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吆喝,一片深情记忆

作者: 杨建明[文集]2022年01月27日原创散文

又是一年清明节到了,涪江水悠悠,不断向东流,涪江经射洪市委市府多年整治和治理维护,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天空湛蓝湛蓝的,涪江江水碧绿,清澈见底,在涪江边:百花盛开,空气宜人,暖阳照耀,和风习习,鸟语花香。

春天到了,这里有很多游人:老人小孩很多,有来观光的,有健身的,还有游览的,运气好的话甚至可见几个大鼻子的老外,这里人杰地灵,子昂故里,子昂桑梓地,涪江哺育出了可以说是人山人海、人流如织,我乘着放假,也带着九岁的女儿游览涪江。

这时间那些小商小贩也抓住了商机,也开始游涪江了,人多,商人们为了抓住商机招揽客人,使出浑身解数,有的在大声吆喝,有的大声叫卖,还有几个不甘示弱,此起彼伏的,比逢年过节还要热闹得多。

一声吆喝过后,女儿叫我到“老爸,我要吃烤红薯,又香又甜,好吃,给我买嘛!”“好吃,多吃饭,少吃这些,不卫生!“爸爸,不爱亲我,我奶奶在时,都给我买了的”我脑袋一下懵了,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不由得回忆母亲对我、女儿以及我们一家的亲情

母亲已经离开我们7年多了,母亲对我和女儿的爱却无法忘怀,母亲和我们在一起的画面一幅幅浮现在以前。

母亲是个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但是说得话语往往充满哲学意味,可能是受当小学老师的父亲影响和熏陶罢了。我们家里不富裕,我从小调皮,经常依仗父亲是老师的缘故和自己聪明,不学习,贪玩好耍,父亲的教育和胶条我根本不会听,也不想听。但是母亲的教育我是一定要听的。可能是我不想让母亲伤心吧。

因为母亲教育我时,总是哭,总是以她的经历告诉我。“孩子,古人说穷不离猪,富不离书,现在我们穷,你爸爸是个民办老师在村小教书工资低,不可怕,最怕你没有志气,要过好日子,要靠你自己努力和坚持,才能挺胸做人,不会被别人看不起,你看妈妈,没有知识被别人嘲笑,还好你爸爸不嫌弃我。”她边说边哭,父亲看到了总是训斥到:“哭哭,一天就知道哭,好好给孩子说,不行吗!”母亲停止哭泣,不停抽泣着。我爱母亲,不想让她难过,对母亲承若好好读书,长大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教书不像父亲那样只能在村小教。母亲这才释然。

母亲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好吃留给读书的我,把我父亲给她买的布做衣服的,挑灯夜战给我缝新衣。父亲训斥她,她却说“我儿读书辛苦了,穿体面点有面子”,她每天广播一响(那时没有闹铃,只有听广播在每天5点40分准时开播)就起床了,忙完家里,忙地理,每年要养15头猪,10头羊,2头牛,由于父亲要上班,这些只有她忙碌了。但是她考虑的从来不是自己而是她的儿子。为了母亲我学会刻苦勤奋学习,我没有辜负她的希望,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当了老师,没有像父亲一样,我在县城教书。人生遗憾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母亲在我做错事了,从不打我骂我,只是哭着对我说:“儿子做人做事要对得住良心,要用心,要有决心,要有恒心,要有耐心,要有怜悯心”。这些话语,在当时我似懂非懂的,可能她也不明白。我为了不让她伤心,只好点头应承下来,以后慢慢体会。现在回味依然回味无穷,多么有哲理有内涵。现在从父亲那里才知道,原来是我父亲,为了提升自己不误人子弟,自学国学经典,父亲喜欢每天早上起床后,在院坝边摇头晃脑地读书时,朗读时,母亲久而久之就记住了,她可能不懂,见我父亲这样认真读书背书,认为一定有用,对儿子有好处。可怜天下父母心呀。一个文盲的农村妇女为了儿子默默地做出了许多许多。

清明到了,我给女儿买了,“烤红薯”,帮女儿回忆了奶奶对她的养育和教育,也一道回忆了母亲对我们一家的贡献和付出。女儿听了泪流满面。我也伤感不已。母亲由于多年劳累,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但是母亲的教育养育之情,却不能忘怀。

吆喝声小了,渐渐远了。“爸爸,快给我买!”,女儿的呼喊声打断了我的回忆。今天,又是清明节了。我们必须给母亲上坟了扫墓了,给母亲汇报一下她儿子没有辜负她的希望,认真教书育人,争取当一名名师。也要教育好女儿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给女儿买烤红薯,告诉她奶奶的希望,做一个有志气,对社会有用的新人。

作者杨建明的文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