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掌墨师”

作者: 黄玉才2022年02月13日生活随笔

“掌墨师”即木匠,是建造土家吊脚楼的民间艺人。我的家乡地处渝东南武陵山区石柱土家山寨,三三两两的土家吊楼掩映在如诗如画的林海里,流淌着浓浓的诗情画意。能工巧手的木匠建造美丽的家园。

每当走进土家山寨,一座座美观漂亮的土家族吊脚楼,像一幅幅精美的画卷深深地吸引着我,于是我用照相机记录着土家人用智慧建造的建筑杰作和土家族居住文化,用心品味着件件艺术品。

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修转角楼。

石匠难打岩狮子,铁匠难打铁绣球。

歌中的“转角楼”,是土家族民居正屋(座子)与横屋(厢房、楼子)转角处的“磨角”,即由木匠“掌墨师”组织修建的土家吊脚楼。

木匠是一种古老的行业。木匠以木头为材料,他们伸展绳墨,用笔划线,后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测量,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家具和工艺品。木匠从事的行业是很广泛的,他们不仅可以制作各种家具,在建筑行业、装饰行业、广告行业等都离不开木匠。比如在建筑行业要通过木匠来做必不可少的门窗等。

在民间,“掌墨师”意思是掌控墨线的师傅,即是传统修房造屋时全程主持建设的“总工程师”。包括从堪舆选址、规划设计、地基开挖、来料加工到掌墨放线、房屋起架、上梁封顶等一系列活动。也就是负责风水堪舆、项目设计、预算规划、材料组织、施工管理和施工监督等建造活动。因古时的木匠的工具无论是刨、锯、锛都离不开墨斗中的墨线先行测量,所以木匠又称“墨师”。规成圆,矩成方,墨斗能成直线。所以后来就演变为“准绳”一词,于是墨斗也就成了规矩的一种象征物。

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掌墨师”,大多需要十多年甚至更漫长的时间,从学徒做起,到专业带班二墨师,也就是石匠、木匠、泥瓦匠等专业的领头师傅。能全盘掌控整体项目的二墨师才有机会荣升掌墨师。

石柱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家族吊脚楼是武陵山区土家族的古老建筑形式,在石柱分布十分广泛,特别是在七曜山区、方斗山区和河谷老街最为典型,当地又称之为“干栏”“千柱落地式”或“转角楼”。它是民族建筑工艺的奇葩,是优秀的土家民族文化遗产。

土家族吊脚楼的营造与土家民族理念相适应,在古代巢居和穴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可以避免虫蛇猛兽,讲求房屋朝向和坐侧。吊脚楼与当地生活环境和谐统一,依山面谷,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视野开阔,空气清新,被誉为“地仙”之居,是土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工艺科学、构思巧妙、布局合理。营造时充分利用当地石、木材料,飞檐翘角,穿枓勾心,牢固防震。土家族木匠用他们的智慧,利用手中的斧子、锯子、墨斗和凿子等工具,精心打造,将分散的木柱、木方和木板组合为牢固的吊脚楼。

该县中益乡建峰村黄家院子、全家院子、菜花坪、龙神坝,坪坝村坪坝组白果坝、向家坝的吊脚楼民居,这批民居建筑历史悠久、布局合理、建造精美。特别是黄家院子吊脚楼建于清末民初,至今有100多年历史,依山取势,构造奇特,悬于山崖半山腰,松竹掩映、山泉流淌、气势雄伟、风景清幽,至今保存完好,是吊脚楼民居的典范建筑。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