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房子

作者: 郑晓晖2021年06月11日情感散文

人一辈子离不开房子,不管这房子是茅草房、砖瓦房,还是小洋房。房子就是家,有房子就有家的温暖。故乡的房子更像是一条根,它连着家乡,连着亲情,连着心之所向。

20年前,母亲离我而去。弥留之际,她告诉我大瓦缸里有她积攒的钱,并一再叮嘱我一定要在家乡建一幢房子。母亲藏在大瓦缸里钱,我数了数,一共是两万多元,我知道,这是她平日里一点一点地节省下来的。

我在城里早已分到了房子,住得也算宽敞,但我还是遵循母亲的遗愿,在她逝世后,找亲朋好友借了一笔钱,在家乡建了一幢小楼。此后,这小楼便牵引着我,一有空我就回去看看。许是因为这房子连着逝去的母亲,它成了我一份念想,一份牵挂,一份精神寄托。每每走进建在家乡土地上的房子,我就觉得很踏实,很亲切,就好像附在一条根上,它告诉我,我是从这里出去的,哪怕是漂洋过海,哪怕是走到天涯海角,我的根永远在这里。

上世纪90年代有一首歌,歌名叫做《把根留住》。此歌一出,就红遍了海峡两岸,五音不全的我,也曾学着吼了好长一段时间。这首歌之所以能红起来,就在于表达了海峡两岸血脉相连的深情,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家国情怀。“把根留住”,这是多么动情的语言啊!我们的根在哪里?我们的根就在家乡,它像一根无形的长线,把像风筝般漂泊不定的游子紧紧地拴住,哪怕在天涯海角,也能循着这条长线“叶落归根”。在家乡,我们根的落脚点又在哪里?它就在家乡的房子里。有了家乡的房子,就有了家的概念,即使回去的时间不多,我们还是会“常回家看看”。正因为有了这千千万万间家乡的房子,才有了成为世界奇观的中国式春运,不管归途有多遥远,我们总是要回到家乡的。正因为有了家乡的房子,才有了“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的深深眷恋。

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而言,家乡的房子和自己在城里买的房子是不一样的。家乡的房子,承载了更多岁月的温情。它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在那里,有鸡鸣,有狗吠,有春燕筑巢,有斑鸠咕咕。在那里,亲情浓浓。一进家门,儿时的伙伴便都挤进来,笑声溢满整幢小楼。鸡蛋、花生、青菜摆满桌子,就连那水烟筒也不断咕咕咕地响,就像那远去的童谣。前后左右的邻里,就是叔伯婶婆兄弟姊妹,大家相处随意,也亲热得很。而我在城里的房子,只是一处住所,防盗网防盗门紧紧地围着,忙完一天可以进来歇歇,歇了一宿,第二天又出去忙活。上下左右,大家似乎都只是房客,彼此间客气得很。

是的,我永远眷恋着家乡的房子,那里有我童年的欢乐和梦想,那里有我老之将至的思念和寄托。我会常回去看看,看看家乡的青山绿水,闻闻家乡的稻花飘香,尝尝家乡的红薯白米,还想和亲人们在大年夜话话亲情守守岁,年例时摆摆盅,烧烧香,端午节吃吃粽子话话农事……

家乡的房子,建在家乡的土地上,耸立在我的心里,让我时刻惦念着。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