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红楼

作者: 浅相遇薄相知 2015年09月16日心情随笔

这几夜天气燥热,心情也随之烦闷,难以安眠。随手抄起枕边的《红楼梦》,素来喜爱红楼中的诗词,于是挑选了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黛玉

《唐多令》

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流。

很多人都以为像我这样的女子,必定是偏爱宝钗的,可不巧,黛玉的诗词风流袅娜,恰巧是我的最爱。黛玉的《唐多令》发散着娇弱的凄美。“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玲珑剔透的文字流露出孤独与哀愁情感。“漂泊亦如人命薄”一句话道出了身世的凄凉。黛玉的诗词中特有的柔婉的女性化气质足以倾倒众生。

黛玉是一位细腻、敏感、真性情的女子,有一颗透明的玻璃心。爱、恨都无从掩饰,真心真意的掏出,不要功名、不计利禄,不在乎后半生的荣华富贵,一心一意的追寻着自己的爱情。聪慧机敏、伶牙俐齿让人爱到心醉,偶尔对心爱的男子使点小性子,那也分明是将爱与被爱的幸福挂在脸上。

很多人说黛玉是不幸的,幼年丧母,继而又丧父,寄居在外婆家中,看着舅舅舅妈的脸色度日。可纵观整本红楼,曹雪芹对黛玉潜藏着特有的偏爱,黛玉的容貌如云中月儿一般娇美朦胧,黛玉的诗词虽然略带忧愁,无不是清雅别致,折桂红楼,黛玉也是红楼中唯一得到爱情的女子。她的爱情与宝玉朝夕相伴度过青春年华,她的爱情骄纵与任性在一次次的小别扭中得到了宝玉的贴心呵护,她的爱情在她为情香销之后,依然深深地刻画在宝玉心中,宝玉用对现实的反抗,癫狂的实现了他对她曾经的承诺……

宝钗

《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的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黛玉咏的柳絮带着身世飘零的哀叹,宝钗的《临江仙》则对未来充满了幸福的憧憬。“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的均匀。”勾勒出白玉堂前柳絮纷飞的美景。“任他随聚随分”,展现出豁达自持的人生态度。“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表达了阳光、乐观、向上积极的人生美景。

宝钗在黛玉死、宝玉癫的结局里,似乎是个幸运的女子。偏偏心细如发的曹雪芹,从未给她安插过一丝感情。也许你想说,黛玉和宝玉是那个时代的新生儿,所以他们勇敢的追求了爱情,而宝钗是传统的时代产物,她的心思,她的情感注定是要永远的沉默在内心深处。可沉默在内心深处的女子,就没有感情的悲喜吗?!通篇红楼没有给出我们答案。

一出场我们便认识了一个上京选秀的女子,那时的她背负着家族昌盛的期望。接下来我们又读懂了王夫人、薛姨妈、凤姐的安排,一步一步她成为了宝玉名义上的二奶奶。通读整篇这个“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女子都不曾表露过自己的感情。假设,仅仅是假设,如果在她沉默的内心深处深深地爱着宝玉,那每日每夜看着心爱的男子与其他同龄的女子眼角眉梢流露的情谊,该是怎样的一种妒忌、心痛……假设,仅仅是假设,如果她压根对宝玉没有情感,那嫁给一个她不爱同时也不爱她的男子,命运又是怎样的一种无奈与悲哀?

可是没有如果,由于作者的吝啬,我们没有读懂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只看到诗文中那个乐观、阳光、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女子。

一部《红楼梦》终是一部悲剧,两个女子,一静一动,一悲一喜,无论她们是追求亦或是等待,终没能等来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