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散文

2023年03月07日优秀文章

夜晚的散文(必读8篇)

夜晚的春风

文/无色天空

听见了春雷,抬头一看,霞光染红了脸庞,似乎有了丝丝暖意。可是,总没有勇气走到外面,感受传说中温柔的春风。

又过去了好多天,经不住盛情相邀与诱人描述,还是打起了久违的精气神,走进了夜晚的歌舞声中。

酒,确实是个好东西。相识的,杯杯放纵,总不嫌多。陌生的,杯来杯往,转眼知音。到了空瓶成堆的那刻,除了开心,还是开心。看每个人,相互间都是目不转睛的直视,甚至还有些许深情意味。

伴随而来的,还有从没想过的惊喜。虽没有"灯火阑珊处"那么雅致,却也胜似"千百度",竟然生出了怦然心动的燥热。呵呵!莫非醉了。

也许真是醉了。天亮了又黑,黑了又亮,记不得过了多少天,酒精早就散去,那热气却越来越盛。唉!那就看看这暖风的所在吧。

又是一个深夜,单薄的衬衫也得多解开几个纽扣,哪还管什么风度形象。好热!趁洗手的时候,看到镜子里面,两个眼珠跟火球似的,似乎要把冷冻的灵魂烧焦。

欣喜若狂,仿佛把自己穿越到了那快乐无忌的童年。喝吧,尽情地喝吧。心,早就醉了,哪还管这凡胎肉体。

终于,连坐着的力气都没有了,沉闷的一声响,躺下。闭上眼里,幻觉连连,浮想丛生,后来竟激发出几句歪诗来。这,应该就是古人灵感的来源吧!记得书中有记载,好多名人的名篇就是这种美酒与佳人的境遇催生出来的。我也得趁此感受一下,自我陶醉,何乐而不为。

坐起来的时候,好像已经过去了好一会儿。环顾四周,刚才看到的眼睛,只见背影在晃动。无与换盏,那就自己喝上几口吧。

是谁把门打开了还是怎么的,一股冷风钻进衣袖,激灵一下,如同掉进了冰窟窿。

穿上外套,来到街边,街灯在细雨中黯然失色,像古装片里的灯笼,只是没有灯芯随风晃动,自顾痴痴的发着呆。

一个人走在街上,雨滴,有的留在了发间,有的从脸上划过,有的被春风夹着从领口滑进胸膛。终于,又冷却了。

夜晚的春风,多么美好!

窗户外的夜晚

文/清风细雨

一个人站在阳台,窗外的雨沙沙的响着,涣散迷离的眼睛,没有焦点的望着外面的夜景,时而几缕微凉的秋风拂面而来,舒适而清凉。偶尔路边会有几对恋人,拿着雨伞,似乎在窃窃私语说着情话。几辆私家车疾驰而过,溅起了路边的积水,打破这份宁静的气氛。

独在异乡为异客,不是佳节也想家。在这座小城里,夜晚,很多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看着外面孤独的风景,心的深处波涛起伏,凄凉而忧愁。我似乎很喜欢一个人在下雨天的夜晚静静的呆着,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这美丽的小城也仿佛安静了。浓浓的黑暗笼罩着整片夜空,多了几分白天没有的神秘。

雨依然下着,尽管夜很黑,但也不是一点光亮都没有。霓虹灯下,几片枯叶随着秋日里的风飞着,飘向了远方,消逝了。给这夜幕下的小城多了几分诡异。对面的楼房里的灯忽亮忽灭,不知道是痴了还是醉了,我总是在不经意间,伸出那双瘦小的手,对准灯的位置,轻轻地敲一下窗户,感觉这样一点,那房间里的灯就会熄灭似的。我想我是着迷了……

楼道里不知道谁的脚步声渐进,恍惚间回过神来,我还是被锁在这黑暗的阳台里,望着临街的路灯下,整条路都是亮着的。夜更深了,来来往往的车流川流不息,带着无数道红色白色的光芒快速闪过,不时能听到几声响亮的车鸣。偶尔还有人骑着自行车,缓缓驶过,身边飞速掠过的车辆似乎丝毫没有影响他们,依旧不紧不慢地踩着自行车,或是向着回家的路,又或是去往另外一个地方。

路上的行人总是不紧不慢的,有手牵手的情侣,嬉闹着,漫步走着;也有些独自一人快步向前,低头思索着什么。因为这是一个生活节奏很快的时代,年轻的人都是走得很快。不像年老的人,大概多是吃过晚饭后出来散步的,他们走得很慢,很是悠闲。这样的天气,少了一部分边走路边低头看手机的人。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却沉浸在自己世界里,周围的事总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可能自己偶然会回头看着的影子,被街边的路灯拉长,又缩短。

我轻轻地把自己瘦小的手伸出窗外,感受着这秋日里雨的亲吻,所有的忧郁烟消云散。我很喜欢在这个窗户,很远,似乎又很近,目光涣散的望着,总能让我完全放松下来,白天的种种烦恼也都被冲淡,各种情绪都能在这里安抚,时间仿佛也这瞬间凝固了。望着窗外发呆,思绪飞向很远的地方。这个时候看见的却是全然不同的景象。一片灯火辉煌。各种霓虹灯映亮了半边天,是比白天还要热闹的气氛。尽管看不到那边的人,也听不见那里的声音,却足以感受到那儿的人声鼎沸。

喜欢夜晚,尤其是小城里的夜晚,因为他能带给我似火的热情,浑身上下都充满动力。  在家里看窗外的世界似乎被分成了几个部分。每一扇窗户外,都是一个小小的天地;每一块天地,都有着各自的韵味。喜欢一个人独处,喜欢一个人的世界。

停电的夜晚

文/木木

一场突然而至的狂风暴雨导致小区电力供应中断,家里的电灯和电器都不能正常工作了,我不得不走进街边的一家小饭馆解决吃饭的问题。餐厅同样是停电,店主在饭桌上点起了白色的大蜡烛,昏黄的火光微微照亮了室内每一个人的脸。停电了,餐厅的生意反而更加的好,老板风趣的说今晚餐馆变身西餐厅,大家享用的是"烛光晚餐".

习惯了电力带来的种种便利,突然的停电带来的不适应还是很明显的,吃饭问题难以解决,洗澡和洗衣服也是个麻烦事,适应了电器时代的现代人是很难再回到烛光下的世界。

看着蜡烛跳动的火光,我想起了小时候的停电的情景。与现在讨厌停电不同,小时候我是非常喜欢停电的,甚至是盼望着多停电,因为停电了我就不用在父母的眼皮下做枯燥无味的作业,可以走出家门到处串门了。那时候,停电给我带来的乐趣远大于不便。小时候停电的夜晚,我和同样得到"解放"的小伙伴们会拿着电筒在村子里乱跑乱窜。春季停电的夜晚最有意思,我们会跟随大人提着火把到水田里抓黄鳝和泥鳅。那时候的水土保持得很好,水田里的黄鳝又大又生猛,只要一根火把和一个竹钳,就是个小孩也可以抓到几斤黄鳝。儿童时期的春夜可真算的上是春风沉醉的晚上,逃离功课负担的我们尽情的享受着轻松欢乐的时光。

夏季停电相对春天来说是比较难熬的,因为没有了风扇可用,晚上暑气难以祛除,但我们小孩子依然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停电的夏夜我们小孩子会聚集在晒谷场上和大人们一起乘凉,彼此打闹或者一起看星星。有一年我们还看到了一颗流星划过夜空,围绕这颗流星我和小伙伴们谈论了很多有关太空的话题。我们谈论最多的是那一轮皎洁的月亮,因为月亮和我们最近而且村里的老人经常给我们讲有关月亮的故事和传说。看着月亮我有时候会陷入沉思,我那时候想这个月亮是什么魔力让它悬浮在空中,还有那隐隐约约的月亮山究竟是什么东西。

过去我总是盼望着多停电,而且停电的时间要足够长,起码要晚上九点之后再恢复电力才行,因为这样就不用被父母扯回书桌做着索然无味的作业。好几次不到晚上八点电工们就恢复了电力,刚走出家门不久的我不得不拉耸着脑袋回家,心中尽是无奈。

随着电力设施的完善,家里停电的日子越来越少,现在的我更希望家中电力供应持续不断,没有了电力的生活是难以接受。人长大了就会变得直接而功利,小时候停电带来的简单的快乐终究会变成了脑海中的一段记忆。长大后不用面对枯燥的学校功课,可生活交给我们的"作业"却日渐多了起来,压力也随之增多,没有电的日子还是少点为好吧!

幸福的夜晚

文/崔向珍

枝头的叶子黄了,满树的小枣红了。母亲把种在沟坡上的红豆棵背回家,摊在大槐树下晾晒。急三火四地写完了作业,我把大包袱铺在地上,哼着歌儿摘起了红豆荚。白色的红豆荚熟过了头,又薄又脆,揪在手里就迫不及待地绽开了,红艳艳的豆粒啪啪啦啦地直往包袱里蹦。

过上几天,母亲把晒好的红豆放到黑瓦盆里洗净浸泡。泡好后,母亲加了红糖煮透晾凉,起个大早和了面包成火烧,放进大铁锅里烙。

母亲烙火烧的时候,我们往往还在香甜的睡梦里。等到我们睁开眼睛,父亲和母亲已经下地干活了,四个烙得金黄的豆沙火烧在盖帘上香气四溢。我们掀开被子跳下炕,胡乱地洗一把手,各自抱了一个火烧狼吞虎咽起来。吃完了火烧,我们就去院子里剥玉米或者翻豆秸,在满身的汗湿里盼望着幸福的夜晚快点到来。

八月十五的月亮好像知道小孩子的心思似的,天刚刚擦黑,就从遥远的海面上弹跳而起了。大槐树下的饭桌已经摆好半天了,我们非常兴奋地追着母亲,一趟一趟地往饭桌上运送。等到热乎乎的鲜玉米、滚烫的煮鸡蛋、喷香的豆沙火烧、洗干净的鲜枣……摆满了桌子,我们就一起眼巴巴地盯着父亲看。这时候的父亲已经把乱糟糟的豆棵垛成了圆圆的小山包,他看看已经爬上了树梢的月亮,再看看他的孩子们,心满意足地笑了起来。他把木叉竖在墙边,洗了手进屋,托着渗透了油的纸包坐在我们身边。好香好香啊,我们一起大声地吸着鼻子。父亲把包着月饼的油纸包放在桌子中间慢慢打开,递给奶奶半块,再递给我们每人半块,油纸包里就只剩下半块了。我们一点点地咬着酥脆的月饼皮和好看的青红丝,看着父亲小心地把半块月饼掰开,递到刚刚坐下的母亲手里。

我们手里的月饼很快就吃完了,父亲和母亲手里的月饼,最后都递给了奶奶和最小的妹妹。越升越高越来越明亮的月光下,我们一家人团团围坐,欢乐的笑声比盛满了月亮的糖水还要香甜。

初夏的夜晚

文/懒懒煮妇

夜晚8点半过后, 天渐渐暗淡下来,天色已成蓝黑墨水那种色调了,远远的云层仿如群山叠影,穹顶上的星星,那些耀亮的早已眨巴着眼睛。

从小公园的田径道出来后,朝着家方向走去,一路上没有归家的小车开过,也不见出来遛狗的邻居,只是两旁的房屋里透出些黄色的灯光,有一种特别宁静祥和的气息。戴着耳机听着手机里的歌曲,突然被一首歌词带去了遥遥的星际。

也许每个人都有娓娓道来的故事,别人的故事也常包裹着自己的心情。幸福是欲言又止,还是碎碎念念的问许?对着星星,常有无边的思绪。想起曾经抱着电话,遥望着星星和电话里的人絮叨着那些简单而快乐的语词,虽然如流星那样都散落天际,一样记得那瞬间的华丽。

喜欢和好友一起咖啡,喝酒,散步,聊天……做任何事,有一种相惜懂得的欢愉和感激;也享受独自一人纵横于天地,让心随情所欲。

生命是一次单向的行程,每一段都值得好好拥有珍惜。如果爱就真诚地付出,如果喜欢便快乐地分享,如果心痛却又无能为力,那就用宽容来解脱心中的不甘不平。

那一次,父亲突然重病住院,心急如焚地吃着饭时竟被长长的鱼刺哽住,用尽各种方法,可结果更惨,几小时后喉咙已肿痛得不能开口讲话。夜色里孤单地赶去五官科医院急诊,想着还得去医院给仍在病危中的父亲值夜班,倔强的自己坚持着一份坚强,可泪水还是潸然而下。当收到一份真诚的问候,一份愿意随时相助的善良时,一瞬间真是觉得特别特别的暖。

温暖的记忆, 都放在心底,缱绻成忆。所有的那些美好的亲情、友情和爱情,都是心里珍藏着的奇迹,象一盏盏明灯,在浩瀚的宇宙给我亮丽。

"原来梦想的种子,要用一辈子的执着,来等待它的果实……".

踏着歌声, 迈着轻快的步子,微风习习,我丈量着和星星的距离,一种快乐的闪烁,在彼此的眼睛里。

夜晚中忧伤的我

文/大可先生

凌晨十二点半多,果然还没有困意,只是大脑有些麻木,但我还是不想睡去,并没有什么开心的事,也没有什么难过的事,即使是有,我也不想说出来。

之所以不想睡,更多的是舍不得,难得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虽然没有精力画作品,但坐在书桌前,画画速写、写写日记、读读文字也是蛮好的,然后看着闹钟的指针慢慢的转圈,不免时间有些过的快。

不知道从哪天起,我喜欢在速写本画一幅小画,有时候是风景、有时候是自己想的、有时候就是照着东西画一画,然后写上日期,拍下照片发到网上去和大家分享一下。

并不是像有的人在说我显摆会画画,实话实说,我画的那些真的非常不好,而且很简单,我之所以发到网上,除了这是一个幼稚的行为,我想让大家知道我还活着,因为我的朋友很少,很多情况下,我不去主动找对方,对方或许心里就没有我。

有时候我觉得朋友少是个问题,想找人说话的时候都没有人陪着,就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傻傻的呆着,可是怨得了谁呢?

我想人生在世,遇到过谁,经历过谁,失去谁都是一种定数,刻意的选择也只是冥冥注定,认识便认识,不认识一生不可遇。

我很好奇来来回回的陌生人,我特别喜欢坐在火车站的候车厅去看那些陌生人,他们到底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都要去做一些什么事情?人与人之间的穿梭,就是事与事之间的交融,互相影响着,互相改变着,总想抓住他们的线头,一直顺着往前走,寻找一个答案,可是,太多太多,一生都不会有个答案。

人的一生真的很有意思,生来就是个迷,活着却有个责任,死去却是尘埃一把,但貌似只有人类才会这样思考,不知道其它的动物是怎么想的。

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那一刻,是不是阳光下的生灵都会醒来?光明很美好,但我更喜欢夜晚,相对于天使,我更喜欢恶魔,没有为什么,因为我是一个忧伤的人。

为何忧伤,这是一个秘密,嘘,你听,阳光升起来了,恶魔睡觉了。

夜晚的钟声

文/张忠报

有的时候我就想,人的生命其实是何等的脆弱,一只陶瓷做的碗或许可以留存千年万年,但人的生命也许会在一刹间便灰飞烟灭,就如同河面上被雨点所激起的涟漪,一圈圈的荡开又在瞬间便归于沉寂,不留一丝痕迹的归于沉寂。

外婆去世的时候,我正在跟前。急诊科的主治医师说准备后事吧,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是脑中枢大出血,已经无法手术了。之前他又把外科主任请来确诊了一下,他同样地摇了摇头。

虽然救急的氧气依然插在鼻孔里,虽然吊瓶里的药液依然点滴着,但是再没有什么声音能将她惊醒了,无论是我母亲的哭泣或是我舅父的泪水。当外科医生察看她的瞳孔、刺激她面部和胳臂上的穴位的时候,她已再没有丝毫的知觉和反应了,虽然通过她瘦骨嶙峋的双手,我依然还能感受到她生命滞留的温热传来。

但是我知道,那温热已在慢慢地冷却。就像一杯正在逐渐冷却的水。

这只是一个无比短暂的无可挽回的过程。

而就在十几天前,外婆才刚刚在亲朋好友的祝贺声中度过她的八十大寿。

八十大寿,也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八十岁已是个十分可观的年龄了,虽然经常有一些媒体在宣传哪儿的百岁老人如何如何,但那毕竟是少数,因为各种各样的疾病和天灾人祸在不时地威胁着人的生命,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中国的人均寿命也不过在七十岁左右。

当再次面对外婆的遗像的时候,我感到自己并不多么的悲伤。

或许随着入世的渐深,每个人的心灵都会滋生出一种那样的坚强——它使我们不再轻易的感受悲与喜,不再轻易的伤心和流泪。

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原因,那就是因为我们都早已感到了这一天的即将来临,因为外婆年事已高,正如深秋弥留枝头的枯叶,随时都有被秋风卷去的危险。

母亲就一直担心外婆的身体。后来她曾对我说,在她才八九岁的时候,就曾看到外婆不止一次的吐血,把大口大口的血吐到一个盛水的木碗里,然后不停地喘息着让她把那得有多半碗的血偷偷倒掉。每当那时,母亲总是吓得要哭,捧着那木碗的手总是不停地在发抖。

母亲说那完全是因为劳累过度,她曾不止一次地对我描述过,在那清冷的月光下,外婆领着她去推磨倒碾。虽然是不停的夜以继日的劳作,但是外婆一家人还是经常的挨饿。

完全可以想象,在那个刚刚解放后还在闹饥荒的岁月里,外婆是怎样艰难地领着母亲和舅舅们过活,因为外公去世的早,而母亲兄妹又多。他们兄妹六个,排行老二的母亲是唯一的女儿。

后来实在支撑不下去了,我大舅只好带着两个尚且年幼的兄弟去了东北,加入了闯关东的行列。

因抢救无效,外婆于昨天上午九点在县医院的急诊科病逝。

之前并没有丝毫的征兆,前天晚上一起吃饭的时候,她还向我和母亲谈起从前在农村里挣工分的时候的事,谈起那个时候的生活是怎样的艰难。她布满皱纹的面上带着祥和的笑容,那是我们在她所带来的祥和融洽的氛围里最后一次共进晚餐。

而昨天早晨天才蒙蒙亮,当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就被母亲焦急的声音叫醒了。

母亲早起做饭的时候,听到外婆房间里传来沉重急促的呼吸声。往常的这个时候,外婆总要轻声地问母亲:"这么早啊。"但是这次却没有,当母亲意识到有些不对赶紧问候的时候,再怎么也喊不醒了。

我披上衣服跟母亲走到外婆的床前,只见她斜倚着,花白的头发散落在枕头上,双眼微闭,沉重地呼吸着,任凭我和母亲怎样焦急地摇晃和呼唤,再也没有睁开眼睛。

我拨通了120的电话。

最近的十几年里,外婆一直在舅父家和我家轮住着。我总是喜欢去把外婆接到我家里来住,她总是把温馨祥和带到我的家里。

很难再见到像外婆那样平和仁慈而且善于体贴理解人的老人,我很少见外婆以老人自居的样子发过脾气。无论走到谁家,外婆总是一直忙碌着,做着她力所能及的一切;扫地,做饭,喂鸡,缝补鞋袜……虽然母亲和我一直反对着,但她却总很少闲着,一不留神,就看到她又在伛偻着身子去忙碌了。她熟悉着所有的生活细节,她一直坚持着从前过穷苦日子的生活习惯,把那对我们的爱融入了一点一滴之中。

我一直被外婆细致入微的爱所感动着。

就在昨天晚上上饭的时候,外婆还坚持着要自己舀碗,还坐在旁侧看电视的我慌忙站了起来。

其实外婆的身体一直不怎么好,一直患着高血压和心脏病,最近几年,每年都得给她输液。

但是现在,根本没有想到她会走的这么急,一句遗言也没有留,留下的只是永远会让我们回忆的慈爱。

这是我最后一次去接她,在我们家里,她度过了她有生之年的最后几天。

仁慈而宽广为怀的地母,必然安息她那善念为生的心魂。

夜晚的中山桥

文/蔡雨珊

白天的中山桥气势磅礴,武威壮观,夜晚的中山桥却一样光彩夺目,姿态万千。为了领略中山桥不同时期的神韵,星期天,妈妈带我去游览夜晚的中山桥。

远望,中山桥就像一条闪着金光的钢铁巨龙横卧在黄河之上,静静地沉睡着,五座弧形钢铁架被五彩的霓虹灯照耀得无比璀璨夺目。

近观,桥头东面是一只表示长寿与吉祥的老龟驮着一座巨大的石碑,石碑前面写着五个红色大字,"黄河第一桥",后面写着密密麻麻的碑文,碑文都是繁体字,虽然我一点也看不懂,但那其中蕴含的意韵却令我深深震动。桥头西面是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兰州黄河铁桥"六个字。

中山桥全部是由钢铁制作,上了桥,人就犹如在钢铁的世界里穿梭,让我忍不住想到,要有多么大的力量才能将这些钢铁建造成如此宏伟的大桥呀,而且它还能这样雄壮地屹立在滚滚波涛之上!

尽管已是晚上了,中山桥上仍然游人如织,有的在桥上流连拍照,有的在桥上慢慢遛弯,还有的在桥上深思静想。夜晚,桥上的风好大,吹得我直打哆嗦,而大桥却在风中静静地坚守着。脚下的河水哗哗地流淌着,仿佛也在观赏夜晚中山桥的雄姿呢。

站在桥上,往桥的东边看,简直太美了,感觉有点像上海外滩。在那万里黄河之上,金黄色的灯光洒在河面上,河水变得亮晶晶的,像万花筒一样。远处的元通大桥也熠熠发光,璀璨的灯光把整个大桥也装扮得更加美丽。桥北侧的马路上,一栋金光四射的古代大宫,那就是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的金城关。河上有人坐着羊皮筏子游玩,有人乘坐快艇消遣,那快艇"飞"过去,就溅起一片很高的水花,阵阵湿气更是随着水花飘散过来。

晚上10点多,我和妈妈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了。回到家,我赶紧在电脑上查了中山桥资料:中山桥建于清朝,距今108年,建桥材料全部是德国的,由美国人满宝本和德国人德罗负责设计、施工。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成中山桥沿用至今。

怎么样,我们兰州的中山桥是不是很棒呢!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