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的文章

2022年12月11日经典文章

感慨的文章(精选16篇)

一场梦引发的感慨

文/行者

许久不曾做梦的我,昨夜竟是连做了三个感觉不太好的梦。尤其第一个梦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然后早上一起来就向舍友诉说。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似乎我得了某个音乐上的荣誉之后,右耳即将脱落,在还有一丝粘连的时候我受不了它的麻烦了,便毫不犹豫地自己将那一丝牵连扯断了。然后我在高中最帅的数学老师课上坐在角落哭泣,但又心里很想让他看到,好像这样就能得到他的安慰一样满足。

醒来的时候我是泪眼朦胧的。我仿佛依旧沉浸在梦境中无法自拔,整个头钻进被窝无声地落泪。在这一刻,我难得的想到了要跟家人诉说,首先要发信息给姐姐,然后再打电话给父母。为什么呢?我一直是个异常内向,不愿与家人谈心的人,老妈就经常埋怨我都不打电话给她,难道我这么无情,都不想念她的吗?事实上我就算真的打过去也没话讲,还不如不打呢。可能我真是冷血吧。醒来的那一刻我忽然就觉得这是一个找借口主动与家人联系的好契机。也许这是老天在提醒我要珍惜、把握有生之年与家人的感情吧,免得我这个冷血的人也面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惨境遇吧。想想这么多年来,我主动想起联系他们,或者只是出门报个平安的时候都寥寥无几,更别提关心之类的话了。或许老天都看不下去了,不得不提醒一下了,至于我会怎么做,就要看自己的心是否真冰冻到无法融化的地步了。

另一个感触便是我对音乐的热爱,试想,我竟得了音乐上的奖项,水平自然不会太差,更甚者,右耳竟因此而脱落,个中滋味只有曾经有过相似经历的人才会懂吧。醒后我竟对用耳机听歌产生了些许恐惧,只因近来我一直在用耳机录歌,感觉耳朵都已经有些损坏了呢。这个梦境可能蕴含着我对今年给自己定下的要专门学音乐这一目标的要付诸实践的提醒吧。毕竟我是个空有理想而从不为之努力的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人。今年我必定要搏一回了,毕竟这一次是为自己的兴趣搏的,自然会认真一些的。

另外,我又一次梦到了高中的老师、高中学校里的场景。似乎我真的无法忘怀过去美好的回忆呢。哪怕是在偶像老师面前没有形象地哭红了双眼也是如此令人难忘。

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看来今年给自己的计划注定会不同于以往呢,相信我会在这个新起点实现一次崭新的蜕变。尽管睡眠质量有些不那么满意,却是给自己敲响了警钟呢。2016,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的蜕变,开启新的精彩人生。

感慨、羡慕

文/虫鸣吹晚风

去年的一天我陪同学去看病,恰巧碰到小学放学,有一幕让我既感慨又羡慕。

一个奶奶背着孙子的书包,跟在孙子后面,孙子手上拿着一个食盒正边走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从他很享受的样子来看应该很好吃。

以前听到过批评孩子,强调孩子应该独立,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那一次我不这么想,我觉得眼前的一幕很温馨,奶奶脸上很满足,孙子吃的也怡然自得。

我当即对同学说:“小时候不应该对孩子要求那么多,奶奶给他背书包不是挺好的么?长大了自然知道要独立了,对奶奶也肯定感激孝顺!”

被父母养大的孩子都不是铁石心肠,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对养育自己的父母长辈都抱有深深的感激之情。因为觉得中国的孩子独立能力差,所以有很多的言论指责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关爱,认为是溺爱宠坏了孩子。可是爱一个人,爱从来不会觉得多,对一个幼年而言也永远不会觉得多,与其说是爱给多了,倒不如说是爱的方式错了。

儿时的我对其他人的爷爷奶奶给儿孙的爱充满了羡慕嫉妒恨,至今想起来也依然失落。因为我家紧张的婆媳关系,和我奶奶还有另外一个孙子(似乎更喜欢的是另外一个,不是我),所以我从小就没享受到其他经常能看得到的别人奶奶的爱。

放学的时候,别人的爷爷奶奶都步履蹒跚、摇摇晃晃地给孙子孙女送伞、送雨衣、送饭,爸妈永远都在忙活儿,我和姐姐通常就很自觉地淋着雨跑回家。在回家的路上看到那些送伞、雨衣、午饭的人,心中不是一番滋味,有点委屈又无法诉说,而我特别羡慕那些有爷爷奶奶送饭到学校吃的,不仅不用走路回家吃饭,还可以在学校多玩一会儿。

长大后,朋友、同学间也会偶尔讲起各自的爷爷、奶奶,听他们的论述,爷爷、奶奶应该给了他们很多的爱,而他们如今也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幸福感还很高。

没有我的感慨和羡慕。

通信之感慨

文/邢芝兰

当北方度过那“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凛冽寒冬以后,春天来了,但仍有料峭春寒。而这时候的江南已经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时节。

古人有多少描绘江南春的佳句绝唱:“江南好……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青草浪高三月度,绿杨花扑一溪烟”。“江流宛转绕芳甸,月里花林皆似霰”。

有一年,先生受上海工作的小女儿小女婿邀请,赴江南旅游,游至周庄,从手机上给我发来短信:“曲水石桥,古树新花,携酒泛舟于碧波之上。”何等美好淡雅的一幅江南吟游图画!旋即,又发来文友妙联:“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听雪试新芽。”先生当即对之曰:“暖水旧舟桥共影;深树啼雏学老鸦。”又叹:“嗟乎!附庸风雅,亦人生之一游戏耳!”

科技之昌明,如浪卷潮涌,日新月异,如今,通信工具之发达,使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往来皆在分秒之间,无须青鸟传书,哪堪驿马舟车之劳顿。跋涉于遥遥驿路,人困马乏艰辛备至,才使得远游人有“家书抵万金”之惊喜与激动。

即使到了现代,前些年通过火车、飞机(航空信,要多花些邮费)邮信,多则十天少则三天,即使本县本市也得花费数日。我上初中时收到过三叔从成都寄来的航空信,我给家里写信投到校门口传达室外墙上挂着的那个绿色信箱里,都是走平信(普通信)。

后来,等到儿女们在外地上学时,最盼望收到他们的来信,尤其是星期日,或家里改善生活的时候,我备尝做母亲的对儿女那份期盼思念的煎熬。给儿女们写一封家信,深情款款不能自已,殷殷切切只盼寒暑归鸿。有时候又怕超重影响顺畅收悉,甚至退回,也只好言简意赅发个“通知”:一、二、三等等往下排列,掩盖了母亲内心对儿女那炽烈的疼爱之情。

那已经是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了,如今看来,还不算是古老的时光啊,但看着手机、微信的快捷通讯方式,又感觉已经过去了很久,只能生发几许感慨……

调皮学生家长的感慨

文/沉默是金

今日碰到一朋友,当我问起他儿子的学习情况时,他竟激愤的说:“甭提了,昨天又被老师请到学校去了,要不见是老师,我真想抽她俩嘴巴,谁让咱儿子想上两天学呢!”

究其原因,原是:昨日上午,班主任给朋友打电话,说他儿子在学校惹是生非,前几日拔了她(班主任)的自行车气门芯,今日又跟同学打架,劈头盖脸把朋友说教了一番,说他管教不严等等,并让他下午去学校一趟。朋友是个暴脾气,一听儿子这般顽劣,气急败坏。等儿子中午放学,不由分说,先拉过来很揍了一顿。等下午去了学校,才知打架的并不是自己的儿子,是老师在没弄清楚的情况下给他打的电话。儿子在一旁委屈的哭着,朋友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毕竟是自己鲁莽冤枉了儿子,还下那么重手。没想到那班主任倒说:“还委屈你了,就凭你拔我的气门芯,你爸也该打你一顿,我还没让学校开除你呢。难怪朋友跟我讲起时那么激愤。他也是敢怒不敢言,硬忍着给那班主任赔礼道歉。”子不教,父之过。“,谁让自己儿子犯错呢!

我听后颇有些感想,难道老师就没错吗?难道调皮孩子就该打吗?调皮学生就该被学校开除吗?

学生犯了错误,学生该道歉,甚至被开除,家长也该道歉,教子不严;那么老师呢?这件事冤枉了你,我可以转移话题,抓一条确切的罪名顶上。总不能让为人师表的老师说:我错了吧!反正,这个谦你得道,这个打你得挨。否则,何以显师威?何以泄师愤?

现在好多老师都不愿揽“麻烦”上身,代课老师遇到捣蛋学生交给班主任,班主任遇到调皮学生交给学校,恨不得学校把“淘气鬼”都开除学籍;要不然就是大事小事叫家长,高喊“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家长得无条件、全天候听从老师的传唤,积极配合老师教育孩子。对于顽劣学生,说是配合,其实就是老师指导(动口),家长行动(动手)。文人嘛,动手不雅,再者有可能招惹麻烦。心中气愤不泄又不爽,咋办?家长来:回家把你的孩子好好管教管教,再这样下去,你就把你娃领回家,甭来学校。于是乎,家长便得替老师好好修理修理“惹是生非”的孩子。

你要是命好,有一个即听话,学习成绩又好的孩子,那最好,准吃香,这个名校争,那个高校抢,优惠政策一连串;要是有一个调皮蛋,也没关系,只要成绩足够棒,上学也不用愁;你的孩子要是前两种都不属,但有一点,乖巧听话,那也没关系,有些生源不足的学校也勉强会收;但你要是不幸摊上一个又顽劣成绩又差的宝贝,那你可就惨了!求爷爷告奶奶,也不见得有学校肯收留。

调皮孩子的家长都有同感,最怕老师打电话。一旦被请到学校,那更是窘态百出,不管你有钱的没钱的,不论你有权的种田的,你都得点头哈腰,做谦卑状。注意,面部表情还不能太僵硬。面对老师的批评、训导,你不必伶牙俐齿,多说是,好,行等简单乖巧的字就差不多了。想必,你那一刻一定恨自己不够瘦小,恨现在的钢筋、水泥建筑,否则,一定会找出一个老鼠洞钻进去。有一个调皮孩子的家长说,曾经有一段时间,老师的电话打的特别勤,以致他一听到点话铃响就心惊胆颤、腿脚发软……

教师乃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感觉如今有些“工程师”缺乏一些:爱心、耐心、责任心。

感慨餐饮次序变化

文/王洪武

说来不怕人见笑,过去我们家日子很艰辛。大人、小孩肚中差“油水”,下班的、放学的一到家就像“饿虎”,巴不得先扒上几口饭。下饭的菜呢,因为没钱多做,端上桌早了,就经不住几双筷子叉。后来,尽管生活一天天好转,不再为吃用忧愁,老伴还是一直坚持着“先盛饭后上菜”的习惯。

近些年,情况不同了。国家形势好,我们老两口的工资连年上涨,孩子们也都有了工作,用钱不再是问题。而今市场又特别繁荣,物产丰富,价廉物美,全家生活得到大大的改善。一个个饭量小了,口味也变“刁”了。

原先与孩子们住一起,老伴真像一个大厨师,每天变着花样给大伙烧好吃的。她烧的菜,色香味俱全,而且荤素搭配,关注着全家每个人的口味和健康。我和孩子们一到家,她先大一碗、小一碗的把香喷可口的菜肴端上桌,时不时还摆上老酒和饮料,让家人各取所需,开怀畅吃畅饮。现在,我们老两口单独住,她同样把烧菜当成“主业”。院子里几个奶奶、大嫂,一早小篮子一拎,就商量今天买什么菜好,怎么烧才好吃。在菜市场转了又转,像“满园拣瓜,拣得眼花”,就连平时看电视、玩手机、翻报纸,也对有关烹饪方面的宣传尤为感兴趣。每顿上菜,她还注意先上汤,说是“饭前喝汤,身体健康;饭后喝汤,就要发胖。”她这是看了洪昭光教授那篇有关健身的文章,在活学活用哩!

从先盛饭、后上菜,到先上菜、后盛饭,这决不单单是餐饮次序的变化,而是显示了人民生活已从过去的为了活命向享受、健康长寿的转变,是社会时代进步的生动体现。

党的十九大开幕了。神州大地、各族人民豪情满怀歌颂党的领导,赞美党的业绩,坚定不移跟党走,撸起袖子加油干。由此,我想起了发自内心深处的对餐饮次序的感慨。

今夜雪

文/冰在沸点

疑惑寂寞的月色裂成今夜寂寞的雪,酒的泪飞不出我被迷惑的感觉,一点、一点,太多的凄迷仿佛昨天。无数的我与我相逢,满天缤纷缭乱了季节,天地的笔触苍白苍白,惊心动魄的美隐不了人世百孔千疮,谁的血纯洁地令人窒息,却送给岁月醉了诗词的苍茫。

我的泪留与雪痴痴溶去,记忆从天而降穿透过往,云忘了它的衣裳,平平仄仄早已成节气无言的感慨,冰冻了感伤。

雪的上联绝望地期待下联,多少灵魂再也寻不回昨天,梦想徒劳地于干枯的世间玉树琼花,指间于键盘上游走,代码是无谓还是悲凉地表达:雪心碎地令人心驰神往。

随时感慨

进入大学,将近三个月了,和以前的那些朋友渐渐的不怎么联系了,节假日也不发短信打电话问候了;有时在群里遇见了,就在群里骂上几句,扯一些感慨,调侃一下某人;有的就再也没有联系了,那些人就好像路人一样,匆匆走过自己那个短暂的回忆,不惊起一点涟漪。或许自己也是TA生命中的过客,匆匆而来,匆匆离去。

看着手机名片中越来越多的电话号码,不知道要说什么,不知道该对谁说,不知道该怎么说。

总想和以前的朋友聊聊现在,聊聊将来,可每次打好的文字都没发出去。TA现在有了新的朋友;TA现在有了新的生活;TA或许在为新的目标而努力奋斗;TA或许在为现在的学习而早出晚归;TA或许在为自己参加的社团而操劳;TA或许变了模样;TA或许变了性情;TA或许变的更加成熟;TA或许空闲;TA或许忙碌。TA…TA…TA…

想着刚开学时互相短信通知自己换新号码的情景,不知道我们所做的这些是为了什么。或许是给对方一个暗示:喂,我还活着呢,别把我忘了。

呵呵。

朋友越多,孤独也就越多。

我可以装作看不见你点亮的头像;我可以随意编个理由结束我们之间的谈话;我可以忍受越来越多的限制;我可以不在乎石沉大海的问候;我可以一睡一整天,然后安心理得安慰自己还年轻,时间还有大把;我可以颠倒黑白,让生活失去规律;我可以做以前禁忌的事,刺激一下麻痹的神经;我可以放肆挥霍自己的生命,用所谓的充实掩饰内心的空虚……

可我总是会不经意间想起你,总是忘不掉你,总是用各种各样的理由解释你的不理不睬,总是在等待中猜想你的一言一行。

忽然想起那首歌:听说你身边有新的面孔,听说你不再寂寞,听说你提起我,我过得不错。忙碌中还有感动,尝试爱过几个人,面对爱也诚实许多。只能被听说安排着,关于你的,我的,对的或错的,两个人曾经相似的,却以为都变了。只能靠听说各自爱着,不需要证明当时的决定是错的。想着联络不如心底远远的问候,最美莫过于听说,你还相信回忆。其实我也感激,当我听说你还相信爱情。听说我巷口你常经过,听说你厌倦了寂寞。听说我身边也有了新的面孔。听说你祝福了我。

我始终没有收到你的听说,不知你是否收到过我的听说。

在不经意间认识你,在不经意间忘记你,在不经意间失去你,不经意间,我跌跌撞撞,奔向人生谷底。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你,你,你。如果哪天不小心忘了彼此,我们也不要哭泣。

在这个流着泪的下午,我想起了你。

一场所谓的不知觉的感慨

文/唐龙陶瓷

事情的开端往往很奇妙,导火索往往连我们都不清楚,也许是我们之间的一个玩笑,也许就是一句口头禅的话语。但是事情的发展却是我们常常万万没有想到的。

我们之间存在着很多的事情,有时候事情的堆积从一小点发生到球,在越积越多的时候,我们才会恍然发现事情的严重性。人都是这样子的,只要烧到自己身上,感受到了痛,才能感同身受去理解他人。否则之前说的话只能是嘴上的安慰,心里的不赞同。

突然想起网络最近比较流传的一句“主要看气质”。气质有可能是与生俱来,有可能是厚积薄发,但是这东西如果你不去保存,它就会消失。你占着年轻,占着貌美,那也是当时的一时得意,能一直保留下来那才叫气质。经历的多了,感受的多了,理解的多了,气质根本不需要看,因为这就是你的标志。

其实一说到这个话题,我就有点辜负了自己,我不断的在浪费我的皮囊,当它一点点的消失,我还未感受到痛,还在继续的糟蹋。这就是我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任。我需要做到的就是慢慢的培养,将好的基础延续吸取。

我们不可能对他人负责,要负责的永远是自己,家人!

爱是生命的感慨

文/谢鸡冠

记得小的时候,每年大年初一的清晨都要都要跟着爸去田地里上坟。我们家的祖坟在村庄的大东头,上过一个后总要绕半个村庄去另外一个。途中会经过东坑——村东头的一个河塘,每当我们经过这里时在坑的东岸都会见到一个四十上下的中年男人,他上身穿着一件蓝色大褂,有时会带着一顶毡帽,不修边幅的样子,伫立在一座旧坟前。坟前栽有一棵石碑,他一只手抚着石碑,一只手拎着一个酒瓶。爸总会笑着向他打招呼,他也会扭过来脸嘿嘿地向我们回笑,一副青黑色的脸,带着傻傻的忸怩的笑容,在北风里显得异常怪异,令我感到毛骨悚然。我忙紧跟在我爸后面,走了没几步远,爸就会自言自语似的对我说,他老婆死了几年了,每年大年初一都会来他老婆坟前看看…我当时有八九岁,对此全然不明白。跟着爸走了很远,还惮惮地回过来头看他,远远荒芜的田野里,他看一会儿墓碑,饮一口白酒…在当时的记忆里,俨然觉得他是个怪人。

我很庆幸自己还能记得这件事,随着慢慢的成长,当我再次想起来这件事的时候却是另一个时候了。

那是在高三复习班的时候,对我来说其实是高五。一个晚自习,语文老师让我们观看当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不知道什么原因,看那晚的感动中国人物感觉心里恨不畅快,当年得奖的人物不是人亡,就是家破。而且晚会剪辑的视频很多都是非专业的网友拍摄的,平衡感很不好,黑暗寂静的教室里,看得我头晕想吐。

我承认自己当时看得有点无聊,当看到冲入火场救人的王茂华的事迹时,他的妻子在颁奖现场出现了,化妆浓装,打了眼影,看起来很漂亮,和视频里的素颜完全不同的形状。我承认我是被她的美貌引入状态的。王茂华是一名教师,和岳父一起冲到火海里救人,却不幸遇到煤气罐爆炸造成全身重度烧伤,只剩下两个脚趾头完好。他妻子去医院看望他时,亲密地抚着他的脚趾哭着安慰他,看到这里我突然感到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心头猛然堵了什么一样的难受。王茂华很坚强,烧伤后需要做揭皮他从没叫喊过一句,而揭皮被称为是最疼痛的手术。在进入隔离室后的最后一天,他在电话里向妻子恳求了一句,我可以叫喊一声吗?这也证明了他意志的破防,第二天心跳就停止了。

我一直觉得当初支撑着他活下去的信念就是爱情,可是纵然佳人在侧,当生命的死神向你袭来时,世间最伟大的爱情同样无力回天。就算全世界的人都在挽留,你所能做的也只有是握着爱人的手,看着自己最爱的人一步步离你而去,最后停止心跳,成为一副毫无意义的冰冷尸身。眼看着自己却无能为力,这种悲伤,这种难过,我想其程度是世界上最惨绝人寰的。尽管你们相爱,是至纯至尚的真爱,一旦一人离去,留下的纵然倾国倾城,也只有遗憾地孤独一世了。看着屏幕上王茂华凄美的妻子,我想,这真的是凄美了。

这个时候,我又想起了小时候大年初一总会在地里坟前看到的怪人。爱妻离世,世上只剩他孤独一人,于是每当历尽千辛支撑了一整年,大年初一的时候他都会早早地守在妻子坟前,抚摸着坟前冰冷的墓碑,仿佛就是妻子的温柔身体。一边自弃般独饮,一边胡乱地倾诉。和自己一起生活了多年的熟悉的妻子,现在,正寂寞地躺在离自己几步远的地方,人还是同一个人,不过如今却是一具没有思想没有感觉的白骨。这种凄伤,却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能明白。我终于明白了他那时的不修边幅,青黑色的脸膛,那忸怩的笑意,那背后是无言的悲伤。

大二的时候,上语文选修课,老师在课堂上播放以林觉民《与妻书》为题材的电影《百年情书》,看到林觉民在广州起事前给妻子写信时,老师指着电影里人物的鼻子玩笑说,哎呀,哭得太难看了…结果全班哄堂大笑。我心里感到了深深的悲哀,一种讲不出的悲哀。当时的情况是,林觉民跟妻子陈意映属于旧封建式的夫妻,不过却情投意合,两人又都很有才学,算是郎才女貌(令我想起了李清照和赵明诚)。林觉民对妻子的爱绝不亚于任何人,其时妻子又有了身孕,可是他依然决然选择了为广大人们谋幸福的革命,而妻子陈意映纵是不舍,却也通情达理,最终默许了他革命。林觉民终在广州起义中被捕,大义凛然英勇就义。与之前写信时的凄伤流涕相比,这其中情由,不说也罢。战争前之爱,才最能表现人间之真爱,这是一种悲爱。希望大家能有空读读《与妻书》,读来感人至深,比起现在的一些轻浮小说强了太多。

古今已经过了多少年,我们一直都在试图弄明白爱是什么,到底爱是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相识相爱时不过二十岁左右,为情而死,拿到今天,也就是一时想不开的一对痴情男女,可是却被人们传颂了近两千年。若说孔雀东南飞,拿到今天,也不过是一场婆媳之间的矛盾引起的离异和殉情,也算不了什么,可是也是被人们称颂了两千多年。到底爱是什么?不要总是说心灰意冷,已了然尘世,人活着已然已是万难,你悄悄去了,留下身后的情债却是永远无法弥留。这才是一种残桓。人生几十年,既短暂又漫长,短暂是两情相悦,不够珍惜;漫长是孤身一人,寂寞难捱。而爱,是生命中的一个令人难以释怀的感慨。

收割之后

文/吴孔文

收割之后,天地空阔,村庄安静,生活节奏变慢,人就有了素手调羹汤的冲动。

新打的米,新择的菜,新劈的柴,瓦灶天水,干柴细火,时间缓慢移动,新炊的香气氤氲在天地间。白米干饭、时令蔬菜、青花碗碟,院中树叶稀疏的老树下,融融怡怡的一家人,吹着小风,道着家长里短,品着丰收滋味。抬眼处,远山如黛,阡陌逶迤,村口有人往车上装白菜、南瓜、红薯、花生……准备送给城里的亲戚朋友。

寒露油菜霜降麦。农事踏歌而作,农谚饱含智慧。几场秋雨洒过,油菜绿意泱泱,麦苗万头攒动,蚕豆傲立不群;园圃之中,白菜高洁,萝卜臃肿,葱蒜青凛,菠菜芫荽汪洋恣肆。秋冬之下,生命依然蓬勃,希望无处不在,那些绿色的生命,让人心生感动。

此时的江淮之间,细雨是常客,绵绵密密,一落就是很多天。雨中下乡访友,渡水复渡水,过山复过山,乌桕泛红的村庄,老房疏落,新居俨然。村道之上,时不时看到从集市上回来的人,三三两两,步履从容,边走边拉呱叙话,仿佛老电影中的某个镜头。也有村妇在园中照料蔬菜,当你摇开车窗的一刹那,她会朝你友好地笑笑,无需理由,也不刻意地打招呼。

我喜欢在村中小住,“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村里多为老人小孩。夜雨敲窗,灯光暗弱,生火的炉子里全是红彤彤的火炭,炉子上的水壶“扑嘟、扑嘟”地冒着水泡。和几个白发老者长夜漫谈,前朝往事、年景稼穑、儿孙养育、老境感慨……午夜过后,鸡叫头遍,捕鼠的猫从房梁跳下来,委身于主人怀里,娇柔地叫上两声。

在小城,收割后的日子,我的心情闲定,晚上睡得早。清晨五点左右,天色未晓,就听到河埠头有捣衣之声。晨起的老夫妇在为孙子拾掇早餐,杯盘轻鸣。远处街道的车声隐隐传来。于是起床看手机:美国在退群,英国在游行,韩朝在和解,非洲在减贫。世界纷繁芜杂,而小城岁月静好。真应该感谢太多的人,让我们生活在这么平和的环境中。

更多时候,我喜欢静静地翻开一本书,消遣时光。南怀瑾先生说,“八千读史,无非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秋天,宜读诗酒田园方面的书。每次读到“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时,就不由想起当年在乡下躬耕农亩的日子,那时天蓝地绿水清,但生活清苦,能吃上饱饭的人家不多,更别说吃上一只鸡了!回首过往岁月,方知当下幸福,那些满嘴想回到过去的人,是否出于真心?

“秋风日紧,珍重添衣、莫忘读书”。每年秋天,我都会收到朋友的提醒短信。每次读罢短信,总是心生感慨:朋友千千万,诤友仅几人。能提示你及时读书的朋友,值得一生去交。

五十岁的感慨

文/贺皎莜

50岁过生日那天中午12点,大女儿正去江南大学上学的路上,发来短信说“爸爸,祝你生日快乐!”妻子也回娘家去了,我呢在单位刚下班,累的连饭也不想做就躺在床上,早上吃了一碗面,肚子早已饥肠辘辘,可就是不想动。

躺在床上,想想自己怎么活的这么累,50岁过的这么简简单单,心里说不出来是什么滋味!,我很明白,过了这一天,我就五十岁了。在我的印象里,五十岁可是一把胡子的年纪,走路颤巍巍,腿是弯曲的,说话漏风,那是牙快掉光了。我也五十岁了,这些状况虽然还没有出现,但我已经老了,白发匆匆爬上了头,体力开始走下坡路,眼睛似乎也不好使,这明明白白摆在眼前。以前,四十岁上,我为了表达沧桑,说自己是半八十岁的人,现在本单位的同事已经叫我老汉。往后,我不用耍字眼,可以大大方方地说我是年过半百的人了。上公交车,人给我让座,我可以接受了。经过幼儿园,那个娃娃叫我爷爷,我就高兴着答应。我要是跌倒了,谁搀扶我,我会感谢而不会赖人的。

人一辈子,一年一年过生日,小时候盼着,有白面吃呢。慢慢的,独立生活了,就只是个形式,不怎么在意,甚至自己都忘记了也发生过。可就这么堆垒着,积攒着并不抽象的数字,恍然才发觉,在这个世上,已经这么久了,几十年都过去了!

听一个朋友说,人活着,两头觉得慢,中间这一段过得快。这是因为,小的一头,想法多,目标远,实现起来难度大,总在着急,总不如愿,就慢。中间是黄金期,充实,奋斗的结果兑现着,精力旺,谋图啥成啥,就快。老的一头,人清闲多了,身子上的病也来了,就有熬日子的感觉,就慢。几十年前,人说我年轻,我觉得年轻。肚子饿得快,走路也快,不想人是会老的。现在,我进入老的这一头了,不慢不由自己了。

五十知天命,也该想开了。可是,我的心却酸楚起来。活这么大,头一回,回顾起来,总有点对不住自己所有的家人,孩子都在上学,自己的那点微薄工资即养不了小又照顾不了老,思前想后,50岁了,尽管有这样那样困难,总要干点事吧,要不真对不起一家人呢。于是我谋划着今年的奋斗目标。

目标谋划好了也到了上班时间,肚子开始咕咕叫,我只有匆匆上班。上班路过一家裤带面馆我叫了4两一碗。狼吞虎咽吃完。

晚上,一个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想走过的40余年为了事业、为了家庭、为了子女,整天忙忙碌碌的,岁月在身上刻下深深地痕迹,而自己却一事无成,看看眼前别人洋楼一座座盖起,自己还是砖木结构的几间破房,别人钞票大把大把往回赚,而我连孩子上学都供不起?是我没有能力吗?其实我也说不清,前几十年也干出了点名堂,出过书当过杂志主编,在我们市还算有点名气的人,而现在整天出体力活工资不够花,总不让人伤感呢。

不行不行,从没考虑未来的我开始着手未来了,让孩子都考上大学,给自己盖一座洋房,再出上几本书。

这些不是凭空想想的,要干,要干出名堂

于是我谋划着租20亩地,干起种植药材。

生日过了以后我紧锣密鼓租地购药材种子

半年过去了

情况如何呢?我不得而知

不过我实在感觉太累太累,再累也的干下去。

越累晚上越睡不着,就想世上的人,就是这么更替的,我还要在这个世上过下去,顺当不顺当,我也有我的一生,我的活法。年轻时,觉得要完成的都是大事,都关乎这个世界,结果遇上的尽是鸡毛蒜皮,尽是琐碎。年纪大了,锐气磨损,大事依然没有来找我,就是遇上,我也会躲闪起来的。人的想法是变着的,也会固定而保守。

看过平凹40岁说和50岁说想起自己也有了50岁了,我对比对比自己,反省反省自己找出了自己的弱点

我曾有许多理想,按照目前的情形,注定是实现有点难了。以前向外看得多,现在朝自己看,这也是老了的表现。就说我的眼睛,我一直挺自豪的。我喜欢看书,多少年了,蹲厕所看书,躺床上看书,边走路边看书,都没有影响视力。可是,四十七八,不老也花,我喜欢写书,现在,为了眼前的一切还是放一放吧,就说我的耳朵,原来掉个针也听得见,现在看电视,音量调高,别人嫌吵,我也是听不真切。我掉头发愈发厉害,一觉起来,枕头上一层。庆幸的是白头发还没有出现,就是胡子白了几根。和我同龄的,几乎都染发,我不用染。据说,心思重,琢磨事的人头发白的早,真是这样,说明我人单纯。我的颈椎,也是四十岁往五十岁上走的过程中,而由偶尔酸痛到酸痛不已的。我经常头晕,脑供血也开始不足了。

想一想、思一思,人活在世上应该对俗世的名利,看淡一些,对 别人和自己应该有正确判断,只有对不起别人才能对不起自己。

现在50岁了,我明白了什么是我们应该珍惜的,什么是我们应该放弃的,什么是我们需要的,什么是我们可以舍弃的,我们如今心胸变得很开阔,海纳百川也不为过。

心里有很多感慨、也有很多的感悟

心里有很多感慨,也有所感悟,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相依相随,也许真的不必太在意,人生本如梦,要学会看淡一切,看淡曾经的伤痛,好好珍惜自己,善待自己,珍惜上帝赐予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的心中永远有一片阳光照耀的晴空,把过去的痛苦看淡,或许痛苦之后就是幸福。没有人不想幸福快乐地生活,然而现实生活不尽如人意,我们却经常不能左右幸福,因为痛苦烦恼总是不期而至,面对痛苦烦恼我们也许无法逃避,但我们可以选择善待自己。每个人生命里都有一段故事,也许只有走过,爱过,才能看到另一种风轻云淡,爱成往事只有时光会记得,学会坦然面对,然后带着一份伤感和无奈转身离开,去适应另一种生活。

随便感慨

文/陈剑华

听说科大的樱花谢了,我还是没能看成。大学四年,每到樱花盛开的季节,我都念叨着要去看,最终只在朋友圈或者微博上看看照片,似乎这样就满足了,待到樱花凋零,我唏嘘又过了一年,并告诉自己下一年一定要去看,结果再次错过,一年又一年,直到毕业就在眼前,以后这样的念想或许只能成为念想了。

科大樱花园离湘大这么近,我竟没有在最美的时候光临过一回,想来不觉得遗憾都不行。目前已经没有弥补的方法了,我现在没有必要跑去看樱花树了。因为没有樱花的樱花园我曾经去过两回了。第一次是在刚进的湘大那会儿,国庆军训的一个半天长假里,室友要去科大找学姐老乡,我陪同一起。见到了两位学姐,也逛遍科大校园。那时的樱花园里只有光秃秃的樱花树,我们一行四人穿梭于樱花园中,驻足园中的小亭休息,只是穿梭与休息,赤裸的树干没有什么欣赏价值。一个下午都在科大度过,学姐请吃过桥米线,天黑以后我与室友坐车返校,第二天接着军训。

第二次路过科大樱花园是大二的时候,时间与此时相当。樱花落尽,满树的绿叶。我骑着自己的车停在樱花园的对岸,隔着一个小湖,满树的绿叶降低了我进入林中欲望。我没有过久的停留就离开了。其实那次去科大不是专门去看樱花谢幕,而是去找叉叉姐的时候,顺便看了一眼樱花园。

倘若要求不高,直接在湘大看樱花也是足够了;如果想拍照,在湘大的某颗樱花树下同样可以拍出置身樱花海的感觉。可是连湘大的樱花都没认真看过几眼,我不得不生出遗憾之感。临近毕业,难免伤感,近来有伙伴说到遗憾,大学里还有些未完成的事,若不尽力去完成,必成一大遗憾。

说到遗憾,我觉得又有千万种遗憾要袭来。我没交到女朋友,我没拿过奖学金……这些注定要成为遗憾,现在想怎么努力也不太可能了。

我没去湖南的很多地方玩过。这不算遗憾,我同样没去过北方,甚至福建的很多地方都未曾踏足。之所以能称作遗憾的,必是想做却未曾做过做全的事。这样看来遗憾似乎可以减少些数量,我就能很清楚的想到自己还未曾有过一次跨夜的长途骑行。

骑行是我在大学爱上的运动。曾梦想有一辆合意的山地车,有了之后便有种长途骑行的冲动,也曾有过骑车回福建的想法,最终都没能成行。只上过三次韶山,那是我骑行的最远距离,来回十个小时是我在路上的最长时间。于我而言,这个遗憾显得有些大。原本我还想着有朝一日这个遗憾可以得到弥补,于是把车子托运回家,期待工作后的无限可能。然而,前一段时间父亲给我来电话,说车子放家里太久会坏,不如把它卖掉。我没有再坚持,表示价格合适,就愿意出手。车子卖了并不代表无限可能的丧失,我可以再买一辆,只要我喜欢。可是丧失的激情还可以延续吗?

激情不在了,今年我也没骑车上韶山的打算了。我的意愿是还想再上一次韶山,毕竟每年清明节骑车去韶山是我形成的传统。但我的意愿未必是大家的意愿,原本班上有四个车友,如今卖的卖,被偷的偷,闲置的闲置,运回家的运回家。遗憾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事了,我想跟大家上韶山,而不是一个人。

回过头再想想,我的大学留下的遗憾也不多。别人所谓的遗憾未必会对我构成遗憾。很多我想做的东西,我都尽量去做了;有些我不愿去做的事,我也尝试着去做了。遗憾未必就值得唏嘘,念叨了四年的樱花,始终没能看成不见得是坏事。至少每到樱花盛开的时候,我心中都有念想,我想着找个时间去看樱花,心中有追求,就会有盼头。现在想起某些未完成的事,如果抱着不留遗憾的心态去完成它,不如留着它不去完成,因为那时你的初衷已经变了。想来这也算是一个遗憾吧!

无奈的感慨

文/不流氓的流氓兔

听着哥哥说着他不幸的遭遇,真替他难过,想着怎么会那么的坎坷,会那么的不幸?不过他还算坚强,挺过来了,面对这样的打击,他没有被打败,只是说需要休息,我很高兴,打心眼的佩服他,真的太不容易了,他一个人经历了这么多,什么苦什么罪都自己一个人抗,从来不说,很坚强,他没有后悔他当时的选择,所以他义无反顾。不管怎么样,我都会为你加油,抗住!哥,会好的,从头再来。加油……

一场不知觉的感慨

事情的开端往往很奇妙,导火索往往连我们都不清楚,也许是我们之间的一个玩笑,也许就是一句口头禅的话语。但是事情的发展却是我们常常万万没有想到的。

我们之间存在着很多的事情,有时候事情的堆积从一小点发生到球,在越积越多的时候,我们才会恍然发现事情的严重性。人都是这样子的,只要烧到自己身上,感受到了痛,才能感同身受去理解他人。否则之前说的话只能是嘴上的安慰,心里的不赞同。

突然想起网络最近比较流传的一句“主要看气质”。气质有可能是与生俱来,有可能是厚积薄发,但是这东西如果你不去保存,它就会消失。你占着年轻,占着貌美,那也是当时的一时得意,能一直保留下来那才叫气质。经历的多了,感受的多了,理解的多了,气质根本不需要看,因为这就是你的标志。

其实一说到这个话题,我就有点辜负了自己,我不断的在浪费我的皮囊,当它一点点的消失,我还未感受到痛,还在继续的糟蹋。这就是我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任。我需要做到的就是慢慢的培养,将好的基础延续吸取。

我们不可能对他人负责,要负责的永远是自己,家人!

父亲的感慨

文/胡艳

清明节,我陪父亲去给他的继父上坟。

在坟前,83岁的父亲饱含深情地说:“老爷爷,我带着子孙来给你挂纸了!现在我生活得很好,你的子孙们虽然都很平凡,但都能自食其力,没给我惹过麻烦。要是没有你,就不会有我的今天!还有,这一切还得感谢共产党,要是没有共产党,我现在可能还是长工或是土匪都说不清楚。只可惜你没能看到这一切!要是你在天有灵,就好好保佑我们吧!”

父亲说这些话我并不感到新奇,他是一名有着60多年党龄的普通老共产党员,因为从平时的交谈中,他经常都在念叨着共产党的好,从旧社会一路走来,感慨颇多。

父亲是一个遗腹子,在爷爷去世后两个月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爷爷离去不足为奇,只是苦了年轻的奶奶,拖着年仅6岁的二伯和嗷嗷待哺的父亲相依为命。

在旧社会,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奶奶幼年时被第一任婆家收为童养媳,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也不知在十几岁生下大伯(过后也因故早逝)后,又被婆家卖给爷爷做小老婆,可不幸却又再次降临,爷爷也于1933年农历十月因病去世。爷爷去世后,父亲于当年腊月初八出生,后也几经生死,险些夭折。孤儿寡母的三口,生活的艰辛可以想象。

为了生存,在好心人的撮合下,1935年,奶奶带着二伯和两岁半的父亲改嫁到一户没有儿子的人家做三房(就是抚育父亲兄弟二人的继父家)。在父亲的记忆里,继父很慈祥,待他和二伯不错,虽然生活依然很苦,但毕竟有了一个家,过了十几年虽苦却也温馨的日子。可是好景不长,1949年,父亲16岁时,继父又因病而故,生活再次陷入了困境。

由于是“外来人口”,我的继爷爷离世后,奶奶带着父亲兄弟二人没少受别人的白眼和欺负。

直到1950年初,父亲的生活才迎来转机。那时全国刚解放,解放军的宣传队进驻了父亲所在的村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当时作为一个没见过世面,又没有文化的农家子弟,父亲根本无法体会共产党的好。由于刚解放,全国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人民虽然翻身做了主人,生活却依然困苦。那一年,不满17岁的父亲赤着双脚,身着破烂不堪的衣衫,到宣传队报名参军,这个没有文化但帅气机灵的少年有幸被征召入伍。父亲当兵的初衷是改变受人白眼、寄人篱下(这一切从其继父去世后最为明显)的日子,没想到这一去却改变了父亲一生。

入伍后,父亲被编入解放军一师五团三营机炮连武工队,到广西参加地方的基础建设、剿匪等,后因部队需要,同年入伍的全体新兵被编入解放军一八四师补充团,到贵州晴隆集中训练,主要是军事集训,还包括“忆苦思甜”活动,教一些基础的政治、文化课等。在军营中,不仅能吃饱穿暖,学习文化,最重要的是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温情,父亲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勤学苦练,吃苦耐劳,加之本生的机灵,被选为班长。

两个月训练结束后,一八四师补充团被编入解放军坦克三师工兵营一连,辗转河北唐山、秦皇岛,从事修路、架桥等工作。1951年9月,表现突出的父亲在秦皇岛黄土坎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52年4月,坦克三师全体官兵全部被调遣参加抗美援朝第二阶段的战争。父亲记忆犹新的是去朝鲜的途中,全体干部战士从金城江坐运货的火车到达武昌,在火车上吃的是干粮炒米。下车后,每人发三个面包吃后,发生了集体中毒事件(事后听传言,是特务在面包中“下毒”所致),开始是皮肤瘙痒,之后出现全身中毒症状,90%的人都发生类似情况。开始时有症状的官兵被送到部队卫生院治疗,后来发病的人越来越多,卫生院住不下,就由卫生兵用水桶挑着中药汤到各连队发药。经过几天的治疗,大多数病情好转,只有少数因病重而转到地方医院治疗,所幸没有人员伤亡。父亲在那次中毒事件中居然安然无恙,还帮着卫生兵发药、照顾生病的战友。

4月底,坦克三师工兵营全体官兵到达朝鲜开城,从事为前线修路、架桥等后勤工作。由于父亲生性机灵,被连队选为通讯员,除为连长做好服务外,还负责各种信息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那时通讯工具不发达,多数的信息都要靠步行来回传送。父亲在交换信息的过程中,也是险象环生,所在的部队虽然没有直接上前线作战,但官兵们精神上还是处于高度紧张的战备状态。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枪炮声、飞机的轰炸声不绝于耳,还不时传来战友伤亡的消息。作为战争的亲历者,谈起当时的经历,父亲记忆犹新。

1953年5月,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尾声,转入停战谈判阶段,20岁的父亲随部队回到祖国北京市丰台区进行为时三个月的战后修整和训练,随后辗转到天津市大王庄加强训练和听候调遣。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当时部队有令,在1949年10月1日前参军的,回国后继续留在部队的享受排级干部待遇,否则按此待遇复员安排工作。由于父亲表现突出,虽是1949年10月1日后参军,仍被安排继续留在部队。1954年7月,22岁的父亲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初,被部队作为有培养前途的军官人选选拔到装甲兵司令部举办的装甲兵文化学校学习,上半年加强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后转入学习坦克驾驶技术。想到自己的贫苦出生、想到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们、想到部队对自己的培养,年轻的父亲下决心好好学习,以期有朝一日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正当父亲满怀报负,充满希望时,由于种种原因,刚举办一年的装甲兵文化学校的全体学员被集体遣散,复员回地方。当时没被选入文化学校的多数士兵却在部队得到提干,父亲与之失之交臂,1957年3月,当兵七年后复员回到地方。

从部队回地方的父亲,虽然在装甲兵文化学校时享受副排级待遇,但最终还是没能转干,加之那时制度也不健全,父亲在家务农两年后才得以分配到县里某企业工作,后来也换了好几个单位,都在企业。从我懂事起,感觉父亲似乎是单位的领导,后来才明白,父亲有领导能力,但有过文化大革命“站错队”的影响,一辈子都以工代干,直至60岁退休。从企业退休的父亲,从每月领取几百元的社保工资到现在的2800元,他心里感到很满足。前年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节目是问“你幸福吗?”父亲还说,要是记者采访他,他就说:“我虽然是低收入人群,但我很幸福!”

父亲80岁那年,由于冠心病频发,我们兄妹带着他到省城就医,做了心脏搭桥术,坚强的父亲与死神擦肩而过。他手术的成功,为病房内不少犹豫是否做手术的老年人鼓了劲,医护人员也为父亲的手术成功感到高兴。术后恢复期的父亲除了对医护人员表示深深的感谢外,还是把这一切都归于共产党领导有方,让医疗技术如此发达,让他这个垂暮之年的老人获得了新生。

如今,83岁高龄的父亲依然健朗,思维清晰,耳聪目明,心态平和,每天看电视新闻节目是他的必修课,有七八个年龄不相上下的朋友,每天下午都要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对国内国际形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感到欢心鼓舞。每逢节日,看到来城里赶集的人们买回家的礼品,父亲都会心一笑说,如今老百姓的日子真好过啊!

清明节上坟,我们一大家人把好几辆车开到山脚。父亲欣慰地说,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看到老家的通村公路和家家户户的新楼房,父亲由衷地高兴,不由自主地念叨:“还是共产党好啊!”

父亲是平凡的,但在这位平凡的老共产党员面前,作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我,在党性诸多方面自叹不如,对之肃然起敬。距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5年时间了,那时父亲88岁,但愿他老人家能看到这一目标的实现!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