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我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作者: 轻风流水程维[文集]2023年02月01日心情随笔

"像雄鹰飞翔在蓝天,像骏马奔驰在草原。我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我们在红旗下刻苦锻炼。要炼出坚强的体魄,威武矫健;要炼出顽强的意志,坚定勇敢。我们今天活跃在运动场上,明天战斗在各条战线;德、智、体全面发展,我们是新中国的青少年。" 这是五十年前我读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非常喜欢哼唱的一首歌。这首歌,我小学毕业后就不大哼唱了;后来的几十年间,似乎都不记得了。可是到了乐于怀旧的岁数,却不知在哪一天忽然想起了这首歌,不由得又哼唱起来——曲调歌词居然记得清清楚楚,只是歌名不记得了。把前面几句歌词往百度里一敲,便得歌名:"为祖国而锻炼".

——这首旋律舒展自然、歌词坚定有力歌曲,默默地陪伴了我五十年啊,令我感慨万千!

无独有偶。去年秋天,同学群里传出了一张我们休宁县海阳第一小学1973届五年级1班、2班的毕业集体照。照片上的时间:1973年1月23日——距今整整五十年了。

照片已经模糊不清,时光也是早已飘远;然而当年那个老校园——我们曾经拥有的那片自由快活的天地,回想起来还是那样亲切而美丽!

海阳一小是我的第一母校。当年我家离一小很近——我家在玉宁街草堂巷巷口,一小就在巷底。从我家旁侧的巷口往里走,在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往左边的核桃树巷里一拐,再往前走十几二十步,就到一小大门口了。

那时候一小的大门,位于校园的东北角,两旁是四四方方的大石柱。大门口上方是两道钢筋弯成的弧形的顶,中间好像还有一个空心的钢筋五角星。这大门,只有门洞没有门。

校园里的地面,要高出核桃树巷约一米,故要踏三步石阶方得入门。门内是一块十几平方米的石板地;往前走几步再上两个台阶,脚下是一条平平整整的石板路,两侧是一些不高不粗的树。这条路的北面,是一个院落。沿石板路往前走二三十米,就到了院落的门前。院门东南一侧,是两块连体的黑板报栏;隔着石板路的对面,是一棵巨大的梧桐树。学校上课下课的信号铜钟,就挂在这棵树上。

院落的大门所在,是一座两层的小白楼。楼下中间,就是传统的徽型立式青石门洞。两扇浅灰色的木门对开着,上面有门环。门前及门内过道,地面全是石板铺设。门内过道东西两侧,各有一间老师住屋。东侧这间老师住屋的旁边,就是楼梯。楼上有三个房间,中间一个是广播室;两侧是老师宿舍。

在门内过道的中间后侧部位,竖立着一幅一人多高的毛主席画像——身穿军装的彩色正面半身像。画像的背后,是一个天井。天井两侧的石板通道所归,是一个"中走廊".这是个只有立柱和屋顶,没有墙壁的空敞的集会场所;面积约六七十平方米。使用起来,往周边延伸一下,可容纳师生两三百人。

中走廊是院落的中心部位:其东面,隔着一块泥土瓦砾地,有两间连体的古旧民居式楼屋——均是老师住屋;还有学校的厨房、水井、猪圈之类。其西面,则是一大片泥土瓦砾地;其西北角处有一个门,门外有一段沿墙的走廊通向厕所。

在中走廊的北侧中间部位,又是一幅毛主席画像——最常见的身穿中山装、稍显右侧的半身像;也有一人多高,由一个三步台阶的底座衬托着。画像两侧是十面红旗;背后是一处通道,通向一排平房教室。这排教室一共四间,其中一间是老师办公室。这里四间教室全是木地板。这排教室的两头和教室之间,都是老师宿舍。

这个由房屋和围墙构成的完整院落,位于校园的北边。与之遥相呼应的校园南边,还有两排大约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的平房教室。这两排教室共八间,分为四组,一排两组;中间是宽敞的过道。两排教室前后都有树木遮阴,彼此间距也挺大。教室的窗台挺高,光线不错。一组平房两个教室,中间隔着一间小小的教师宿舍。教室的墙体非常厚实,砂石泥浆地面,多有凹凸不平。

从1968年开春到1973年年初,我在海阳一小读书五年。一二三年级,是在校园南边的教室里读的——八个教室我坐过五个;四五年级则是在校园北边的教室里读的——四个教室,我坐过靠西的两个。

校园北边院落和南边教室之间,是一个大操场;一大片砂石地面。

大操场靠东一侧,是一个椭圆形的砂石跑道运动场——环绕着一个小型足球场。足球场的南侧边缘处,有一个木制滑梯,一边上一边下。滑梯的西北角不远处,还有一个跳高跳远的沙坑。

大操场靠西一侧,可分南北两片。南片有个篮球场,北片是个广场。广场西侧有一个坐西朝东、石砌前沿、泥巴地面的主席台——当然也是舞台。台上后侧,有四棵巨大的樟树。广场的北侧——小白楼门口西侧,立着一个挺大挺高的秋千架。那架子由又粗又圆的木料做成,上面挂着四根粗壮的铁索,低端横吊着两块厚实的木料踏板,形成两副秋千。秋千架的东侧,还有一副单杆。

有一段时间,我们经常在下午课后去清扫主席台。若逢晴天,站在台上往东面望去,则可见西边的太阳照耀在学校大门以南、大操场东侧的那段不完整的围墙上,使得那上面白底红字的毛主席语录"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显得格外耀眼。那年月,除了这段残破的围墙和小白楼院落,校园周边其他地方都没有围墙。

没有围墙的校园生活有一大特点,就是特别崇尚体力劳动。

校园南面那两排教室的西侧,有一大块菜园,就是我们经常劳动的地方。菜园的南侧有一条小路,往西通向小南门村。站在这里往小南门那边放眼望去,视野开阔,无遮无挡;田园无边,远山茫茫。一大段残存的古城墙中间,有一处开口斜坡,旁侧有农舍两三间,屋边伴有几棵小树——那里,就是小南门村。我有好几个同学都是那个村的。

那时候学校里养猪,四五年级各班都有轮流到猪栏去伺候"二师兄"进餐的任务。轮到某班,就派两位同学去伺候一周;每天上下午利用课余时间各伺候一次。此外,还有打猪草的任务。那情景我至今记得:春日里,周六的下午,我们男生三五个一伙,提着竹篮沿着学校菜园边的那条小路嬉嬉闹闹"开往"小南门。

暖人的日光下,轻风拂面一阵一阵。走过一段蜿蜒的小道,来到一条小渠跟前,那里渠水轻轻流淌,水边百草丰茂,满眼皆绿,亮光光的,软绵绵的。

我们一边掐猪草一边打趣逗乐——喊同学的绰号,讲老师的坏话,兜出某同学家里鲜为人知的老底,交流各自看见或听来的好玩的事情…… 猪草打得差不多了,就到小南门某同学家去歇一下,喝碗水,玩一下。

那个村子——如今回想起来,真是一幅活生生的、淳朴清淡的田园诗画啊:眼前绿树环绕,幽静安然;远处山峦斜卧,延绵苍青——不折不扣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境界!

我们的五年小学生活——那首《为祖国而锻炼》的歌,真是唱到我们心里去了。

五个春夏秋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清晨,同学你我他,三三两两背着书包,走街串巷来到学校。上课时间还没到,那就男生去溜滑梯,荡秋千;女生去跳格子,跳牛皮筋。夕阳鲜红高高挂的时候,我们就排着队伍走过操场,披着金光放学回家。平日间体育课,活跃在运动场上的,不是你们班,就是我们班,或是他们班。寻常的夜晚和节假日的白天,我们还有课外学习小组——不是在我家,就是在你家,或是在他家:同学一起读书读报关心时事,大家一同互相帮助完成作业。——自然也少不了谈天说地,东扯西拉。四五年级的暑假里,我们都去过南街生产队支援"双抢"——早晨天刚亮就下到田里,同大人们一起收割稻子。太阳慢慢大起来了,大家擦着汗水说说笑笑,弯腰割稻手不停歇。即便镰刀碰破了手指头,也只是放到嘴边吸两下口水吐掉;停歇片刻,血一止住就接着干。那时候没有谁叫苦叫累——哭鼻子抹眼泪,同学只会笑你,看不起你。通常大概干到八点多钟的时候,生产队长就会招呼我们上田埂歇息;说说笑笑表扬几句之后,就让我们喝一碗稀粥、吃一个烧饼,凯旋"回家。劳动当然有苦有累,但还是快乐多于苦累。那年月,我们还经常到电影院看包场电影——这就更是没有人不喜欢的一大乐事了。多少回啊:灯一黑,解放军进行曲一响——银幕上大红的五角星四射光芒,则顷刻间掌声雷动一片欢呼…… 我记得最清楚——也最该记住的,则是无数个时日里,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朗声读书,窗外晴空万里,白云飘荡;无数次集会时,我们在树影斑驳的舞台上放声歌唱,迎面正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那个年代,我们就是这样,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呼吸着清新自由的空气,一个个朝气蓬勃,生龙活虎;大家都无忧无虑,快乐幸福。

如今,岁月已经远去,而记忆之美丽、亲切、温馨,依然回味不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