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集为乐

作者: 郭化明2022年05月27日情感日志

提起我的卧室,寒酸得很,充其量也不足15平方米。一张双人床,一条长1.2米的电视柜就“霸占”整个房间的三分之二,余下的已所剩无几了。然而,“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最让我感到舒心得意的要数放置在我床头不足1米长的小书架了。

小书架上整整齐齐地码着我十多年来零零总总收集的20余册书报剪集,是它给这个不起眼的房间增添了魅力,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每逢我躺在床上举首凝视或抚摸着这些自己多年来苦心经营打造的“精品”时,就让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收集它的最初起因……

十多年前,我退休了,便尝试着给《太原晚报》投稿。第一次送稿时,是一位女编辑接待了我。她浏览了我带去的几篇稿子后,微笑地对我说,其中有一篇可刊用。并鼓励我多投稿。临别时送我到电梯口,再三嘱咐:“年纪大了,路上小心啊!”她的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周以后,那篇文章见报了,这对我鼓舞很大。从那以后,我抽空就写,写好就送,跑太原晚报的次数多了起来。几年来,在编辑的帮助下,我已有近百篇文章见诸报端。有时稿子不适合她的版面,编辑便帮我推荐到其他适合的版面,只要有一线希望,总是不肯让我的稿子落空。从此《太原晚报》经济版的“我的消费者故事”又给我又打开了一个窗口,几年来,又有40余篇在这里“落户”了。

写作离不开读书看报,只有多读多看才能宽广视野,开阔思路。在编辑的指导和点拨下,尽管退休后已经享有单位给我赠订的《太原晚报》和《山西老年》,我仍然订了《中外文摘》和《读者》两份月刊。

几年来,我一直乐此不疲地收集和阅读多种老年报给自己“充电”,看到好的文章,便剪集下来。起初我还不以为然,后来越剪越来劲,越剪越有兴趣,最后竟剪集成癖,就这样积成这20多册。其中主要内容分四个方面。一、文学文摘;二、历史文摘;三、哲学文摘;四、其他文摘。

在文学文摘中,有优秀的短篇散文、杂文和古今诗词。有语文知识,有典故出处,有名人警句等等。

在历史文摘中,有古今名人轶事,有各个时期的历史资料,(古、近、现代)。

在哲学文摘中有哲学理论:探讨及研究,有党在改革开放中教育事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历年来大中院校语文教学大纲等等。

其它文摘,主要是生活方面的譬如怎样养生和我喜欢的烹饪知识,各种菜肴及其做法等等。

值得庆幸的是还有“报告文学”“连载”3册,每册都在380多页以上。它们分别是《毛泽东和他的秘书们》、《毛泽东的最后七年风雨路》、《风雨无悔》——《采访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及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连载49页。

回顾和总结这十多年来,可以说是写作和剪集伴随着我的退休生涯。

集腋成裘。在我年至七旬时,已写下15万文字的文稿,并装订成《宅老心声》上下集,今年我已七十又七了。没想到,这7年又有第三本即将问世,它又该怎样称呼呢?思来想去,就延用鲁迅先生的墨宝也叫它“集外集”好啦。

近年来,虽说身体不及以前,但精神和情绪毅然不减,终日笔耕不辍,依然漫步在文字间,享受着它给我带来的快乐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