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泥人

作者: 刘印军2022年06月15日情感日志

搬家整理旧物时发现了一袋我儿时非常珍爱的泥人瓦模子,把我带回了记忆的童年乐园,唤醒了久违的童心。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同的孩子们多数都会脱泥人,也叫拓泥人,我也会。我们用一种胶泥(含有水分的黏土,黏性很大,像胶一样黏,这种黏土蕴藏在靠河湾边的地里)和上,来回在青石上摔打揉捏,等特别劲道不粘手时,使用泥人瓦模拓印泥人。

脱泥人是种细心活。胶泥要和得软硬适度,放在模内倒吸出的功夫真是一种技术,掌握不好会断裂或泥人印纹不清。

记得我学到的技术是这样的,首先从摔打好的整块胶泥中分出一块,大约够一个瓦模泥人的量后,便很快把它按到模子里的图纹中用拇指磨光上面的胶泥,多余的拿掉。千万不能给胶泥和瓦模图案中留有空隙,避免拓出来的泥人“缺胳膊少腿”。等待“拔”泥人的工夫一定要掌握好,吸(用一块大胶泥粘在磨光的泥人背面)早了胶泥容易断裂,吸晚了胶泥粘在瓦模里出不来。对于大一点的泥人,要选择不同的几处位置吸,一次吸容易把枝节折了。

后来,有伙伴提醒我,胶泥质量也很重要。为了挖胶泥,我们不仅自制了一套工具(有小泥铲、铁皮簸箕和小漏盆等),而且不断寻找好的胶泥地,城墙背的小池塘旁,水泉湾的河边,御河岸边,甚至到了文瀛湖边。

我当时还没有上学,整天跟着四合院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到处“寻宝”,回来后就和人家借上模具脱泥人。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都不高,少有人家花钱给小孩买玩具。小伙伴中,谁有一两个泥瓦模子大家就很羡慕这个玩伴。印象中城内的土产铺里有卖这种脱泥人的模子,据说生产那些瓦模都是瓦窑上艺人们的绝活儿。有时,孩童们也模仿其样式制模子,有的还很地道。

泥人脱好后,首先要摆在窗台的木板上晒。有巧手的孩子们在其晒干的泥人上涂有金粉、银粉或各种颜料,使“着装”后的泥人精致耐看,引人喜爱。往往我们把自己的手艺摆在街门口的青石板上叫卖,比谁的泥人好看。这时,邻街邻院的玩童就会来用杏核换取。我住在马王庙街,记得附近张家巷、西油店、马桥口,甚至于云路街、缸角、县楼、东羊市巷的孩子们都过来和我们“交易”,我们也到他们的四合院参观泥人,并交为“泥友”,互相交流脱泥人的经验,于是我有不少同龄的男女“泥友”,经常玩得很开心。那会儿,两颗或5颗杏核就可以换上一个式样好看的泥人,10颗以上能换个大一点的泥人王,如关公、孔子、玉皇大帝、观音菩萨和佛爷等。

重温脱泥人,许多往事和童年伙伴仍记忆犹新,令我难忘。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