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

作者: 葛水平2022年05月09日生活随笔

一条宽阔的谷地间,曾经有一条河流过,如今一群羊恰似河的洪峰滚出山间,向远处四散而去。

一切都是晴朗的光照,数丈宽的河道蜿蜒,无水。下游一位年长的老汉说:“往山里走是它的源头,公家人叫它沁河源。走到我的脸前头我们喊它秋水河,因为从前的秋天雨水多时它的声音大便有了这个别名。”

古人誉之为“沁水秋声”。这条让“邻省屡丰收”南北贯穿晋东南的沁河,发源于山西沁源县的霍山,郭道镇以上为上游,郭道镇以下经沁源、安泽、沁水、阳城等地进入河南境,在河南沁阳接纳丹河后转向正东,在武陟附近汇入黄河。沁河古称沁水,也称少水,《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遂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张武军于荧庭,戍郫邵,封少水”。文中的少水即沁河,当指沁水县端氏镇附近河段。

端氏附近河段有西城村,是沁河岸边一个小村庄。2000年时,村庄里有几十户人家,2012年的夏天人口少到只有十几户。老人说,人只能活三代。长记性的人实在是少,除非自己的祖宗入了文字。西城村是晋国最后的国都。从三家分晋始,最早的县治是西城村的端氏聚,历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北朝。隋代端氏、沁水二县并置,沁水县移至今日之县城。西城村这个名字很容易叫人猜想出答案:城西边的村子。会想到它是端姓人聚居之地,走到现在我们已经很少见到端姓人了。把端氏聚改成西城村,既没有内容又没有历史,无非是城西的一个村庄而已。

走到此处,杨柳晚照的亮隙间,眼中有水,胸中有山,无怪乎端木叔要为他的先祖感叹了。端木叔的先祖,唐人林宝《元和姓纂》记载:孔子弟子端木赐,字子贡。子贡后人以期字为氏而为贡姓,所以端木氏与贡姓实为同姓,后人改称端木氏为端氏。卫地子贡,其子孙迁居沁水后,便称迁居之地为端氏聚。

端木赐子贡是谁?是孔子72高足之一,善言辞,在鲁国、卫国做过官。子贡遇过的最清澈的河是沁河,依傍着婆娑的树影,静立在流动的水边。他驻足停留,一个生意人和一个学问者的满足,层叠的杨花柳絮,望过去,像一幅中国山水画的墨晕染开,风水由此展开。到过沁水县郑庄西城村的人会发现,从地势上看,西城村与河头村最初是连在一起的,只有连在一起才能看出历史上一个侯国国都的规模。

来看西城村的风水,西北背靠紫金山,东临沁河,县河由西而东流,汇入南下沁河,冲积出一块三面山峰环拱、一面临水之高平之地,端氏聚就在高平之上,依山傍水,一方形胜,属风水之地。

端氏姓入住也罢,封为侯国也罢,古人对自己的居住不敢有丝毫轻率。沧海桑田总要被历史车轮碾过,县河水连年暴涨,不断冲刷崖岸,不断战乱,不断砍伐。一座小小的侯国,被风被水冲分为二。

历史出了许多谜,我们却不是解谜的人。冲刷之故和历史变迁导致了地脉风脉散尽。曾为晋国国都、汉代侯国国都,曾为近千年沁水县政治文化中心的西城端氏聚,失去了旧日的辉煌与威势,只好随着沁河的东流消散。不知道明代之前可有端木氏后人来此寻祖?应该说是汉代之前还有端木氏一支,他们的衰落又因为什么?

清代雍正年泽州知府朱樟来到沁水,很想知道晋国的子孙生活得如何,到处查访找不到晋国子孙。他很伤感地作《端氏城怀古》诗云:言寻鹿路转林腰,深喜居民未寂寥。百折溪泉收嫩堰,一梨寒雨立疏苗。山遮岭北峰尤峻,水曝村南势渐骄。城郊已开分昔日,教人何处问椒聊。椒聊指花椒子,喻子孙。

朱樟问的是如今的沁水县的端氏镇,端氏聚在汉代时就已消失,村庄的名字流落到离西城村数十里的沁河岸边,流落途中丢失了“聚”,也丢失了自己不凡的身世。

如今,西城村生活的依旧是汉代延续下来的子孙。我见一位挑箩筐的汉子走来,迎上前说:“你们刘姓先人曾经做过汉代的皇帝。”汉子盯着我的脸说:“我的先人是李世民。”我好一阵子才反应过来。他姓李,李姓又是什么时候迁来的呢?我冲着对方的背影喊过去:“你们西城村还有姓啥人家的后代?”他甩过话来:“百家姓人家。”调换了一下肩,一条扁担压腰叠肚地软下来弹得欢快。他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他让我看到了有文化人的贫嘴。

沧海桑田已覆盖了记忆。新的人群已经诞生了新的历史。祖先在历史的深处。

欢迎投稿,注册登录 [已登录? 马上投稿]

阅读评论你的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相关文章

好文章