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老街

作者: 梁媛2019年11月07日现代散文

阳江的老街,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它有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太傅路,是为了纪念张世杰这位爱国将领而命名的。当年,南宋临安灭后,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几位宋臣带着小皇帝,到福建成立小朝廷。蒙古铁蹄紧随而来,几场大战后,文天祥被捕,陆秀夫、张世杰被击败。陆秀夫抱着小皇帝跳入茫茫大海,张世杰突围后,带小部分船队来到阳江海陵岛,在登岸之际,遇上飓风,也落水身亡。当地百姓就将他的遗体葬于海陵岛力岸村平章山脚。

为了纪念这位壮烈殉国的名臣,阳江人在平章山脚建张世杰墓及宋太傅庙。此后各朝代,大凡来阳江当官的人,到任后都要前来海陵岛拜祭。明嘉靖元年(1522年),知县熊茂因风雨不能依时赴海陵岛致祭,便在江城西门外龙津坊兴建了一座太傅祠。

民国18年(1929年),阳江开始拆城墙,毁城楼,建马路,有太傅祠的这条马路,被命名为太傅路。阳江人以这样方式,永远纪念张世杰这位爱国将领。

有街,人烟必旺,于是,一家一家的店铺林立起来。结合岭南地区夏季多雷雨,秋季多刮风的特点,人们设计出具有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骑楼。即每幢楼房的二层临街的地方都探出一部分,一幢挨着一幢,这样整条街就形成了一条由柱廊组成的长廊,人们可以不怕日晒雨淋而走完整条街。

因为路处漠阳江畔,水陆交通方便,故太傅路非常兴旺,整条街每日里熙来攘往,车水马龙。各种店铺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一些乡下人也挑着水果、拉着甘蔗等沿街叫卖。也有耍杂技的,沿街的铜锣敲得“当、当、当”,找一块骑楼空地停下来,立马围上一圈的人。

这是当年的尘世喧闹,如春天的金盏花开,瓣瓣都是金黄的灿烂。

历史翻转过一页,再一页,近一个世纪的时光,也是悠悠过。我是在一个冬日的早上,和两位好朋友,走进老街的。

老街太傅路的十字路口,应该算是旧阳江城的标志了。举目望去,一幢幢古旧但别具风格的骑楼,在朗朗的阳光下,散发着历史沧桑的气息。但街上依然喧嚣,骑楼下面摆满了各类货摊,琳琅满目,过路者与购物者擦肩接踵,汇成了熙熙攘攘的人流,远远望去,像条色彩斑斓的河。

我们首先寻找“太傅祠”的旧址。一位老伯说,民国期间,太傅祠曾成为阳江商会会所和镇公所。1950年,太傅祠为纺织品花纱布公司所用,现为公司批发部仓库。曾经庄严肃穆的“太傅祠”,竟是遗迹难寻了,我们不免失望,无论岁月曾经如何繁华,谁能拽住岁月的衣襟呢?

在车来人往的老街上边走边看,惊奇地发现,整条街的骑楼,没有一幢建筑样式是相同的。尽管楼的外观残旧,但依稀可见外墙及窗框设计完全采用西方古典样式。墙上的装饰图案变化多样,骑楼上古希腊的柱头、古罗马的券拱,以及哥特式的风格都融在同一幢建筑体中。这些建筑特点,既反映了当年楼主的经济实力,又反映了西方的建筑风格在这个时期,已融入中国民居的建筑中。

骑楼与骑楼之间,还有多条小巷,如豆腐巷、卖油巷、织篷巷、黄屋巷、金玉巷等,多以行业命名。在卖油巷口,我们驻足观望,窄而幽深的巷子,阳光见缝插针般地落了下来,矮而密集的居民楼,氤氲着一阵淡淡的旧时光的味道。轻抚长满青苔的青砖墙壁,感觉手底下,有历史的风,猎猎吹过。

一位阿婆正坐在低矮的屋檐下,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们。上前与她倾谈,阿婆说,她七十多岁了,是老居民,儿孙都搬到外面住了,她舍不得离开,就守着旧屋,儿孙们会经常回来看她。阿婆还说,以前太傅路是阳江城的城中心,很热闹,除了有商铺,还有银行、邮电局、书店等。出入也方便,不管是到太傅新华书店,还是到南恩路的江城一小读书,又或是到人民电影院看电影,顺着骑楼底下的通道,就能到达目的地,不但不受到天气影响,而且还很安全。只是后来社会发展,车辆多了,这些服务部门因为无法解决市民的车辆停放问题,便逐渐迁走,太傅路现在只剩下商铺了。

告别阿婆,我们继续走着。两边的骑楼商铺人头攒动,交易频繁,是活色生香的市井味道。这里,当年曾承载着阳江商业的辉煌历史,现在,它仍然是阳江最热闹的老街,许多商贾齐集在这里经营生意,是批发、零售小百货、小饰品、文具、食品、药品、药材等一条街。因货品多样,价格平宜,城里城外的人,都喜欢来这里批发、购物。

如果说,太傅骑楼是结合了中西方特别是广东民居、气候的建筑特点,为利于商贸活动的开展和居家出行而应运而生,那么,它的价值不仅表现在中西结合的建筑艺术上,更重要的是,它还记载着一段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