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论今说家风

作者: 杨占国2022年10月13日生活随笔

家风像春风秋风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是可以让人感知的。

家风是隐藏在一门一户、一粥一饭、一砖一瓦、一书一画背后,家庭成员的集体灵魂。这种灵魂体现在一封封的家书中,体现在一条条的家训里。要想感知某家灵魂的美丑,感受某个家庭的集体荣光,去看一看古今中外的名人故居,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途径。去过美国的人,不妨去看看约翰·缪尔的故居。在那里,你会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他为什么会被称为美国“国家公园之父”。去过天津的人,不妨去看看梁启超先生的故居“饮冰室”。在那里,你会真真正正地理解他为什么能写出《少年中国说》,为什么会成为“维新”运动的领袖,并与老师康有为先生并称“康梁”。

家风是家庭成员对工作、生活、学习、成长的态度。它包含着家庭成员对柴米油盐的态度,对金银珠宝的态度,对琴棋书画的态度,对顺境逆境的态度。在这诸多的态度中,有对做人底线的坚守,有对道德上线的追求。家风是家德的外现,家德是家风的内核。

良好的家风是家庭的财富,更是社会的财富。一个个家庭的家风构成了世风民风。“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回信成就了六尺巷,也让人们记住了大清名臣张英,更让人们钦佩的是他对家庭的严格约束和对权力的敬畏。

家风关系学风文风。在中国,大多数的家庭都把勤于学习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常态。“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告诉我们圣贤由学而成,才能由学而得。常言道“学以增智,学以立身”。同样,一个家庭会因学习而不断进步和发展,这样的家庭,其家运也才会昌盛。高尚的人格,美好的操守,是一开始从家庭的熏陶、而后在学习和工作的实践中长期培育而成的。古往今来许多有识之士,无不重视以文化人、以学治家,把个人的修身立业与培养良好学习家风联系在一起。从小就养成善学、爱学、勤学的习惯,才能不断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气质风范,也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的困境。正所谓“黑发不知勤学早,转头已是白头翁”。

比较著名且流传久远的家训当数《朱子家训》和《颜氏家训》,我们大家熟知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就出自《朱子家训》。知名的家书有《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钢琴家傅聪就是在家书的教导下成长起来的,而曾氏满门才俊也是在家书的滋润中成长、成才、成仁、成家的。

我们常说:母亲的手是推动摇篮的手,而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历史上许多民族大义的传承、家国情怀的培养都是由母亲亲手完成的。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故事,可以说没有孟母就没有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严圣孟子;我们也同样知道“岳母刺字”的故事,可以说没有岳母就没有民族英雄岳飞。让我们想一想“苦其心智,劳其筋骨”的天降大任思想,思一思“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豪迈与担当精神,自然会明白家风家教的内涵与方向。

家风的培树过程一定是全家人(特别是家长)躬行实践的过程。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批评什么都要旗帜鲜明。曾文正公说:“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出于家教”,此言极是。

家风家教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只要家庭没有消亡,家风家教就永远无法回避。让我们做家长的积极行动起来,跑好属于自己这一代的家风接力棒。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