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关怀古

作者: 伊帆2021年04月08日游记散文

去看看古齐长城的青石关,是我的夙愿。

20多年前从江苏回来,曾走徐州至博山的205国道。那是初冬,近青石关段时天色已向晚,初起的暮色中仍可见盘山路的险峻,只是归家心切,又是年少,不晓得害怕。后来在看了文友博客的“除夕青石关遇险记”,才后怕了半晌。再后来又知道,那年走的公路是鬼子修的,为了掠夺鲁中地区的丰富资源。而古时的官道在沟底,那是蒲松龄走过的,之后僧格林沁为镇压捻军也走过。

再因工作的关系,对青石关更多了一番情感。多年在“聊斋”的土地里耕作,自然关注与蒲松龄有关的事与物。蒲松龄的《青石关》,是他创作年代最早的诗:“身在瓮盎中,仰看飞鸟渡。南山北山云,千株万株树。但见山中人,不见山中路。樵者指以柯,扪萝自兹去。勾曲上层霄,马蹄无稳步。忽然闻犬吠,烟火数家聚。挽辔眺来处,茫茫积翠雾。”蒲松龄31岁时,应同乡好友孙蕙之邀,到宝应为县令,孙蕙做幕宾,生平仅有的一次混迹官场。康熙九年中秋节后,蒲松龄辞别妻儿,沿齐鲁故道迤逦南行,行至青石关下的“瓮口道”,古齐国故都的“南大门”,识得“直淄之门,与南之冲,为出兵索跨”之境。两侧峭壁雄峙,山色苍翠,仰望鸟翔空,耳听风入松,与故里截然不同的景致激发了他的诗情。作家从仰望到平视,一步一景,见云见树,也偶遇樵夫,就是不明脚下路。拱手相问,樵夫手握树枝顺手一指,多有画面感的诗境!路却是越行越陡越艰险,人、马不能稳步,进退两难,心惊胆战,却惊闻犬吠,烟村隐隐可见。城关到了!一人,一马,古道西风,关隘口回眺来路,茫茫翠雾极目处,是家乡,是亲人。此关一出,便是万水千山了!

古时候,青石关是齐国和鲁国的分界,有“齐鲁第一关”之称,某种意义上,它既是地理坐标,又是文化坐标。天然的青石陡坡上,依然有农耕时代的独轮车留下的深深车辙痕,齐国的陶器、渔盐由此运往鲁国,鲁国的风俗礼教也随风北上,往来川流,熙熙攘攘。我带着初春的阳光,走进幽深的门洞,门洞里的一米多厚的石壁还是旧物,手指轻触上去,光滑,有温度,似乎还会有隐隐的讯息传出。如果石头有灵,它们该存储了多少悲欢和烽烟?又会记下多少文人墨客的咏叹?闭上眼睛,恍若听得车辚辚、马萧萧以及行人的脚步和叹息。抬眼望,只见城墙上人家初开的桃花又一阵飘落。

最早的青石关是有圩城的,四个城门都有阁楼,据说东门旧址上还有炮台,有古兵营,而今只有仅存的北门在“关沟”的最窄最高处扼守着,任岁月的风洞穿而过。关上有小村叫青石关村,冷兵器时代末期,关城渐渐变成了有着驿站功能的村落。真的是很小的一个山村,大多人去屋空,只有老人留守。村中有小庙,小到只能在外面祭拜,小庙后面是原先的村小学,它的一排房舍是村里最高大的,但也已经破败,孩子都到外面读书了吧。校舍西山墙头上嵌进去了“青石关”的城门石匾额,听说村民拒绝了外人的高价收购,执意保留在村中,如此方式倒也颇有古人之风。

下行,向北,与当年的聊斋先生逆向而行,未至沟底就变成曲折的山间小路了,蓬蒿丛生,杂石当道。却惊见路边岩下有多处溶洞,有的仅可容身,有的宽敞,有的深不可探,这倒是此行的意外收获。在这样一条曾经极重要的官道上布下大小洞穴,难道是造物主的恩惠?给逆旅中的劳人以遮风挡雨之所。念及,不由得哑然失笑。自古,山川风物就是这样的不经琢磨,让人见仁见智,眼中有画,心中有意。

归途中,绕行望鲁山,邂逅一处残破的城门,横跨在一条山溪之上,进深三四米许,不知可是青石关关城残留的西门?顺溪而下,是着名的王母池,峰峦叠翠,泉流瀑飞,又是一道美貌的山谷,再往西还有天星湖等林深溪清的好去处。真是上天偏心,在这齐、鲁之地的毗邻处,让山峦生出诸多美丽的褶皱,山水俱佳。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