱花饼却是独一无二并一去不复返了,永远销声匿迹在繁华的人间。或许,这就是至今在茶余饭后还时不时让我给孩子或朋友反复提起的缘故吧!虽然婆的葱花饼不会再现了,但意念中这份既固执又倔强的记忆将与生命同在,与日月同辉!在初冬的十月一,神州上下为故去的亲人送暖问寒的今天,或许,这份意念中的温热是对我婆最好的问候与表达,是告慰另一个世界里我婆在天之灵的最好祭奠!来到城里进入社会,我已脱变成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那些曾经发生在校园里、生活中有些青涩的美丽往事,在时过境迁的今天,心里竟然有那么一点点惋惜,也竟然有那么一点点虚幻!仿佛是发生在昨夜的梦里一样朴朔迷离……

有时候很迷恋一首经典老歌,似乎那歌的背后每每都隐藏着一段似曾相似的童年往事,过往的岁月慢慢在歌声中定格成黑白影象。曾经的一幕幕感动与纯真,都将沉淀在岁月的深处,我知道婆希望我好好活着,好好做人,放下该放下的,拾起不能放下的。无论一帆风顺,还是一路磕磕绊绊,都要踏实认真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这是成熟,这是长大!婆,是您那块香甜的葱花饼成就了我对人间的真情真爱,成就了我回忆中一段最美丽的风景,您感觉到了吗?

呜呼! 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见者,婆也!

我的好姐姐

文/谭美兰

我的三个姐姐待我恩重如山。尤其是三姐。如果评选"感动中国十大姐姐",我绝对投三姐一票。

三姐漂亮、善良、温柔,识大体,宁愿委屈自己也要大家开心快乐。

在我记忆里,三姐从不欺负过我,从来不打骂我,什么时候都是让着我,呵护我的。我上小学了,三姐天天护着我回校,放学了又是等着我一起回家。

我没有哥哥,三个姐,两个弟。我读初一时,二姐嫁了。三姐当大,从广州辞工回家,担当起照顾父母弟妹的重任。 我下午起床回校的时候,二点多了,三姐才从地里疲倦归来,汗水浸透了衣裳,衣服沾满了泥巴。那些甘蔗苗浑身长满刺儿,又锋利又多毛,刺在身上又痛又痒,三姐不叫苦。蔗地密不透风,三姐把蔗苗掰了晒干,又挑回家当柴烧。蔗苗又长又利,三姐被刺破手指,割伤手臂,汗水腌着,相当痛啊!三姐毫无怨言,更不会眼红我读书,她干农活。即使再苦再累都不叫苦。

挑粪,担水,锄地,喷农药,插秧收稻,三姐样样在行,不怕苦不怕脏,不管烈日当空,照样干活。三姐白天干活,夜里还帮忙父母大弟编织篾框,以帮补家用,通常熬到深夜。三姐还忙里偷闲织鱼网去市场卖,把仅有的一点钱给爸妈买油盐。

我初三时,爸爸被伤害得患了一场大病,骨瘦如柴,面色苍白透黄,头发变白了,胡子老长老长。妈妈很无助,整天愁眉苦脸。三姐更勤快了,忙完地里的活儿尽早回家帮着照顾爸爸,陪爸爸谈心,听爸爸倾诉,做爸爸的贴心人,使爸爸在悲怆中得到一些安慰。爸爸在三姐和妈妈大弟的悉心照料下好快康复了。

三姐当少女时处处呵护我,我结婚成家了也处处不忘照顾我。我孩子四五岁时候生病同时住院,就快过年了,没钱办出院,三姐和姐夫四处帮忙借钱给我解急。

有段时间,我贫病交加,无处立足,寄居三姐家里。她孩儿小,靠姐夫一个人打工养活全家老小,生活本来就不富裕。但是三姐,有好的东西专留给我和孩子吃,她舍不得吃,节衣缩食,省吃俭用,都是为了照顾我这个落难的妹妹。知道我没有钱,三姐常常给我一些零钱。他的邻居也许会问我怎么不干活来这么久?给三姐增加了压力啊!三姐不露形于色,依然默默地关怀着我这个无家可归的妹妹。

我为工作家庭心力交瘁,多次住院,都是三姐陪护、照料。她自己身体虚弱睡眠不好,还到医院照顾我,为我买汤买饭却不肯拿我的钱。 这哪里是姐姐对妹妹的情意啊!简直就是母亲对女儿一般的母爱!

今年春天,三姐和姐夫又努力帮助寄人篱下11载的我们,玉成一件人生大喜事——在文化小城那鸟语花香四季如春的仙境,为我们筑了个美丽温馨的巢!

感恩三姐,铭记三姐的大恩大德。

三姐,来世,我还要当您的妹妹,祝福您:好人一生平安!!

父女练摊记

文/朱卫东

近一段时间,"地摊经济"火了,看着同事们一个个都开始当上"老板",我不禁有点心动了。正好女儿也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就决定和女儿一起在夜市上摆个小地摊,卖些小玩具小文具之类的,投资少,也不图赚钱,全当给女儿增加点阅历。妻子因工作忙无法直接参与,就担任了"后勤部长"工作。

说干就干,我负责到工商部门做好登记,女儿上网查询适合地摊销售的小商品,接着一家三口满市场转悠,考察适合摆摊的地域,最后选在公园门口,这里夜晚灯火通明,客流不断,正是摆摊的好场所。选好地址后,我驾车穿越大半个城区,在全市最大的一家小商品批发市场购买了一大批物美价廉的小文具、小玩具,如弹力球、荧光棒之类的。当天晚上,父女小摊位正式开张了。

万事开头难,父女练摊的第一天就遇到了难题。女儿害羞,怕遇上同学和老师,我也不想碰见同事和朋友。远远看见有认识的人过来,我俩都赶紧低下头,连和顾客谈价钱也压低嗓音,生怕被熟人看见。偏偏就有朋友上门,和我开起玩笑,说我颇有老板范,我忙给人解释这是女儿的社会实践作业,非常难为情。这样的销售效果可想而知,练摊第一夜,父女大败而归,将近三个小时,仅仅成交十一笔,利润不到二十元。

回去后,妻子帮我和女儿认真分析了练摊失败的原因,建议我们要么放弃不干,要么真正进入摆摊者的角色。放弃摆摊,我和女儿心有不甘,我们决心重新开始。第二夜,我和女儿相互鼓励,学着周围摆摊者的样子,大声吆喝招揽顾客,有熟人过来,热情主动地打招呼,特别是女儿,居然销售给了同学好几件小玩具。摆摊第二夜共成交三十多笔生意,刨去成本,净利润近50元,我和女儿高兴得击掌相庆。

为了让小摊点的生意更加红火,我和女儿想了很多办法。客流稀少时,我和女儿就一人守摊,另一人到周边摊点进行"考察",学习招揽顾客的方法,了解畅销的商品类型,回来后如法炮制。每天晚上收摊回家后,我和女儿一起盘点销售情况,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文具玩具类型。女儿发现一家摊点的叫卖声非常有吸引力,建议我们效仿,一家三口就合作创作了一首顺口溜,把我们家的商品都编了进去,配上乐曲,录制成音频材料,用手机在摊点循环播放。"走一走,看一看,这家的商品货最全。弹力球,弹又弹,荧光棒,闪又闪……"歌词朗朗上口,旋律轻快优美,吸引了一大群的顾客。收入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最多的一夜,高达90多元。

转眼,十几天过去了,父女摊点也收入了近千元。我和妻子商议把练摊的全部收入都归女儿支配。出乎意料的是,女儿用这笔钱给***妈买了一盒防晒霜,给我买了一本书。剩余的钱女儿存了起来,她有个设想,利用周末时间摆一个"全天候"的地摊,并扩大经营。

这次练摊,我和女儿都收获很大,共同经历了失败的苦涩和成功的喜悦,父女感情进一步加深。原本娇弱的女儿变得成熟和大方起来,学会了提前计划和安排时间,学会了和陌生人打交道,学会了理财……这些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对她的未来大有裨益。

思念奶奶

文/宋志霞

我和奶奶在一起生活的时间不算长,然而,奶奶给我留下的印象和对我的教育,却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

动乱初期,父母均被打成"走资派",15岁的姐,13岁的哥,8岁的我,没人管;吃饭无人做,上学受欺辱,城市生活难以为继。奶奶让伯父套着马车,把我们姐弟仨拉回无极老家。近百里地,走了大半天,进村时已近黄昏,奶奶坐着小凳在村口等着我们。哥姐,奶奶都见过,就没见过我。奶奶喊着我的乳名,拉着我进院,说锅里给我们热着饭呢。奶奶给我的第一印象:个子不高,和蔼可亲,笑容总在脸上挂着,她拉着我的手,感觉她的手很热乎,暖暖的,传遍全身。

奶奶出生在一个家道中落的大户人家,读过几年私塾,虽说是农村女流之辈,但心地善良,通情豁达,在村里有威望,受尊重。

奶奶家院子后身靠墙根处种着一棵树,碗口粗细,树冠伸向了后邻家。后邻家的女主人,是个"小肚鸡肠"的人,用棍子抡打树叶,折断树枝,将树冠毁得不成样子。奶奶找到她说:"树长这么大也不容易,再过几年也就成材了,成材之后算你家的,任你家处置。"为表示诚意,奶奶还要写字据给她。说得那个女人羞愧、脸红。从此,再也没有"毁"树。我对奶奶说:"凭什么算她家的?"奶奶说:"冤家易解不宜结;让一步海阔天空;一棵树算不了什么,乡里乡亲的,互相谦让也就过去了……"

有一次,后邻家的母鸡在奶奶家的鸡窝里下了个蛋,奶奶让我拿去还给人家。我撅着嘴儿,不愿去!奶奶做我的"思想工作":"不是咱家的,咱不能要。"

奶奶会过日子是出了名的,生活中特别勤俭。她常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勤字为本!天道酬勤!农民要勤劳,工人要勤恳,军人要勤练,学生要勤奋!就连奶奶做家务,也要勤快。"她让我们姐弟仨早睡早起,不但身体好,干了家务活,还省了电。和奶奶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姐姐学会了织布、纳鞋,点豆腐、做年糕;哥哥学会了干农活;我也学会了喂鸡,烧火做饭;奶奶的言传身教,似甘露,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渗进了血液,融进了心灵。

我和哥姐在学会农活家务的同时,年年都被学校里评为"三好学生",拿回了奖状。妈妈两年后先于爸爸"解放"来看我们,看到我们身体壮了,个子高了,能吃苦、会干活,学习个个都是好样的,妈妈哭了。

令我遗憾的是,奶奶的离世,家里人都瞒着我。因为那时我正在"坐月子",怕极度伤心而伤身,商量好了不告诉我。事后知道了,好发一顿脾气。我一连几天,六神无主,思绪万千;白天思念绕心头,夜里洒泪湿满巾。一闭眼,奶奶的音容笑貌,奶奶的话语,奶奶的一举一动,都像过电影,一幕幕……

奶奶,又到了"秋风瑟瑟落叶时",在你离去的日子,孙女写下这篇短文,让那片随风飘去的红叶,带去孙女无尽的思念……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