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速度

作者: 张志友2020年08月15日原创散文

外孙女今年考上北京外交学院,全家人都很高兴。开学时父母送她乘高铁去北京,我是随行的,一是多年没去北京了,想看看首都的新景观,再者是想坐坐高铁,感受那神奇的速度。上车后,看到窗外的景物飞速向后跑,才知道“和谐号”高速列车已经开动了,车厢宽敞洁美,乘客们像在家中品茶一样舒适。列车以每小时350公里的速度北上,越济南,跨德州,过天津,仅2小时多一点就到达北京了。呵,800多公里十年前需要十多个时间,现在两个多小时就到达了,这种速度对我这个耄耋之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特殊的年代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上世纪50年代末,我在宿县师范读书时,没有到故乡濉溪的客车,每逢假期,我和几位同乡结伴回家,归心似箭,四十多公里的路程只用四个小时就步行到家了,这是青春的速度,是离乡学子怀念母亲的速度,也是交通落后被逼出来的速度。那时国家正在开发淮北煤田,修建符夹铁路线,我和同学们参加义务筑路,大干十多天,白天汗流浃背,晚上腰酸背痛,为的就是想改变家乡的面貌。

六十年代初,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五河县淮河岸边一所区镇中学,离家约二百多公里,回家一趟却比登天还难。那时乡镇还没有自行车,沿淮的人出行全靠从蚌埠到江苏大柳港往返的小火轮,每小时最快十公里,每次到站靠岸再离岸就要二十多分钟,慢得像蜗牛一样爬行。很有些“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

我乘船至蚌埠已经是晚上了,没有到淮北的班车,要等到第二天近十点钟才能坐上火车,150公里要五六个小时才能到家,这种速度在村头等候的老妈妈,真是心急如焚,望眼欲穿。

八十年代中期,我回到了淮北,在一所煤矿中学任教,没有到市区的公交车,好在有了自行车,送稿件到淮北报社是挺便捷的。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淮北煤城日新月异,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里,一个只有十万人口的小城已经变成拥有200多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了,市区面积扩大上百倍,高楼鳞次栉比环境优美怡人,开辟了几十道公交线路,高速、高铁四通八达,城乡经济蒸蒸日上,去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我仿佛看到青山绿水,高楼林立的故乡,伴着高粱、大豆和炊烟长大的童年和影子一样跟在爸爸后面的年少时光。穿越时空,童年的梦想融进了城市发展的光影里,心中不禁漾起草浪碧波的涟漪,城市与乡村是如此的贴近,童年的时光与现实的岁月是如此的贴近。神奇的中国速度,缩短了贫穷与小康的距离,炊烟与城市的距离,童年的痛苦与幸福生活的距离。家的舒适与随意,亲切与安然,像庭院里的花朵,总在我们行走的路上摇曳绽放……

首都的变化更是让我心旷神怡,八达岭的雄伟与鸟巢的风姿相互媲美,颐和园的长廊与外交学院的书声浑然一体。夜幕降临时,天安门广场霓虹闪烁。我和女儿、女婿和外孙女在广场上徜徉,在王府井大街漫步,行走的脚步染上氤氲的气色。由于我担心回程的车票难买,外孙女笑着说:“爷爷,不用担心,爸爸已经让我在网上买好了。”呵,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菜市场里,市民用微信红包付菜钱;在超市买完生活用品;在餐馆吃完饭;在服装店购买衣服,一律用手机支付。中国的速度震惊了世界。作为年近八旬的老者,我为祖国的飞速发展感到骄傲,为晚年的幸福而陶醉。

在乘坐高铁回程的途中,我的心绪伴随着“和谐号”飞翔,当我风驰电掣一般回到小城温馨的家园时,心情比诗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还爽,几天的旅途劳顿全都消散了。是哦,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让人民安居乐业、生活美好,民生和民俗像炊烟一样自然漂浮,像小河的流水一样清澈漫流,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样惬意,这便是中国速度的最高境界吧。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