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文章

2023年03月28日优秀文章

故乡文章(必读8篇)

故乡的鸟鸣

文/庸人数雪

久居小城,上班在城北的郊区,每日要经过一片被高楼包围的田陌,四季的交替里,惯看着春种秋收、柳绿草黄的变换,便也距离自然并不遥远。

今日清晨,骑着自行车又一次经过这片田畴时,竟然从路边的柳枝间,听到了久已疏远的鸟鸣,让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童年,回到了故乡,想起了那一声声在脑海深处响起的鸟鸣。

那时的故乡并不像现在这样荒芜,沿着老磁河一带,是一片我们从未走到边际的丛林,春来草绿,夏雨急骤,秋风扫叶,冬雪茫茫,总有着难以割舍的美丽,令人眷恋至今。

而让我记忆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声声或清脆悠扬、或婉转不绝的鸟鸣了。我不知道那个神奇的丛林里,究竟隐藏了多少种、多少只飞鸟,幼时的我们除了家雀之外,认识的也只有黄雀、斑鸠、鹌鹑,当然还有那只在清晨把我们从睡梦中叫醒,让我们心情愉快了一天的喜鹊,还有走在冬日黄昏的雪野时,那只总在远处枯木上寂寞鸣叫的乌鸦。

家雀不必说了,每天都在院里的树上聒噪,我想它们是不知道烦恼的,不然,怎么总是躲在叶丛中叽叽喳喳个不停,而你刚要走近看个究竟时,它们却一窝蜂地扑棱扑棱飞走了。

而布谷鸟却不是这样,它好像从来没有落在我家的树上。总是在麦熟时节,听到它在很远的空中飞鸣,叫声空阔辽远,也总是一个音律。我问过年迈的奶奶,她说布谷鸟是催耕鸟,它在说:"阿公阿婆,种麦收禾",我这个农民的儿子,便也喜欢上了这个知农事的布谷鸟了。后来才知道,布谷鸟的学名叫杜鹃,又叫子规、杜宇,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文中,向来被反复吟诵,赋予了各种美丽的象征,看来,少年的我便有些附庸风雅了。

不过,那时的我们也经常做一些很无趣的事。春天到来,等丛林中满地的野草绿了,一树的新叶能够挡住阳光,在树下衬了一团荫凉时,我们便知道小鸟已经孵出来了。黄雀和鹌鹑的巢在地上,在草丛或荆棘从里,斑鸠的在树上,顺着雏鸟的鸣叫,我们总能找到。我们喜欢把那些快要长满羽毛的雏鸟带回家,全然不顾鸟爸爸和鸟妈妈在我们头顶来来回回地疾飞和哀婉地鸣叫。那时的我们只是快乐,还不知道悲悯。

但养鸟的结局大多并不美满。开始时我们总是很经心,用小米、昆虫或者亲自嚼了馒头喂它们,看着一张张小嘴嗷嗷待哺的样子,我们是那样地开心。可最后,小鸟或者长大后,趁我们不留心飞走了,或者被贪玩疏忽的我们活活饿死了,也有时会被贪嘴的小狗小猫偷吃了,等我们看时,只剩了几根羽毛,便也掉几行伤心的泪,转头又忘之脑后了。

不过,还是有许多生命的细节不曾忘却,历经三十多年风雨,依旧清晰如左。记得在黄昏时候,劳作了一天的父亲,赶着牛车,我躺在车上湿湿的青草堆上,闻着淡淡的草香,在牛羊的唱和中,有成群的归鸟飞鸣着过了头顶。抬眼时,小路尽头,乔木掩映里,青砖瓦舍,炊烟袅袅,那里就是我的家了。

几十年过去,除了游学,便寄居在了这个离故乡五十多里的小城,因了交通不便,或是整日忙于工作生活,便不常回家,更不曾在家认真地小住几日,便也日渐疏远了那些旧壁残垣,久违了清晨推门而闻的一片鸟鸣,也忽视了年迈的父母满头的白发和切切的思念。

也许有一天,我该放下这许多的羁绊,只带上一颗平静的心,回到故乡,陪着父母坐在土屋前地老槐树下,再听一听那一树的鸟鸣,当然,还要看一看父母早已苍老的容颜。

故乡的天空

文/曹含清。

我静伫在窗前,远望着城市被灰蒙蒙的雾霾笼罩着的天空,我总是想起故乡的天空。

故乡春天的天空湛蓝而高远。初春时田野里的桃花灿烂绚丽,像是落在田间的一团团彩云。麦田里的麦苗纤细稠密,绿茸茸的,向着远方延伸至天际。此时天似穹庐,笼盖着田野与村庄。一片片云朵像是一叶叶帆船,在湛蓝如海的空中悠悠飘浮。孩子们在麦田奔跑,趁着东风将风筝放入天空。风筝伴着飞鸟在深邃透亮的天空飞舞,这种景象宛如画家精心画出的一幅画卷。

故乡清晨的天空纯净而又切近。我斜躺在木床上,慢慢睁开惺忪的睡眼。曙光像是一绺绺清爽明澈的飞瀑浸透玻璃窗在屋内缓缓流淌。窗外微光朦胧,恍如是梦境与现实的交融。此时天空离我们是那么的切近,好像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它。或者说我们像是蛋黄,天空像是蛋清,将我们与它黏合成一体。一群鸟雀在空中飞来飞去,犹如游鱼在蓝色的海水中游弋。

故乡夜晚的天空斑斓而又神奇。繁星像是一朵朵盛开在空中的野花。一群孩子在村巷里捉迷藏,一会儿藏进柴垛,一会儿躲到墙角。你追我赶,嬉笑喧哗声在星空下回荡。老奶奶坐在院子的竹席上摇着蒲扇和孩子们一起数着星星。她指着光彩熠熠的银河,给孩子们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孩子们的肩膀上像是忽然长出一双翅膀,刹那间腾空飞起,在苍茫的宇宙遨游。

我最喜欢故乡黄昏时的天空,那景象壮丽而又华美。辛勤劳作的人们从田野陆续回家,田野变得空旷寂静。一根根低矮的烟囱冒出灰白色的炊烟。此时的天空像是广袤无边的舞台,夕阳与云霞在空中展舞亮姿。云霞像是仙女织成的锦绣绫罗,华彩斑斓。橘红的夕阳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在天际渐渐暗淡,夜色宛如一层灰色的轻纱覆盖大地。

当我老了,我希望悠然宁静地生活在故乡的天空下。我会养几只绵羊,白天在河岸的草地上放羊,累了就躺在地上仰望着天空,想睡就睡,想唱就唱。夕阳西下的时候,我在晚霞漫天的河岸挥着鞭子,带着夕阳与羊群一起归去。

故乡月

文/江日

每当皓月当空的夜晚,我总爱凭窗眺望,要不就踱出门外,独自在草坪上漫步,欣赏起月色来。地面的月光清凉如水,洁白如霜;空中的明月,像高悬的宝镜,似飞转的玉盘。今夜的月儿也可算够美的了,但总觉不似我记忆中故乡的月亮。正如杜甫诗中所写的一样:"月是故乡明",我故乡的月亮还要明朗得多,皎洁得多。

记得儿时,当月上东山的时候,我总爱偎着老祖母坐在院子里。如果月了儿圆圆,老祖母便指引大家看月亮里的梭罗树,给我们讲吴刚砍树的故事。如果月儿弯弯,老祖母便教孩子们唱儿歌:"弯弯月,像把镰,拿起镰刀下麦田……"新月也好,满月也好,在孩子们眼里,都是分外的明亮,特别的可爱。

再大一些的时候,每当月朗星稀的晚上,我不再缠着鬓发花白的老祖母了,却同三五个伙伴一起,到鹅江边去踏月。天上的月亮,水中的月亮,都紧随着我们。有一次,我兴致来了,竟模仿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口占了两句诗:"隆桥江月一轮秋,影入鹅江碧水流。".说实在话,故乡的这轮月影,早已深深映入我的心底了。

但故乡月最美最亮的时候是在中秋,古诗说得好:"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时节,天朗气清,晚风送爽,金桂飘香。一家人团聚一起,围坐在月光下,老人们甜滋滋地品着丰收的美酒,孩子们笑嘻嘻地咬着香甜的月饼,共同咀嚼着生活的美味。在笑波荡漾的明眸里,月儿怎不分外明亮呢?

我对故乡的月亮怀有如此炽热的感情,还有着别的更重要的原因。你没见春耕大忙时节,老农民扶犁夜耕,山头上的月亮便打着灯笼,照耀着他,伴随着他。你没见抗旱保苗的日子里,乡亲们通宵夜战,龙骨车叽叽嘎嘎,一直唱到天明,月儿也静静地守着他们,彻夜不眠。你没见金秋开镰的前夜,哪家哪户不都在忙碌着,有的磨镰刀,有的修补箩筐,有的打扫晒坝,月儿也笑眯眯地望着他们,陪着他们。在拂哓前,月影不知不觉地消失在天边。

身居故乡时,我喜爱故乡的月亮;远离故乡时,能不思念故乡的月亮吗?每当我推窗望月时,一眼便认出这皎洁的明月,正是从故乡飘来的。古诗中有"不断海风吹月来"的句子,这兴许是风儿吹来的吧!你看她靠在窗前,像妈妈的脸庞,那么慈祥、那么亲切。虽默然无语,却装满体己的话,我用心儿全都能听到。她告诉我故乡喜人的变化,就像在咏诵一首动人的诗。此夜此时,我思恋的故乡,正恬静地躺在柔美的月光下。抬头再看那浮在云海来自故乡的月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皎洁、更明朗、更美丽。

故乡夕阳长

文/左厢

故乡的夕阳是一段岁月悠长,也是热闹过后遗留的苍凉。

黄昏向晚,微风柔软。那色彩亮丽鲜艳的油画,画满了向阳的葵花,像极了那一张一张孩子仰天的笑脸。拿着风车,追逐着童真的梦,一直追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也不肯停下。孩子的身影被时光拉得好长,好长,仿佛孩子的成长。

走过那些梦,走过那些欢笑,走过那些小小的骄傲……一轮又一轮夕阳,一片又一片昏黄,化成一抹小小的时光,见证了孩子的成长……

记忆里的山坡,一层一层,一圈一圈,满是树木与粮的颜色。故乡的山坡像天梯一样美丽。山间的井水溢出来,一直流到山脚下,人们通过沟渠把山水引入稻田,就滋润了水稻和蔬菜。以前一直听说山的一面有野鸡,另一面有野兔,可那时的我从没去看过。

故乡的山上有好多的树,好多的花草,还有房屋前后翠翠的竹林。那些低矮的参差不齐的房屋里,春夏之际会有燕儿在梁间呢喃私语。

屋顶那些袅娜的炊烟,地里那些带汗的草帽,树巅那些清脆的鸡鸣,院墙那些洪亮的狗吠,孩子的那些追逐嬉闹,白头发的老人在摇椅上堆满了慈祥的微笑……

这一切的一切,皆曾在斜阳的余辉里流淌,像极了一幅又一幅的画卷,像极了一页又一页的时光。

当某一天,故乡的人为了生计而开始奔走于远方,去了繁华的他乡。从此啊,故乡的风月虽是依旧,可那傍晚时分的夕阳却在一点一点地苍凉。

看:山上的野草在岁月中疯长,地里没有了菜苗,田野失去了稻香。如今,那故园的小路已是分辨不出,有的只是那一片一片坍塌的屋梁和那一片一片颓圮的泥墙。房屋前后的竹木愈发了青翠,田埂上的白桦在向着天空努力生长。

我站在这岁月的一角,任夕阳把我的身影拉长,恍惚间又回到了孩童的时光,还在举着风车追逐向晚的斜阳,可转瞬却变成了岁月苍凉。

我不知道那炊烟到底飘到了何方,我不知道那樱桃到底进了哪只鸟儿的肚肠,我不知道那桃花到底还有没有年年都开放,我不知道陶潜的爱菊到底还香不香……

故乡的夕阳是一抹岁月悠长,流淌过房屋院墙,流淌过桃肥菊香,催熟过乡间的麦浪,也让丰收金黄。故乡的夕阳是一抹岁月悠长,让流淌过的地方都变了模样……

遥想故乡的蜻蜓

文/沁香一瓣

小时候,每逢夏日,故乡清澈小河水面的菱叶上,河滩的菖蒲叶上,河堤的柳树根和枝条上,还有在水面迎风摇曳的荷叶上,总是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漂亮的蜻蜓立在上面,它们像一架架直升飞机停留在上面,随便风摇晃着站立物安然无恙,闪烁着无限的美丽。

记得小时候每每看到蜻蜓,就会诵读起杨万里的"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睛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经典美诗。至于为什么要念不得要领。后来上学后听语文老师分析,这首蜻蜓诗就是作者通过对河中小荷和蜻蜓的描写,绘出了夏日河池的纯净和无限的生命力和自然美,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情趣,给阅读者留下了具有动感的的生动画面。

瞧那诗意般的画面,清泉、树阴相融的池畔,映现在水中的嫩嫩的荷叶,在它们刚刚将尖尖的叶子伸出碧清的水面时,早有从远处飞来的调皮的蜻蜓站立在上面了。读来十分形象、生动,如有身临其境之感。后来读中学时,老师在夏令活动中把此诗的意境又提升到生活中对社会新人脱颖而出的夸耀,赋予了它新的含义,真是一首百读不厌的古代美诗。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一到了夏天蜻蜓就随处可见。竹林旁,宅院子里都有。特别是老家屋后长满了红菱叶的小河上,还有河道两岸的青草丛的空中,小河滩的荷花、野芦苇和菖蒲上空,不仅有蜻蜓在自由飞翔,而且常常以美丽的姿色立在这些植物的上面。它们来来往往,时而穿梭于丽日清风之中悠悠扬扬的,时而像直升飞机一样成群结队很有意思。它们既飞到岸上,不久就又返回河边,似乎它们与水有着隔不断的情缘。

暑假里,常常会邀几个伙伴一起到河边摸小鱼和虾,常常又十分希冀地在河滩边坐着观察蜻蜓躲在菱叶花头上的情景,很是有乡野里的情趣。好奇地观察蜻蜓立着时的翅膀,只见它们张开平行着,整个身体没有任何颤动,四片轻薄的翅翼纹丝不动。有时候我们似乎也是迷醉了似的,会不由自主地伸出湿漉漉的手捏住它们薄薄的翅膀。这时,它们似乎才恍然大悟地开始挣扎一下,但己经成为了我们手上的俘虏。

捏着翅膀仔细端详,发现它们真的很漂亮。火红的蜻蜓是通体鲜红,犹如一只只成熟的红辣椒伸长了尾巴,那些长长的翅膀,镶嵌着很有规则的筋络,四只圆鼓鼓的复眼,似镶着的晶莹的宝石。轻轻地用手碰碰它,它们会躬起身子抖动一下,然后扬起小足抓住手指头不放,似乎是在与生命在抗争一样,或者在说:"赶快放开我".橙黄色,桔红色、蔚蓝色、草绿色的蜻蜓都会不间断地飞到小河旁,张扬着它们的美丽。

那些靠在河边的柳树根头的一些枯树枝上,也常常会躲着蜻蜓,它们用小足抓住露出水面的树枝,像一个个骄傲的将军不晃不动。躲在菱花上的蜻蜓大多数是蔚兰色的,菱的点点白色的花朵露出水面,但蜻蜓也能立足得稳稳当当。当微风把河面吹起闪靓的水波一层一层的从远处撞过来时,当水波又透出一圈圈涟漪时,蜻蜓依然巍然屹立在那里,它们的高超技艺就像是优美的运动员在水面上表演一样。

乡间的蜻蜓不仅优美多姿,而且还是很浪漫的,它们在共同的生活中产生爱情,在天空中幽会后便会结伴游戏追逐,它们不分时间和地点,不分河面和场院,只要相互喜欢,就会在大庭广众之下热络得"亲密无间",在苇杆上,在菖蒲叶上,在菱叶上,在荷花叶上,雄和雌的蜻蜓总喜欢把尾巴交织在一起,有时两只蜻蜓在一前一后飞翔时也会紧凑在一起。乡村里的老年人看到了都把这蜻蜓唤做小"下流配".所以在那个年代的农村,人们所想到的浪漫其实都是在昆虫和动物的美丽中发现的。

除了观察蜻蜓,我们有时还读范成大的"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杜甫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诵读它们,眼前就像是展开了一幅美丽的七彩画卷。有时,我们会唱着歌去捕捉它们用来玩,我们用捉知了的纱网,常常对着飞翔的蜻蜓挥网捕捉,举着网奔跑在河边,来来回回的快乐极了,我们追逐蜻蜓,常常是挑最漂亮的。如红的、黄的、蓝色的、黑色的……

其实蜻蜓是很骄嫩的,凡被捉到的蜻蜓一旦放在纸盒子里或者放在玻璃瓶子里,它们很快会死去,死去的蜻蜓与屹立在水中荷花上的情景相似,似乎是在向捉弄者提出抗议,它是在告诫;它们的生活不在这狭小之地,应是在自由的广阔的天空。

蜻蜓在乡间的低空中飞舞,它们轻盈而快活的飞翔。常常给闷热的夏天带来了众多的浪漫的情调。这些飞行将军们的飞行水平都不相上下,有些蜻蜓飞翔了一会后常常是不顾一切地向着水面"俯冲"几下,这就叫做是蜻蜓点水。我母亲也说过,这是蜻蜓们在水中生孩子,蜻蜓小时候是生活在水中的。

后来在老师那儿才知道了蜻蜓点水的真实知识。原来蜻蜓的幼虫习惯于生活在水里,为了繁衍后代,蜻蜓们必须选择在有水的地方产卵。有趣的是,当雌蜻蜓在点水时,常常会看到雄蜻蜓飞在前面为妻子开道,用它的尾尖钩住雌蜻蜓的头部,然后拖着它在水面产卵,所以,有人称雄蜻蜓是"助产士"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蜻蜓小小的受精卵要靠在水中才能孵化,所以蜻蜓就用尾巴点水的方法把受精卵排到水中,卵到了水中就很快附着在水草上,不久便孵出幼虫,幼虫叫水虿,一般在水中生活将近一年,水虿是以小小鱼与小蝌蚪为生,看上去很凶悍。之后它们便沿着水生植物的枝条慢慢爬出水面攀登到水草枝上,它们不吃也不动,刚刚羽化出来的蜻蜓腹部象气吹过似的,叠在一起的翅膀,又象撑雨伞一样全部伸展开来,这样就慢慢地变成了展翅飞翔的蜻蜓。蜻蜓的寿命一般能活一个月或八个月左右。它们可以算作是昆虫世界中的老寿星。蜻蜓的生长很不容易,它们除了自己为了生存外,在水中常常会遭到一些大鱼的呑食,所以从幼虫变成蜻蜓很不容易,成熟了的美丽蜻蜓,是乡村里的益虫,它们专食苍蝇、蚊子、蛾子等,是乡村环保的生态近卫军。所以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们再也舍不得去捕捉它们,常常只是看它们美丽的飞翔。

在故乡农村,有这样一个传说,说的是蜻蜓本是天上云层里巨龙身上鳞片中的蚤子,每当下雨前夕,巨龙浑身就会发痒,于是就要准备洗澡驱赶身上的这些蚤。蜻蜓一旦被驱赶,就会飞落到乡村的场院和河面飞翔,这时的天气就会突变,雨就会纷纷下落。这是民间传说,但每每看到蜻蜓就会好奇地想到这个传说,同时也会搏得小孩子们的思考和快乐。

其实,说蜻蜓是气象专家这话是一点不错。夏日的农村,当天气突然变得闷热时,如果天要下雨,那么蜻蜓似乎最敏感的昆虫。蜻蜓必须会提前出现在河旁或村宅的路两边,或者是在水面上转悠,它们低飞着,伸出手臂触手就能碰到。开始时是几十只低飞,接着就是上百只,最多的时候会有上千上万只,它们像密密层层的飞机遮住了人们的头顶,这是蜻蜓家属的大会聚,各种蜻蜓都自发赶到,像是在开大会,又像是在大游行一样。这样的过程后,天气果然发生剧变,风忽然刮起,闪电和雷电马上赶到。而当雨点落下时,人们就会发现,成千的蜻蜓突然不见了。它们到哪里去了?这实在让人猜不着。然而,每当雷阵雨一过,它们又伴随天上的彩虹在村口河道边飞翔起来,它们在彩虹下飞翔着,如同美丽璀璨的花朵一样,虽然不再成群结队,但这些小精灵真的受人喜欢。给人有了赏心悦目的美感!

后来我进城了,每到夏日在公园散步时,偶尔也能看到一对对飞翔的蜻蜓,虽少但总会觉得很亲切,触景生情,总会常常想起故乡的蜻蜓,有时梦中也会看到多姿多彩的蜻蜓在老屋前后飞翔。

今年夏天,我又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故乡改变了面貌,竹林后的小河不见了,待之而起的是变成了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路边水沟里有几枝芦苇在摇晃,记忆中的昔日的痕迹似乎仍在幻影中。那童年和少年时熟悉的小精灵到哪儿去了?正在思索间,只见一对蜻蜓从小树旁的头顶上掠过,它们浑身是火红色,正结伴正朝前面的地方飞去。啊,是蜻蜓?我欣喜若狂地奔跑着追逐它们,希望它们能立在路边小树的枝头让我多看一会。然而它们飞得很快,它们一直朝前在飞。

望着蜻蜓远去的影子,我忽然又想得很多,它们是灵动的精灵,也许就是去寻找一弯清澈的水,因为水与它们永远不分离。想到这里我笑了,祝愿它们在新空间繁衍更多的孩子,飞翔得更加美丽!

心灵的故乡

文/朱雪

对于我这个山里人来说,很多时候,我以为看见山峰就是回家了。对大山的崇拜和想念,成了我内心深处永久的症结。

行走远方的游子,怎么不渴望回到故乡的怀抱?童年远去了的人,又怎么不想能够像儿时一样拥有母亲的爱抚?我更愿意到大自然里,接受一场灵魂的洗礼。也许是因为我的家乡十堰跟恩施都属于鄂西吧,所以这次在到恩施之前,总感觉是要回家,异常兴奋。

6月3日晚上的火车,次日清晨到达恩施站。在火车站迎接我们的不仅有热情好客的恩施师友,也有梦幻般的山雾。那白雾似长龙盘踞青山中,龙头从山窝子里探出来,吐出奇景,吐出平安与祥和。此时此刻,让人似乎忘记了这是炎夏,也忘记了天空正下着蒙蒙细雨,温暖点点,情意绵绵。

恩施是歌的故乡、茶的故乡、女儿会的故乡,是山的故乡、水的故乡、白云的故乡,在绿色的空气中,流动着原汁原味的民歌、山歌,小伙子和姑娘的情歌;在奇异怪诞的群山,八百里秀丽清江的一方,苗族、侗族、土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风情,美不胜收。

来到恩施的第一天和第二天,我们采风团到了恩施土司城、枫香坡、梭布垭石林以及"新农村"感受和体验了这里的文化之美、自然之美,我的心还沉醉在大气磅礴、风情万种的神奇石林;茶园的诗意绿海;山歌王非常纯净的歌子里;农家菜那叫人回味不尽的生态滋味中;也为新农村现状陷入深深的思索,来不及消化时,第三天便要前往恩施大峡谷了。

在我的眼里大山是父亲,也是母亲,曾经用汗水和苦难养育了我,长大后,我却远走高飞,太多太多次,我倚在梦里思念。我想拥抱一座山,就像拥抱父亲母亲,拥抱故乡一样,可当我站在大峡谷景点的朝东岩对岸时,只是隔水凝望这里的大山。雪照河滋养的山,如同被鬼斧神工精雕细琢过的一般,掰成一个瓣、两个瓣的,身骨被削,山头固执地偏向东方,傲然屹立,山与山又紧密相连,吞云吐雾,冲向天空。因为清江,山挺起傲骨,丰韵润泽。我微笑着跟山招招手,好像山峰回应了我,也在冲我微笑表示问好。顿时,我的内心莫明其妙地激起千重浪,浪花泛出眼眶,化为点点滴滴的感动。

一个出生在山乡的伢,一颗漂泊的心终究是归于山乡的。在城里呆久了,神经有点麻木,原本如山泉一样清澈干净的心灵也蒙上了难以洗刷的灰尘。现在,我只想把自己放在山里,找回我自己。

沐抚,我心想这可真是一个有神仙在此沐浴和抚摩过的地方,山为仙山,水为仙水。

能说云龙河地缝流淌的不是仙水吗?经过亿年才形成的河缝,破山而流,平均深75米,两岸陡峭形如怪兽出洞,白瀑似乎狂泻千丈,河石五彩斑斓,又好像一股仙雾从河底升起,绕山飞腾。

山,便在了云里雾里,亦真亦幻。绿,在路旁,在峭壁散发青春气息。置身山中,我突然想到,这大概就是自然界的至高境界,就像看待一个人,不要看得太彻底,才有神秘感,才有距离美;写作也要更贴近自然,自然流露的真挚情感,写出的文字一定是好文字,而虚情假意的,矫揉造作的文字一定不是好的。

绝壁栈道嵌于崇山峻岭的断崖上,羊肠子般,弯弯曲曲,虽然走起来还算平坦,却十分险要,是条天道,就连勇者站在栈道上朝山下望去也两眼发晕,胆怯万分,即使逞强不怕,抬起脚尖,却小腿瑟瑟颤抖。我乐于独处,在这种地方也不忘给自己独处两分钟的时间,然而有一会儿工夫,我独自行走时陡降恐惧感,更几近绝望。不过,走着走着,心境又恢复平静。人生路,莫过于此,要在自己选择的一条崎岖小径艰难前行,就是遇到万丈深崖也只能依靠毅力克服,你走出的,终究是自己的风景。

经过千辛万苦,到达"一炷香"之地,人也怀着朝圣的心理。山和石是有情的,有爱的。爱是山与石的灵魂。不管是试心石,还是相思守候、狮吼虎啸、猎豹回头、月兔、石竖琴,无不传达深情的。大楼门更是奇异,两座对称的山如笋、如乳、如翼,又如比肩两兄弟,站于苍穹下,铁骨铮铮,守望家园。而眼前的"一炷香"呢,据说是天神为救助百姓而焚燃,仙山只是擎天一柱拔地而生,屹立数万年风雨不倒,为日月的精华,天地的灵物,绝妙至极。此时,站于高处,张开双臂,闭目深呼吸,有揽众山入怀的大胸襟、大气度。朝拜她,扪心自问,涤荡心灵,让心中的郁闷随风烟消云散。

我最喜爱的山还有"一炷香"后面的望夫崖、"母子情深".玉女望断天崖,盼君归来;母亲怀抱婴儿,母爱无边,穿山而行,或近看,或远观,内心被其情感染。

路,或拾级而上,或盘山而下,或从大石中间剖开一人来宽,或藏于葳蕤的丛林中。山中四照花一片洁白,高挂枝头;满天星矮矮的,一片金色,如同满天星星坠落地面,还有槭树、亮叶桦、野猕猴桃树、松、竹、各种蕨草……这让我怎么能不想起故乡呢?

故乡的山路,我从童年走过了青年,哪条路远、哪条路近、哪条路宽、哪条路窄、哪条路陡,哪里生长野桃、野杏、野茅芽儿、野金银花、野菊花,都被我摸索得清清楚楚。那时候,我每次走在路上东张东望着,寻找山货。一个山妹子,心依恋着山,从摘野果、采野花的收获中获得快乐。

我边回忆,边在绿林穿梭,这一刻,好像又回到了从前的时光。再抬头,眼前是山;回头,身后也是山,绝峰虽千奇百怪,却如此可亲。这不正是我梦中思念的地方吗?久违了的故乡!我匍匐到一蔸儿我熟悉的蕨草身边,大口大口地呼吸,傻傻地笑。随着一颗泪珠儿滚落,心已融化在了这大山深处……

夏天的故乡

文/张华梅

很多人不喜欢夏天,认为夏天炎热烦闷,有肆虐的蚊蝇,有聒噪的蝉鸣,总是令人不快。而我不,我喜欢夏天,喜欢那淋漓尽致的雨,喜欢太阳毫无保留的热忱,喜欢植物无所顾忌的生长,喜欢万物呈现出最旺盛的生命力。也许夏天是最不会想家的季节,外乡和家乡何其相似,走到哪,都有一种身处故乡的错觉。但其实,想家是人们骨子里的情感,再好的外乡也无法替代心中的故乡。

即使普普通通的几滴雨,也能在心中洒落成一幅画。故乡的植物竞相生长,禾苗齐整,野草缠绕,藤蔓借助树的力量勇敢地攀缘而上,有点像离家外出人们的不屈不挠。母亲的菜园一定生机盎然,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红色的番茄、长长的黄瓜和豆角,还有圆圆的南瓜,这些东西不能想,一想起来就会流口水,就会想陪着母亲说说话,就想对着远处的故乡无奈地笑笑,然后再情不自禁地流几滴泪。

故乡的河里总是热闹非凡,很多光着屁股的孩子在游泳,这是少年时的情景,却也是夏天最大的乐趣。抓鱼摸虾不一定有多大物质上的收获,但那种精神上的满足感,多年以后仍然令人难忘。其实,在外打拼的人,何曾不是在人海里游泳,又何曾不是在抓鱼摸虾,所不同的是,我们更在意现在的物质收获,因为我们必须生存下去,生存下去才能想家,才能美美地想那些童年往事。

故乡的树荫下聚集了很多人,老人们在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聊陈年往事,聊故乡的历史与现实。从河里爬上来的孩子们闲不住,他们在地上划格子,下各种各样乡间流传的土棋,真是不亦乐乎。男人们打牌,神情专注,不时爆发出得意的笑和互不相让的吵闹声,越是这样激烈的场面越吸引人。有很多人在围观,偶尔惋惜,偶尔兴奋,比自己打牌还带劲。有许多女人围拢在一起,手中做着活计,或者纳鞋底,或者打毛衣,总之是不得闲的,不得闲的还有她们的嘴,不停地说着话,张家长李家短,时而有几声叹息,时而又爆发一阵哄笑,神情转变之快,就像夏天的晴雨之间。

夏天的故乡是有荷香的。庄前有池塘,庄后有池塘,庄左庄右都有池塘,池塘里长满婷婷的荷,圆圆的荷叶间隙,露出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想到故乡的荷塘,心中便弥漫一阵芳香,这些年在外乡哭过笑过失落过得意过,但只要想起故乡的荷,那看似普通的荷仿佛有无限魔力,能让我瞬间安静,能让我心情平复。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是一只蜻蜓,飞来飞去,疲累时总想落在故乡尖尖的小荷上,顺便在清水里看看自己的倒影,和自由自在的小鱼小虾打声亲切的招呼。

思念故乡的情感如酒,在夏天时最浓厚。一桩桩往事就如一杯杯佳酿,慢慢地饮,就会渐渐迷醉。其实,醉了也好,醉了以后,遥远的故乡就到了眼前,周遭的人群就成了乡邻,岁月在夏天里变得可亲可敬,每个人的身心都可以自由地在故乡穿行。

飘在故乡的云

文/马西良

故乡,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如一盏照亮人生前行之路的明灯,不管自己漂泊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哪怕身处霓虹闪烁的繁华大都市,远隔重洋的异国他乡,那浓浓的思乡情结都会时刻萦绕在心头。

闲暇之余,在故乡晴好的乡野里,我常常牵一直调皮的小狗,或一只温顺的小羊,坐在开满野花的草地或山顶、河岸,望着一望无际的苍穹,看那满天的云朵,心随云动,情与天融。当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之时,丰富想像的翅膀翱翔升华到蓝天白云之间,让你从中得到无尽的享受和愉悦。

在乡间观云,最好是二八月。这时天高云淡,四野开阔。俗话说,二八月,看巧云。早晨,看那初升的朝阳,将从黑夜走来的天际,染成玫瑰色,忽而将那金光洒满山村树林,无不震撼心灵;傍晚,红彤彤的大太阳溅落西天,烧起漫天晚霞,气势雄伟;晚上,可静观北斗转动,看牛郎织女星鹊桥相会,勾起对神话故事的众多联想。

观云最美丽的时刻,要数雨后天晴看蓝天。天像用纯净水冲洗过一样,瓦蓝瓦蓝的没有一点瑕疵。从天边飘来一片白云,茫茫苍苍,很快化作战舰出海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当它漂过头顶时,又宛然幻作一叶扁舟轻盈而去。有时,几朵白云拼在一起挤挤闹闹好似不可开交,可是再细看却像晚归的群羊从山上奔涌而下,浩浩荡荡,只见老羊倌长鞭一甩,群羊奔突四散,化作朵朵棉絮不知所归。

最美的天空要数秋天的云,这时我爬到村前的提水站长长的堤坝,或疾步登上不远的小山顶。天空高深,云彩淡薄,碧空如洗,一尘不染。有时,飞来一群白鸽,白亮白亮的,金灿灿的就像五彩斑斓的鱼儿翱翔浅底;有时像少女浣纱,拉扯着轻纱,飘飘洒洒,当你要伸手去抚摸时,却又够不着。有时从远处飘来一朵白云,像少女出浴高挽的发髻,宽大的纱袖,飘逸的裙摆翩翩向你走来,异香扑鼻,是七仙女下凡,还是白素贞下山?……

云飘忽不定,象一个浪迹江湖的游子,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但最终还要回到故乡。八十年代,我在雪山南面的村庄教书,每当深夜总会传来薛河涓涓的流水之声。每到早晨,总会听到夜宿大山雀鸟的噪鸣。但最让我不能忘怀的还是山区的晚霞,这里村西的大山遮挡,太阳总是提前两个小时落下,晚霞照在满山的果树上、压弯枝头的谷穗上、碧波荡漾的小河里、拉着满车玉米花生的老牛身上。山村被晚霞染得如梦幻中的迷宫,当晚霞慢慢换上了深色的衣裙,四野的萤火虫便点起了无数的灯笼,它们又像云飘荡山村的每个角落。离开很久,眷恋之情,像似一只蝴蝶在久违的山村还常常飞来飞去……

故乡的云,就像故乡泥土,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魂牵梦绕的地方。这种柔情脉脉,道不完的情愫,说不尽的爱,已和故乡柔和在一起,酿成一壶老酒,越久越醇,越久越浓,直到地老天黄。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