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散文

2022年12月22日经典文章

真实的散文(精选23篇)

爱之秋

三月的黄昏,找了个最舒适的姿势躺在沙发上,音乐隐隐约约地萦绕在耳畔,冲上一壶茶,抱上一本喜欢的书,最惬意最享受不过了。杯中茶香透着微微热氲烟气缭绕,不转眼变成缕缕细丝,慢慢不见了,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微香的茶氲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书籍中词句之间的世界。

待听到熟悉的曲子,勾勒出记忆的影子,便把书整个地覆盖在脸上,闭上眼睛细细品读记忆中人生的过往。窗外,咋咋然划过燕子的鸣叫,于是起身,点上支香烟站在窗边,眺望欣赏着眼前这苍翠争荣的春天。

相较于春天的明媚娇艳,阳气勃勃,夏天的炎烈迫人,茂密浓深,其实我更欣赏,更倾睐钟情于秋天。看着手中香烟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这烟一股温煦的热气,想到秋天的意味,不禁盼望,神往……

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往往使人联想到的是萧杀,是凄凉,是红叶,是荒林萋草萧瑟于风中,以至于有人以老气横秋来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的滋味,无知于秋天来说,这不过是走过春夏万物葱翠争荣后的华丽转身。

四季之中,我对秋天是偏爱的。我爱秋林中古气磅礴的气象,那一地金黄,耀眼成熟,古色苍茏之时月正圆,蟹正肥,谷满仓,桂花皎洁芳香,这是最值得赏乐了。那时的温和有如我指间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温煦的熏香,摆脱了春日青葱,年少轻狂争奇斗艳的格调,渐趋纯熟炼达,宏毅坚实,赏读下来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必须得经过这纯熟时期,就像人生世上必得有四季一般。这就好像当你行走在街上,迎面而来一位青春活泼,活力无限又雅致美丽的少女,你可以从她欢愉爽朗不知世事的笑声,从她红润弹性的皮肤和率真又偶尔羞涩的眼神中品味到青春的美好年轻的魅惑,不禁让人向往,让人怀念,让人激越。

可当你细细品读,却发现二八佳人之所以美好尽然与文化素养人格魅力无关。年轻本来的美好,就如春天一般青翠欲滴,繁花锦簇,生机盎然,让人充满期待,充满希望的同时,剩下的还有无限遐想。

当繁花似锦绽放后,褪去了苍翠的绿,褪去了炫目七彩的红妆,一切变得真实,秋风萧瑟,嶙峋山间,田间地头一片萋草,金黄,经过春夏浓密茂盛的积淀,来的那么突然,又是必然。谁曾想?

我爱秋天。犹如传世古籍,犹如一张从祖上流传下来的经世书桌,犹如游历名胜古寺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深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好像女人发育健全人生遭遇安顺的,亦必有徐娘半老的风韵,而这等姿容况味绝非二八佳人所能比拟。

要知道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宏苍劲,更诱人,而秋天的快乐更有万倍的雄壮,惊奇,更真实。这一真实背后更蕴藏,孕育着无限生命,无限的可能。

千万别错过了秋天。

最美的晨曲

文/李浅予

英国风景画大师约翰·康斯特布尔生前一直不被认可,曾有位观众看了他的一幅画后,竟当着他的面不屑地嘀咕了一句:“不过是座房子。”康斯特布尔立即纠正道:“不,先生,我画的是夏日清晨,还有座房屋。”在专家那里,康斯特布尔受到的误解更深,他画的那些田地、磨坊、河流,就被一位“国家级”专家——皇家艺术院教授揶揄为“画地图”。

是康斯特布尔画得不好吗?当然不是。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误判?问题或许还要从那个时代人们对风景画的认识说起。

康斯特布尔出生于1776年,在他之前,人们喜欢那些虚饰的风景画,认为这样的作品才更美,更富有诗意,为此,画家们不惜美化、扭曲真实的自然景观,而普通观众在画家的引导下也渐渐习惯了这种“审美”观。康斯特布尔却认为,真实的自然景观已非常美妙,我们没必要再人为地美化、修饰,画家只需把真实的一面表达出来就足够了。

为了寻找真实,他投入毕生精力研究树木、原野、天空和大海,并以纯朴的现实主义自然观向人们呈现了英国恬静的乡村景色和田园风光。但这种真实在别人眼里却毫无价值,当他深吸一口气,虔诚地描画那让人心旷神怡的夏日清晨时,他一定不会想到,这如此美妙的生命气息竟会被人视若无物,甚至被认为笔法粗陋。

其实,粗陋的恰恰是那些只会误导普通观众的画家,他们只顾描画那些虚构的线条,却忘记了最真实的存在。而康斯特布尔呢,他是如此细腻,他是第一个描绘英国潮湿空气的画家,最早描绘穿过叶簇、照射在草地上的点点阳光……这些最平凡也最容易被忽视的自然风景,都被他一一展现,并在世人的鄙视中流传后世,成为永恒。

由于作品长期受到冷遇,康斯特布尔终生生活在贫困中,但直到1837年去世,他都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坚持。他把这种坚持喻为“敲钉子”,他说:“我想象自己在板上敲钉子,已经敲了一下,只要坚持,一定能敲得很深。”他敲得的确够深,不仅将自己的艺术理想牢牢地扎在了艺术史上,而且还穿透了时间的木板,最终扎到了傲慢的英国人的痛处,在他去世后不久,人们突然明白,这个被他们抛弃的人,给后人留下了何等珍贵的艺术遗产。

每天清晨,当你醒来,听着窗外的啾啾鸟鸣,嗅着沁人心脾的空气,你一定会感谢这上天赐予我们的美妙人生。还有什么说的呢,拿起你的锤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安心地敲你的钉子吧,叮叮当当,这是最美的晨曲。

真实的诺言,流露真情的双眼

文/诗风影笑

梦里流连梦里过,踏破苍穹踏青春。奔忙的岁月遗忘不掉心中的那道零星,划过平凡的岁月,闪烁着,闪烁不出与众不同的相貌;我想有那么一段青春淡淡的,轻轻的,不留声息的,淡雅无芳的,不留意间我已经是个沉没在岁月的光芒中,寻求一个属于自己的乐土,战斗,友聚,笑谈风声的漂流。我在社会上穿梭来回,徘徊地看着自己失去的,得到的,拥有的,属于自己的,不属于自己的,我清醒着知道没有刻意的等待,缘里缘外我们都在旅行,离开校园的我们已经长大,理智的有了一起苦读的同学,联系,沟通,一起奔忙在社会上工作,生活,地点变化在不同的角落,最熟悉的人也会变得陌生;最陌生的也会变得最熟悉。

阳光照耀在我的脸上,我露出淡淡的微笑,背上旅途的背包,装满知识的口袋,头脑的糊涂,四肢的软弱,寻求容身之所,路上的痴迷,清风的轻抚,雨落的打击,水洼的泥泞,脚落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痕迹的追随。必须踏出自己的黄金,满载而归的时候,我已不再青春,但是我会笑得很灿烂很灿烂,原来我微笑起来是那么的动人迷人,我爱我的笑容,明白我的都是我的至交。

流连的街道里长满了高楼大夏、商铺车辆、陌生的面孔,我需要一种安慰、一种委曲、一种结识,我带着微笑行进,必须带着痛苦离开,静静的,傻傻的我爱上了那一弯岁月,闪烁出我平凡的光芒,虽然我很沉默,虽然我很寡言,我需要的是一个改变,没有人知道我的改变,惊喜就在他们醉得迷迷糊糊的时候,我才表现出那种激情,那种清纯的感觉就是我不经意间的发现,我不再沉默,我不再寡言,我需要一种眼神的沟通,一种理解的沟通,一种没办法用语言的沟通,一种理性的对待。

只见那些岁月划过我的双眼,我在不停地走,不停地划过,划过的瞬间,停留、等待,只带着我微笑的影子,随着我的身躯不停地扭动,原来我需要诗的诺言,风的凉快,影的模仿,笑的开心→诗风影笑。我爱我的岁月。我爱我的青春。

做真实的自己

文/杨莹

书是知识的源泉,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经典作品。主人公汤姆的形象更让我们赏心悦目:顽皮、天真并且十分活泼。但他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孩子:调皮捣蛋、喜欢恶作剧、爱逃学。他的想法、行动总让人捉摸不透,防不胜防。

小小年纪的汤姆,足智多谋。波莉姨妈罚他刷墙时,他装出一种特别享受的样子,骗小伙伴用心爱的玩具换来一次刷墙的机会。当他们傻里傻气地刷着墙时,汤姆却在一旁的的树阴底下坐享渔翁之利。

他的理想、他的抱负总让人惊叹不已。汤姆为了实现他的理想,逃避了这个文明的世界,逃避了亲人对他的爱,彻底摆脱了学校枯燥无味的作业、无聊的教义和教学环境,选择了离家出走。

他与伙伴们共同商议:去小镇外的杰克逊岛当海盗去。在他们心中,海盗并非是贪婪的大坏蛋形象,而是行侠仗义的大好人。他们总是帮助贫穷的人,打劫富有并且贪婪的贵族和有钱人。后来人们发现他们“失踪”了,才忏悔他们当初的所作所为,感觉自己对孩子有亏欠,并把亏欠持续一辈子。最后,当小镇上的人们为他们举行盛大的葬礼时,他们突然回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失踪”事件落下了帷幕。

读完这本蕴含着浓郁的童年气息的小说,我感觉自己仿佛和主人公汤姆一起经历了探险,无比带劲。即使现在的我们不能经历汤姆那样丰富多彩的童年,但童年生活总让我们回味无穷。因此,无论是暴风骤雨,还是风和日丽,我们都要大胆而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天性,做最真实的自己,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加真实!

我是一棵冬天的树

文/胭脂雪

我在这儿,将自己站成一棵冬天的树,记录过往的风向。向南,向北,向着未知延伸。枯了枝桠,葬了血脉。一场大雪,下在梦里。生命的春天经过爱情截流的罅隙,窥见别离的笙萧悄悄张开孤独的白羽,默默行来。

渴望一场淋漓的雨,冲刷尽影子里暗黑的血液。我抱着一朵云虚伪的温暖,像抱着你棉质的旧衣裳睁着双眸睡在昨日的温香软语。

你是一阵吹过我青春的风,拂动满枝的婆娑而后绝尘。从春天到冬天,旋转着忧伤迤逦的裙裾试图找寻飘渺的真实,真实的快乐,真实的你。终是匿语。在冷风呼啸的冬天,在千树万树的枯枝里,我日已不再天真的衣袂,被你无邪的笑颜渐次剥落,寡欢成一棵站在冬天的树。满身忧郁。

大漠的飞沙一点一点掩埋红尘。我站在那儿,向着一方水湄烟雨决别地遥望,心路过江南小镇那角青瓦檐下。多想掬满满一窗滳泪的红烛光于藏香的袂口,只怕一路风尘一路遗落。偷偷牵一泓绿纱窗后闪烁的眸光入怀,泪却铸剑,斩却不舍。自青石板间葳蕤的青草走来,任露水打湿绣花鞋底轻踩出的忧伤。守候巷弄的青砖墙斑驳成记忆里孤绝一片灰白。灰白的影像,有着陈旧的芳香,一束苍老的阳光从格窗射进来,浮尘荡漾。昔日,在一颗树的心里只剩这一片光影。我站在那儿,用一场轮回的时间遗忘。滴入心底的泪,是盛放在血液的蔓珠莎华,孤绝的彼岸花。多年后,我的身体会否风化为沙砂下一枚流淌故事的标本?

一个风尘猎猎的行者,从漠北的天际,似一只寒鸦的黑点,伴着孤鹜的翅膀扇落的灰尘远远行近。伫立,凝视,目光穿透光年的风声;我躺在万丈红尘之外的沙里,听见他沧桑的呼吸。凛冽的目光掠过寰宇的荒茫,而后轻轻地,轻轻地落入足下的沙砂。是这里了,是这里。他蹲下曾经伟岸的身躯,眉骨敛尽苍凉……想要淘尽风沙找寻一颗失落太久的灵魂么。

太久远的故事,被我锁入年轮,同我的身体融化成石。你再也听不到了,再也听不到一个穿透时空的声音说:曾经的曾经,我是一棵冬天的树,我在想你。

我是一棵冬天的树。我在等你。

网事但随风……

文/水一方

尘缘不是梦,往事但随风…

——云水心语

记不清多久,与文字为伴了,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我的心醉了,笔间跳跃的音符是心之神往。浸透墨香的文字写满了心语,这一夜,又一次悄悄推开自己的心扉。

也记不清多少日子,习惯夜阑人静时,敞开心扉,放飞思绪,文字携着我的情感游弋苍穹,飞跃天际。笔内纸间宣泄自己的彷徨与孤助,字里行间充满了期翼,期翼一份心灵的宁静,渴望心灵的皈依。

当冬日的寒冷渐渐吹散,春天的色泽在眼前隐隐若现,我却异常感觉彻骨,今晚北国的夜冷的刺骨,我知道是心地涌出从未有过的悲凉。在这个初春的季节,我丝毫感觉不到春的脉脉温情,漫漫长夜,一盏青灯陪伴,墙上映照的影子,是我的壁上挚友,在影子的世界里,我倾诉衷肠。

曾经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留下一份真实的情感,为爱我在午夜的黑暗里带着思念奔走,为爱我忍受着咫尺天涯的痛楚,为爱我忍受疲惫只期望能与你再一次深情的回眸。

此时,心却很痛,你且浓趋淡的解释诠释你的苍白,荧屏后面,你是否看到一张疲惫憔悴的面容,一颗敏感易碎流泪的心???你是否能体会一个女人的真实与幽怨,你为什么不选择静默,你可以用善意打开心结,将我眉间的忧愁摘下,但你为什么毫无犹豫选择真实,把我扔进了现实。此时,悲伤的表情无需演绎,刻骨的失落替代了曾经动荡不安的内心,我渐渐醒悟,女人是用生命点缀爱情,男人是用爱情点缀生命,感情的付出原本不对等。

今夜无眠,又一次沉浸在古韵盎然《溪行桃花源》中,境与心谐,伴随浩瀚的酸楚,一再肆意起伏, 也许流浪的心,注定只能属于天涯,属于遥远的天边;漂泊的心又一次带着简单的行囊,开始了精神徒步,岁月的跋涉。

尘缘不是梦,往事但随风。今夜我会把沧桑揣在怀里,今夜我会带着爱离开。

写意人生七彩梦

李进章的《释怀人生》,时间跨度逾六十年,是一部全面记录和反映他一生经历的回忆录。

一部回忆录,其生命力和灵魂在于真实可信。这一点,《释怀人生》做到了。全书洋洋80余万言,记述的是作者从出生、小学、中学、大学到工作后亲身经历的平凡事,通篇读来,无论对所经历事情的叙述,还是对所熟悉人物的展现,都真实客观,质朴无华,很贴近每个时期不同地方不同人物的历史特点。

一部回忆录,不仅要真实,还应该具有社会价值。这方面,《释怀人生》也做到了。作者把近六十年的经历,没有统统拿来,而是有选择、有重点地把人生重要节点印象最深刻、最有意义、最值得书写的人和事挖掘出来、记述下来。他对每个重要节点的回忆,没有平均用墨,而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基本保证了对每件事情和每个人物的记述,无论爱恨褒贬亦或其他,都是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是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要求的。特别是书中贯穿始终所彰显的感恩思想和品德,正是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年轻一代严重丢失,人们正在大声呼唤重塑,而社会应该大力提倡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美德。

一部回忆录,在保证真实、有价值的前提下,还应该有上乘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作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这方面,李进章在《释怀人生》的写作中同样做得不错。这得益于他自幼就喜好文学读物,爱好文学创作,有一定的文学创作天赋与素养基础。回忆录的结构虽然是按时间顺序展开,但并非平铺直叙。每一部分都经过了精心编排和艺术构思,即使自身内容相对比较完整,又在结构上前后相互关联照应;既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又在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以防止读者阅读时出现审美疲劳。各部分每一篇的记述都有些可圈可点的匠心独具的写法,有的构思巧妙,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有的描写细腻生动,非常有现场画面感;有的运用评书风格,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有的恰到好处地夹叙夹议,渐次升华思想;还有的运用历史成语典故,以古鉴今,步步深化主题……所有这些,都使本书大为增色。

李进章的《释怀人生》向人们传递着满腔情怀和不懈追求,表现出荣辱皆忘、波澜不惊的高远与真实,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易逝的美好

文/岳晓辉

工作的需要,几个月来,天天往返于城乡之间,来回的途中,喜欢透过车窗欣赏田野的景色,缓解一下紧张、劳累的心情。道路两旁的植物,从初夏时的朝气蓬勃,到盛夏时的枝繁叶茂,直至秋凉后的日渐萧条,日复一日地演绎着季节轮回的过程,每一个片断的切换,都会触动人的神经,让人体会到时光的匆匆。最让人心动的,是丛林中那些五颜六色的牵牛花,由于它清晨开花午后花谢,因此,它还有一个雅致的名字——朝颜。

清晨,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牵牛花在绿叶丛中向我们绽开亲切的笑容,那简约的花形、清丽的颜色,透露着朴实和率真,比任何一种问候都让人心生愉悦。它不择地势,随遇而生,缠绵的藤蔓爬满了农家的栅栏、攀附与路旁的树干、陪伴着田间的耕农,大地的精华和雨露的甘霖滋养出热烈的红、羞怯的粉、朴素的蓝、雍容的紫,每一种色彩都纯正无邪,真实的让人感动。那成片成片盛开的花朵总会引得我发出声声惊叹,无数次我都在心里暗暗思忖:等忙完了工作,回来的路上,我一定要下车拍下这真实的美丽!可是,每次返程时,它都已悄然含首,收起笑脸,留给我的只有一丝错失美好的遗憾,唉!这朝开午谢的牵牛啊,难怪人们把它叫做“朝颜”。

秋雨来袭,凉意正浓,牵牛花没有了往日的丰满,日渐憔悴的花朵在挟着雨点的秋风中瑟瑟着,于繁华落尽的当头释放着最后的温暖,让人心生爱怜。季节的脚步不会为谁停留,深秋将至,牵牛花的种子将在大地的怀抱中度过漫长的冬季,再见花开时,只有等到来年!而一再错失的我,终究未能将这真实的美丽在相册中定格,在一如过往岁月里,那些无可取代的美好永不再来。

在百度搜索,牵牛花的花语为“易碎易逝的美好”,这略带凄美的文字何尝不是人生短暂韶华易逝的寓意?珍惜当下的时光吧,你若快乐,这快乐不会永恒,你若痛苦,这痛苦也不会永恒,你所不满的今天,或许是昨天逝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所漠然的现在,或许是未来的你回不去的曾经;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吧,相聚的缘分只有一次,无论爱与不爱,下辈子,都不会重来……

和真实的世界聊聊

文/张金刚

走路、吃饭、坐车、睡前……无时无刻,手机相伴,刷微信、看朋友圈、聊天,不亦乐乎。这就是相当一部分现代年轻人的生活:粘于网络上,囿于虚拟中;似与世界零距离,实与现实已疏远。这难道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也是网虫,且大有溺网之势。网络中,我默声不语,无视周遭;现实中,偶与旁人聊聊,却忽觉不知魏晋,难以融入,油然而生孤寂。看似是我被这个世界抛弃,实为我抛弃了这个世界。于是,我感觉,是时候下网,与真实的世界聊聊了。

和大自然聊聊,轻声叩问四季来时之路,轻轻挥别四时消逝之影。与自然融合,便是诗意、快意的生活。天空、星空,会启迪高远深邃的心智;飞鸟、流云,会放飞轻盈闲适的心情。花草、树木,教自己如何静寞地活出真我;流水、清涧,教自己如何低调地活得高洁。自然是位智者,与他聊聊,必然增进几分睿智与豁然。

和一本书聊聊,蓦然发现紧盯屏幕的双眼,已许久未亲近书页上的文字了。这些散发着墨香的精灵,清心清目清脑,会引领思绪在字里行间任意游移,恍然自己已是书中经历悲欢离合的主人公,已是背包涉足天涯的旅游家,或是烹制心灵鸡汤的思考者。在文字间静心、积淀,远非浏览网页所能给予。

和一首歌聊聊,音符冲击耳膜的瞬间,敲开了心门,碰触了灵魂。音乐,是奇妙而伟大的发明。懂音乐、惜音乐的人,会以音乐为挚友。舒缓也罢、激扬也罢;欢快也罢,忧郁也罢;首首皆是心情的表达,曲曲都是心灵的共鸣。从中,会与真实的自我相遇,让快乐抑或伤感,在旋律中尽情流泄。

和孩子聊聊,顿觉被纯真所包围,这感觉或已久违。和他们一道,与一只蚂蚁斗趣,拿一根棍子耍箭,踢一块石子向前,饮一瓶果汁开怀,这充满童真的纯粹快乐与轻易自足,正是自己丢失许久的宝贝,重新找回把玩,不由感慨万千。该哭哭、该笑笑,自然流露喜怒哀乐,孩子就是我们身边的天使。

和年迈的亲人聊聊,他们过往的记忆,有我们的一度不知或忘却的过去,那些调皮事、荒唐事、可乐事、幸福事,重新打捞、珍藏,汇成一生的美好;他们现在的情态,有我们将来的影子,让我们更懂得亲情的可贵,爱他们就是爱自己。老人如灯,照亮脚下的路,以致当我们老成他们,才不再会有遗憾。

和同事朋友聊聊,精灵古怪的人,会让我们的思路跟着一起恣意飘忽,山南海北,天上地上,谈得畅快淋漓,不由感觉自己也妙语连珠、幽默风趣起来;思维缜密的人,会让我们的言辞跟着一起分条理晰、因果相配,极富逻辑、极有条理、极具深度;纯净善良的人,会让我们的心性跟着一起柔软温暖,放低自己、笑看一切,生活随之快乐许多,朋友圈随之扩大且真挚。因人而异的聊天,会激发自己无尽的潜能,疑似性格分裂,却悄然已增阅历、积聚人缘。

和运动场聊聊,会激起奔走跳跃的脉动;和小动物聊聊,会唤醒一颗温润的爱心;和陌生人聊聊,会发现人际原本没那么凄凉;和对手聊聊,会缔造一个更加强大的自我;和黑夜聊聊,会感觉是在与卸下面具的自己对话,心中顿时一片明朗……

和真实的世界聊聊,才会发现这个世界的真实与美好,才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此,这个世界,也才真正属于我们自己。

读夜

文/桐子

一直就怕黑,无论是不谙世故的童年,抑或是朝气蓬勃的青春年少,或是已过不惑之年的现在,黑暗于我是最决绝的杀手锏,决绝到不留任何挣扎的余地。当然,这黑暗不是灿灿艳阳下黑的颜色,而是逼尽了光明,逼尽了任何色泽,只留下纯色的黑夜。

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像癌细胞一样吞噬了所有的思维,只留下恐惧。大团大团的黑,从四面八方向你逼仄而来,你看不到它们的面目,或狰狞,或丑恶,或阴毒,或残忍。你超凡的想象力只定格在两个字上:“恐怖”。你感到肉体被一点一点地撕碎,你看不见血肉迸溅时上演的最后的悲壮,只有嘶嘶、嚓嚓、咯吱咯吱的咀嚼声充斥你的耳膜,湮灭了其他一切声音。你只觉得头渐渐地大起来,像一只已经饱满却仍在充气的气球,正面临着那一声惨烈的爆炸,却迟迟不肯来临。而你的心却正在一点一点地缩小,缩成一枝硬硬的鼓槌,在你的五脏六腑上擂起惊天的强音。于是,那根维系生命与肉体的弦,像弯到了极限的强弓,再也经不起任何力量的释放,顷刻之间崩溃了。你的灵魂,你的肉体,你所有的计算的不差分毫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随即像气体一样被蒸发,为凝重的黑暗又添上浓浓的一笔。

每当此时,我都无以例外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迫不及待手忙脚乱地寻找能驱逐黑暗的任何工具,一盏灯、一只手电筒、一个打火机、一盒火柴。

于是,我又一次明白了人包括太多的飞禽走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一重复了亿万年且继续重复下去的现象里,又蕴涵了多么深奥的道理。明白了为什么万物之灵的人有了睡眠,且都是在夜里。是人性中的缺憾,还是不敢面对黑暗的逃避?为了抵御黑暗的吞噬,人们用自己尚有一息的思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梦幻,为黑暗敷上一层层缥缈的亮色。夜便成了另一个世界的存在。

如果是在皓月当空的夜晚,雾般的窗纱挡不住月光的好奇,室内便升腾起暧昧的薄霭,燎燃了你躁动的意绪。你披衣站在窗前,让窗纱像合拢的折扇一样规矩地躲在一边。将玻璃窗轻轻拉开,水银一样的清辉流进了小屋,也浸润了你岑寂的身心。窗外的梧桐树已是花团锦簇,那氤氲的柔便有了袭人的芬芳,醉了几多人的梦乡。尤是那一声颤颤的游丝一般的“热馄饨”从月光的指缝里悄然而至,于这萧然里有了些许尘俗的月晕。倚窗凝望,岁月之河就流到那个凄迷的遥远,一缕相思的潮水涌到睫毛尖上,凝成晶莹的一粒,像清晨草叶上的露,不复再拾起地落下。

这时的夜还狰狞吗?

或是在暗夜的草原,几个好友燃一堆篝火圆围在一起,如泣如诉的马头琴声袅娜地游进心底,诉说着草原的沉浮消长,讲述着一个古老而凄美的故事。索性就躺在温润的草地上,任泥土、野花、还有牛粪燃烧的气味熏沐。月亮姑娘是迟到还是早退了,才使得星星这般的熙熙攘攘,它们洗尽了世俗的铅华,不带任何修饰地向你走来,像儿时的萤火虫跳着舞着向你飞来,那夜空也因了草原的旷达而纯净得只有宝石般深邃的蓝。只把尚未泯灭的激情播撒在蓝里,来年的梦里收获满船的星辉。只有草原才特有的没有任何障碍、没有任何剪影、没有任何遮拦、没有任何点缀的纯而又纯的夜阻隔了遥远。就在这幽邃的夜色里睡成一个痴人,一任夜神的手剥离了道具,解除了武装,没有了过去,没有了未来,没有了现在,也没有了自我的轻松与惬意袭上身来。

这时的夜还恐惧吗?

最是初秋时节,驱车行驶在星月荧荧的田野上,宽阔通达的柏油路已留在了灯火通明的灿烂里,只在有点崎岖、有点颠簸的沙土路上蛇行,两束灯柱像两把扫帚恣意挥洒,将黑暗逼到了尽头。索性就弃车而下,熄了车灯,坐在田埂上,将自己融化在夜色里,成为夜的一个分子一个原子。因了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这里没有了车水马龙,是阅尽繁华后的宁静。田里的玉米已经成熟,褪去绿色的玉米秸被依稀的光剪成整肃的士兵列在那里。秋虫不知是为丰收而欢唱,还是西风将至的哀鸣,像波一样在草叶上滑来滑去,加重了夜的静谧。蕙的风是信使送来了软软的笑声,是几个村姑正在路边剥玉米,她们已将美丽藏在了夜幕里,只有敦厚的乡音为夜凭添了几多生动。随意地坐在略带湿润的草地上,不用为坐姿是否优美而刻意,也不用为行为的怪张而修饰。是夜脱去了白昼的盔甲,还原成一个真实。尽管坐姿不优美,尽管行为不规范,然而却是一个真实的自己。也许只有夜才拥有真实,只有夜才容得下真实。不再去看,在夜的怀抱里,眼睛已失去了往日的俊采神仪,无论是水汪汪的,还是湖水般的,还是浑浊的。就封杀了那双眼睛,只用心、用灵去读去品味夜的博大与洒脱。它永远不会去炫耀自己的深邃与睿智,也不会变幻出灼人的五颜六色去邀宠,更不会变着法儿弄一些眩目的桂冠去欺世。夜是质朴的,是真实的,是自然的,是平淡的。即使是有了亮色,像月亮、像星星、像遥远的灯火,那亮色也是坦诚的,无论它或圆或缺或强或弱,都是真实的,真实的连阴影也给你看,连那残缺也供你品。正是因了这真实与坦诚,才记取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才慰藉了几多凄苦无助的心灵,也唤回了无数几尽泯灭的真情。

这时的夜还残忍吗?

惧怕鬼是因为心中有鬼,惧怕黑暗是否也因为心中有黑暗呢?

读夜,心灵的黑暗渐渐离去,梦里也是一片光明。

听秋

文/李萍

曾经,那般地喜欢冬,喜欢冬雪飘飘的街头,更喜欢在雪地上咯吱咯吱踩出的脚印,整齐又杂乱。后来,又喜欢春,喜欢春花怒放的妖娆,更喜花香四溢的美,当然还有在那暮春午后和暖阳光下的静坐。

年岁渐长,便爱上了秋。且不说那风高云淡的阔远,就是那丝丝带点凉意的风,穿过俗世的梦,被装进感觉,也令文字惆怅万千。

初秋,仲秋与暮秋里,最爱晚秋了。

因为爱,也就喜欢听毛宁的那首《晚秋》,只是更喜二胡拉奏的调调。我一个五音不全的人,居然迷恋二胡,(称之为)非分之想也不为过,练字或是收拾家务或者做饭时,会让那缠绵到令内心感慨万千的曲调,在身边漾开。

虽说调子有些凄婉,但心并不忧伤。日子怎么可能只有欢笑呢?唯有悲喜相加,才叫烟熏火燎的日子。就在听去哀怨的琴声里,我的心却一点一点的平静。

就在短暂的平静里,满树繁华的日子,摇曳着金秋的色彩,层林尽染的美,展现出非凡。

非凡又是什么呢?具体我也不知。只知就在一棵树上,秋至,感性的叶子,在枝梢泛黄,由明亮渐趋暗淡,最后飘离。更有甚者,用一抹独有的嫣红,飘摇出卓越的美。一棵树上,叶子绿的绿着,黄的黄着,橘色的也铺陈期间。犹如一幅油画或者水彩画,一笔一笔,用橘黄橙绿勾勒出一个季节。那个季节单唤秋,深秋。

浅秋也是令人分外爽心的。早晚的凉意,需加单衣的举手投足,让日子显出一份无奈。

我也是喜欢在微雨中行走的,不撑伞,就那样走着,忽视周身的人来人往,沉湎雨滴的抚摸,很是享受。年轻同事说我是个浪漫的人,他也喜欢那样,但不喜欢独行。或许,不惑之年,浪漫徒有虚名罢了。我倒是习惯了独行,生活不会让你永远处于热闹中,三三两两为伴的行走,不会永远。所以,适应显得很重要,就像适应季节一样,应该适应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如我适应在大多的日子里听秋一样,尽管有些孤独感,但现实超越了喧嚣,适应孤独,很不易,所以难得。

秋雨是有些凉意的,加上那些风,秋花慢慢老了,在日渐高远的感觉里,浓缩自己,升华秋,便是它们的初衷吧?

有时,我似没心没肺一般,漠视了那些秋花的缤纷,很迟钝。可顿悟之时,雏菊,那些妖娆的黄与蓝,蹲在了记忆的门槛上,唯有期待来年的秋了。

也是,田野里的秋花,尤其是雏菊,在我文字里歇息的雏菊,在我固执地感觉里,用明亮的黄与深邃的蓝,给我飘摇出乡村的精美。我是喜欢那些雏菊的,每年,都会留下一张剪影,让时间分享。

美美地,在秋雨中睡个懒觉,不是席梦思,而是在老家的土炕上,温热的身底,弥漫出真实的舒坦。老说接地气,我总觉得睡炕就是接了地气,踏实不说,身板受用。

大概,我与生俱来就是一个乡下人,原本就是,只是在城市里借宿,租用一方天地,打发一段时光。细想,就是那样的,我的好多日子就是在乡下度过的,何尝不是呢?时至今日,几乎每周一次去老家的惯例,无需多言,肯定了我在城市仅仅是个过客而已。

不管是城市的过客还是季节的过客,秋与我而言是真实的,与每个人来说是真实的。与我更真实的,该是一份难以言表的情愫。

心似在浮沉间,对秋的恋恋不舍,在文字里,在二胡的拉奏里,弥漫出日子的饱满。刻意,在阳台上,与一方阳光为伍,与一缕风为伴,打开窗户的那刻,不管灵感还是别的,迎风,发丝的舞动里,耳边一个个与秋有关的前尘往事,纷至沓来。

风居住的街道,是怎样的一个街道呢?

我侧耳倾听,用心,等候一段日子的安宁。我家阳台,给我的一个秋,明晃晃的,是那一截一截延伸的阳光,以及我满心欢喜的美好感觉!

失眠的夏夜

文/青柳含烟

凌晨三点半,醒来后睡意全无。对面曾是一栋补习楼,现已租住给一些外来打工人,有几间还开着灯,亮如白昼。如此寂静的夜,本该是酣睡的,如静止的沉默的夏夜的风。

睡不着,看来也不全是件坏事,开着窗,可以看到远山浓重的黑压压的一片影,在漆黑里这片影是充满了静止和沉寂之美,充满诱惑之美的。它现在和我一样,醒在这一片辽阔天地间,没有梦境,才显得真实……

清醒的夜里,和另一个自己谈心,理着一些枝枝叶叶清晰的纹理,更能认识自己。是的,比如我写文字,也是为了通过文字的真切之音抵达自己。这是一条独醒独悟之路,生活里的参照物,生命中的在场者,那些流动的或静止的参与过我日常的光和影,透射着人生的存在和虚无的意义。

关于存在和虚无,这是一个互为转化的哲学命题,为生命而生,为生活而生,为一切和生有着千丝万缕牵连的修辞而生。所有的修辞中,我偏爱的是隐喻,因为只有它才能准确地传达一个人真实的思想,只有它才能将最真实的内心的声音放射到现实的世俗,和生活中复杂多变的本体中。

好了,天快亮了,窗前的几棵香樟和桂花树也快醒来了吧?我似乎有了倦意,接着睡去,但愿在一场美梦中,在几滴清脆的鸟鸣声中,睡眼朦胧地醒来,开始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又一天……

悟冬

文/仲咏涛

一片枯叶从眼前滑落,我猛然抬头,发现路旁树上的叶子不知什么时候都落尽了。没有了树叶的装扮,交错的枝干泾渭分明,显得格外苍劲、简洁。一阵北风吹过,不再是春风的绵柔、夏风的热烈、秋风的爽利,而是直直地往你的领口、袖口里钻,使人深切地感受到彻骨寒意。冬天不知不觉地来了。

当收秋的农民一边把稻谷收进粮仓,一边刚把麦种播进大地,冬天便悄无声息地过来收拾一切了。田埂上的杂草干净了,田垄上也没了庄稼。放眼望去,大地清晰又辽阔,毫不遮掩地袒露出真实和坚硬的土壤。冬天把真实和本色还给了自然。

冬天是积蓄生命的季节。没有冬藏,何来春生、夏长、秋收?鲜花何以开得越来越灿烂?世界何以越来越精彩?当万物经过春的生长、夏的纷争、秋的得失,是冬天收束了一切喜怒哀乐,抚揽了一切兴衰荣辱。如果不是冬天的养育,怎么会有百花在春风中的竞放?冬,藏秋实而育春华;冬,万物之终归,生命之肇始。

冬天是最真实的季节。冬天,一切繁华退去,大地呈现出少有的静谧与深邃,袒露出原始的肌肤。人们得以在冬的冷静中对生命历程进行整理,而后重新站起,焕发出新的生机,迈向生命的新春。

冬天的严峻和冷酷,只是对那些怯懦的灵魂和猥琐的生命,而对坚忍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给予的却是无私的磨砺。

冬天就是这样,真实,直白。

感受石子的力量

文/邹安超

出于阅读爱好,向来偏向于沉实厚重的文学作品,对风花雪月,无病呻吟的文字相对有些排斥。在热忱的阅读情怀里,通常为一些质朴与真实的文字所打动。近日对石子先生的《花醉雨》便有阅读的浓厚兴趣,一文不落地读过一遍,觉得还可再品,便又回复重读一遍,在我的阅读经历中,实属少见。

读文即在读人。翻开一本书,行文之间必有难以掩盖的独特气息,有些书香,有些墨纯,有些朴实,有些沉静,有些诗性,有些活泼,总之,无论以哪种气息书写的文字,都是个人内在品质的表达,情感的喧泄。所谓心随万象,作者总希望透过文字的气息来感染每一位读者,把己之情传播给读者,体现穿透的力量。

一本浓缩着作者人生经历的散文集子,像阅读历程中一颗耀眼明珠,激荡起文字海洋里激越的浪花,撞击出人生经历里久违的隐秘情怀,有着瓷实与厚重的情感魔力。

常言说:文如其人,语浸其心。通过对作者几次认识的感知,认为常言确是真知酌见。

散文集精选出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人生小故事,篇幅大多集中短小,千字文居多,但小散文却融合着大情怀,折射出人性的光环,有着真善美的抒写与赞美。

全书共分五辑,收录82篇散文,时间跨度大,情感真实通透,要么咏叹,要么鞭挞,

要么悲伤,要么怀想,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作者人生旅程中令人感悟的一瞬,笔法厚重真诚,质朴温馨,情感挚烈隽永。叙事,写景,记人,抒情,都以细节感染着读者的心境,娓娓而述,默默用情,如绢绢清流,似敦敦教诲,浸透出作者的人文关怀和思辨力量,也感染着读者的心境,唤醒读者记忆深处的记忆阀门,融入到作者那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里,感受着酸甜苦辣,体味着生活的过往,咀嚼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贫寒的出身,艰苦的磨砺,孜孜的追求,其朴实,坚韧,沉静和坚稳都是一颗石子仿若从山间到殿堂的砺炼过程,同时也呈现出石子所具有的“真实、朴实,诚实,坚实”的品格魅力。“夕阳斜斜地照着田野坡头,稀稀疏疏的绿树掩不住这荒坡的贫瘠,其间,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书包挎在腰间,背篓驮在身后,镰刀握在手里,时而蹲下身去,时而直起腰身来,在田野里摸索着什么,每过一小会儿,少年抬手朝肩后一甩,一抹绿色就划过头顶,倏然落进了他的背篓。那背篓渐渐沉实起来,里面是泥鳅串、侧耳根、黄狗头、葛藤叶……”自然,随性,本真表现方法,把生活原态准确再现出来,情景既沁人心脾又豁人耳目,托出一个真实的画面,也是一幅乡间素描,它出现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更确切地说,发生于西南地区巴渝大地之上的重庆壁山境内,是一幅时代的画像,更是一个时代留给广大读者的一个记忆缩影,这也是作者石子先生展开《苦涩的记忆》一文的开头。画面苦涩、厚重,沉淀出岁月的痕迹,通过画面的展开,仿佛那少年是我,是与我生命息息相关的亲人、朋友以及乡间故人,他们中大多数人生存的状态和生存的命运就是如此,这是我的荣幸,也是乡亲的荣幸,更是像我一样有着农村出身,有着苦难经历的所有人的荣幸。通过这幅素描的辅展“广袤农村,旧的体制,吃大锅的劳作方式,贫寒的家境,生存的艰辛”等记忆符号才得以慢慢开启:在少年的家中,一头猪仔意外死亡,母亲的悲恸和我遭受的毒打……这一切,都因一个字所祸——“穷”,因穷,年幼的孩子过早地承担着生存的压力;因穷,苦难的孩子早当家;因穷,苦难的孩子经受着砺炼;因穷,那颗生于最低处,不易被人发现,成长于逆境中的石子,却经受住了风雨的摧蚀,生生不息地壮实起来。正因有了这些真实而生动的生活画面,生于苦难,长于苦难中的石子,品格就像山间的石头那样,伏在最低处,被水浸泡,被泥土掩埋,被河沙水泥混凝,被风雨打击……然后才丰满,才沉实,才坚强,才逐步摔打成一颗绽放炫丽人生的珍宝。

在作者描写的众多过去往事中,绝大多数篇章都是对苦难生活的一种怀想,这些文字朴实,真情,不夸张,不修饰,本真描写,淡然述说,原生态的写人叙事风格,体现出作者那颗诚恳为文的心境。写自己的挨打,写采食野菜,写外婆的烧蛋,写零食,写煮饭的往事等等,罗列在第二辑《往事依稀》里的所有篇目,从本质上来讲,都是作者生命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记忆符号,每一个篇章,就是一个人生的起点,把人性的光芒,追求真和善的本质表达出来,不遮掩,不回避,诚诚恳恳,老老实实,非常的难能可贵。

从苦难过来,又经历过生活之痛的石子,终于锤炼成一颗坚韧和沉着的闪烁着光芒的石子,有着成功喜悦的石子,仍改不了那种纯厚与质朴的石子本色。从事过教育多年,继而担任一部门主管职务的石子,并没因事业所成,而傲奢浮华,反而,依旧不改的是那颗朴实的心灵。

“妻子又要做红豆腐了”自然切入,仿若天来神笔,一下挑起读者的兴趣,紧接着把家中事无巨细的小家小事如数家珍,娓娓地道说,做红豆腐需要哪些材质、材质的来源、工序、注意的事项以及记忆中因吃红豆腐的美好等都清楚明白地向读者进行了交待,文一读完,哪怕从未做过红豆腐的厨盲也可以上街买来豆腐开始生产红豆腐了。

又如《苕最关情》里开头简单的一句“我家的早餐,都自己做……”接着依旧是毫无修饰的白描,如此的行文,看似简单无味,像端出的一杯白开水,实则清白有佳,起着透心透肺的作用,其白得纯朴,白得耀眼,白得入木三分,像山涧的一股清流,那么清澈和纯粹,这种清,可见底,这种澈,可抵达读者心底,若听一首原生态的山歌令人感动。

“朴实/衣着简单/不刻意打扮/在最贫瘠最僻远的地方安身立命/把自己融入生活/融入普通与平凡/喜欢沉默/坚硬的思想藏在内心”这些诗句,是作者在写一首题目叫《石子》的自喻诗里对“朴实”一词的意象描写,简简单单,作者的思想情怀就清清楚楚,同时,在不少的篇章中,也有直接和间接对这种品格的抒写。尤其是读着《当了老板》、《为妻买衣》、《同学之间》、《六年光阴》等质朴的文字时,这样的品格彰显得彻底和完全,确实让人钦佩和叹服。

有诗云:胸广足填海,艺高曾补天。浑泥掩铮骨,不露是真贤。这便是对石子最好的礼赞。

石子,坚硬、执着,几千年来,经历风吹日晒、雨淋霜打,不论是沉没在戈壁荒漠,还是丢弃在峭崖绝壁,不畏艰险,不怕困苦,以自我灿烂的方式,默默忍受,至到光芒四绽。

自古文人墨客,均执着于融已的情怀于事物,在写景状物时,其本质并非停留于事物本来的意象,而是达到托物言志,借景抒怀的目的。同样为文的石子先生,也擅长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达到借物喻人,借景达意。作者托物言志的篇目不在少,《刺梅的感动》、《执拗的栀子》、《结识黄桷树》、《华山之松》、《菊之品》等,前两篇,通过自己亲自种植花草,感受到“刺梅”与“栀子”坚强的品格从而得出人生的感悟。通过游历名山大川认识了华山的松,最后一句“我能做华山一颗松吗?”言尽而意远,松那种“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一切,正是作为石子的“我”所追求的思想内涵和坚实品格。

读石子先生整个散文集子,初感大多散文篇目都是平静地描写,显得淡然深沉,没有一般散文大家那种描写的技巧,也无结构上的波澜曲折,但这恰是平实描写中蕴含的张力,像听一场原生态歌曲演唱会。石子的散文最大魅力在于它单纯和真挚,写得不花哨,没有漂亮的语言来修饰,原汁原味,达到思想与心灵,笔墨与情感真实对话的目的。

读《花醉雨》时,便有真实和朴实的感知,也许,这也正是自己所迷恋的文字中那种细微而美好的嗅觉体现吧。

爱没有停泊的港湾

文/心已成灰

你知道吗?自从你我相识相知的那一刻起,我对你已陷入了相似的风雨中。我总会在不经意间想起你的名字,想你那圆圆的面孔。想你时,我的心是乱的,是痛的,无数次想你时拿起电话,翻出那熟悉的名字,可我只能忍住按下结束通话键,因为我知道,在我们之间我必须要理智,你有你的生活。我没有权利破坏你那美好的生活,所以我必须要活得真实。我们之间只是需求对方的一种感觉,一种踏实的可以依靠的感觉。

我不知道还可以爱你多久,但我相信我此刻的感受是如此的真实。所以我不期望天长地久,只期望此刻这种真实的感觉能永驻心间……

观看《开学第一课》有感

文/孙权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央视一年一度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将以“英雄不朽”为主题,围绕“爱国”“勇敢”“团结”“自强”4个篇章,通过观看一个个英雄故事的真实讲述,让我们共同回顾历史。

第一节课由tfboys带领小朋友们唱国歌,秦怡奶奶给我们讲国歌创作时的故事,左权将军的女儿,怀念父亲曾给她写的11封家书,让我们懂得了有国才有家的道理。

第二课讲的是勇敢,史爷爷给我们讲了王二小原型的真实经历。在南京沦陷的时候,德国人拉贝,靠自己的力量挽救了许多中国人的性命,夏淑琴奶奶给我们讲了她的真实遭遇,告诫我们不要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

在第三课里,孙爷爷向我们讲述了八路军冒死解救盟军飞行员的事情,以100多人的伤亡换回了五名飞行员的安全,飞虎队医生的孙子杰西也来到了中国。马天宇演唱了《友谊地久天长》。团结就是要做到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合作共赢。

在最后一节的自强课中,小朋友们在八路军司令部旧址,体验当了一回小八路。抗战老兵们的自我介绍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少先队员。虽然,我们不需要像先烈们那样抛头颅,洒热血,用身躯筑起共和国的长城,但我们有责任做好自己的事:用知识武装头脑,勤奋读书。长大后做一个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

自己跳舞的月光

文/潘云贵

雨水疯狂地在舌尖跳跃,像潮湿的火焰燃烧着自己。我站在光亮的背后,站在黑夜写成的诗句里,做自己的月光,跳着一段没有节奏却很快乐的舞蹈。每一步我都喜欢。

幼年时老想登上高处俯瞰大地。独自一人爬到老旧的城楼或是峰峦青嶂上,看城郭外绿水蜿蜒,草木衰荣一季一季轮回,寂寞高悬,觉得高处有着惊心的美。那时自己也还是十二三岁的孩童,花般不枯萎的时年,一个劲儿地不肯跟世界妥协,想独行天下,做自我,拥有倚天宝剑或是凯鲁亚克的火车。

等再长大些,喜欢整日在碧桃树下与鸟虫为伍,摇晃枝桠惹点点红花坠地,或是揪几只蝉虫天牛的根须把玩,孤家寡人也能嬉闹得带劲十足。我崇尚自然,不想对这世界作何掩饰,这般天性,山后泉水一般清冽。一切纯粹的时光,若一张光滑的纸页,又像极康斯坦布尔的风景画。自由无拘的一个人,是这么的美。

有什么可以夺走自己拥有真我脾性的权利呢?

真实,自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气息。自己喜爱,对得起善念,想做任何事也都可以。用眉笔为自己绣一件水色的风衣,到哪里,都有白马,到哪里,都是天涯。便也可以想象自己是蝶,是燕,是翅膀上随处旅行的小小人儿,没有繁文缛节、喧闹油滑的生活,只有一颗为自己而飞的轻盈的心。

这样,一切也都朗润起来了。四处都是不知名的花花树树,四处都是欢喜的影子。风中,自己衣袂飘飘,幸福空降,轻而易举。

世界不再铺满栅栏、流水线、高架桥、巨型积木和铁门,抚摸世事,都将有真实的质地。奔跑在雨中,不撑伞,看别人为自己投来惊诧的目光而内心喜悦。金盏菊绽放,在庭院,陪脚边的猫写自己的小确幸和小忧伤。出行坐车,光影破碎扑打脸颊,听女孩们聊天,母亲压低了嗓子哄小儿入睡。我喜爱这些出自内心真善的一切,不媚俗,不造作,自己的棱角自己长,谁也磨损不掉锋芒的所有。

一个人靠窗而坐,阳光在树梢慢悠悠地移动,留下细碎的光斑在碧叶丛中宝石般铺着。自己来了心境,便从书箱中取出一本旧籍,泛了黄,《瓦尔登湖》。在里面瞥到一行,湖是大地深邃的眼睛,透过它,能看见人性的深浅。仿佛便也见到了那湖,水波粼粼,波纹静静地漾动,干净的人性倒映在水中成为湖的底色,悠远恬静,只有真实的清澈,没有丑陋和快时代结痂的病症。

我喜欢这般宁静若月的文字,宁静中有我们的真实,有我们绵长的声息。拿着麦秆,在旷野上写下清寂与执着。那些迎风舞动的谷粒,以自我的姿态摇动在山河之中,金灿灿起浪的海,涌动无车无马的梦,犹如莲。

这样地唯美,这样撩动人的心扉,醉了,倒在文字的原野林中、清荷塘里,多少年,直到一曲菱歌锈红了江山才罢。

一直觉得,游弋于冷暖世事里的男女,少有真实的自我。为生存,为利欲,香消玉损。物质是他们不遗余力过活的兴奋剂。有一段时间闲坐家中,百无聊奈便看起电视上的婚恋节目。有一男嘉宾斯文出场,眉目清秀,身形修长,一笑,带几分洒脱与淡然。在场的女嘉宾们则皆是胭脂浓抹,衣着性感,若一群饥渴的牲口。初见那男子,众女无一人舍得灭掉面前的灯盏。但当男子说起家中并无钱财乃清贫乐道之人时,霎时红灯灭去不少。真实而坦然的一切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面前显得那么单薄,形同秋日红叶,落舞的一刻,途经之人会有谁舍得一分一秒为其驻足停留?而我却爱那般风骨真实、笃定生活的人,不隐瞒,不欺骗,不沾沾自喜,不洋洋得意,人生纵是清贫,也能知足与幸福。这样的人儿,素洁得像一件白瓷。

我曾一味地喜欢远足,到深山古寺或是清幽镇落,从罕至的人迹中找寻自我。父母自然反对,严词厉句一番,但自己内心对自然天性无比热切的向往与执着却无人可以撼动,便一股脑地出门远行,而与这声色犬马的世界保持着距离。是叛逆吧,在青春溢彩流光的季节,多么动人。山涧的流水,花树的滋长,兽的鼾声,空灵的钟,桃李一夜间开,又一夜间落。春山夜静。美到真实的极致,像国画中的留白,再也融不进纷繁人世一毫一厘的金钩银画。

岁月中留有自己的性情,安然而真实地生活,若一粒风中的种子,面对瀚海宇宙,漫天飞舞,没有了方向,到处也都是方向。在不确定的个体遭际里,这是多美而惬意的存在。

时代滚滚前行,人生太短,身边总有言辞漂亮的朋友,黑说白,白说黑,美化和修缮自己的面目。而我们要冷静旁观,要明眸善睐,要不含杂质地爱和被爱,要坚持自我地不断生长,占据土壤,让浓荫繁若华盖,永远保存着喧嚣昼日中自我的一方领地。

离开城市,逃出规则,一个人站在和月光亲近的角落里,君子兰盛开了,风中碧叶如玉,点点清香盈满着自己曾被磨损的骨架和心智。即使这时落雨,黑夜中央,你也要在潮湿中燃烧。

呵,不倦地燃烧。

因为真实,我们便是一缕自己跳舞的月光,为自己精彩地活,为世界明媚地亮。

与自己相处

文/许恩若

我的母亲,大约是我见过的最能与自己相处的人。和绝大多数职业妇女一样,母亲的生活也就是单位家庭两点一线,鲜有色彩,事实上也是相当的寡味简单。

但是,我看到的母亲永远是开心快乐,神态雀跃,充满梦想的,她明澈的眸子里,常常闪动着蓬勃的青春的光芒。有时,她可以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来梳妆,把那些在小姑娘饰品店里淘来的小饰物在头上像装卸工一样不停地戴上、卸下、戴上。梳妆完的母亲,保养得很好的面庞泛着润泽的光芒,面若桃花,但是母亲并不出门,她好像只是为了欣赏某件作品,她对着镜中的自己顾盼浅笑,眉宇间写满春暖花开。

走出梳妆间,母亲咯咯的笑声充满整个房间,我常常被这种愉悦的笑声感染,不由自主地微笑。

“别人你无法左右,但是和自己相处时,你一定要让自己开心。”母亲这样说也这样做。

生活中,我们会与形形色色的人相处,在这个人和人构建起来的社会里,谁也没法真正地把自己与世隔绝。电话,网络,聚会,从陌生人到朋友也许再到亲人,联系无处不在,交流无处不在,学会与人相处成为走好人生旅程的重要一课。

然与之相处最多的,却是自己与自己,所以人想要愉悦地生活,首先必须知道如何与自己相处。

很多人觉得这个问题有些矫情,人一生下来就和自己相处,难道还不会和自己相处么?我想说的是,其实最难相处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就像我们常引用并认可的——人最强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与自己相处,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真实情感。

只是我们,常常习惯了掩饰,就好像开心的时候我们笑,悲伤的时候脸上堆的还会是笑,现实背后,我们是否真的有勇气去面对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或许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当我们终于鼓起勇气面对真实情感之后,更大的难题接踵而来,我们能够接受并且顺从自己的真实情感么?现实中有着太多的压力,有着太多的阻碍,现实迫使你不得已地戴上面具,卑微地屈从你永远无法左右的世界。

和自己相处,也许也没那么难,不至于比和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成为挚友更难,也不至于比与朝夕相处的同事相处更难,与自己相处,说白了最重要的便是好好爱自己,善待自己,取悦自己。

顺从自己的真实情感,恐怕真的能使自己豁然开朗,能让自己寻找到一种平和的喜悦。就像轻轻地叹出一口气,绵长而又释然。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始终会与别人相处,只是在独处时,记得真心呼唤自己,与自己真实真诚地相处。

破碎的凄美

文/人在天涯

人生就是悲剧和戏剧的无情交错,有价值的毁灭和无价值的撕破的交织,形成了春夏秋冬,成就了喜怒爱乐。撕破和毁灭就是破碎,不完整。破碎蕴含着真实,真诚,完美包括着虚假,虚伪,盛世多纨绔,乱世出英雄。我最喜欢回忆伤感的情愁,我最喜欢破碎的凄美。

断枝残垣,破门锈钟,一个虚掩的破木门,少了半边,蜘蛛网一道道;秋风飒飒,黄叶铺地,一个昏暗的街道,没一个人,石墩子冷清清;李清照的“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失去后的孤单;夜空孤鸿的嘶叫,水中鸳鸯的哀号……这一切是那么的凄婉,来的那么真切,打动恻隐之心。

一对热恋的爱人,当沉浸在幸福的密爱中,到争吵,则是无法感受到其感受,当分手时、离开时,总会感觉到那份哀怨和惋惜;一个才学渊深的诗人,当沉浸在朱门酒肉中,歌舞升平中,则是无法感受到其感受的,当美好、富有失去时,总会感觉到那份深沉和沧桑。破碎的凄美,来的较为真实,来的较为深刻,因为它富有故事,因为它孕育成熟,虽然有点凄凉,虽然那么平淡,但是它肝肠寸断、曲折百回。

破碎中包含着往昔的完美,在破碎中回忆完整,在凄凉中体验温暖,很残忍,很无奈,很失落,但是它是最真实的。一个人站在雨中看着自己的恋人打着雨伞和别人离去,一个清高孤傲的人错过美好的机会,一个沉默的人在酒后倾吐肚中的往事,明星失宠、英雄气短、官场失意、红颜逝去。这个破碎是挖心的破碎。

只有在破碎的时候,我会相信眼前的一切,相信眼前的每一个人。因为破碎它经历了苦难和辛酸,因为它经历了撕破和毁灭,这是它内心最深的和最真的印记,才会有以上的那么多凄美的场景。

有过破碎的人,必定真实的活过。细观自己的人生,没有大的毁灭,也有过小的破碎。童年的破碎,挚爱的玩伴跟生活说再见;青春的破碎,在于那刻骨铭心的初恋,在一场淅沥的秋雨中,说再见;学习的破碎,在于那美好的志愿不能再自己的理想中,在孝顺父母的规劝中,说再见……在一次次完美后,在一次次的破碎中前行,在一次次经历和体验中成熟。

我宁愿相信破碎,不相信完美;我宁愿相信哀怨,不相信喜乐,我喜欢那份凄美、伤感,那份凄美、伤感中的真实、真诚……因为一个事物的完美,也是它破碎的开始。

我和我的文字

文/尘世走笔

(一)

文字,是我的最爱,想用文字记录下每天的心路历程;想用文字记录下这一路走来的所有感动;想用文字记录下身边的所见所感;想用文字取代记忆。而,很多的时候,打下题目,心里却空空的,不知道该如何动笔。看朋友的文字,一篇接着一篇出炉,篇篇都是佳作,内心颇为感慨。告诉自己不论什么时候,一定要坚持。即使,前路处处都是坎坷,处处都是风雨。心,真的被包裹的无法透过气来的时候,也一定要坚持着,从另一个方面去抒写。知道自己的文字与文学无关,哪怕是篇篇都是牢骚,篇篇都是宣泄。都是留给自己的。与别人无关。

国庆期间,很多的农人都回乡,忙着收获一年的果实,于我,真正有足够的时间,也很想回家帮父母干些农活,减轻父母的劳动。因为国庆期间要吃几家宴请,又考虑到这身体骨,还是迟迟没有动身,怕帮不了忙,反倒给父母添乱。一晃国庆长假过去了,回家的念头也只在心里闪过,没有付诸于行动上。每每想起这些事情来,内心却感到不安,那种不安就像每次总想写文字,想写一些关于最亲最爱的人的文字,每次想到感人之处,付诸与笔端时,却感到文字永远无法描绘内心的真实情感。

面对文字,一气呵成的感觉很爽,慢慢谱写出来的文字,感觉颠三倒四,逻辑性很差,需要一次次修改。不是什么文学性的文字,只是些随笔记录。故而,不喜欢推敲出来的文字,

随心所欲,心想到哪里,笔就跟到哪里,思想便会跟到哪里。哪怕一些胡言乱语,只要自己喜欢,便会抒写下来。喜欢,听键盘上手指流动的声音,很清脆,很美妙。是很早以前就喜欢听到的一种天籁之音。为了听到这种声音,付出过很多,这期间的辛苦只有自己能懂。但是,为了成就自己美好的愿望,这种付出是值得的,每时想起来,也便感到欣慰的。

(二)

每次,抒写出来的文字,他便是第一个要看的人,而每次,我的文字中,便会有他的出现,就像生活中,他便是我的伴侣,永远与我不离不弃。

和他生气的时候,我便不会记录下任何关于他的文字。但是,静坐在电脑前,满脑子空洞,一字都敲打不出来。此刻,文字和我,就像他和我赌气一般。不愿走进我的笔下。

(三)

那段时间,特别喜欢看三毛的文字,一盏青灯,一段美妙的文字,一段傻傻的等候,竟成了那个时期的真实生活。告诉朋友,我在读三毛。她们都笑说,三毛是一个传奇,不能多看,甚至不能走进。而我却傻傻的投入。

读三毛,有一种近乎飘渺的感觉,很真实,却不现实。那是那个世代的真实故事,走进这个社会,便成了一种向往。

在现实中行走,在角色间转换,从三毛到后来的张爱玲,只感觉自己的生活在变动,所喜喜欢的文字,是在书籍中,寻找着来读的。想从中得知些相同的经历;想从中得到些启示;想从中寻求些安慰。然后,告诉自己,经历过的人都是这样走过来。我们是凡人,我们都经历过苦难,我们都在困难中成长。至今,我们的容颜依然姣好、清晰、明媚。是她人无法法比拟的,是沉淀后绽放出来的美丽。寻求出这样的答案,我便很兴奋。因为,那是尘埃中开放出来的花朵,沐浴着阳光,身影矫健,没马蹄起的尘埃,依然清晰,但,那是世俗的风在刮。

在抒写中成长,让我学会,如何感恩,如何珍惜,如何用爱回报爱。

在文字中前行,让我懂得,那个时候的你,便是今日的我,明日的她,经历着同样事情,体会着同样的体会,感受着同样的感受,只是,我们在不同的时间里做着相同的事情。

晚安,怀念每一份最真实的存在感

文/情殇

晚安 怀恋每一份最真实的存在感,

一句话,让我的新再一次掀起波澜,也许是我文科生的原因吧,总感觉话外有话,弦外有音,何谓怀念,在我的脑海中只有结束了才有资格去怀念,当看到这句话时,脑海中不知道在想什么,心里真好乱,好乱……最真实的存在感,难道现在已经让你觉得不真实了吗?我 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胡思乱想,但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

慢慢的就会不知觉的想起以前,想起你快乐的微笑,想起你甜甜的声音,想起我们在一起的种种,真的会很快乐,真的好幸福,是你让我开始相信会有真爱,是你让我去勇敢接受我遇到的挫折,是你让我相信我们会有最美好的未来,是你,就是你,你就是我心中那个无法替代的人;

话语也许会骗人,然而感觉永远骗不了人,感觉才是最真实的东西,我的心告诉我只有你才让我有 love 的fleeing,我 相信我的感觉,我相信你一直就是那个最爱我的人。有时在想自己是不是好傻,是不是好天真,童话般的爱情哪里会在现实中存在,自己真么可能会成为白马王子。不过和你在一起这么久了之后,我就开始相信自己就是你的白马王子,而你就是我 最爱的公主;

我们在一起的时间真的不多,但是到现在我也没有感觉到有厌倦的感觉,就算和你发条短信,聊会儿qq,我也觉得好开心好开心;我知道你是我 这辈子最大的幸福,我知道我不可以失去你,所以老婆你放心,我一定会记得我对你的承诺,爱你一辈子,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是我的老婆,你都是我的公主;

正如你说的吧,让我们怀念那最真实的存在感,让我们永远牵着彼此的手一直不放开;

树的随想

文/骆安123

天终于艰难地热起来,找回了夏天的归属感。阳光刺痛着双眼,让人不想正视眼前的真实。

脑海中翻动着无数细碎的叶片,如同一棵树,一种不知来自何处而又强势的事物在改变着我,同时,一种潜滋暗长的力量让我熬过晦暗的旅程,使我依然继续地前行。

只爱自己,而不爱生活是残酷的;我舒展开所有的枝条——努力地攫取天空的湛蓝,使之给我以宁静;拥抱空气中的每一粒分子,使之给我以润泽。静观,等待。庸碌的汽车玩具一样从我身边驶过,尾牌的数字能够给我启迪与智慧吗?树沉默着。树本是愿意说话的,说真实的话语,那是对灵魂的尊重,是对生命质量的彰显。所有的叶子作为生命的使者,在风中喧响,如同胸中燃起的烈焰,这是一种源自爱和眷恋的力量吧。但谁是倾听者呢?要说的相当复杂,能够说的却实在隐晦。那么等待吧,也许遥遥无期,也许最终虚化成烟;但生活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碌碌庸常。明知生命短暂,却毫无意义、荒谬地消耗着杂碎的痛苦和短暂的欢愉;卡夫卡一样,却没有变形的勇气和力量。所以,只能锲入,不能退场。

林中的路有很多条,我只能被选择其中的一条。一位哲人说:贫困是权利的缺乏,是可行能力的被剥夺。这让我惊悚我的贫困;但我可以选择生存,这让我庆幸我的幸运。虽说树的影子有时比树本身更加绰约美妙,但我还有自知,素朴的才是真实的,真实的才能承受生命之重。依附于他物,永远没有自己的方向。我感谢生活让我真实地存在,让我不甘于粗鲁和卑俗,而去做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思考者。

身边的榆叶梅,早上还是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中午便在阳光中恣情地绽放了。它们花团锦簇,欣欣向荣。我仿佛听到花儿们爽朗的笑声——我欣赏这阳光和大地,因此我美丽地生活着;阳光和大地欣赏我,因此它们因我而美丽着。风吹过,有花瓣飘落,对生活热爱的一点一滴已经转化为生命的痕迹。

明天又要落雨了,会打落我的一些叶子吗?我其实比自己想象的更为脆弱,经不起打击和失败,不能忍受冷落和痛苦。但我是坚韧的,到秋天的时候,即便所有的叶子都落空,树还有最后的勇气与实力,同命运作最后的清算——生命虽有些惊心动魄,却是如此地坚强,叶子只是生命过程中小小的点缀罢了。

修行——寻找真实的自己

文/洛水人家

比尔·波特先生的作品《空谷幽兰》是一部关于修行的作品。在品读的过程中,我就感觉到自己内心在渐渐地变得平静和安宁。他的行走吸引着我随他走进中国的大秦岭,走进长安的终南山。

几千年前,终南山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作为秦岭的支脉,终南山高大而幽静,绵延几千里。是众多道士和佛家弟子寻找心灵安宁和修道养身的首选。他们在起伏不定的山峦和深谷中搭建起自己的茅蓬,或依山建起自己的山洞,并居住于此过最简单最质朴远离人群的生活。在门口的土地或山边种一些最简单的蔬菜和果树,或一些花草,生活中便充满了生机和情趣。世界似乎是属于繁华热闹的城市的,人们在此间工作、学习和生活,或是为名利而放逐自己,或仅为了谋得一点辛苦钱来养活儿女。红尘中的每个人都忙如蝼蚁,身体疲累,心中更有悲苦和无奈。这一切,又可与谁说?所以许多人寄情与山水,希望通过与自然的暂时亲近来驱散心中郁结的苦涩与忧伤,失意或旁徨。可这些仅能做为一种缓冲,一旦重回到现实当中,又一个轮回开始了,没有人能真正躲得开。

修行,是给心灵找一个安放的场所。而心灵的宁静,是需要时间的沉淀和考验的,只有远离尘嚣,远离一切争斗,才能渐渐归于平静。古人有云"眼不见,心不烦”。可见眼是心之窗,它是我们一切痛苦和快乐的入口。因为看到了,所以有感怀,那么归隐于深山,就隔绝了杂念,人心因无它念而专。在辽阔、绵延、寂静的终南山脉里,隐士们为了心中的佛和道或坐禅或修道或诵经文,他们都在用适合自己的方式修炼自己的精神,以寻求灵魂深处的安宁,寻找到道法自然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无。从五千年前的黄帝乘龙回归仙班,到道教始祖老子在楼观台修道并留下了巜道德经》后经函谷关消失不见,直到盛唐时期的最伟大的诗人王维,他们的经历都在验证着这一点:修行是为了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也既觉悟。那些一生执着于修道,礼禅的人们几十年甚至一生都与世隔绝,只为了内心的安宁,为了至高的道法。因为热爱,所以他们享受孤独,他们吃得了任何苦,并以苦为乐,这让我从内心产生了敬佩并得到了力量。

只有当你真正远离人群,清心寡欲,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在孤独中遵循严格的戒律,才可能保持高洁的品性和良知,让自己内心洁浄,使肉体只是一具躯壳,精神却可以自由行走,如同兰花般绽放美丽和香气。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