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莫尼山非遗小镇

作者: 王玉玲2022年03月05日心情文章

毕业前夕,内蒙古大学文十班的师生们来到了心中向往的莫尼山非遗小镇。

其实在周五的作品研讨课上,高明霞老师说自治区宣传部要求文研班开展一个党日活动,问大家是去莫尼山非遗小镇还是去集宁红色革命纪念馆?大家一致选择非遗小镇。

莫尼山蒙语意为圣山,位于呼和浩特市北S104省道东侧7.8公里处段家窑村,三面环山,登高眺望可见阴山层峦叠嶂、沟壑奔流。此处古称“白道川”,沟长19公里,贯通阴山南北,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角力点与融合带。因为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更有蒙古族皮画、射箭、剪纸、马头琴、蜡染布艺、面雕等底蕴深厚的非遗文化,吸引着很多人前往。

到了非遗小镇,看到路边几乎都是凌乱堆砌的石墙,有种拙朴古旧的感觉,尽显天然去雕饰的美感。木头和石头这两样来自于大自然的物品,是这里建筑的灵魂。入口处几块大石头叠加起来,中间一块石头上刻着“月上岩画”几个字,最上面石头上刻一些象形文字和萨满图腾,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非遗小镇接待我们的与其说导游不如说是教官,全程带领我们参观以及重走红军路的活动。从那个简陋的木房换上红军的服装后,我们文十班的头发长点的女同学,把头发编成两个麻花辫子垂在两肩上,很有女红军的风范。

教官严肃笃定:立正,向右看齐,向左转,向五星红旗宣誓敬礼!礼毕,我们在五星红旗下诵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一种豪迈情怀自胸中而生,人定胜天的大气魄让我们无所畏惧。我们分成两组过大渡河,体验“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渡桥艰难。铁链子下面绑着两个木墩,抓住两边的锁链,双脚交叉踏在木墩上,要找好平衡感,才不至于落入湍急的河水中。教官在旁边制造着紧张空气,不停地喊:快点过桥呀,后面日本鬼子追上来了!铁索在强劲的风中哗啦作响,有的同学心里急、脚下滑,不慎失足落入“水中”。我的体能还好,平稳走过去后,又转过来双手抓住铁索重过一回大渡桥。

过完大渡河,就是重走长征路。老天似乎在考验我们,走在崎岖不平的山上,风猛烈地吹,还不时有雨点落下来,让本来阴凉的天气更觉冷寒。想着脚下这片土地曾经金戈铁马,马背上的民族越过这座山的征服之路,忽然觉得走入一段时空之旅中。

下山后,我们一行去参观山下的非遗博物馆。走入馆中,才发现这是莫尼山非遗小镇的灵魂所在——

印象最深的是马头琴展厅。马头琴是草原民族喜爱的两弦的弦乐器,蒙古语称“潮尔”。一千多年前的羚羊角马头琴尤为引人注目,那只身形矫健的羚羊似乎还在山间跳跃,它用号角吹起某种物籁,引领着同伴穿过山崖;蟒蛇皮马头琴,青铜马头琴,各种木质马头琴静静立在那,在尘封的时光里追忆着……那些品种多样的马头琴好像一万匹蒙古马在这里嘶鸣,它们穿越时空,在圣山脚下发出音乐的长鸣,那些声音飘荡在风中,和天地万物和鸣。教官讲解时说,这些马头琴都是大师齐·宝力高的弟子博德乐图的作品。

另一个展厅是蒙古族皮画,很多形态各异的蒙古马把生命定格在一幅皮画上。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爱马的情感真挚而热烈,马在他们心中有着其他动物无可取代的特殊地位。皮画上的蒙古马形象生动,有3幅皮画上的马彪悍强健,眼神中有着桀骜不驯的光泽,阿左旗的蒙古族同学森格久久地站在这3匹马前,不忍离去,好像他看的不是皮画,而是他心爱的坐骑,那匹枣红马在草原上策马奔驰。他用夹杂着蒙语尾音的普通话喃喃自语:这3幅画真好呀!并且抚摸着皮画上马的鬃毛,像抚摸着自己的孩子。一幅来自蒙古国的皮画,吸引了我们在此驻足:这是蒙古族人日常的一天,在蒙古包周围,挤牛奶的、剪羊毛的、骑马飞奔的,数百个人和马穿插在画面中,场景宏大,整个一个蒙古族版的清明上河图。据说这幅皮画是用一整张牛皮制成的,和另一幅皮画组成完整的一幅画。

小镇还有蒙古族生活用品展区、蒙古族毡绣展区、托克托县面雕展厅、农耕文化展厅、手工剪纸展厅……让我们了解到蒙古族的游牧文化和优秀的民间非遗文化。

一次党日活动,不仅仅是追溯一段历史,还能感受这些文化的精髓,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仅仅抵御时间的消蚀力,更能保持民族文化连续性的血脉得以长流!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