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藏不住

作者: 张建春2021年04月30日散文随笔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枝红杏就破了春色的藏,况且春天也没准备藏着掖着,想打掩护的是园子。不过,园墙再高,又怎能高过蜜蜂的翅膀,不曾出墙,蜜蜂早将红杏的秘密打探得一清二楚了。

藏还真是个有趣的字,周正、笔划多。“夷氛敛而鸷藏,绸缪当先于未雨。”藏为动词,藏中有境,不是能够轻描淡写的。

孙子两周岁还不到,最喜欢玩的游戏是藏猫猫。他藏起来让我们去找,当然藏得浅显,不用费心就找着了。反过来又让我们藏起,他来找,结果往往是半天找不着,我们从隐藏处走出来,才皆大欢喜。

藏似乎是生物的天性,和安全感有关。常说狡兔三窟,兔子天敌太多,为了生存,连窝边草都不吃,还不是为了把自己藏好了。“草枯鹰眼疾”,无窟可躲避的兔,此时的毛一定是枯草颜色的,以达到躲的目的。植物也是会躲藏的,它们相互掩护,比如野树莓果酸甜可口,一定藏于杂草之中,甚至树上还挂着草蜂窝,藏得又深又严又谨慎,生怕被摘了去,影响繁衍下一代。

人的藏应是与生俱来的。原始时代的环境恶劣,人先是藏树上,再躲洞中,之后是茅屋。“百尺为形”,在古文明发达到一定程度时,还是要藏,连皇帝死后的寝宫,也机关密布,收藏得紧紧的。

和孙子一样,我小时喜欢捉迷藏,总希望把自己藏得紧紧的,让伙伴们找不着。一次,实在没有好的藏处,陡然发现家中盖房子剩下的几张芦席,干脆把自己卷起来,向墙角边一滚。伙伴们这天没找着我,扫兴得各归各家,我竟在芦席中睡着了。后来被爷爷发现了,一顿好打,理由简单,藏的物件不对。过去穷人家死了人,置不起棺木,芦席一卷就打发了。犯了大忌。爷爷又气又急,只能用打和骂来喧泄对我的疼爱。藏错地方,受责骂免不了。

秋收冬藏,一年四季落在藏上。春天扛着锄头下地,想着的是冬天白雪茫茫,家的灶洞里红彤彤的火焰以及收获了的沉甸甸的粮食。粮食藏得紧紧的,那可是宝贝,家有余粮,心中不慌。

实际上,这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耕耘、播种、除草、浇水、收割、打场、脱粒……由汗水始到汗水终,收藏的是心跳、是汗水,藏住的是希望。秋藏无疑是篇大文章,谋篇、布局、过渡、情节,在每个季节里,都作了精心细致的安排。

藏而不露,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中国的谜语,谜底被谜面藏住了,“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极尽妙意,烟雾密布,把一个个生动的谜底,藏在躲躲闪闪里,一旦揭开帷幕,蓦然间春光乍现,满目青山。“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猜一字)”,谜面是诗是画,如若不用图画意味去合谜底,“慧”字就藏得深了,够找上大半天。

文章和诗歌藏着的也多,不懂藏,文章和诗歌就如同白开水了。李商隐的《锦瑟》藏进了多少春光情义,多少追忆怀思,又岂是可以轻易解透的?但每每诵读,一种美的情趣就扑面而来,这不就足够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推敲之间,又藏着怎样的深意和故事,但觉藏得好,一藏就藏成了千古绝唱。

曾和一位著名的散文家聊天,他说自己惜字如金,能十个字到位的,绝不写上十一个字;能两句话说清的,肯定不说三句。他的文章会藏,藏得诗意盎然。他藏的是文眼,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白。

空白更是中国画的藏,草藏春舟,见到的仅是投渡踏青人……

今晚细雨霏霏,小寒小冷贴近皮肤。已是春天,但春意尚远,隔窗听雨,我还是感到了春的驿动。春意被细雨藏住了,春天的美却是随雨溢出,可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为好雨,藏自是有意味的藏。

春天藏不住,犹如一段妩媚浅薄的笑容。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