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社区小诊所

作者: 闵长富2021年04月26日生活随笔

“康和社区诊所”,尽管离家这么近,起初我还不知道。2012年因拆迁我搬到这个小区时,那里的房子还没建好呢,又过了一年多时间,它才挂牌,在这条马路上它并不显眼,诊所的招牌被五花八门的店牌包围着,可它在这片社区居民心目中的位置却举足轻重。有谁吃五谷不生灾呢,家门口开了个诊所谁不乐意?!那次我咳嗽本来准备去县医院的,还是邻居介绍说,“这个诊所不错”,我带着“不错”的试探性来到这个诊所的。

诊所就在我们小区马路对面,走过去几分钟便到,靠近一看,这个社区小诊所环境不错,蛮干净的,有床位,有座椅,还有空调、电视,虽然没有什么医疗设备,但,医生、护士的服务态度蛮好,来这里就诊者都呈现出患病不急的淡定和遇伤不悲的微笑,我一进门也被熏染了,突然产生一种“家”的感觉,特别的温馨。

诊所的面积只有200多平方,窗明几净,除大厅外,还隔两个小厅,医生有两位,一女一男,都是中年人,主管的是女医生姓李,穿着一身白大褂,头发用橡皮筋扎了个马尾辫,白净的脸庞,同谁说话都带着微笑,对人客客气气。那个男医生,只听别人叫他吴医生,待人也很和气,说话声音小小的,低声悄语,唯恐把人吓了。

还有一个女护士,小年轻,据说是护士学校才毕业的。

三个人撑起一个诊所,到这里来就诊的都是周围小区的居民,一般没有“高等级”疾病,大多是一些伤风、感冒小毛病,没有接近生命边缘的诊断,很少有关生死的病痛,所以用不着什么医疗设备,如果要用什么医疗设备检查的患者就到大医院去了。

那次,我是下午去的,那位姓李的女医生为我诊疗,她一边询问病情,一边为我听诊、量血压。我将情况告诉她,她说,不要紧,吊几瓶水,消消炎就好了,她让我在一张床上躺下,准备吊水。省去挂号、交费、拿药等一系列排队的折腾,稍一会儿功夫她就来了,那细细的针在我手上一根静脉管插下去,没有什么感觉,我就这么静静地在床躺着,往常去医院焦急的心态全无,看着瓶中的药水一滴一滴不紧不慢地滴着,顺着那细细的管子流进我的血液里,慢慢地似睡非睡地眯了一会儿,不用我叫,一会儿她又来为我续水,吊了三瓶,花两个多小时,躺着舒服,不像到大医院,要走那么远的路,还要排队,想睡也没得睡,只有坐在硬挺挺的塑料椅上。

“我这个病是否好了,明天不用来吊水了?”一个患者结束吊水走之前问那女医生。

“不行,你明天还得吊。”李医生说。

女医生不仅对她的患者了如指掌,而且对周围小区患者家庭成员、家庭情况也大体了解。

“你这个病,除了治疗以外,还要养,你要增加营养,生活不能过得那么苦,据我了解你们家实际收入还是可以的,何必烧饼枕住头把人饿死呢?!”她对这个患者说,这个患者因为省吃、俭用,生活上很苦,营养不良,她才对他说这种话的。

“你呀,这个病是劳累的,要休息,不要认为坐在麻将场上就轻松,也不行,这个对你的病不利。”她对这个患者的生活习惯是一清二楚,说话也一点不客气。

她不仅治患者身体上的毛病,还对患者在心理上进行疏导。

“你这个病,思想上不能有负担,要养成正常人的生活习惯,该吃的时候就吃,该睡的时候就睡,老失眠不是‘生意经’。”

我在吊三瓶水的过程中,听到、看到她手不停,嘴不闲,分别对一个个患者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有的话虽然不中听,但,句句说到点子上,说到人心坎上,她哪里是个医生,简直就是一个家庭生活“指导员”。

现在我知道了患者为什么爱到她这里来了,患者是把她当成知已,她把患者当成亲人。

“李医生,电视调一个频道。”女医生朝他看了看,笑着说,“一个男子汉好意思跟一个孩子争频道,回去早点找个老婆,生个儿子,就知道了。”那个让李医生调频道的小伙子脸红了,头一低不响了。

这就是小诊所,你说他是个诊所,又像个大家庭。如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患者心中的阴霾和压抑,有一种久违的轻松和亲切。

当今,看病难、看病贵成了社会的热门话题,而我这次在社区小诊所的诊疗体验,让我感到没有难进的门槛,没有昂贵的药价,没有繁杂的手续,刷卡看病,处处方便。如果在这样的社区诊所资源配置上合理的倾斜,多配几名全科医生,再增加些必要的检测设备,小毛病就在社区诊所解决,大毛病建议患者到大医院,分级诊疗,合理分流,小诊所也就解决大问题了,大医院排队的长龙也许会逐步消失,医生问诊的时间也许会长一些,这样,医患之间的矛盾也许会在互为换位思考中得到化解。

诊疗结束,我走出诊所,蓦然回首,夕阳为“康和社区诊所”的招牌镀上一层金辉,闪闪发亮,格外引人注目。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