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悲伤逆流成河》有感

作者: 何白女[文集]2020年12月14日原创散文

前不久,《演员请就位》节目闹出沸沸扬扬的“郭敬明S卡”事件。至今都有不少人对郭敬明嗤之以鼻。在我不清楚是否为节目效果而设计的台本之前,我只想就这位80后青春疼痛文学作家的代表作《悲伤逆流成河》(以下简称《悲伤》)发表下拙见。

大概十年前,我曾大致浏览过这本《悲伤》,看的只是故事概要。再次捧起拜读时,谁也没想到是受一条新闻热搜的刺激。而此时学习的不再是故事的发展走向,更在意的是文笔和给现实带来的思考。

该小说以布满雾气的弄堂和冷蓝色天空为背景开篇设局,这一定不是喜剧,当然从书名早已料到这是并不明朗的氛围,而且这种压抑的冷灰色贯穿整个故事,让原本具有生活气息的弄堂变得有那么一点腐蚀。

最让我酣畅淋漓的是易遥每个阶段的心理变化,从堕胎到妈妈去世再到所有人误会的过程,小四(郭敬明曾经的笔名)用很具象的笔触清清楚楚地刻画下来。心理描写曾经是我写作文非常头疼的问题:如何体现不同程度的快乐,如何让人明白不同心境的想念。翻遍词典,当立体抽象的东西化成文字时,立马黯然失色,只能看到重复干瘪的词藻在不断呻吟,这跟流水账没什么区别。

小四的描写让我大开眼界。如果理解没有错的话,他是站在女主人公的角度去阐述这个故事的。在这个冗长的弄堂里,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齐铭,阳光干净,好学生的代表,在大家眼里,他是一个鲜衣怒马的翩翩少年,万人仰慕。易遥,穷酸孤僻,被贴上不自爱的标签,是一堆快要发臭的垃圾,万人唾弃。正是这至明和至暗的两个光影竟然交错在一起。两人相遇时,小四写道“在齐铭的记忆里,易遥和自己对视时的表情,像是一整个世纪般长短的慢镜”“齐铭和易遥就像是同一端点放出去的线,却朝向了不同的方向。于是,越来越远,越来越远”。几个比喻,把两人的差距以最直观的文字表达出来,让读者瞬间有了概念,颇有四两拨千斤的味道。易遥认为齐铭相信谣言而失望时“却像是身体被凿出一个小孔,力气从那个小孔里源源不断地流失,像是被抽走了血液”,而后无力地伤心“地上四处散落的铅笔盒,钢笔,书本,像是被拆散的零件,是谁打坏了一个玩偶吗?”在得知爸爸听其他女人的话而不管她们母女时失望万分写道“那些积蓄在内心里对父亲的温柔的幻想,此刻被摔碎成一千一万片零碎的破烂,所有的碎片残渣堵在下水道口,排遣不掉”“突然像是风吹灭了蜡烛般黑下去”。类似恰到好处的比喻还有非常多,同时把读者轻而易举地代入进去,很真切地触摸到角色的灵魂。所以,我认为这篇小说的价值不只是翻拍成电影用来商业变现,而更在于它所带来的文学价值。影片我也看过一点,远没有文字来得深邃,来得更让人体会锥心的痛。

再说说它的现实意义吧。现实像易遥一样不幸的女孩子,从之前聪明活泼变得阴郁狂躁,完全是受家庭背景影响。而她妈妈林华凤不择手段地赚钱也完全是因为有个抛弃妻女的丈夫,这一切悲剧的源头都来自一个男人。好婚姻让女人成为傻子,坏婚姻逼女人成为疯子,千真万确。放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离婚率持续走高,为孩子埋下了隐患。有人前一秒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后一秒面目狰狞拳脚相向,不得不逼女性独立。只不过小说里是底层社会的妇女带着自己孩子谋生,也是现代社会一个卑躬屈膝的缩影,要觉得这姿态丑陋,却处处散落在城市的各个地方。重视婚姻质量,重视孩子家庭教育,才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艺术源自生活。庆幸遇到《悲伤逆流成河》,让我一边接受文化的熏陶,一边品咂生活的道理。人生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路,这一本本书就是这条路上的路灯,不能穿透苍穹,在有限的范围一直发着力所能及的光。

作者何白女的文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