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话

作者: 辛献华2019年12月26日生活随笔

一个“年”字,像一股神力,将天南地北联为一体,将天涯海角融为一家,将上下左右结为一人,将天下中国人尽收其中。

一个“年”字,像一道神谕,让千帆为之竞发,让万轮为之驱动,让九州为之忙碌,让四海为之沸腾。

一个“年”字,像一张巨网,网尽游子心,网尽赤子意,网尽未来梦,网尽人间情。

一个“年”字,像一簇圣火,让万物萌动,让人心发烫,让冰雪消融,让大地回春。

年,是中华民族的万有引力,是炎黄子孙的天字帅旗,是天下中国人的头等大事。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千里万里,归心似箭;男女老少,唯年是尊。

因了一个“年”字,老人找回了本真,孩子找回了快乐,夫妻找回了默契,故旧找回了友谊

因了一个”年”字,乞丐收到了大票,流浪汉收到了美餐,贫困户收到了救济,小宝贝收到了红包。

因了一个”年”字,小气鬼打开了钱包,商场堆起了人海,银行排起了长龙。

吃饺子、放鞭炮、贴门联、挂灯笼——是过年必做的四件事。这习俗由来已久、代代相延、年年相袭、古今不已。甲子轮回、世代交替、岁月翻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切都在前进、一切都在发展、一切都在变迁,唯有这习俗一脉相承、亘久不易。那么多的变革变法,那么猛的西风东吹,唯有这习俗一以贯之、雷打不动、独步古今。而且是绝对的中国发明、中国专利,绝对的天下无双、独一无二、绝对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景。

我不解其中奥义,但坚信定有它的根由和道理所在。是谁发明了第一碗饺子?是谁贴下了第一副对联?是谁燃放了第一串鞭炮?是谁点亮了第一盏灯笼?

又是什么力量,让它们走进千家万户、遍布神州大地,成为中华民族的第一风俗,成为炎黄子孙的永恒仪式?

大江南北,一瞬间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长城内外,一夜间万山红遍、欢声笑语。若非神力,谁有这个本事?除了我们,谁有这个大手笔?可谓“天下之大、舍我其谁!”

这习俗、这些事,为我们营造了浓浓的年味、构建了醉人的年景。它们是年的彰显、年的昭示,是年的象征、是年的标志,是年的眉眼、是年的灵魂。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你看那饺子,像元宝、像弯月、像山峰、像眉眼、像笑脸、像弓弦、像花瓣……外表光洁、宅心仁厚,内圣外王、秀外慧中,看起来楚楚动人,吃起来可口可心。

你看那门联,左右分立、内容为一、眉批点睛、三位一体;一横两竖、横平竖直、恪守中庸、不偏不倚;犹如阴阳、犹如男女、不可分割、浑然一体。看一看眉开眼笑、读一读春风得意。

你看那爆竹,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粉身碎骨、决不苟且偷生;不求地久天长,但求化作永恒。

你看那灯笼,大肚虚心,光明磊落;身居高位,内心谦恭;栉风沐雨,无怨无悔;高灯下亮,光照四方;昼熄夜亮、不违天意。

腊八、祭灶、年关来到,那腊八和祭灶便是年的过门和序曲,让人充满期待和憧憬,撩的人心头发热。除夕大团圆、初一大拜年、初二回娘家、十五闹元宵,真个是好戏连台、高潮迭起、天天见喜。不出正月都是年,你可以尽情的吃喝玩乐、尽情地走亲访友、尽情地享受天伦。过年,定能让你解馋过瘾,定会让你开怀尽兴!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过年是头等大事,一切都要为它让路、为它服务,一切等过了年再说。谁若在这个时候讨债要账、撒泼耍横、吊脸怄气、出言不恭,便是不明事理、不顾大局,便是不识相、不识趣,便是自埋祸根、自讨没趣。这类人不仅可憎可恶,简直就是没有人情味。

虽然采用公元纪年时日已久,但在我们心里,过年才是新年开启,过年才是正宗嫡传。从这点讲,我们都有小农意识,都有农民情结呢。

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了,我们会想起远方的亲人和朋友,他们也一定会想起我们。

我猜想,那些远离祖国的华人华侨们,那些寄居海外的游子们,不管他们离开祖国多久、身在何方,也不管他们入了何国何籍,一个“年”字,便可让他们返祖归真,便会让他们心头发烫,便能让他们返回到炎黄子孙的阵营里,便能让他们集结在中华民族的大旗下!

一句话,一个“年”字,可让四海为一、天下归心,可让国人闻风而动,举国欢腾,同胞相庆,大地回春!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