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草原就是我的家

作者: 刘佳欣2021年12月20日情感日志

我的家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去年秋天,我考到南京读大学,正是这场分离与回归,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美丽的草原就是我的家,我就是内蒙古大草原上奔腾的小马。

我家多是汉族,祖上从山西“走西口”到内蒙古讨生活,延续到我这一代,已经算是土生土长的呼市人了。从记事起,我从没觉得呼和浩特和我去过的国内其他城市有什么区别:一样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样的科教文卫设施齐全,一样的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我也不认为自己和其他地方的汉族姑娘有什么不同:一样的红领巾,一样的少女心,一样的热爱美与生活。总之,在呼和浩特生活的十几年里,大草原的种种文化印记,语言、风俗、饮食、历史,对我而言可以说是熟视无睹的存在。我习惯于现代化生活方式与节奏,甚至认为自己并不属于大草原。读了《红楼梦》等文学作品后,我还特别憧憬江南水乡的温婉与柔美。

到六朝古都南京读大学的一年里,我尽情享受着过去向往的风景。但时间久了,我渐渐发现,江南的生活终究是别处。

身边人对我籍贯的反应首先提醒了我。军训伊始,我自我介绍时说了自己的籍贯,同学们就开始鼓掌。训练中,教官总是点我的名说:“这个草原来的姑娘,你豪爽,来领唱,来领队。”很多同学会开玩笑地问我:是不是家住蒙古包?会骑马射箭吗?出门就是“风吹草低见牛羊”吗?还有同学善意地称呼我为“小卓玛”。

起初,我总想抓住机会积极解释。我想说我家不住蒙古包,水龙头里流不出牛奶,我不是骑马上学,呼和浩特不在新疆也不在西藏;“小卓玛”是个很棒的称呼,但这是对藏族小姑娘的美称,我这个来自呼和浩特的汉族姑娘担不起……但我的解释总是徒劳。我也发现类似的玩笑其实只是法律专业紧张学习中的有趣调剂,于是逐渐放弃了“抵抗”。

只是在潮冷的江南冬天里,我格外想念咸口奶茶、肉馅烧麦、羊肉饺子。春秋两季的踏青远足中,秦淮烟雨和吴侬软语让草原的壮美与大气有了鲜明的参照。学习了有关法律现代化与法律文化的课程后,我也尝试思考草原文化及其现代化的问题。

因为想家,这个暑假我没有像以前一样去别的省份旅游,而是抓住各种机会走出城市,接受草原文化的洗礼。古人说“近乡情怯”,我这次回乡亲近了草原,却对草原文化有了更真切的感知,对自己的文化根源体悟得更具体。

锡林郭勒草原声势浩大的蒙古马文化节,最让我大开眼界。蔚蓝的天空下万马奔腾,草原儿女在马背上控弦扬鞭。四周旌旗猎猎,图腾森森,呼麦悠扬,长调悲怆,锅庄舞步气势磅礴,马头琴声扣人心弦,摔跤比赛紧张激烈,洁白哈达传递友好……我激动不已地向同学们转述盛况,词穷之际只能用视频彰显一二。特别奇妙的体验是,当马头琴响起,万马奔腾而过,我会心跳加速,思绪如飞,像是有一股原始的力量被激发,想和着琴声同马群一起狂奔。也许正是这一刻,我真正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归属。当我看到“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时,我为之一振: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人生态度啊!

暑假里,我还把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改编的同名电影找来看了,又缠着外婆重温了《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无论是自由奔腾的马儿,还是江格尔的伟大事业,又或是龙梅和玉荣的平凡壮举,都是草原文化滋养的结晶。草原文化包罗万象,但贯穿其中永恒不变且特点鲜明的是大气开阔的气质与基调。就连蒙古袍上的图腾,也传达出精悍有力的风貌。马头琴声大气磅礴,振奋人心,但绝不能在狭小的室内演奏,因为广阔开放的空间才是它的舞台。这就像自由奔腾的马儿,永远属于壮美辽阔的草原。

亲近大草原的这段时间里,我也在发散思考文化的意义。文化其实就是我们的生活,是无处不在、不可或缺的阳光空气,是养育骏马牛羊的肥美水草。文化还是我们无力时的依靠,旅途中的方向。所以文化是根,文化是家!现在,我可以自信而自豪地说出:我爱内蒙古,我爱大草原!

草原以大爱养育了内蒙古人民,教他们坚韧与刚强,给他们信仰与寄托,让他们自信而有力。我是汉族姑娘,也是大草原的女儿。豪爽的性格,开阔的胸襟,遇事不畏缩的勇气,都是大草原赐予我的无价之宝。我爱大草原的魅力十足,也看到了内蒙古新的生机。如今的内蒙古一天比一天现代化,也许还有发展中的困难,但草原文化的精神特质永远存在于内蒙人的血液、骨髓与灵魂中,会时刻给予我们强大的信念与力量。

转眼就要开学,又要和大草原暂时分别。如果再有同学问我是不是骑马来上学,我一定会迫不及待地给他们描述和展示骏马奔驰的帅气与震撼,并真诚地欢迎他们来美丽的大草原做客。热爱大草原的我,愿意用自己的努力,让她更加美名远扬,魅力四射。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