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巴

作者: 施光华2021年05月26日心情随笔

偶遇朋友,饭店喝酒,嚼着驴巴,忽而怀念起故乡来了。

我的故乡是驴巴之乡,位于肥东境内,远近闻名。相传隋唐时期故乡乃水陆重地,一些商人的驮驴因长期役用衰老,常在故乡宰杀换驴,由此便有了驴巴这道名菜。该菜宋朝更被包拯举荐为贡品,渐渐地民间就有了“天上有龙肉,地下有驴肉“的称谓了。小时候,看见一些人家房前屋后的院子里,圈养着几只小毛驴,它们或蹲着休息或站着吃草或不停地在院内遛达,偶尔猛地发出一长串“嗯-昂、嗯-昂、嗯-昂……”的驴叫声,让这个小集镇充满驴巴之乡的浓浓气息。

每至逢集的中午时分,门前便不时见有从乡下赶集的人群中,三三两两卷着过膝裤子的男人和穿着大襟褂子的女人跨进驴巴馆吃饭。他们喝着散装白酒,嚼着美味驴巴,谈天说地,乱吐乱喷。这种现象一直要延续至太阳西斜傍晚时分,这才似醉非醉、似醒非醒、踉踉跄跄走出驴巴馆,尽兴而归。我有时在想,庄稼人之所以这么做,也许是对自己整日在田间辛勤劳作的一种回报和解脱吧。到了晚间,驴巴馆则又是另一番美景,屋檐下大堂内悬挂着擦得铮亮的煤油马灯,案板上摆放着许多大块色泽深棕、馋涎欲滴的驴巴肉,等待着客人们光顾。小集镇是区公所、公社、工商、税务、学校和供销社驻地,居民数千人,故各家驴巴馆的销售量可观,一般都在很晚的时候才打烊。

我的舅舅姓黄,在一家驴巴加工厂当大师傅。他为人和善、不善言辞,他卤制的驴巴以色泽纯正、肉质细嫩、醇厚绵长、味美怡人在当地小有名气。乡亲们夸奖他卤制的驴巴肉一、二里路外都能闻到香味。这固然是形容词,但其手艺和艺德可略见一斑。舅舅说,做事如做人,制作驴巴从肉驴宰杀、驴肉切割分类、清洗消毒、卤制包装等,手续繁多,程序复杂,光中草药就有数十种之多,这就是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因为这是供人食用的,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松懈。他还说违背良心的事情不能做,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其结果害人害已,得不偿失,会遭报应。

许多年过去了,故乡也经历了苍海桑田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驴巴这项传统产业经久不衰,延续至今并越做越大了。

说实话,我现在吃的驴巴,无论色、香、味,均不如故乡的好,至少吃不出故乡驴巴那种特有的味觉来。

省城距故乡数十里,但我很少回去,向来不念故乡的我,这时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既不念故乡又为何突发此情绪呢?估计因为故乡有所念,而所念又惟独故乡有。譬如家人在那里,亲朋好友在那里,咋不怀念呢?与其说爱故乡,倒不如说在故乡有几个人把我牵着罢了。若无所牵,谈何所念?像我现在偶然被驴巴所牵,所以便产生了思乡之情了。

所怀念的地方,便是我可爱的故乡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