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遗情

作者: 太叔 2015年04月02日心情随笔

对于这个偏居于西南一隅的城市,我长期有着一分特殊的感情。

它是经年累月由一些特别的信息熏染积淀而来的,最早能回溯到懵懂无知的幼年时期。那一年父亲被抽调参加社教工作队,他之前集训时看一部叫《在烈火中永生》的电影,父亲带了我,牵着我从一个墙的缺口钻进去(不知叫不叫逃票)。电影讲些什么故事完全不知,记得的只有一个画面,大火,与那些贴在铁窗后的面孔,这是一次恐惧却缺失内容的记忆。

慢慢长大,初中时开始看小说,有一本小说是从被封存的学校图书馆偷来的,叫《红岩》。少年时多半都会有一些英雄主义和理想浪漫的情结,小说读得我如痴如醉,神魂颠倒,茶饭不思,好几次被母亲抢过去丢到窗外。

其时,记忆实现连结,早先的电影和眼前的小说,文字与画面交融碰撞,电火雷鸣,裂缺霹雳,许云峰、江姐、成钢、刘思扬、华子良、双枪老太婆成为生命中第一批任谁不得欺侮和轻慢的偶像,朝天门、较场口、沙坪坝、磁器口、歌乐山已是心中萦绕不散的胜景,而渣滓洞、白公馆便让重庆如耶路撒冷般成了圣徒殉道的圣城。搜索历史,原来在很早的年代,宋元时期,这座城市就已有了“东方耶路撒冷”的别称,是怎样的血与火的经历,才能获取这个至尊无比的称号呢!

山城重庆就此存入脑底那些复杂的沟回。

很多次想象它是个什么样子:湿漉漉灰蒙蒙的雾中山城,上上下下曲里拐弯走不完的石板街道,顺山沿势重重迭迭修建的房子,挑着担子负重躜行的棒棒们,街边散发着麻辣刺激气味的火锅店,光着膀子冒着大汗吆五喝六吃火锅的人,摆开龙门阵终日供人消遣的茶馆,嘉陵江上喊着号子裸身拖船的纤夫……

这种幼稚贫血的想象,是制造一部弱智电影或乏味小说最经典的素材。当然,王家卫的《重庆森林》例外(呵呵,它说的却不是重庆)。你选一个明丽的日子坐到朝天门码头看江水悠悠,你选一个阴冷的天气到白公馆看黑暗的水牢,放飞想象,它就会为你展一副不同的面容。我碰上的这个日子,虽是早春二月,在重庆却是阳气正盛的时候,阳光下有点燥热不耐。朋友用心陪着我,穿越那条古旧遗迹尚存的磁器口旧街,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人流中,不再有打着暗号接头的地下党人了吧,不再有鬼鬼祟祟跟踪的便衣特务了吧,华子良挑担买菜的那家杂货铺呢,许晓轩接头的那家茶馆呢……不经意我就闯进了这条历史的隧道,忽明忽暗的光线不时从洞外穿透射入,哪一段日子是可以任由你读取的噩梦般过往?

在白公馆后山,立了很多牺牲者的雕塑,我在一尊雕像前提不起脚步,这是刘国鋕,按今天的说法,他是富二代,也是典型的高富帅。他为什么要选择必死无疑的结局,他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推翻自己所在阶层利益的信仰,在眼下这个人欲横流的世界,真是完全令人不能理解。那么,你的牺牲,你所为之舍弃了一切的信仰,我们后人该作何种仰视或解读?骤然,我的心就感到一阵深刻的刺痛。在白公馆参观时,一位中年女士看了刘国鋕的《就义诗》,突然掩面失声而泣,那份感触,一定已是刻骨铭心。

革命的血腥和暴力,是把人性至于了最脆弱最不堪的那个层次,理想的崇高会用残忍的方式来表达,信念的力量化为意志使血肉之躯也变成钢铁,这些放在今天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最令人发指的是,为什么把无辜的孩子也作了牺牲和献祭。在这里,至少,就有我们熟知的小萝卜头、宋绮云一家(连孩子)、杨虎城的幼子陪同父母一起被害。孩子何辜,天理何容!我在贵阳机场候机时买了两套历史书,一套是台湾版的中国通史,一套是《十字军东征简史》。后面的这个十字军东征,就是人类历史上一段最血腥的信仰战争,也是西方人至今最得意的一次价值观征服。永远得不到验证的是,无数生命换来的革命结果,是不是人们真正需要的或必然如此的呢?

在去重庆人民会堂参观途中,看到路边不少防空洞,我突然想起了“重庆大轰炸”,几千条活生生的生命一瞬间就埋葬于那个防空洞中。这是另一场战争,异族入侵本族的战争,这一举世震惊骇人听闻的事件,只是日本人屠戮千千万国人事实中九牛一毛的事例,而重庆,这个战时首都神经绝不脆弱,挺住了整个战争历程近八年的狂轰滥炸,在这座英雄城市,抵御外侮、不被亡国灭种的意志不灭,信念是他的生命,不屈服是他的灵魂,这和渣滓洞、白公馆那些志士人仁救国救民的理想和信仰原本也是一脉相承。

坐在朝天门码头,等着夜幕慢慢降临。我问朋友,码头原来是怎样的?这原是一个不需要探究的问题,“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个名句,与“人死了,钱还在”这个世俗的笑谈,对生命本质的诠释意义其实是相类的,无论怎样的过去总会过去。而且,朋友说,原来嘉陵江与长江合流,是浊与清分明可见的,现在长江清了,合流无痕,何时清的,他竟也丝毫不曾知道。看着灯火逐渐繁密,心里感叹山城也不是想象中的山城,夜色也不如想象中美丽,而这座充满英雄主义和侠义气息的城市,也正在把过去收入记忆,现代化正让这个城市日益与国际一流大都市缩小差异,所有怀旧的留恋与不舍已经不合时宜。就如离开重庆往机场的路上,那位的哥对我评价曾经的市委书记时说的:靠他一个人也改变不了什么。

是的,理想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实主义正大行其道。我们该询问历史的为什么,而无数的生命和鲜血所铺垫的,只是向我们时时提示:可以过去,却不要忘记。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