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笆的风景

作者: 纳兰青衫 2015年08月07日心情随笔

通常情况下,篱笆代表着一种风景,而墙只是一种冷冷的隔绝。

其实,篱笆未必没有墙坚固,但它带给你的感觉优美而松驰。而墙也未必比篱给人更多的保护。却有一种触手可及的生硬与寒冷。

想来人与人的交往也是这样的,人和人必是有距离与悬隔的,但有的隔悬像篱,隐隐地透露着里面生机勃勃的世界,不仅园内的红花绿柳隐约可见,就连篱本身也成了一种风景,它的线条异常妩媚而柔和,上面爬满了蜿豆花或牵牛的翠蔓,时而把一朵两刚刚绽开的花伸出来向你微笑致意。篱也从不给你特别严格的界限,这家的果长到篱的那边,长了也就长了,那家的花开到篱这边,开了也就开了,蝴蝶从篱笆这边飞到那边,那边飞到这边,你记不清她飞到几个来回了,而蜻蜓在篱上摆着古典的pose,你也弄不清也倒底是为了谁。你对于篱内篱那边的欣赏,可远可近。若即若离,自由而适意,而那个世界对于你欣赏的目光也充满了尊重与欣慰。你可以兴至而来,兴尽而返,哪怕对主人心有戚戚焉,却也可以不惊不扰。

而有些悬隔是墙,有一种无庸置疑的戒备和拒绝。你从墙外是无法看到里面的任何端倪的,要么我们互相接纳,互相兼容,我让你从门走进来,看看里面是否别有洞天,要么,你就只能见到墙的那张毫无表情的脸,你连个在外面犹豫与徘徊的机会和理由也没有。于是你只有两个选择,一是选择扣门而入,但那实在有些唐突和不妥,若无风景,你匆匆退出时会有许多尴尬,既便有风景,人家是否嫌打扰也未可知,于是扣门便需要极大的勇气,交往也变得更为隆重,更为具有形式感。另一种选择就是放下好奇心,悄然走开,但墙的面容见多,心中的世界不免过于单调,过于缺乏内容,于是面对墙,接近与探寻成了鸡胁。“to be or not to be ,It’s a question”初看沙士比亚时,觉得这句话矫情多于哲理,但面对心里的一面面墙,人与人本来很自然的交往就成了一个问题,一个赌注。

随着世界的进一步城市化和工业化,篱变得越来越少,而墙变得越来越多,篱笆会不会作为一种历史现像,从我们生活中彻底消失呢?

好在,现在城市里也有许多人开始崇尚自然审美了,江北的一些高极的小别墅开始用篱笆,而不用墙了,颇有田园特色,我们所住的普普通通的小区里许多花圃也开始使用极疏松的篱笆了,让人一见之下,心情,顿觉赏心悦目。人毕竟还是需要这种美感与放松的。

那人与人之间呢?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折掉心中的墙,去建一圈疏松的篱笆吗?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与你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彼些欣赏。而不是让你去做非此即彼的选择吗,其实,更多的时候,最怡人的,就是一望之间的风景。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圈爬满花藤的篱笆,这个世界将变得多么轻松而美好呢?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