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社

作者: 吴从惠2021年11月18日心情日志

木匠,可能是中华最古老的工匠之一。从人类告别穴居,有巢氏架屋而居始就得用上木匠了。传说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但鲁班绝对不可能是第一个干木匠活的人。

早先我们乡下的木匠,都是挑着斧子刨子圆规曲尺等家什,住到东家干活。不管是起屋上梁雕花,还是嫁女打家具,都是这样。东家好菜饭招呼着,还得开工钱。

到1956年,工商业改造时,谭扬生及他的许师傅、尹师傅等几个师傅牵头,成立了文明木工社。地址就是原咸丰年间建的墟场里。因集市贸易取消了,就用原先的一栋厂棚做了木工车间。

木工活首先要从锯板子开始。做活三样苦,锯木砻谷挖荒土。锯板,就是把风干的原杉(松)木截成一段一段的,再锯成方料及板材备用。这道工序很慢且辛苦。锯板前,先用墨线按规格厚薄弹出线路,然后两人分两头拉扯大锯。随着有节奏的沙沙声,木灰逐渐盖满了布鞋,地面也铺成了软软的一层金黄毯,还伴随着清新的木香。其实头脸也灰蒙蒙一层。

木工社的产品起初也有书柜桌椅尿桶等家具。但后来就慢慢以生产农业工具为主。如车谷的风车、抽水的龙骨车、打稻机等。产品堆放在原墟场上,一大撂一大片,成了我们小时捉迷藏的好去处。

大概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引进了柴油动力的带锯。两三个人把一根大原木抬上锯台。然后一头推一头拉,在机器的轰鸣声中,随着“嗞……”的一阵长鸣,原木随人意分解成长短大小厚薄不同的形状。效率高多了!

木工社和铁工社其实是一个单位,叫铁木社。领导这个单位的头叫谭扬生,是个传奇人物。据说六岁父死娘嫁随爷爷奶奶生活。十二岁爷爷奶奶故去,便带一把斧子出门打零工。后拜了许姓木匠为师,是成立铁木社的元老。文明铁木社最盛时有六七十人,是汝城轻工系统规模最大资产最雄厚的单位。我的印象中,这个斗大字不识一箩的县佬古一直就是铁木社的当家人。

还有一逸事。谭扬生生有五子一女,满女叫细满英,和我同岁。据大人说,当时两个产妇,一个末胎一个初胎。末胎的奶水不够,初胎的奶水有余。我和那女孩实际是吃一奶长大的。青梅竹马的两个孩子咋后来没故事呢?后来才知道,我们分属两个不同阶级。她是吃国家粮的,我是吃农村粮的。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