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甏巷

作者: 钱明光2022年02月15日生活随笔

在太湖边上品“太湖三白”,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的却是松江消失的那些传统美食,以至那些不在了的传统生活习惯。我莫名其妙地突然想到缸甏巷。回来后,独自在清真寺前的凉亭边,缸甏巷的原址,坐着发着呆,确信最凝练地代表着松江人过去的生活习惯的,莫过于与人们朝夕相处的缸、甏、钵了。

东西向的缸甏巷紧贴着市河,在庙会上卖不完的缸、甏、钵,沿河从东运到巷边,在房屋密度不高的街边院子里、弄堂边,码起堆放,委托房东保管。时间长了,人们就把那街叫缸甏巷。

现在人很少知道缸、甏、钵的重要,因为有了塑料制品、自来水,这些东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过去可是家家户户都有缸的,特别是水缸。烧饭烧水喝茶都要从水缸里取水。大水缸总是与灶头紧挨一起,无论城里还是农村都一样。助人为乐总是从男帮女、少帮老挑水开始,田螺姑娘的传说就成了悠久的民间故事,走亲访友总爱揭开水缸盖,衡量这家人的持家能力。除了大水缸外,家家户户还都有大小不一的缸,用以腌制菜蔬。入冬时节,摊晒白头菜以备腌制,城里城外,家家户户,地上,屋顶,门板上,一片摊晒场景,煞是好看,现在这种场面只有在浙江小镇头上才能看到。而松江不知为什么,连这种形似青菜但比青菜还大、茎雪白的白头菜都不见了。腌菜对过冬很重要,既可当早饭小菜,又可切碎了和河蚌或蚶子炒着吃,味道和营养都是不错的。

甏也是家家户户离不开。江南多湿,除酒甏菜甏米甏外,每家都有一只底里放一包石灰的甏,将易潮的药、食品、南北杂货、火柴、票据等都放入其中,这功能被现在的冰箱、储物箱、抽屉代替了。甏与日常生活关系太密切,从生活中的谚语、俚语就能看出,什么“饭瓜生在甏里”,指弄了一桩尴尬事;什么“摸到个大蒜甏”,指碰到倒霉事;“缸空甏空”,指一贫如洗;“撞了一甏灰”,指吃了闭门羹。

松江过去产蟛蜞,四方形的小躯干,两只螯特别大,醉蟛蜞是松江的特产,用酒醉在甏里密封着,许多吃客还专醉蟛蜞螯的,那鲜美的味道胜过河蟹。过去街头的叫卖声中就有专卖蟛蜞螯的。我小时候去水桥头、石罅中抓过,现在这美味也没有了。

钵头是小型的可移动的缸和甏,如同现在的海碗和脸盆。过去好多人是用扁钵头当脸盆的。但钵头的主要功能是盛器。家庭人口多,许多菜都用钵头盛,陶钵比瓷碗便宜、厚实,不易烫手。

缸、甏、钵,延续了几千年,却在我们这个年代慢慢地淡出了生活圈,好多的生活习惯、美味物种,也都仅剩下回忆的份儿了,若干年后,就像这缸甏巷,也只能从史书上了解了。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