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记

作者: 王滔2021年04月25日生活随笔

春节假期终得闲暇,与家人同游韩城、拜谒司马迁祠。熟悉我的友人都知我祖籍山东,出生和生长在古城西安,故会生疑:缘何韩城之行称之为“回乡之旅”?只因韩城这个曾经凝聚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地方,还寄存一块中国文人的“骨头”。它是中国文人心中的圣城,所有中国文人的“故乡”和精神家园。虽不敢自称文人,但却心向往之,姑且称此番游览为回“乡”寻“根”之旅。

抵达首日,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前往韩城市芝川镇拜谒司马迁祠,整个祠墓沿梁山而建,行至山脚下,首先吸引我驻足的是正门额上启功先生所书“汉太史司马迁祠墓”的牌匾,字体格调清雅,气息高华,大家风范昭示历代文人墨客对司马公的尊崇。拾阶而上,一路蜿蜒盘曲,仿佛司马公坎坷跌宕的一生。远上云端的黄河,壁立万仞的群山,又恰如太史公的傲岸与高远。登级步入祠堂,院中古柏苍天,游人虽多却难掩幽静。“史圣千秋”四个大字赫然入目,两旁“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史记照尘寰”的楹联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殿中司马公坐像,长须飘拂,双目炯炯,刚毅凛然,坐像微微朝向北方,系与同处韩城北部的好友苏武墓遥相对视,在显示司马公不凡的抱负和胸怀之余,多了一抹人情味。从晋至清,一代一代的后人不断增添石碑、庙宇、牌坊,从未间断。即使“外族”入主中原也对司马公崇敬有加,元世祖敕命修建司马迁墓便是见证。古往今来、他族异姓无不对司马公的文人傲骨“高山仰止”。

游览尽兴,不觉间已渐入黄昏,远眺整个韩城,遍布各色节日彩灯,流光溢彩。友人告诉我韩城春节期间正在举办“一带一路”国际灯光艺术节,听罢更加迫不及待地到韩城古城游玩,感受节日的气氛。虽已做足了心理准备,却仍被如织的游人所震撼。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主题的灯组,风格各异,吸引游人驻足欣赏留念,各色彩灯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挤”出了浓浓的年味儿,连妻子和女儿都感叹好多年没有感受到如此之浓的过节气氛了。游人虽多但秩序井然,配套设施应有尽有,特色饮食和主题文创产品吸引着众多外地游客品尝和购买,旅游产业的全产业链模式在细微之处便可窥一斑,让我对韩城近年来的旅游发展刮目相看,由于工作的缘故,曾多次到韩城出差,在我印象中的韩城并非如此,便向友人询问。

近几年,韩城人民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聚焦追赶超越,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实施“三年千亿产业振兴计划”培育新动能,谋划工业、旅游“两大突破”,形成了“五大千亿产业集群”、“六大核心旅游景区”、“十大现代农业基地”的产业体系。2015年韩城被确定为“国家级旅游改革创新先行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国家文史公园、古城文化街区等在原有旅游资源基础上的提升,吸引了大批游客。工业方面着力推动传统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并且通过招商引资工程吸引了一大批现代化环保工业企业进驻韩城,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韩城的财税工作随着经济的成功转型发展,从几年前在渭南市财税工作考核排名靠后受到黄牌警告,到2017年生产总值实现35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省第一方阵,连续多年位居“陕西十强”第二位。

在韩城的随后几日,我们还去参观了梁带村遗址博物馆、大禹庙等景点,并且在市内游玩,果如友人所言空气和城市面貌好了,来往的市民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微笑,可以看出这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春节回“乡”之旅不虚此行,让我收获良多。寻访“文人之根”,找到了中国文人精神家园,还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亲眼目睹了韩城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韩城市的转型发展是我省大发展的一个缩影,激励我更加有信心地投入本职工作中,为我省追赶超越贡献自己的力量。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