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花笺纸

作者: 柳瑞林 2016年03月14日情感驿站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乡下许多地方都有生产花笺纸的纸槽,也叫煤子纸厂。

农村花笺纸的销量一直很大,大多用于人去世、葬坟、上坟等场合。另外,乡下农民大多喜欢抽黄烟,用这种纸裁成很小的纸块,卷成圆筒,搓成条子,点燃黄烟筒里的黄烟,所以又叫煤子纸。除此,孩子上学练写毛笔字,用花笺纸裁开装订成大字本,比现在文具店里买的大字簿好多了。因为花笺纸吸水性强,吸墨不渍,易干,不易褪色,不易虫蛀,表面毛糙,运笔需用力,练出来的字有笔锋。

花笺纸的制作工序较为复杂,需建有纸棚、纸槽、纸榨、竹帘、焙笼等造纸装置,经过砍、浸、搓、碓、捞、焙、(晒)榨等工序。

立夏后,竹笋长出了枝桠,农户就将嫩竹子砍下,剖成竹条(当地称竹麻),一层层地叠在事先挖好的麻塘里。麻塘为长方形,长约50米,宽约30米,深约3米。,分层撒上石灰,再放适量的水浸泡发酵。浸泡大约需要三个月时间。浸泡后,放干麻塘里的石灰水,将竹麻一捆捆捞起来,晒干。

在近水的地方建有水碓,利用沟渠里的水推动轱轳转动,巨大的碓头高高昂起,不分昼夜地碾碎碓臼里晒干的竹麻,把竹麻碾成粉末。再把纤维状的粉末过筛后,倒进浆池,和杨桃枝条捣碎浸泡后的汁水搅拌均匀,这就成了造纸的纸浆。

接下来就是捞纸,捞纸是个技术活,不经过专业的培训是掌握不了这门技术的。在一个一米见方的池子里,捞纸师傅弓着腰,双手托起竹帘在纸槽里左一下,右一下,轻轻地兜起纸浆,小心翼翼地放在纸板上。

焙纸也叫晒纸。在一间不大、低矮的茅草房里,用黄泥巴筑起一座空心焙笼,像一堵墙壁,光滑平整。清晨,焙纸师傅,用几捆干杂槎塞进焙笼里,在焙笼门口点燃杂槎,等焙笼里烧旺后,再把焙笼口堵住,吃过早饭,焙笼烧热了,焙纸师开始焙纸。用特制的刷子将纸板上的纸一张张地贴到焙笼上,焙纸师的动作非常麻利、娴熟。贴好焙笼正面,又去贴反面,焙干一面,就揭去一面,再又换上一面。

将焙干了纸搬到木制的压榨机上,压榨抹平,土质的压榨机就是一个四条腿的木架子,底下放一块木板,把焙干的纸放在上面,纸面上再盖一块木板,一根长圆木固定在前头。后头吊一块大石头,压的吱嘎吱嘎响。

纸张压平以后,再分捆包装。30张为一刀,70刀为一捆。然后,分刀或分捆出售。

现在,安庆各地再也没有生产花笺的纸槽了,虽然还有商贩出售花笺纸,那是从外省进购的,生产花笺纸的师傅和纸槽已淡出人们的视野。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